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大自然之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贛美版七年級美術下冊本節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色相環(原色、間色、復色),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基礎知識。2、能力目標:嘗試應用色彩知識完成一件習作,表達感受生活的過程。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并培養學生崇敬英雄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教學重難點:學生認識、感受、理解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重要內容。引發學生對色彩的關注,并通過對色彩的了解和感悟繼而認識大自然美好。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上了幾節課肯定累了,現在老師帶同學們放松一下(表演魔術《變色杯》)大家喜歡喝什么味道的飲料、櫻桃味、檸檬味、薄荷味?老師只喜歡喝白開水...提問:好了,魔術結束了,下面老師考一下同學們的記憶力,剛才的魔術出現了哪幾種顏色?紅、黃、綠,同學們的記憶力超棒的,除了這三種顏色,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顏色,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感受色彩的魅力《大自然之歌》(出示課題——《大自然之歌》(板書))首先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欣賞一下美妙的大自然色彩。二:講授新課課件:播放春夏秋冬四季視頻。(同時教師朗誦贊美美麗大自然的優美語句)教師:看,春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微笑著向我們走來了,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綠茵遍野,嫩草像綠寶石一般發出悅目的光彩。落花隨春去,余香伴夏來,我們迎著晨風來到荷花池,荷花在深綠色荷葉的映襯下像穿著粉紅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碩果累累的秋天也來了,金秋夕陽下的那片楓林,紅彤彤的一片,像一團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焰,與秋寒抗戰。冬天,遠眺雪山,讓人心胸豁朗,雪花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白色的地毯,真乃是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同學們,這是大自然的四季,美不美?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大自然色彩變化的韻味顯示出神奇的魅力。實物出示 12色相環:教師:我們的大自然正是由于這些五彩繽紛的顏色才給我們帶來的無限的歡樂和享受!這個“色彩大詞典”就是色相環,色相環是我們研究顏色的重要依據,中間的紅黃藍就是三原色,什么是原色呢?其實三原色就是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種基本顏色。那這三種原色兩兩相加會變成色相環中的哪三種顏色哪?每組都有一個玻璃燒杯和兩管顏色,大家分別把兩種顏色加入燒杯看變成什么顏色,哪一組同學告訴我紅加黃是什么顏色?藍加紅是什么顏色?黃加藍是什么顏色?紅+黃=橙藍+紅=紫黃+藍=綠我們把兩種原色相調和而成的顏色稱為間色。由三種及三種以上的顏色調和而成的顏色稱為復色。美麗的色相環就是由這些原色、間色、復色圍成的,在這里,每一種顏色它都像我們人一樣,都有各自的名字,各自的相貌,在我們色彩學里,我們把色彩的相貌叫做色相。課件出示:色相:色彩的相貌。同學們可以根據色相環了解這些色彩的名字。好,今天老師不但給你們帶來了色相環還給大家帶來了三個蘋果,同學們看看這三個蘋果顏色上有著怎么樣的區別?顏色從淺到深,這就是色彩的明度變化。課件出示:明度:色彩的深淺明暗程度通過比較,我們按照色彩的深淺明暗程度進行排列,在我們色彩學上我們也可以叫它為明度排列。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欣賞圖片談感受)這兩副圖片同學們觀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純度:指色彩鮮艷和純凈程度,也是色彩的飽和度。由此可見,純度高的色彩更加的鮮艷奪目。更加的醒目。就如同我們的大自然一樣,同學們你們是希望看到我們的大自然,我們的家園每天都是色彩斑斕的好呢?還是每天在這種霧霾籠罩的情況下好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環境,保護我的家園,大自然。課件出示: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師:色相、純度、明度,這就是色彩的三要素。師:它們三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的,每種色彩都會呈現不同的色相、純度、明度的角色。無論是紅色、綠色黃色藍色都為我們的大自然帶來了和諧的畫面,那我們怎么用色彩來表現我們心中的大自然呢?首先同學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四季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呢?春天的代表色有哪些?夏天呢?秋天呢?冬天呢?同學們對色彩的感知還是很不錯的。那么接下來的時間,通過所學的色彩理論知識,創作一幅春、夏、秋、冬的四季裝飾畫。三、創意無限(伴隨音樂播放著四季裝飾畫圖片)學生動手做,老師巡視指導。把作品交上來評價比一比、說一說,自評/互評/師評屏幕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欣賞,并選擇幾幅作品讓學生自己進行講解。(教師給予小結)四、本課小結每位同學對顏色的感知都不盡相同,今天同學們的作品都做的非常出色!本節課的課題《大自然之歌》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色彩的魅力,同時我們也學習了十二色相環、三原色、色彩的三要素,這些重要的基礎的色彩知識,通過學習和練習,相信大家對色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了一定的基礎。下節課我們會進行色彩冷暖色調的探究以及繪畫大師們對色彩的詮釋。課堂的最后老師還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同學們說的真好,那老師最喜歡的顏色是白色,因為:(播放視頻)讓我們一起致敬那些最美的白色逆行者!有他們,相信我們一定能迎來最美的春天!《大自然之歌》七年級下冊美術第二課第一課時課后反思《大自然之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江西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二課的內容。依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明確了本課的課型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內容比較多,我分為兩課時來完成,這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大自然之歌》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色彩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要使學生徹徹底底的理解色彩的內容,并且運用于生活相對來說會比較難些。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感受、欣賞、分析等等,認識到不同季節的色彩變化,及不同色彩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從而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各種教學手段,如何讓孩子們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首先我利用魔術引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并讓孩子們說出魔術中出現的顏色,從而提高孩子們學習的注意力。然后讓孩子們欣賞一年四季大自然的美景,觀察大自然四季顏色變化之美這時教師邊播放視頻邊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通過朗誦的抑揚頓挫,有感情的去表達自己對這種美的感受,創設身臨其近的學習氛圍,感受自然造化之美。緊接著就會引入色彩知識的學習中,出示 12色相環,讓孩子們感受更多的色彩,感受色彩三原色的魅力,在了解間色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調出顏色,在動手中感受色彩的變化,并明白色相的含義。通過給蘋果排列順序,學習到明度的基礎知識,這樣在觀察中就學習到了明度排列對比。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我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學生創作過程中,不能恰當使用色彩,對于明度、純度或許有些混亂。這時,我會提示學生,仔細的觀察,用心的描繪,才會有完美的表現,色彩的基礎知識才會運用的恰到好處,畫面才會更和諧??偠灾矣X得這節課感覺還不錯,我會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興趣及審美能力設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很有生命活力的一堂課,不僅豐富了學生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的形式,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欲望,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美術的興趣,還讓孩子們明白了大自然賜予人類生命,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在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學會用優美的圖畫去贊美、歌頌它,還應該樹立保護大自然優美環境的意識。在課堂的最后我還利用顏色的象征意義播放了一段“白色逆行者”的視頻,從而培養學生崇敬英雄熱愛祖國的情懷。不過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個別學生的積極性還是不夠高,這沒有把全體學生的興趣調節起來,說明我沒有把所有的孩子了解透徹,我感覺整個過程有點快,雖然我分為了兩節課來完成,我覺得這第一課時的內容有點空,講的不夠深入,總之,還是要多學習,多磨練,多反思,多溝通,希望以后會越來越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