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實踐活動《體驗勞作耕種》教學設計課題 實踐活動《體驗勞作耕種》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勞動與技術 年級 初中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對第二單元的總結提升,學生規劃農業園勞動實踐活動,確定時間地點和活動場地,團隊合作了解農業園的現狀和發展,認識到農業生產的不易,探究多樣的農業模式和未來農業發展暢想,分享實踐活動的心得感悟,加深對活動的認識。學習 目標 1、勞動觀念:懂得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2、勞動能力:了解和學習農業生產和加工技術,初步探究休閑農業的運營及商業發展模式,開展職業體驗活動。 3、勞動習慣和品質:培養組織能力與團隊意識,培養安全勞動、規范勞動的習慣;在家居改造的過程中養成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珍惜勞動成果的品質。 4、勞動精神:領會和繼承中華民族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重點 了解和學習農業生產和加工技術,開展職業體驗活動。難點 初步探究休閑農業的運營及商業發展模式。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出示多媒體課件。 師:隨著時代的變遷,農業活動的發展形態亦趨于多元化,不僅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業等生產門類,還包括休閑農業、工廠化農業、特色農業、觀光農業、立體農業等新模式。 圖片展示 這一次,就讓我們自己組織、策劃到農業基地體驗勞作耕種活動,學習農業生產、加工、包裝與推銷技能,探究現代農業發展的模式,同時,體驗休閑農業經營者的職業勞動,發現自己的專長,培養自己的職業興趣。 2、板書課題:《體驗勞作耕種》 學生聯系平時生活中的實際需求進行思考。 通過平時身邊生活中的事情聯系到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動手進行實踐的興趣。講授新課 活動目標 (1)了解和學習農業生產和加工技術。 (2)初步探究休閑農業的運營及商業發展模式。 (3)開展職業體驗活動。 (4)培養組織能力與團隊意識。 活動步驟 準備過程: (1)班主任和學生負責人通過調查及搜尋資料,確定開展活動的時間、地點和內容。 (2)班主任和學生負責人聯系所選地的經營者了解其日常工作,根據所選地特色,共同策劃活動、規劃路線。可參考如下示例。 舉例: 活動時間:6月1日 活動地點:廣州從化某荔枝園 活動內容: ①學習荔枝樹種植、荔枝采摘、釀荔枝蜜、曬荔枝干的方法。 ②嘗試種植荔枝樹、采摘荔枝、釀荔枝蜜、曬荔枝干。 ③品嘗荔枝,并嘗試用荔枝做創意菜肴。 ④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組在規定時間內對荔枝或荔枝產品進行包裝,并設計廣告語,進行農產品推銷,比一比哪一組的產品更吸引人。 (3)將活動方案在班內公示,廣泛征集同學們的意見,對活動方案進行修改與完善,并反饋給經營者。 活動過程 (1)活動當天,同學們在指定的時間、地點集合,由班主任及學生負責人帶隊前往活動地點。 (2)根據活動方案開展活動。 (3)活動結束后,班主任及學生負責人組織同學們集合,清點人數,統一返回。 活動總結 (1)班主任及學生負責人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 (2)每個同學以口頭、書面、照片等形式,談一談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獲。 示例: 展示照片 體驗到了果農種植的不易和技術手段的更新。 (3)班主任設計主題班會,引導同學們思考農業未來的發展模式。 示例: ①在這次活動之前,你印象中的農業活動是怎樣的? ②通過這次體驗活動,你對農業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變? ③你認為未來農業的發展模式是什么樣的? 拓展延伸 農業發展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 一、規模化農業: 未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業規模化趨勢也將加強。 二、新型農業主體: 通常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新農人等。 三、互聯網+農業: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隨著互聯網的全面普及,互聯網在農業領域的運用將會顯得更加寬泛,互聯網+農業將取得顯著成績。 四、高科技農業: 分子育種技術、轉基因技術、數字農業技術、節水農業技術、食品加工技術、航天育種技術等農業高技術體系將會大肆興起。 五、農產品加工: 一般都是些土特產品或優勢農產品,原料分散,技術含量低。 圖片展示 活動評價 在本次勞動實踐中,你們小組的表現如何呢?按照下面列出的項目進行評價吧(每項滿分為10分)。再想一想,你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呢?身邊有哪些可以學習的榜樣呢? 活動感悟 這次綜合活動帶給我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舉例: 這次實踐活動不僅體驗到了農業勞作的不易,也認識到農業開始走向社會化、行業化、專業化,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愿望。作為學生的我們也應該正確認識自己,努力學習知識,為建設我們的家鄉做好準備,貢獻一份力量。 學生明確實踐活動的目標。 學生討論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 閱讀案例 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 學生閱讀拓展資料,思考交流,發表觀點看法 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小組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 通過確定活動目標引導學生正確完成實踐活動。 通過師生討論結合大家的意見確定活動的展開時間地點和內容。 通過案例引導學生更加明確計劃制定所要包含的方面。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思考和總結實踐活動的感悟和認知。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進行不同認知的碰撞,討論思考,分享觀點。 通過拓展資料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農業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拓寬學生的認知。 通過自我評價引導學生總結這堂課的所得所感,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在之后的課程中加以改正。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分享實踐活動的所見所感。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談談你了解的休閑農業的運營和商業發展模式。 舉例: 1.片區開發模式 將一片農業區域桂花城農業觀光區進行參觀、休閑與娛樂。 2.科普教育模式 建設成農業科技教育基地,展示農業科技成果。 拓展延伸 休閑農業經典案例 德國人首創的生活生態型市民田園——施雷伯田園,獨門獨院,各具風格,充滿了大自然情趣和文化氣息,如同微縮的露天民居博物館。每一戶小田園里,主題建筑是童話世界般的“小木屋”,院子里有過去的泵水井,地上擺放著精美可愛的小風車和各種家禽模型。小木屋門前有長滿奇花異草的蔬菜園。田園里的菜只許種不許收。秋后枯萎的蔬菜和花草覆蓋住潮濕的土地,保護地里的水分,既避免秋冬刮風帶起沙塵,第二年春天又可以翻到土里作肥料。 德國的市民農園,其主旨是向市民提供體驗農家生活的機會,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園之樂,經營方向也由生產導向轉向農業耕作體驗與休閑度假為主,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的經營方式。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農業發展的多元化,認識到了農業未來發展的多種模式,和同學們分享了實踐活動的感悟。 總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體驗勞作耕種 活動背景 活動目標 活動步驟 活動感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