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5干旱的寶地一、單選題讀下圖,回答問題。1.與B國相符合的氣候類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中東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是( )A.A地區 B.B地區 C.C地區 D.D地區3.世界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有“世界糧倉”美譽的是( )A.中國東北平原 B.湄南河平原C.美國中部大平原 D.西歐平原4.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5.知識整理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下列知識整理正確的是( )A.沙漠綠洲——南非B.山地之國——巴西C.石油寶庫——瑞士D.稻作文化的印記——湄公河平原6.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的是( )A.中國的新疆地區 B.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C.西亞的波斯灣地區 D.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7.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甲所在的大洲是( )A.非洲 B.亞洲 C.歐洲 D.北美洲(2)圖中乙沿岸的氣候類型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地中海氣候8.讀右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下列對以色列描述準確的是( )①降水分配不均勻,北多南少②人們因地制宜,實行“耕海牧魚”③草原平坦遼闊,適宜大面積發展畜牧業④在干旱的在區發展灌溉農業。被稱為歐洲的“大菜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極富經濟價值,樹干可建造房屋,葉子可用作燃料,果實可以食用,這是指( )A.棗椰樹 B.銀杏 C.棕櫚樹 D.猴面包樹10.澳大利亞牧人與其他游牧牧民最大的不同之處是( )A.轉場 B.遷徙C.“逐水草而居” D.定居11.影響日本漁業捕撈的因素有( )①填海造陸和經濟發展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②大量人工養殖的出現③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水質④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使日本漁民只能在本國范圍內捕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下列關于以色列的地理位置、氣候、地形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位于亞洲的西部,是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處B.全境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C.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高原D.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讀某年亞洲四國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回答問題。國家 種植面積(萬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噸/公頃)中國 4 400 2.14泰國 168 4.36印度 2 950 4.23日本 1 036 1.8013.根據表格,當年水稻總產量最多的國家是( )A.泰國 B.中國 C.印度 D.日本14.比較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泰國比日本優越的自然條件是( )A.人口數量多 B.熱量條件好C.技術力量強 D.機械化程度高15.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在帳篷里,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地處熱帶,是干旱地帶 B.氣候濕熱,帳篷利于防震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帳篷利于防震16.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卡塔爾2016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達111963美元,居世界首位.圖4 為卡塔爾區域位置圖,卡塔爾當地居民所屬人種及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混血人種,猶太教 B.白色人種,伊斯蘭教C.黃色人種,佛教 D.黑色人種,基督教17.水稻生產過程中最忙碌的季節有( )①播種 ②插秧 ③除草、除蟲等田間管理 ④收割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18.干旱地區發展綠洲農業,最先要考慮的因素是( )A.水源 B.充足的陽光C.勞動力 D.大面積的耕地19.下圖是某地區礦產與輸出路線分布圖。四條輸出路線中,大致沿著東南→東→東北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二、填空題20.阿拉伯人用石油換來的財富建設學校,完善醫療設施和住宅,發展現代化的 業,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1.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生產,不僅要考慮 問題,還要考慮作物品種問題。22. 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石油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A【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難度不大。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B國 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①示溫帶海洋性氣候,②是地中海氣候,誰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是溫帶季風氣候。故答案為: B2.根據圖示可知,中東地區石油集中在A地區。故答案為: A3.【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世界最大的商品糧基地、有“世界糧倉”美譽的是美國中部大平原。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類型為草原型植被。美國大平原土壤肥沃,適于農業耕作,有機質含量很高。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4.【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以非洲的熱帶草原面積最為廣大。熱帶草原氣候一年分干濕兩季,這里的降水很不均勻,半年多雨,半年少雨。在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氣候干燥,滿目枯黃。這里沒有茂盛的森林,在茫茫草原上,有一些耐旱的孤樹。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5.【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沙漠綠洲——南非,錯誤,應該是以色列。山地之國——巴西,錯誤,應該是瑞士。石油寶庫——瑞士,錯誤,應該是西亞。稻作文化的印記——湄公河平原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種植水稻,在生產力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些勞動主要靠人工完成,屬于精耕細作的農業,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的生存和居住,比較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亞的波斯灣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 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這里的油田一般具有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成本低的特點。7.【答案】(1)A(2)D【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輪廓分析,圖中甲所在的大洲是非洲。非洲和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2)圖中乙沿岸是地中海沿岸,其典型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1)A。(2)D。【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的降水較少,而且高溫季節雨量甚少。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8.【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以色列降水北方多,南方少,故①正確;根據所學可知,日本是耕海牧漁的國家,以色列是發展灌溉農業,故④正確,②錯誤;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故③有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以色列的內容,屬于容易題9.【答案】A【解析】【分析】 棗椰樹一般指海棗。海棗喬木狀,高達35米。果實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5-6.5厘米,成熟時深橙黃色,果肉肥厚。 棗椰樹全身都是寶,極富經濟價值,樹干可建造房屋,葉子可用作燃料,果實可以食用。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棗椰樹,屬于棕櫚科植物、綠色喬木,果實叫做椰棗。 棗椰樹是熱帶和亞熱帶都可以種植。棗椰樹是干旱地區的特種樹木,北非、西亞、中亞廣大地區都有種植。10.【答案】D【解析】【分析】澳大利亞的牧人是利用天然的草場進行合理放牧,以草定牧,實行區域性專業化生產。而其他游牧牧民是隨著水草進行遷徙的。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不搬家是澳大利亞牧人與許多游牧牧民的不同之處,除此,澳大利亞牧場突出的特點是人工種草程度非常高,澳大利亞牧業的現代化是以工業壟斷為基礎的。11.【答案】C【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影響日本漁業發展的原因。根據教材內容可知,影響日本漁業捕撈的因素有填海造陸和經濟發展破壞了魚類生長和繁殖的場所,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水質,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重視,使日本漁民只能在本國范圍內捕魚,故①③④正確。而②大量人工養殖的出現 ,應該是日本應對漁業危機的結果,不是影響日本捕撈的原因。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日本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使得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海岸線曲折,優良港灣多;工業發達,先進的紡織工業、電子工業、造船技術和捕魚裝置為日本提供優質漁網和電子設備和悠久而豐富的捕魚經驗是日本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1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的東南角,處于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部;從地形來看,以色列北部是狹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為沙漠;從氣候看,以色列北部是地中海氣候,南部為干旱的熱帶沙漠氣候,在降水上有北多南少的特點。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以色列國,簡稱“以色列”。是一個位于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國家,地處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埃及。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2018年以色列總人口884.2萬人 ,其中猶太人口共637.7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答案】13.C14.B【解析】【點評】認真審題并結合所學即可做出本題。13.本題考查亞洲水稻的生產狀況。結合所給的某年亞洲四國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利用公式總產量=種植面積 單位面積產量,可以計算出中國、泰國、印度和日本的當年水稻總產量,比較可得,當年水稻總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印度。A、B、D不符合題意,C對。故答案為:C。14.結合所學,日本人口數量多于泰國,A錯;泰國緯度低于日本,熱力條件更好,B對;日本的技術條件強于泰國、機械化水平更高,C、D錯。故答案為:B。15.【答案】A【解析】【分析】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亞和北非地區,由于西亞和北非形成了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阿拉伯人多喜歡穿白色的長袍,白色可以反射較強的太陽光線,長袍可以阻擋強勁的風沙,住在帳篷里,是為了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6.【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數的國家稱為阿拉伯國家.讀圖可知,卡塔爾位于西亞地區,西亞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區之一.西亞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阿拉伯人屬于白色人種,普遍信奉伊斯蘭教.故選:B.【點評】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聯系亞洲、歐洲和非洲,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17.【答案】C【解析】【分析】 水稻生產過程中最忙碌的季節是在插秧和收割的季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稻谷脫去穎殼后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屬于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東北居民與南方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18.【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綠洲農業的相關知識。此題要明確農業發展必須考慮的因素是土壤、光照、水源。而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水源,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綠洲農業的理解。19.【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東石油的輸出路線,讀圖可以發現②路線是沿著東南→東→東北方向的。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組考查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20.【答案】工農【解析】【分析】 石油的生產和銷售,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改變了世代居住在這里的阿拉伯人的生活。他們用石油換來的財富建設學校,完善醫療設施和住宅,發展現代化的工農業,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并大力發展旅游業和商業。【點評】 雖然石油儲量豐富,但本地區工業還不發達,人口少,各國的石油消耗不大,石油有大量剩余。便利的交通為石油輸出提供了保障。 石油的生產和銷售,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改變了世代居住在這里的阿拉伯人的生活。21.【答案】水資源【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中東地區的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干旱的自然條件下發展了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干旱地區發展農業不僅要考慮水資源問題,還要考慮農作物的品種問題。【點評】 自然環境不同,各地在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炎熱和干旱非但沒有熄滅以色列人生活下去的勇氣,反而激發了人們的創造力。再一次向我們揭示了無論是在怎樣的環境下,人們都能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22.【答案】西亞【解析】【分析】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區,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故答案為:西亞.【點評】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西亞各國所產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