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五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 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場景,錯誤的一項是( )A.他們所住的房屋通常以竹、木為材料.通風透氣B.他們居住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且和諧C.他們以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但人均產量不大D.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會雇用大量的農業工人,機械化作業【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種植水稻,在生產力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些勞動主要靠人工完成,屬于精耕細作的農業,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的生存和居住,比較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大家互相幫忙,但不會使用大量機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東南亞地區是世界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區,主要原因是濕熱的氣候有利于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有許多河流形成了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2.(2021七下·諸暨期中)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區域的人們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特色相適應的是( )A.秘魯——垂直的生計——旅游業B.以色列——沙漠綠洲——節水農業C.瑞士——山地之國——種植業D.澳大利亞——現代化的牧場——旅游業【答案】B【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秘魯適宜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故A錯誤;B正確;瑞士適合發展旅游業,故C錯誤;澳大利亞適宜發展畜牧業,故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世界典型區域的生活,屬于容易題。3.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開辟梯田,種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區放牧羊駝和駱馬。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區的( )A.地形復雜多樣 B.海拔較低,氣候溫暖C.優越的地理位置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答案】D【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說明安第斯山區氣候差異顯著,山上和山下自然景觀不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4.(2021七下·諸暨期中)關于圖示區域的特色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地生活的馬賽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B.②區域被稱為“石油寶庫”,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列C.③區域的瑞士旅游業發達,有著名的“冰川快車”D.④區域的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答案】D【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非洲草原是馬賽人生活的區域,他們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故①正確;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故②正確;瑞士利用山地資源發展旅游業,故③正確;圖④是馬來西亞,故④描述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世界典型區域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5.(2022七下·樂清期中)關于馬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①馬賽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②野生動物是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③馬賽男人手持木棍,為了捕捉野生動物④馬賽男人身著紅色披風,可以驅趕野生動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馬賽人是東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最南到坦桑尼亞的多多馬,最北到肯尼亞的基塔萊。馬賽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以畜牧為生的馬賽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終年成群結隊流動放牧,幾乎全部依靠牲畜的肉、血和奶為生。馬賽男人身著紅色披風,可以驅趕野生動物。綜上,②③表述錯誤,答案為①④。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馬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理解解答即可。6.(2022七下·樂清期中)美國東、西兩側分別頻臨(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C.太平洋、印度洋 D.北冰洋、大西洋【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美國的海陸位置的記憶程度。美國領土包括美國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本題所問的是美國本土,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故ACD項錯誤,答案為B項。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和墨西哥灣。本題需要學生仔細回憶關于美國的有關知識進行作答。7.(2022七下·樂清期中)《隋書》中曾評價:“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始皇并吞六國,高祖統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 煬帝肆行猜毒,皆禍起于群盜,而身殞于匹夫。”下列對材料中秦朝和隋朝得失理解有誤的是( )A.都結束分裂統一全國 B.繼位皇帝都因暴政而亡C.兩朝的興亡有相似性 D.都被農民起義所推翻【答案】D【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秦朝和隋朝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材料信息的解讀。根據材料“ 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始皇并吞六國,高祖統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 煬帝肆行猜毒,皆禍起于群盜,而身殞于匹夫 ”可知,秦朝和隋朝 都結束了分裂完成統一,繼位皇帝都因暴政而亡,兩朝的興亡都有相似性,故ABC項表述正確,D項都被農民起義所推翻在材料中沒有涉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秦朝和隋朝的相關知識。8.(2022七下·樂清期中)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在( )A.涿郡 B.余杭 C.江都 D.洛陽【答案】D【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重點掌握隋朝大運河的中心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人造運河。綜上,ABC選項錯誤,答案為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需要學生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9.(2022七下·樂清期中)在中國兩千年的皇權社會,宋朝是個獨特的存在。在這個武將開國的朝代里,文人卻成為政治舞臺的主角,演繹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宋朝。題干中“武將”指的是( )A.趙匡胤 B.趙構 C.宋徽宗 D.宋欽宗【答案】A【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北宋的建立,北宋的建立者是宋太祖趙匡胤。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后周政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綜上,答案為A項,BCD項無關。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以北宋建立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10.(2022七下·樂清期中)北宋建立后,為根除唐末以來藩鎮割據、武將專權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其中,與“杯酒釋兵權”這一典故對應的是( )A.經常調換軍隊的將領 B.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C.分化事權以削弱相權 D.派文臣擔任地方長官【答案】B【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杯酒釋兵權的歷史知識。北宋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解決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對維護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客觀上也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宋代推行“強干弱枝”政策,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趙匡胤為了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而采取的措施。綜上,ACD無關,答案為B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北宋的建立的相關史實。11.(2022七下·樂清期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些詩反映的時代背景應該是( )A.宋遼對抗 B.宋夏和議C.金與北宋對峙 D.金與南宋對峙【答案】D【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宋和金對峙的相關知識,關鍵在于學生對詩句的解讀。根據題干中“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的都城在汴梁,北宋滅亡后建立南宋,南宋的都城在杭州。當時北方有金的威脅,南宋皇帝卻在杭州茍且偷安,這首詩就是諷刺南宋統治者醉生夢死,安于現狀。綜上,ABC無關,答案為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以南宋與金的對峙為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12.(2022七下·樂清期中)美國學者伊佩霞指出:“與 20 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任何其他時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時的中國人自信心最強,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鮮事物……這個時期的中國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開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國家優 秀的東西。”下列可以印證該觀點的史實是( )A.遣唐使來華 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 D.鑒真東渡【答案】C【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對外交流的相關史實。根據材料“ 與 20 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任何其他時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時的中國人自信心最強,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鮮事物……這個時期的中國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開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國家優 秀的東西 ”可知,可以印證該觀點的史實是玄奘西行。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A.遣唐使來華是日本來學習中國先進文化。故A項錯誤;B.文成公主入藏屬于民族間的往來。故B項錯誤;C.根據題干分析C項為正確;D.鑒真東渡日本屬于傳播佛教和中國先進文化。故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對外交流的相關史實,需要學生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3.(2022七下·樂清期中)某旅游團參觀某景點時聽導游這樣介紹:“他頭頂上懸著匾額,上面寫著‘還我河山’往兩邊看,四周的墻上畫著他的事跡,有‘精忠報國’‘郾城大捷’等”,這位導游介紹的人物是( )A.寇準 B.陸秀夫 C.岳飛 D.文天祥【答案】C【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岳飛抗金的相關史實。岳飛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軍紀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精忠報國”、“郾城大捷”可以判斷是岳飛。綜上,ABD項錯誤,答案為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岳飛抗金的相關史實。二、非選擇題14.(2022七下·樂清期中)近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持續沖突毫無疑問是最受矚目的熱點事件之一,隨著俄烏局勢的發展,同學們對烏克蘭這個國家也愈發了解。根據烏克蘭地圖、氣候圖及相關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南部,是世界主要黑土分布區之一,黑土面積 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有“歐洲糧倉”的稱號。19 世紀中期以后,這里逐步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很多高科技資料和工業基礎設施,所以烏克蘭工業基礎良好,產業 完整,設施技術很到位。(1)烏克蘭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點為 。(2)描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3)烏克蘭西部和北部地區與美國中部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并稱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產地。結合材料與 所學知識,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發展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答案】(1)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2)經緯度位置:處于(22°E—41°E)(44°N—52°N),屬于東半球、北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3)自然條件: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溫帶氣候,水熱條件適宜,有利于玉米生長;有大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廣泛,土壤肥力較高。人文條件:鐵路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周邊地區城市、人口眾多、工礦區集中,市場需求量大。【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莫斯科【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烏克蘭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可知,烏克蘭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為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2)、根據圖中信息,描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回答。具體為:經緯度位置:處于(22°E—41°E)(44°N—52°N),屬于東半球、北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3)、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發展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自然條件: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溫帶氣候,水熱條件適宜,有利于玉米生長;有大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廣泛,土壤肥力較高。人文條件:鐵路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周邊地區城市、人口眾多、工礦區集中,市場需求量大。【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5.(2022七下·樂清期中)宋代是我國古代經濟高度發展的重要時期。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材料:宋代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南 宋初期對南方的大規模全面深度開發,促成南方地區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從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1)從材料可以看出,南宋時我國經濟重心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發生這種變化有哪些原因?(任寫 2點即可)(2)下面是宋代經濟發展表現簡表,請將下列表格內容填寫完整。項目 表現農業 從越南引進優良品種① ,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海外貿易 宋代的② 、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3)宋代經濟發展的歷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答案】(1)轉移到南方;北人南遷,提供了勞動力和先進技術;南方相對安寧;南方自然環境優越;政府的政策支持;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作。(2)城稻;廣州(3)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重視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等。【知識點】經濟重心的南移;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和所學“ 南宋初期對南方的大規模全面深度開發,促成南方地區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從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 ”可知,經濟重心轉移到了南方。主要原因有,北人南遷,提供了人力和先進的勞動技術,南方相對安定,南方自然環境優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2)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可知,從越南引進優良品種占城稻,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宋代的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3)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宋代經濟發展的歷程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啟示是,要注意培育優良品種,實施科教興農,擴大對外開放等。【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影響等相關內容。16.(2022七下·樂清期中)古代中國歷朝歷代的治國措施各具特點,統治者通過不斷調整措施來維護王朝統治和國家穩定。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 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材料二 從本質上看,宋代只不過是殘唐五代的延續,宋代之所以國祚長久,沒有短命而亡,只是因為宋太祖斷絕了武人專政的傳統……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效率并不很高。——摘編自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材料三 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了此前 500 年間中國國內五六個民族或區域性的政權并存、互相割據紛爭、戰亂頻仍的時代,促進了全國范圍內的和平發展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走向。元朝所管轄地區各有不同的經濟形態和文化特點,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也體現出因地制宜的特點。——摘編自尚衍斌《元代疆域治理的歷史鏡鑒》(1)根據材料一,推斷唐朝實行的這兩種制度分別指的是什么。以及“公開選拔人才”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 是什么?(2)宋在與其他民族政權交往的過程中,屢屢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這與宋朝實行的什么政策有關?根據 材料二,說一說這一政策的積極影響。(3)根據材料三,指出元朝的行政區劃與疆域管理制度是什么。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體現出什么特點?并舉一例說明。【答案】(1)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2)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3)行省制度。因地制宜;對西藏的管轄設立了宣政院(或對臺灣的管轄設立了澎湖巡檢司)。【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 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 ”可知,唐朝實行的這兩種制度分別指的是科舉制度和三省六部制。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也都被后來的王朝沿用,影響深遠。“ 公開選拔人才 ”制度科舉制正式確立的標志是隋煬帝時期進士科的創立。(2)根據材料“ 從本質上看,宋代只不過是殘唐五代的延續,宋代之所以國祚長久,沒有短命而亡,只是因為宋太祖斷絕了武人專政的傳統……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效率并不很高 ”可知,這一政策指的是重文輕武政策。這一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飛揚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3)根據材料可知,元朝的行政區劃與疆域管理制度是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廣大,為了有效實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元統治者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且根據材料“ 朝所管轄地區各有不同的經濟形態和文化特點,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也體現出因地制宜的特點 ”可知,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體現出了因地制宜的特點。例如:元朝對西藏地區設置了宣政院進行管理。【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著重識記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重文輕武、行省制等相關內容。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五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 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場景,錯誤的一項是( )A.他們所住的房屋通常以竹、木為材料.通風透氣B.他們居住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且和諧C.他們以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但人均產量不大D.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會雇用大量的農業工人,機械化作業2.(2021七下·諸暨期中)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區域的人們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特色相適應的是( )A.秘魯——垂直的生計——旅游業B.以色列——沙漠綠洲——節水農業C.瑞士——山地之國——種植業D.澳大利亞——現代化的牧場——旅游業3.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開辟梯田,種植作物;在高海拔地區放牧羊駝和駱馬。這主要是利用安第斯山區的( )A.地形復雜多樣 B.海拔較低,氣候溫暖C.優越的地理位置 D.氣候垂直差異顯著4.(2021七下·諸暨期中)關于圖示區域的特色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地生活的馬賽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B.②區域被稱為“石油寶庫”,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列C.③區域的瑞士旅游業發達,有著名的“冰川快車”D.④區域的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5.(2022七下·樂清期中)關于馬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①馬賽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②野生動物是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③馬賽男人手持木棍,為了捕捉野生動物④馬賽男人身著紅色披風,可以驅趕野生動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2七下·樂清期中)美國東、西兩側分別頻臨(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C.太平洋、印度洋 D.北冰洋、大西洋7.(2022七下·樂清期中)《隋書》中曾評價:“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始皇并吞六國,高祖統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 煬帝肆行猜毒,皆禍起于群盜,而身殞于匹夫。”下列對材料中秦朝和隋朝得失理解有誤的是( )A.都結束分裂統一全國 B.繼位皇帝都因暴政而亡C.兩朝的興亡有相似性 D.都被農民起義所推翻8.(2022七下·樂清期中)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隋朝大運河的中心在( )A.涿郡 B.余杭 C.江都 D.洛陽9.(2022七下·樂清期中)在中國兩千年的皇權社會,宋朝是個獨特的存在。在這個武將開國的朝代里,文人卻成為政治舞臺的主角,演繹出一個與眾不同的宋朝。題干中“武將”指的是( )A.趙匡胤 B.趙構 C.宋徽宗 D.宋欽宗10.(2022七下·樂清期中)北宋建立后,為根除唐末以來藩鎮割據、武將專權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其中,與“杯酒釋兵權”這一典故對應的是( )A.經常調換軍隊的將領 B.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C.分化事權以削弱相權 D.派文臣擔任地方長官11.(2022七下·樂清期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些詩反映的時代背景應該是( )A.宋遼對抗 B.宋夏和議C.金與北宋對峙 D.金與南宋對峙12.(2022七下·樂清期中)美國學者伊佩霞指出:“與 20 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任何其他時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時的中國人自信心最強,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鮮事物……這個時期的中國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開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國家優 秀的東西。”下列可以印證該觀點的史實是( )A.遣唐使來華 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 D.鑒真東渡13.(2022七下·樂清期中)某旅游團參觀某景點時聽導游這樣介紹:“他頭頂上懸著匾額,上面寫著‘還我河山’往兩邊看,四周的墻上畫著他的事跡,有‘精忠報國’‘郾城大捷’等”,這位導游介紹的人物是( )A.寇準 B.陸秀夫 C.岳飛 D.文天祥二、非選擇題14.(2022七下·樂清期中)近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持續沖突毫無疑問是最受矚目的熱點事件之一,隨著俄烏局勢的發展,同學們對烏克蘭這個國家也愈發了解。根據烏克蘭地圖、氣候圖及相關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南部,是世界主要黑土分布區之一,黑土面積 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二,有“歐洲糧倉”的稱號。19 世紀中期以后,這里逐步成為重要的農業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很多高科技資料和工業基礎設施,所以烏克蘭工業基礎良好,產業 完整,設施技術很到位。(1)烏克蘭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點為 。(2)描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3)烏克蘭西部和北部地區與美國中部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并稱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產地。結合材料與 所學知識,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發展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15.(2022七下·樂清期中)宋代是我國古代經濟高度發展的重要時期。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材料:宋代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南 宋初期對南方的大規模全面深度開發,促成南方地區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從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1)從材料可以看出,南宋時我國經濟重心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認為發生這種變化有哪些原因?(任寫 2點即可)(2)下面是宋代經濟發展表現簡表,請將下列表格內容填寫完整。項目 表現農業 從越南引進優良品種① ,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海外貿易 宋代的② 、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3)宋代經濟發展的歷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16.(2022七下·樂清期中)古代中國歷朝歷代的治國措施各具特點,統治者通過不斷調整措施來維護王朝統治和國家穩定。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 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材料二 從本質上看,宋代只不過是殘唐五代的延續,宋代之所以國祚長久,沒有短命而亡,只是因為宋太祖斷絕了武人專政的傳統……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效率并不很高。——摘編自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材料三 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了此前 500 年間中國國內五六個民族或區域性的政權并存、互相割據紛爭、戰亂頻仍的時代,促進了全國范圍內的和平發展和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走向。元朝所管轄地區各有不同的經濟形態和文化特點,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也體現出因地制宜的特點。——摘編自尚衍斌《元代疆域治理的歷史鏡鑒》(1)根據材料一,推斷唐朝實行的這兩種制度分別指的是什么。以及“公開選拔人才”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 是什么?(2)宋在與其他民族政權交往的過程中,屢屢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這與宋朝實行的什么政策有關?根據 材料二,說一說這一政策的積極影響。(3)根據材料三,指出元朝的行政區劃與疆域管理制度是什么。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體現出什么特點?并舉一例說明。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上主要種植水稻,在生產力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這些勞動主要靠人工完成,屬于精耕細作的農業,氣候條件優越,適宜人類的生存和居住,比較稠密,共同勞動,團結互助,生活較為傳統。遇到豐收時節,人手不夠,大家互相幫忙,但不會使用大量機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東南亞地區是世界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區,主要原因是濕熱的氣候有利于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有許多河流形成了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勞動力豐富,且需求量大,這里種植水稻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水稻單產高。2.【答案】B【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秘魯適宜發展種植業和畜牧業,故A錯誤;B正確;瑞士適合發展旅游業,故C錯誤;澳大利亞適宜發展畜牧業,故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世界典型區域的生活,屬于容易題。3.【答案】D【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說明安第斯山區氣候差異顯著,山上和山下自然景觀不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安第斯山脈屬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4.【答案】D【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非洲草原是馬賽人生活的區域,他們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故①正確;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故②正確;瑞士利用山地資源發展旅游業,故③正確;圖④是馬來西亞,故④描述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世界典型區域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5.【答案】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馬賽人是東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馬賽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線最南到坦桑尼亞的多多馬,最北到肯尼亞的基塔萊。馬賽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以畜牧為生的馬賽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終年成群結隊流動放牧,幾乎全部依靠牲畜的肉、血和奶為生。馬賽男人身著紅色披風,可以驅趕野生動物。綜上,②③表述錯誤,答案為①④。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馬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理解解答即可。6.【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美國的海陸位置的記憶程度。美國領土包括美國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本題所問的是美國本土,美國本土東臨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故ACD項錯誤,答案為B項。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和墨西哥灣。本題需要學生仔細回憶關于美國的有關知識進行作答。7.【答案】D【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秦朝和隋朝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材料信息的解讀。根據材料“ 其隋之得失存亡,大較與秦相類。始皇并吞六國,高祖統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 煬帝肆行猜毒,皆禍起于群盜,而身殞于匹夫 ”可知,秦朝和隋朝 都結束了分裂完成統一,繼位皇帝都因暴政而亡,兩朝的興亡都有相似性,故ABC項表述正確,D項都被農民起義所推翻在材料中沒有涉及。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秦朝和隋朝的相關知識。8.【答案】D【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重點掌握隋朝大運河的中心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人造運河。綜上,ABC選項錯誤,答案為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需要學生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9.【答案】A【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北宋的建立,北宋的建立者是宋太祖趙匡胤。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后周政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綜上,答案為A項,BCD項無關。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以北宋建立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10.【答案】B【知識點】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杯酒釋兵權的歷史知識。北宋時期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解決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對維護國家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客觀上也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宋代推行“強干弱枝”政策,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趙匡胤為了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而采取的措施。綜上,ACD無關,答案為B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北宋的建立的相關史實。11.【答案】D【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宋和金對峙的相關知識,關鍵在于學生對詩句的解讀。根據題干中“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的都城在汴梁,北宋滅亡后建立南宋,南宋的都城在杭州。當時北方有金的威脅,南宋皇帝卻在杭州茍且偷安,這首詩就是諷刺南宋統治者醉生夢死,安于現狀。綜上,ABC無關,答案為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以南宋與金的對峙為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12.【答案】C【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對外交流的相關史實。根據材料“ 與 20 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任何其他時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時的中國人自信心最強,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鮮事物……這個時期的中國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開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國家優 秀的東西 ”可知,可以印證該觀點的史實是玄奘西行。貞觀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經,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A.遣唐使來華是日本來學習中國先進文化。故A項錯誤;B.文成公主入藏屬于民族間的往來。故B項錯誤;C.根據題干分析C項為正確;D.鑒真東渡日本屬于傳播佛教和中國先進文化。故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對外交流的相關史實,需要學生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3.【答案】C【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岳飛抗金的相關史實。岳飛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軍紀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根據題干中的關鍵詞“精忠報國”、“郾城大捷”可以判斷是岳飛。綜上,ABD項錯誤,答案為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需要學生理解并識記岳飛抗金的相關史實。14.【答案】(1)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2)經緯度位置:處于(22°E—41°E)(44°N—52°N),屬于東半球、北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3)自然條件: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溫帶氣候,水熱條件適宜,有利于玉米生長;有大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廣泛,土壤肥力較高。人文條件:鐵路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周邊地區城市、人口眾多、工礦區集中,市場需求量大。【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莫斯科【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烏克蘭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可知,烏克蘭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為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2)、根據圖中信息,描述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回答。具體為:經緯度位置:處于(22°E—41°E)(44°N—52°N),屬于東半球、北半球;地處中緯度帶、北溫帶。海陸位置:位于歐洲東部,東接俄羅斯、南瀕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3)、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分析烏克蘭發展玉米生產的有利條件。自然條件:土地遼闊,地勢平坦,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溫帶氣候,水熱條件適宜,有利于玉米生長;有大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分布廣泛,土壤肥力較高。人文條件:鐵路交通發達,運輸便利;周邊地區城市、人口眾多、工礦區集中,市場需求量大。【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5.【答案】(1)轉移到南方;北人南遷,提供了勞動力和先進技術;南方相對安寧;南方自然環境優越;政府的政策支持;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勞作。(2)城稻;廣州(3)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重視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等。【知識點】經濟重心的南移;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和所學“ 南宋初期對南方的大規模全面深度開發,促成南方地區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從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 ”可知,經濟重心轉移到了南方。主要原因有,北人南遷,提供了人力和先進的勞動技術,南方相對安定,南方自然環境優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2)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可知,從越南引進優良品種占城稻,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宋代的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3)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宋代經濟發展的歷程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啟示是,要注意培育優良品種,實施科教興農,擴大對外開放等。【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影響等相關內容。16.【答案】(1)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2)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3)行省制度。因地制宜;對西藏的管轄設立了宣政院(或對臺灣的管轄設立了澎湖巡檢司)。【知識點】科舉制的創立;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 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 ”可知,唐朝實行的這兩種制度分別指的是科舉制度和三省六部制。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也都被后來的王朝沿用,影響深遠。“ 公開選拔人才 ”制度科舉制正式確立的標志是隋煬帝時期進士科的創立。(2)根據材料“ 從本質上看,宋代只不過是殘唐五代的延續,宋代之所以國祚長久,沒有短命而亡,只是因為宋太祖斷絕了武人專政的傳統……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多頭分權,效率并不很高 ”可知,這一政策指的是重文輕武政策。這一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飛揚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3)根據材料可知,元朝的行政區劃與疆域管理制度是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廣大,為了有效實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元統治者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且根據材料“ 朝所管轄地區各有不同的經濟形態和文化特點,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也體現出因地制宜的特點 ”可知,在治理模式和統治方式上體現出了因地制宜的特點。例如:元朝對西藏地區設置了宣政院進行管理。【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著重識記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重文輕武、行省制等相關內容。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五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五校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