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學習目標】1.知道戰國七雄,了解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知道商鞅變法,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2.通過識讀《戰國銅壺》《戰國形勢圖》等圖片,培養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材料研讀,學會論從史出的史學方法。3.通過學習商鞅變法,認識改革促進國家強大和社會進步;通過都江堰感受中國古代人民的創造力和智慧。【教學重難點】重點: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難點:戰國時期兼并戰爭的特點及影響。【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史論結合法、識圖學習法。【教學過程】情景引入比較《春秋形勢圖》和《戰國形勢圖》,與春秋后期相比,戰國時期形勢發生了哪些變化?戰國初期,三家分晉、田氏伐齊,當時出現了七個較大的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這一時期戰事連綿,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巨大的變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七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自主學習1.戰國七雄是指哪七個大國 2.戰國時期諸侯戰爭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特點?3.列舉三個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役。4.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影響各是什么?5.都江堰修建的時間、人物、地位、作用各是什么 探究新知一、戰國七雄1.學生根據《戰國時期形勢圖》按地理位置說出戰國七雄是哪幾個國家(東南西北到中央)?2. 展示《戰國銅壺》圖片:請學生說出圖中蘊含了哪些歷史信息?戰國時期著名的戰役及對應的典故?結合教材和P34相關史事歸納戰國兼并戰爭的特點。3. 材料研讀展示材料:《孟子·離婁上》中評價戰國時期兼并戰爭的殘酷性,說當時“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學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如何看待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戰國兼并戰爭的影響)。教師總結: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破壞。但客觀上促進政治改革、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為了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各諸侯國紛紛變法以求富國強兵,其中最成功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二、商鞅變法1.請同學們根據課本P35歸納商鞅變法的背景。2.人物掃描,介紹商鞅。3.根據教材商鞅變法的內容思考回答以下問題: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國的一位農民(或貴族),你是否支持商鞅變法?為什么?商鞅變法確立中央對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商鞅變法以后,據說秦軍將士作戰非常勇敢,請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說說商鞅變法在秦國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師點撥:商鞅變法內容及其對應的作用,強調通過商鞅變法,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秦國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材料研讀展示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學生思考回答: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樣推行改革的?不畏強權,公平無私,嚴格執法。合作交流展示材料:材料一:據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繼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材料二:太傅說:“商鞅法不得不行,商鞅人不得不除”。請根據上述兩則材料,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教師點撥:一場變革的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雖死,但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除了商鞅變法之外,秦國還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展示《都江堰示意圖》學生回答以下問題:圖片展示的是什么水利工程?它是由誰設計修建的?結合教材說出該項水利工程有哪些主體工程構成?它有什么功能?影響是什么?2.材料研讀展示材料: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都江堰 修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學生根據材料說說都江堰的建成對周邊地區的農業發展有什么影響?教師點撥:都江堰的建成,既解決了洪水泛濫的問題,也保障了周邊地區的農業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3.指導學生閱讀課本37頁的知識拓展,讓學生領悟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講了三部分內容:一是戰國七雄,三家分晉、田氏伐齊,齊、楚、秦、燕、趙、魏、韓成為戰國七雄。各國相互之間展開了兼并戰爭,此時的戰爭,規模大,區域廣,時間長,兵力多,客觀上促進了政治改革、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二是商鞅變法,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廢除舊貴族的世襲特權,各國紛紛開始變法,為了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秦國也開始了變法。通過變法,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為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三是造福千秋的都江堰,都江堰是秦國李冰修建的一座集防洪、灌溉、水運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也使秦國實力進一步加強。直到今天它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戰國時期的主要特征是兼并戰爭、社會變革。作業布置完成配套作業設計。【板書設計】【課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