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頭飾》設計·應用(第1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頭飾的藝術特點和用途,學習掌握頭飾的制作方法,自己能夠根據需要創作簡單的頭飾。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索,以及創造和綜合實踐的能力。3.通過綜合性藝術實踐活動,體驗感悟美術的功能與價值,感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和情感。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采用學習頭飾的藝術特點及制作方法,來解決重點。教學難點: 采用根據演出角色塑造的需要創作頭飾形象,和能綜合其他學科知識表現角色的方法,來解決難點的突破。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穩定學生情緒。進入上課狀態。【教師】:出示:真實動物的圖片(牛、馬、羊、兔、雞等)。【教師】:問:誰能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你所熟悉的動物 學生觀看。【學生】:答:學生表演,模仿動物。(采取直觀教學,激發學習興趣。)2.引出課題:頭飾(二)、講授新課:1. 揭示頭飾的作用:1)【教師】:問:出示公雞的頭飾,請學生戴上后再次表演,請其他同學說說戴頭飾之前和之后給你的感覺有何不同 2)【教師】:戴上頭飾后更加表明了扮演的角色,使表演更精彩。通過直觀感受讓學生了解頭飾的作用。2.欣賞:1)欣賞課本劇《驕傲的公雞》【教師】問:讓我們來看看大公雞和小伙伴們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吧?【學生】答:學生欣賞【學生】:學生欣賞思考:頭飾還有美化生活的作用。【教師】:頭飾的樣子可多了,除了有表明某種形象的,還有許多裝飾著美麗花紋的頭飾,它們又有怎樣的作用呢 (出示花環頭飾及其他圖片)2)【教師】:美麗的頭飾存在于世界的各個民族之中。學生欣賞。加深學生理解,再次感受頭飾的作用。開闊學生的眼界。頭飾的制作方法。頭飾的做法多種多樣,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四種:(教師總結)①花環頭飾②平面額頂頭飾③半立體頭飾④全立體頭飾【學生】:觀察事物,討論各種頭飾的做法,并請學生來演示3. 教師展示范畫作品 : 頭飾作品展示(出示范畫) 出示作品4. 教師示范: 出示半成品,現場制作。1)美麗的頭飾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材料來制作。2)學生欣賞5. 欣賞學生作品:學生出示作品。【教師】教師點評學生作業,介紹特點,提出要求和希望。(三)學生實踐1.制作頭飾內容:制作自己喜歡的頭飾要求:1)造型生動,新穎,別致。2)特點鮮明,色彩漂亮。3)功能性強2.學生實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幾點)(1)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大膽創作。(2)教師積極配合指導(四),教師輔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幾點)1 . 集體輔導2. 個人指導(五)作業展示1. 展示方式: 以舞臺劇形式呈現。2. 利用頭飾進行舞臺劇的表演,鍛煉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六)評價1. 學生根據作業要求進行自評。2.學生之間根據作業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進行互評。3. 教師總結教學內容:《頭飾》設計·應用(第2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不同的頭飾,引導學生對不同頭飾感受和認識2.自制喜歡的頭飾。3.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以及生動形象的創造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采用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引導學生的合作意識,共同表現生動有趣的故事的方法來解決重點。教學難點:采用頭飾生動有趣,和小組合作和諧,以及表演大膽有創造性的方式,來突破解決難點。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教師】:分析作業中的問題,引導學生修改、完善作業我們接著完成頭飾的制作和表演。1).組內互相看一看,并提出對頭飾的修改意見。2).用3——5分鐘的時間修改自己的起稿。組內討論如何修改3).用3——5分鐘修改,教師巡視幫助。(二)、講授新課:1.【教師】:分析步驟及需要注意問題1).起稿之后我們需要做什么?2).你準備用什么材料?怎樣制作頭飾?2. 【教師】1).給頭飾著色,色彩鮮艷、涂色均勻;或剪貼制作;2).把動物的頭飾剪下;3).制作帽圈并美化;4).連接頭飾和帽圈。繪畫連接、剪貼制作------3. 【教師】 欣賞學生作品:【教師】布置作業,提出要求(三)學生實踐1.作業內容及要求內容:每個同學完成頭飾的整體制作。要求:1)制作要快,作品美觀。2)學生制作,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四)教師輔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以下幾點)【教師】:表演交流并評出制作美觀、表演出色的組1.每個小組用2——3分鐘練練需要表演的故事。2.請每個小組準備并開始評比,評比標準:全組制作的頭飾漂亮;表演的生動吸引人。各組看后組長用手勢打分,最高分為10分,哪組積分高就為冠軍。3.用10——12分鐘開始表演并評比打分。各組依次表演,教師注意組織紀律舞臺表演(五)作業展示1. 展示方式: 集體展示2. 舞臺表演(六)評價:1.我們共同參與了表演,請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還見到哪用到頭飾?2.人們為什么要用頭飾呢?3.教師總結:在生活中有時也可用到頭飾。如語文課文的朗讀時,佩帶頭飾更吸引人,過節時制作頭飾也更有節日氣氛。(七)引深拓展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