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第3課 古代印度主備人: 審核人: 使用教師:備課時間:2022年2月xx日 上課時間:2022年xx月xx日教學內容 課型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代印度發展的基本線索。2.知道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并了解它對印度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3.了解佛教的創立及傳播。4.通過對種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對歷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賞古代印度人民的創造力。教學重點 森嚴的種姓制度教學難點 種姓制度的形成、內容和影響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史料教學法、自主學習法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一、激情導入 引課明標 公元627年,年僅25歲的玄奘踏上了西去佛國取經的道路,這一路沒有后人所編撰的孫悟空、八戒和沙僧。只有一人一馬,長達17年的艱難跋涉。而他前去的地方就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印度。歲月荏苒,古印度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古印度深邃、神秘的面紗,走進這千年古國。二、導學引領 自主學習 閱讀教材中的內容,大字部分仔細閱讀,小字部分快速閱讀,重點部分劃線,疑難問題作好標記,并弄清以下問題:1.古印度文明發源于_____次大陸,_____河和_____河奔騰入海。2._____年_____流域開始出現城市國家。3.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一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稱為_____。其中居于統治地位的是_____和_____兩個等級,居于被統治地位的是_____和_____。4.公元前_____世紀,古代產生了_____,宣揚_____。三、學友互學合作交流 學友之間相互檢查配套練習冊自主研討完成情況,學友互學合作交流,學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請教老師。四、展示評價精講點撥 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其實古代印度與咱們現在的所說的印度國家并不是一個概念。古代印度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今天的南亞次大陸也就是圖上的印度半島。2.早期文明: 如果說古印度文明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那他的光芒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被人們發現。1856年,英國人修建西北印度鐵路時,在哈拉巴村發現許多堅硬整齊的窯制磚塊,這一發現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注意。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們在哈拉巴村發掘了一座古代城市遺址。一年后,又在哈拉巴以南600公里的摩亨佐·達羅發現了另外一座史前古城。因為這些遺址首先在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產生于公元前2300年的輝煌的哈拉巴文化,由古印度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創造。此時的古印度處在印度河文明時代。但是到了公元前1700年左右,存在數千年的,發展水平極高的哈拉巴文明,卻突然不留痕跡的消失了。而關于哈拉巴文明消失的具體原因,至今仍舊是一個不為人所知的謎。3.發展歷程:自主閱讀課本,梳理時間主線興起——約公元前23世紀—前18世紀:哈拉帕、摩亨佐·達羅早期文明;建國——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國。處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擁有白皮膚、高鼻梁的雅利安人,從中亞大規模進入印度半島,擾亂了黑皮膚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的平靜生活。古印度進入吠陀時代。強盛——約公元前324年—前187年:孔雀王朝。第三任國王阿育王基本統一印度。農業工商業也都得到發展,首都華氏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因此,阿育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居古印度帝王之首。衰亡——古代印度文明沒有延續下去。過渡:雅利安人憑借自己武器上的優勢戰勝了印度的土著人民達羅毗荼人,獲得了在古代印度的統治權,那么雅利安人會通過什么樣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呢?二 森嚴的種姓制度1.產生時間: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公元前1500年左右)2.產生背景(1)入侵印度之初,區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2)氏族制度解體,階級分化加劇,雅利安人內部的分化。3.種姓制度的內容史料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統治集團編了一個神話:諸神在分割原始巨人普魯沙時,其手、嘴、雙腿、雙腳分別化成了一種種姓。(1)主要等級等級名稱社會階層最高等級婆羅門掌管祭祀第二等級剎帝利掌管軍事和行政權力第三等級吠舍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第四等級首陀羅從事農業、畜牧業、捕魚業和手工業(2)在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他們在社會上遭到歧視和凌辱。4.種姓制度的特征史料1 不同種姓之間不能互相談話、走動;高級種姓的人不能從低級種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飲料,而作為高級種姓婆羅門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可以吃;各種姓的人都有與自己的地位相應的傳統職業,并逐漸固定下來,父子世代相傳;每個種姓成員一般只能在本種姓內尋找配偶,各種姓之間原則上禁止通婚。違者將淪落為最卑下的賤民。史料2 《摩奴法典》規定:首陀羅辱罵前三種姓,就割去舌頭。婆羅門侮辱首陀羅將被處以罰款;出身低賤者無論用哪個肢體擊打出身高貴者,該肢體就將被切斷。首陀羅對婆羅門提出意見,就把滾油灌入耳中和口中;首陀羅與高種姓者同坐一桌,要在臀部烙印。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種姓制度有什么特征?四大種姓等級森嚴、相互隔離。各自有著截然不同的法律地位、社會權利和宗教生活。思考如何認識種姓制度產生的影響?三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1.創立的時間和創始人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 6 世紀,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后來被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靜修者。喬達摩﹒悉達多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城釋迦族的王子。據說,他看到走投無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體時,心靈受到極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決心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道路。他離家修行,后來創立佛教,被尊為“佛陀”。佛教創立之后,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剛才我們提到,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在公元前 3 世紀,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下令在全國各地立石柱,上面刻有佛教的經文。請思考:這說明國王對佛教持什么態度?對的,對佛教發展持支持的態度。為什么作為統治者的國王會支持佛教的發展?為什么信仰佛教的民眾日益增多?下面,我們結合佛教的主張來進行分析。2.主張(1)早期佛教反對第一等級婆羅門的特權,提出“眾生平等”,不拒絕低種姓的人入教;這一主張對不滿婆羅門統治的廣大人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佛教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2)佛教宣揚“忍耐順從”。只有消滅欲望,忍耐服從,刻苦修行,才能擺脫“苦”,到達“極樂世界”,這樣是有利于國王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因此得到了國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隨著信仰佛教的民眾越來越多,佛教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在公元前 3 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外傳播。3.傳播第一條路線是:經中亞傳到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第二條路線是:往南經錫蘭,也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因此,現在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主要流傳的區域就是在亞洲地區。五、訓練反饋自測自評 1.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時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 )A.哈拉帕 B.巴比倫C.摩亨佐·達羅 D.華氏城2.“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爾那”,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因此,種姓制度又叫瓦爾那制度。這種制度 ( )A.規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規定不同等級的人們之間可以通婚C.認為印度人生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D.低等級的人不得從事高等級的人的職業3.2018年1月2日,印度孟買地區持續多天“賤民暴動”,造成嚴重的流血沖突,種姓制度再次引起熱議。印度政府雖已廢除種姓制度,但這一古老制度仍然在影響著現代印度社會。以下關于種姓制度說法正確的是( )A.國王掌管國家一切大權B.國王和武士同屬婆羅門C.富裕商人仍屬于吠舍D.首陀羅掌管祭祀4.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基本社會制度,其特點是 ( )A.等級和職業世代相傳 B.實行民主的選舉制度C.強調所有人一律平等 D.允許各等級自由通婚5.印度獨立后,專門制定法律,規定任何人不得在公共場合實行不可接觸制和對“賤民”有任何形式的歧視,但是今天在印度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賤民”還受到奴隸一樣的歧視,甚至洗澡都只能在外面洗。這說明現在的印度( )A.法制并不健全B.民族歧視嚴重C.種姓制度影響根深蒂固D.各個階層等級森嚴六、課堂小結總結提升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代印度文明,學習了古代印度的興衰過程,大約在公元前 23 世紀出現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在公元前 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在這個時期,出現早期國家,孔雀王朝統治時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后來,古代印度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擾而逐漸走向衰落。我們也學習了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包括種姓制度和佛教。種姓制度是一種森嚴的等級制度,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佛教誕生于公元前 6 世紀,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教一度成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作業設計板書設計 古印度的位置及文明的出現。種姓制度。佛教的建立與傳播。佛教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