資源簡介 第9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明確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是當今世界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認同我國積極參加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對我國在聯合國中的作用有高度的認同感和自信心,相信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進一步培養民族自豪感科學精神:理解我國加強與聯合國合作與交流的原因;識別新興國際組織,評價新興國際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法治意識:理解我國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國際法公共參與:關注聯合國的活動,探究我國參與聯合國相關活動的過程;關注新興國際組織的活動,探究我國參與相關活動的過程【題型預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有考查【考點梳理】考點一: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1.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1)權利恢復:經過長期斗爭,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組織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2)合作加強: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聯合國舞臺上,與聯合國的關系步入正軌,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例題:2021年是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勝利。50年來,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關于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②中國全力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③在中國領導下的聯合國影響力越來越大④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中國是聯合的國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聯合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①④入選。②:中國支持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活動,而不是各項工作,②不選。③:中國是聯合國的重要會員國,在聯合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不是領導聯合國,③不選。故選B。3.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4.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1)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2)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3)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4)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地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應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例題:2022年6月,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0屆會議上代表30余國作共同發言指出,對人權理事會政治化和對抗性不斷上升,虛假信息甚囂塵上,嚴重背離人權理事會成立初衷深表關切。強調多邊人權機構應成為合作對話的平臺,而不是分裂對抗的場所。這表明( )①聯合國專門組織總是積極推進人權事業發展②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③我國呼吁世界各國在人權領域踐行多邊主義④我國積極推動國際人權事業持續健康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近年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政治化和對抗性不斷上升,“聯合國專門組織總是積極推進人權事業發展”的說法太絕對,①錯誤。②:“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但“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的說法太絕對,②錯誤。③④:材料說明了我國在發展世界人權事業中的積極作為和大國擔當,表明我國呼吁世界各國在人權領域踐行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國際人權事業持續健康發展,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二:二十國集團1.產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社會深感有必要對全球經濟進行監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國家主導的舊的國際機制已難以勝任此任務,二十國集團因此成為新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2.特點:二十國集團成員覆蓋面廣、代表性強,其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3.焦點:二十國集團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4.中國與二十國集團①中國是二十國集團的創始國,也是二十國集團中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二十國集團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②中國提出共同構建創新、開放、聯動和包容型世界經濟的中國主張,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例題:2021年10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中指出,全面有效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要堅持聯合國主渠道地位,以共同擔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基石,以國際法為基礎,以有效行動為導向,強化自身行動,提升合作水平。由此可見( )①中國日益成為多邊外交、全球治理的決策制定者②二十國集團主要討論全國重大政治、經濟、金融熱點問題③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是當前世界面臨的全球性突出挑戰④二十國集團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的重要平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全面有效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要堅持聯合國主渠道地位,以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基石,以國際法為基礎,以有效行動為導向,強化自身行動,提升合作水平。這說明當前世界面臨氣候變化和能源問題等全球性突出挑戰,二十國集團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了重要平臺,③④符合題意。①:中國積極參與多邊外交和全球治理,但不是決策的制定者,①錯誤。②:一是二十國集團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二是該選項中“全國”的說法錯誤,三材料強調的是討論氣候變化,沒有體現討論全球金融和政治問題,排除②。故選D。考點三:金磚國家1.產生背景:金磚國家的誕生和發展,是世界經濟變遷和國際格局演變的產物。2.金磚精神:金磚五國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入,深化了團結互信,增進了五國人民福祉,拉緊了利益和情感紐帶,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并重回增長之路作出了突出貢獻。3.中國與金磚國家:中國一直努力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形成和不斷發展,順應歷史大勢,把握發展機遇,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建設性作用。4.作用: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金磚國家已成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的重要平臺。例題:2022年6月2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舉行。五國領導人圍繞“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共創全發展新時代”主題,推動全球治理民主化,為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這體現了金磚國家( )①鞏固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推進世界和平與穩定 ②積極回應時代主題的變化,深度參與全球治理③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加強團結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④具有自主性、目的性,會議主題彰顯了金磚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①④:金磚國家領導人圍繞“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共創全發展新時代”主題,推動全球治理民主化,為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這體現了金磚國家鞏固戰略伙伴關系,不斷推進世界和平與穩定,也體現了金磚國家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彰顯了金磚精神,①④正確。②: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并未發生變化,②錯誤。③:金磚五國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的重要平臺,并不是世界各國加強團結與合作的重要平臺,③錯誤。故選C。考點四:上海合作組織(1)產生背景①“上海五國”會晤機制建立: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建立“上海五國” 會晤機制。②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01年,烏茲別克斯坦加入,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立。③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2)“上海精神”: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3)合作領域:上合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將打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例題:2022年4月25日至28日,在烏茲別克斯坦方面的主持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家協調員會議在費爾干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會上審議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年內將舉行的撒馬爾罕元首峰會、外長理事會會議、各部門會議等重要活動的籌備情況。上海合作組織是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告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 )①是區域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②是世界性、專門性的國際組織③能夠促進成員國的交流與合作④是基于共同的宗教、文化設立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③:上海合作組織是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國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可見上海合作組織是區域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能夠促進成員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故①③符合題意。②:上海合作組織是區域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它既不是世界性、也不是專門性的國際組織,故②錯誤。④:上海合作組織是基于國家間的共同利益而成立的,而不是基于共同的宗教、文化設立的,而且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間的宗教與文化也不盡相同,故④錯誤。故選 C 。考點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產生背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金融合作機構。2016年1月正式運營,總部設在北京。(2)亞投行的投資方向、運作原則和目標①投資方向:亞投行致力于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為能源、電力、交通、通信、農業基建、供水、環衛、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②運作原則:公開、透明、獨立、問責。③目標:精簡、廉潔、綠色。(3) 作用:亞投行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例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金融合作機構,旨在促進亞洲區域的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2021年是亞投行成立六周年。六年來,亞投行從最初57個創始成員,發展為擁有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104個成員。亞投行之所以有強大的吸引力,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①亞投行的成立順應了各國求增長、促發展的愿望②亞投行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③亞投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公信力不斷提升④亞投行舍利取義,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援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亞投行之所以有強大的吸引力是因為亞投行的成立順應了各國求增長、促發展的愿望,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公信力不斷提升,①③正確。歐盟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組織,②錯誤。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并不是舍利取義,而是倡導義利并重,④錯誤。故選B。【考法預測】考法1.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1)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2)中國一貫積極支持和參與聯合國符合憲章精神的各項工作,遵守聯合國議案和決議,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在維護正義和國際秩序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努力。在當今世界各種矛盾錯綜復雜的情況下,中國致力于在世界范圍內進一步深化國際民主,建立更加公正、合理、互惠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并在謀求人類的共同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3)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中國尊重聯合國憲章,積極提倡新安全觀,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不搞對抗,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而是通過對話、和平的方式解決國家間存在的分歧和爭端。中國注重與所有鄰國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關系。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水平不斷提高。在國際軍控、裁軍與防擴散領域,中國努力維護現有多邊條約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支持發揮聯合國在防擴散領域的核心作用。(4)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新興市場,強勁的經濟發展帶動了全球經濟的增長。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和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既是中國政府對本國人民的責任,也是對聯合國充分履行促和平、求發展職能所作出的貢獻。(5)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地發揮聯合國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應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考法2.歸納中國與新興國際組織的關系中國與二十國集團的關系 ①二十國集團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②中國在200年國際全融危機爆發后的歷次二十國集團會議上都發出自己的聲音,提出共同構建創新、開放、聯動和包容型世界經濟的中國主張,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與金磚國家的關系 ①在金磚國家中,中國的經濟體量最大,作用相對突出。中國一直努力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形成和不斷發展,順應歷史大勢,把握發展機遇,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建設性作用②2017年,中國作為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在總結金磚合作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了以對話合作、共謀發展為宗旨的金磚+”合作理念,并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舉辦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話會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的關系 中國大力推動上合組織的經濟合作,中國大力推動上合組織成員國的金融合作中國與亞投行的關系 ①亞投行是中國倡議成立的②中國在亞投行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中國以297.804億美元的認繳股本和26.06%的投票權成為亞投行第一大股東和投票權占比最高的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