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學設計章節名稱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教學時數 40分鐘 適用對象 初二(6)班學生使用課室 初二(6)班教室課程標準 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等基本史實; 2、學生能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及其歷史意義。 過程與方法: 學生能自主閱讀課本,找出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的相關信息; 學生能材料,指出全國工人運動失敗帶來的教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第3課,承接上一課《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爆發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新的契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本課共有三個子目“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基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又推動了全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學情分析 在之前的課程中,學生已經學習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對辛亥革命的目標和性質、五四運動的性質和意義等有一定了解。 初二的學生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文字材料分析能力較低,對圖片、視頻等較直觀的材料感知更強烈。另外,1、2班的學生思維較活躍,好奇心強,參與討論的熱情高。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難點: 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教學策略與方法 講授法、圖示法、影像教學法教具、參考書 部編版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八年級上冊)教學環節一、導入 【導入】播放視頻,回顧中國人救亡圖存的探索之路。 教師講述:我們這個學期學的是中國近代史。近代以來,中國備受屈辱,各個階層的人們都努力地去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現在就讓我們去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教師行為:播放視頻 教師提問;各個階級都在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有沒有哪個階級完成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任務呢? 學生回答:沒有。 教師提問:那我們到底缺了什么?中國的路到底在何方呢?誰才能領導中國走向勝利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第14課《中國共產黨誕生》。二、成立條件 【環節一】展示《共產黨宣言》和十月革命的圖片,補充背景。 教師講述: 說到中國共產黨,就不得不提到馬克思主義。 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917年俄國工人階級發動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環節二】展示材料,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找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階級基礎和組織基礎。 教師提問:五四運動后,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看課本第一段,主要通過哪幾種方式來宣傳呢? 學生回答:報刊;團體。 教師講述: 1919年,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做了較為系統的介紹。 隨后,全國各地建立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教師提問:既然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那要向誰宣傳? 學生回答:工人階級。 材料一: 材料二:往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以為這些人掌握著權力,千方百計運動這些人來贊助革命,如今在五四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吳玉章回憶錄》 教師提問:為什么要向工人階級宣傳?怎樣向工人階級宣傳? 學生回答: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五四運動的勝利發展,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 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開辦勞動補習學校和工人識字班、出版工人生活的刊物。(課本64頁第二段) 教師講述:創辦了報刊,建立了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向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這些團體有沒有嚴密的組織?沒有。只是一些研究和宣傳的文化團體。 1920年,陳獨秀建立了第一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隨后在全國各地也先后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這些組織不止是文化團體,而是政治組織了。 教師提問:綜上所述,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課本67頁,“課后活動”第1題。 學生回答:略。三、黨的誕生 【環節三】展示圖片,再現中共一大召開時的場景。展示中共一大相關信息的表格,讓學生看課本完成表格。播放《覺醒年代》結局,使學生切身感受中共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實現感情升華。 教師講述:在以上條件成熟之后,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正式開幕,會址設在李書城、李漢俊兄弟住宅,大家圍坐在客廳長餐桌四周,舉行會議。 7月30日晚,會議剛開始幾分鐘,有一個人突然闖入,說:“不好意思,走錯了。”然后就離開。具有豐富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警覺地說這人一定是密探,建議立即停會,大家分頭離開。果然,十幾分鐘后兩輛警車包圍了一大會址,法籍警官親自帶人進入室內詢問搜查,沒有找到多少證據,威脅警告一番后撤走了。 7月31日清晨,代表們分兩批乘火車前往嘉興。他們先后到達嘉興車站,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畫舫。 下午5時,湖面上一艘汽艇急馳而來。大家立即藏起文件,桌上擺出麻將牌,裝扮成游客。后來打聽到這是當地士紳的私人游艇,大家才松了一口氣,會議仍繼續進行。 教師提問:閱讀課本65-66頁,找出中共一大的相關信息。 學生回答:略 教師提問:今年是幾幾年?2021年,剛好是建黨一百周年。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無產階級政黨。為什么?要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在課本上補一下性質。還記得中國同盟會的性質是什么嗎?資產階級政黨。為什么?要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教師提問:播放視頻,結合課本66頁,指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學生回答: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 教師提問: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里? 學生回答: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 教師講述: 之前的領導核心?資產階級革命派,1912年組成國民黨。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奮斗目標?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之前我們講五四運動時,說五四運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也有很多“新”。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 【環節四】學生自主閱讀課本,討論一大、二大在綱領上的不同。 教師提問:閱讀課本66頁,思考: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內容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述:相同:堅持了一大規定的最終奮斗目標,說明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繼續。不同:提出最低綱領,明確民主革命綱領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一看到“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你想到了哪個詞?反帝反封建。中共二大上,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之前五四運動提出了怎樣的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那為什么不說是五四運動第一次提出的? 學生回答:一個是口號,一個是綱領。 教師提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述:因為歷史的局限性,對中國國情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簡單地認為既然我們是無產階級政黨,那就是要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但問題是,現在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并沒有掌權。都沒有掌權,哪還談得上什么推不推翻。現在中國最大的敵人是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所以我們要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挽救民族危亡,再去實現共產主義。四、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 【環節五】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找出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的相關信息。展示材料,說明全國工人運動失敗帶來的教訓。 教師講述:中共一大確定黨的中心工作就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在黨的組織下,出現了全國工人運動高漲。 教師提問:看課本66頁,背景、時間、表現、高潮? 學生回答:略。 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教師提問:在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之后,我們就開始進行反思,如此轟轟烈烈的全國工人運動為什么還是失敗了呢?我們到底要怎樣做呢?對此,毛澤東說“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這里“真正的朋友”指的是誰?“真正的敵人”指的又是誰? 學生回答:國民黨,也就是之前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 教師提問:所以為了打敗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應該怎么做?與國民黨進行合作,合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標。這就是下節課“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的內容了。五、總結(3min) 【環節七】展示思維導圖,進行本課總結板書設計 一、成立條件 1、思想 2、階級 3、組織 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成立 2、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的綱領 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