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身邊的藝術設計》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身邊的藝術設計》。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設想、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六方面進行詳細說明。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身邊的藝術設計》是作為“欣賞、評述”領域的學習內容,本課突出特點是把對色彩的教學淡化,綜合化。在鞏固已有色彩知識的基礎上,重在強調利用現代化手段對色彩進行搭配練習。2.教學目標(1)顯性內容與目標① 引導學生欣賞商品包裝的圖片或實物,使學生感受到色彩搭配對于商品包裝的重要性。② 通過幫助學生就“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規律”展開調查分析研究,使學生理解色彩搭配和商品屬性之間的關系、色彩搭配和人們審美取向之間的關系。③ 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指導學生進行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練習,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具體的色彩搭配方法,為進一步的設計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2)隱性內容與目標①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美有更強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此基礎上提高設計意識與設計能力,為今后走向社會提高生活能力和競爭能力。② 通過教師合理的引導,加強對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3.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① 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對于商品包裝的重要性。② 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點。(2)教學難點怎樣用色彩語言表現商品的屬性與特點。二、說教學設想在現代生活中,商品作為人們的消費對象,最為我們所熟知。而包裝對于商品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優秀的包裝設計在保護產品、方便運輸、保持產品價值、刺激人們消費的同時,也成功的贏得了市場。由于在視覺感受中,人們對于色彩的感受能力要優先于商品包裝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本節課主要想通過這個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與設計技巧,提高學生對生活中的美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把課堂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這一點,我通過網絡下載了大量學生所熟知的商品包裝,通過對這些圖片的介紹欣賞,使學生對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有了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然后通過實際的完成一件商品的包裝色彩搭配練習,以實踐的形式使學生加深認識和理解。最后,通過作品展示、討論、評價,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三、說教法1、情景教學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網絡平臺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豐富課堂內容,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技能。2、啟發誘導法 通過激疑設問,分解類比等多種手段達到使學生由疑而思,由思而悟。四、說學法主要采用自主學習法與合作學習法相結合,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思維,強化學生主動意識。再通過實際的包裝練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五、說教學過程根據《美術課程標準》與美術教參思想,設定以下五個環節:(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首先,請學生欣賞中央電視臺品牌宣傳廣告,然后提出問題:從以上視頻中大家能感受到什么樣的重要信息?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沒有色彩的世界是蒼白的、沉悶的,正是因為有了色彩的出現,才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由此可見,色彩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色彩和我們幾乎天天都要接觸的商品又有怎樣的關系呢?并由此引出本課課題:《身邊的藝術設計》。通過這一環節,不但能很快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很自然的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二)欣賞討論、感悟新知1、利用多媒體課件欣賞三個典型的包裝例子(可口可樂、麥當勞、百事可樂),是學生對包裝的色彩搭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2、學習商品包裝色彩搭配的基礎知識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首先要尊重商品的品質和屬性,正確使用色彩,如糕點食品宜于使用暖色系,冷飲食品宜于使用冷色系。其次,要考慮到消費對象的不同層次及文化品位,應選擇合理的色彩搭配來滿足他們的消費及審美取向。色彩設計,應選擇易于記憶、辨認的色相為主色調(如紅、綠、橙、藍),或以單純的色彩組合來表現商品的特定品質和個性風格。另一方面,鮮明的包裝色彩容易使人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從而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但同時也應考慮商品消費者的年齡、觀念、文化層次、審美品位等,以迎合不同消費群體的色彩愛好。3、為了便于大家認識和理解,我們可以把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進行簡單的歸類,不同的色彩搭配具有不同的側重和傾向性。具有視覺沖擊力傳達食品口味傳達內在品質、材料傳達特定文化元素針對特定消費對象4、回顧色彩知識:色彩的冷暖、色相對比、純度對比、明度對比等。(這些內容在課前以安排學生預習,在欣賞過程中遇到相關內容,先由學生解釋,教師更正總結。)5、通過再次欣賞不同形式和類別的商品包裝,并由學生討論回答色彩搭配的類型,是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包裝色彩搭配的理解。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回顧提高的過程。事實證明:以學生為主體,利用課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盎然。在輕松的欣賞和討論中學到了知識。目的:通過對生活中隨時可見的商品包裝的欣賞和相互討論、探究、分析等學習方式,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學生匯報,教師總結,使知識得以正確全面的呈現。完成了教學目標,解決了重點。(三)放飛想象、實踐創新 1、色彩搭配練習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張包裝設計圖,是一個童鞋的包裝設計,但沒有顏色,現在我想請同學們為這件包裝裝點上豐富的色彩!(每位學生一張設計圖)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商品包裝的色彩搭配的理解,來完成包裝的色彩搭配練習。2、包裝制作要求學生將涂好色彩的作品剪下,并制作成一個小巧的鞋盒,因事先已很好的處理了設計圖的比例,因此制作很簡單。事實證明:利用現有的圖形,能夠使學生把主要的經歷放在色彩搭配上,從而和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切合。而最后制作鞋盒的環節能夠是學生對自己設計的色彩搭配有一個真是全面的認識。目的:通過實踐的方式完成本節課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獨立意識,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激發學生主動嘗試應用的樂趣,再一次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四)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利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主動互評作品。事實證明:這樣能讓學生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促使學生更積極思維。目的: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和教師一起擁有講臺,擁有說話的權利,提高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體現美術學科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為今后的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鋪墊。(五)總結提高、情感升華 教師總結,希望學生以后在去超市或商場的時候能多留意各種各樣的商品,為自己積累更多的色彩搭配的經驗。事實證明:教師的總結在某種程度上是課堂的進一步延伸,提倡和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學習,并把獲得的經驗再用于實踐,這實際就是一次傳承和再創造。目的:鼓勵學生學以致用,主張個性表現,進行后續學習。強化學生對商品包裝色彩搭配的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六、說教學反思本節課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把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結合。正是基于此,課堂上對于商品包裝的選擇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通過這些熟悉的內容,讓學生產生一種美來自于生活的感悟,從而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另外,實際的操作能更加激發學生的實踐和探索欲望。因此最后的繪制和制作包裝環節是學生將整節知識融會貫通的關鍵,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只有真正做了,學生才能理解什么是“包裝的色彩搭配”,它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這一點,當學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時就迎刃而解。對我而言,本課有做的就是引導和啟發大家,而學生要做的就是理解、感悟、探索、實踐。這樣便構成了一節完整的生動的美術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