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下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五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綜合探究五:如何開展社會調查-以調查家鄉為例單選題1.2017年4月12日,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工作結束,目前已出水文物3萬余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從史料表現形式來看,出水文物和沉銀傳說分別屬于( )A.文獻資料;口述資料 B.第一手資料;文獻資料C.實物資料;口述資料 D.第二手資料;傳說故事2.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該條例內容,以下哪種社會調查方法最佳( ?。?br/>A.文獻調查法 B.實地調查法 C.問卷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3.某校七年級“愛家鄉”社團活動小組在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他們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br/>A.實地調查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4.為檢驗“限塑令”和普及環保袋的工作成效,某市統計局對3 000戶居民進行了調查。你認為該統計局最有可能選用的調查方法是( )A.查閱資料 B.個別訪談 C.問卷調查 D.實地考察5.到201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也即“限塑令”)執行已滿10周年。某校七年級王睿同學決定利用雙休日就“塑料袋的使用”進行一次社會調查。據此回答以下問題。(1)王睿同學除了上網查閱大數據外,還走進超市,在收銀處拍照。這種調查方法屬于( ?。?br/>①訪談交流法 ②文獻查閱法 ③問卷調查法 ④實地考查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限塑令屬于( ?。?br/>①風俗習慣 ②成文規則 ③新的規則 ④單位規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麗水市青瓷、畫鄉、石雕、畬鄉四個小鎮被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是( )A.問卷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談法 D.文獻調查法7.西南山區某地遭遇暴雨,并發生了泥石流災害,記者小魏查找了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然后駕車到該山區實地考察,采訪受災群眾,獲得受災的資料。下列屬于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的是( )①到災區拍攝照片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③采訪受災群眾④到災區實地考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疫情期間,各地學校積極組織學生 利用網絡學習。為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某校對全體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滿意度”的調查,最有可能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br/>A.文獻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問調查法 D.問卷調查法9.湖州太湖溇港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現場考評之后,湖州市某校文史社團為了解溇港文化,開展了研究性學習,其中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他們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A.實地考察 B.訪問調查 C.文獻調查 D.問卷調查10.你將對家鄉的風俗習慣進行一次社會調查,調查的基本步驟包括( )①確定主題 ②擬訂提綱 ③預測調查結果 ④實施調查 ⑤撰寫調查報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1.2020年5月30日,浙江省余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確定該遺址距今8000年左下,早于聞名中外的河姆渡聚落遺址1000多年。據此材料,回答下面小題(1)井頭山遺址是我省境內迄今發現的唯一史前貝丘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貝殼和少量陶器、石器、木器等文物。從歷史資料的表現形式和歷史價值看,這些文物屬于( ?。?br/>①文獻資料 ②實物資料 ③第一手資料 ④第二手資料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下列有關河姆渡聚落遺址說法正確的有( ?。?br/>A.居民已經會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B.居民大多住半地穴式房屋C.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農業聚落D.能夠制造色彩鮮麗的彩陶12.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現場考評。為了解溇港文化,我市某校文史社團開展研究性學習,其中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據此回答問題。(1)他們采用的調查方法是A.實地考察 B.訪問調查 C.文獻調查 D.問卷調查(2)通過觀察圖2,他們發現了資料中使用的紀年方法。這種紀年方法是A.公元紀年 B.民國紀年 C.干支紀年 D.年號紀年(3)通過對圖2、圖3等資料的研究,他們進一步發現,溇港是太湖沿岸勞動人民依據當地地理環境創造的圩田系統,具有利用太湖水進行旱引澇排的功能。這一創舉體現的理念是A.因循守舊 B.因地制宜 C.優勢互補 D.人定勝天13.在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中,改善環境不恰當的措施是( )A.建梯田,修擋土壩B.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C.開發荒坡、草坡、擴大耕地面積D.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14.綜合探究活動的結果,可采用的形式是( )①做專輯 ②寫調查報告 ③繪一幅美麗圖畫 ④寫一篇好文章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5.開展調查活動是同學們了解社會、擴大知識視野、培育科學素養的社會實踐活動。寒假,某校七年級的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向市民進行有關“雙禁”的調查問卷。為完成下邊調查內容而選擇的對象或渠道,其中不合理的是( ?。?br/>調查題目或內容 調查對象或渠道A調查一周空氣的變化情況 電視、網絡、環保部門B調查家庭燃放煙花爆竹情況 同學、家長、居民戶C調查市場上煙花爆竹的銷售情況 經銷商D調查家庭使用煙花爆竹的種類、數量 氣象部門A.A B.B C.C D.D16.溫州二中學生會為了深入了解二中學子中午在校用餐情況,開展了一次校園調查,請據此回答問題。(1)為了讓本次調查圓滿成功,學生會的同學需要遵循的步驟先后依次是( )①擬定提綱 ②撰寫調查報告 ③實施調查 ④確定主題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2)針對如何展開調查,學生會中兩位同學各自提出了以下建議,兩位同學的建議表明我們進行社會調查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①實地考察 ②問卷調查③查閱文獻 ④訪談調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7.小明同學為了了解社區的污染情況,打算對社區周邊環境做一次社會調查。為此他做了一些準備,你認為合理的準備有 ( )①準備好調查報告的基本結論 ②設計了調查問卷 ③設計了調查提綱④確定了調查對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8.湖州南潯歷史上有批富商——“四象八?!薄K麄兂霈F于清光緒年間,他們寧愿自己不賺錢,也不讓人吃虧。他們身上體現出的優秀品質是( ?。?br/>A.誠實守信 B.自強不息 C.改革創新 D.艱苦奮斗19.下面是小陳同學收集的資料,其中屬于他的家鄉的經濟特征的是 ( )A.位于太湖之濱,三面臨湖,一面連陸B.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C.盛產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D.西部山丘綿延,東部地勢平坦20.為了了解我國農民的歷史發展狀況,某學習小組到市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繪制成圖表如下?;卮鹦☆}。王莊農戶構成變化表(單位:戶)年份 雇農 貧農 中農 富農 新富農 地主 其他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1953年 3 74 355 0 4 0 7(1)他們研究的結論應是( ?。?br/>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C.農業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規模開展(2)他們采用的調查方法是( ?。?br/>A.實地考察 B.訪問調查 C.文獻調查 D.問卷調查二、材料分析題21.小張同學通過網上查找和實地查訪撰寫了一篇介紹家鄉的報告。讀小張同學家鄉的報告中的部分內容,回答問題。我的家鄉——同里我的家鄉同里鎮位于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的蘇州市吳江區,地理坐標北緯31°08′、東經120°38′。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周環水。它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同里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 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鎮。這里“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柳橋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獨特景觀,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鎮。在同里人眼里,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是消災解難的象征。老人過壽、青年人婚娶,有過“三橋”的習俗。(1)材料中的“古運河”是指哪條河?從材料中可知,小張主要采用了哪些社會調查方法?(2)同里位于 (填低緯度、中緯度或高緯度), 帶(五帶);從地理分區看,位于我國的 (北方或南方),人們以 為主食,民居特色為 。(3)同里所在的太湖流域早在古代就是我國農作物的高產區,你能從自然環境角度說說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嗎?22.為積極參與“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活動,建設“清麗湖州”,某校九年級學生對我市治水情況進行了社會調查活動。【活動一:探查身邊“清清河”】同學們探查了市區的主要河道,發現原來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不見了,河水變清了,河道兩旁整潔優美。但在一條不知名的小河邊,他們也看到河面上還漂浮著一些垃圾,于是馬上打電話向環保部門反映情況。【活動二:尋找治水“好聲音”】同學們從網上搜集到了以下治水好舉措。(1)為撰寫調查報告,同學們根據活動內容制作了一張簡表,請你幫助完成。調查主題 “五水共治”,我們在行動調查方法思考與建議反映的現狀(根據活動一)我們的建議(根據活動二相應舉措) 建議一:要落實治水工作責任制,將治水工作納入制度化的軌道。建議二:23.千年藥鄉香更濃,萬家藥農心更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岷縣自然條件圖注:當歸屬名貴中藥材,是一種喜溫涼濕潤環境的長日照作物,要求土壤疏松透氣。【相關鏈接】甘肅岷縣是我國當歸的主產地,占我國當歸總產量的70%,出口量的90%;1989年“岷歸”獲世界博覽會金獎,2001年岷縣被授予“中國當歸之鄉”稱號;近年來岷縣大力發展中藥產業,建立了占地500多畝,集藥交中心、會展中心、加工中心、倉儲中心、貨運中心、信息中心、服務中心融為一體的經濟開發區,吸引了一大批中藥飲品加工等企業。(1)結合圖文資料,分析岷縣發展當歸種植業的自然條件優勢。(2)依據“相關鏈接”,簡述大批中藥材加工企業到岷縣投資建廠的原因。(3)結合相關鏈接,簡析岷縣當歸產業的發展對山區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啟示。24.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也是當今“一帶一路”戰略下著力發展的重點區域。針對該區域,小敏和同學們開展了一次社會調查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材料二:粵港澳大灣區概況(表1)平均海拔 50米左右1月均溫 13- 15°C7月均溫 28°C四大核心城市 廣州、深圳、 、經濟總量 約10萬億元常住人口 約7000萬人港珠澳大橋日均流量 7萬人次國家未來規劃戰略定位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1)此次社會調查主要運用了哪一調查方法?(2)描述材料一所示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位置。(3)綜合上述圖文資料,補上表1橫線處的核心城市名稱,并分析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從史料表現形式來看,出水文物屬于實物資料,沉銀傳說屬于口述資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文字、實物、和口頭資料中,由當事人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資料、由同時代或者距離那個時代較近的人記錄下來的資料,是第一手資料。例如:出土的瓷器,錢幣、化石、遺跡、遺體、歷史建筑、當事人親身經歷后的口述、當事人的回憶錄和日記,古代的檔案,收錄當事人文章的文獻等都是第一手資料,而后人的著作和后人的評述,傳說,故事,傳奇,神話等等都是第二手資料。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一些情況下,案頭調研無法滿足調研目的,收集資料不夠及時準確時,就需要適時地進行實地調研來解決問題,取得第一手的資料和情報,使調研工作有效順利地開展。所謂實地調研,就是指對第一手資料的調查活動。 如果想快速了解該條例內容,可以采用實地調查法是最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社團活動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有具體的數字,可以進行分析處理。因此推測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問卷法大多用郵寄、個別分送或集體分發等多種方式發送問卷。由調查者按照表格所問來填寫答案。一般來講,問卷較之訪談表要更詳細、完整和易于控制。問卷法的主要優點在于標準化和成本低。因為問卷法是以設計好的問卷工具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規范化并可計量。4.【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中信息分析,統計局對3000戶居民進行調查,由于范圍廣,內容多,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是最有效的。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進行訪問、問卷調查、野外考察、到圖書館查閱文字資料,上網查閱、到有關部門調查、繪制有關圖表等。5.【答案】(1)D(2)C【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王睿同學上網查閱大數據,屬于文獻查閱法。走進超市,在收銀處拍照。這種調查方法屬于實地考查法。②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限塑令屬于②成文規則,③新的規則。②③,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進行訪問、問卷調查、野外考察、到圖書館查閱文字資料,上網查閱、到有關部門調查、繪制有關圖表等。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 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是問卷調查法。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7.【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調查過程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是:①到災區拍攝照片,③采訪受災群眾,④到災區實地考察。 ①③④ 正確。②查找相關的報道資料和照片,不是第一手資料。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第一手材料——從親身實踐或調查中直接獲得的材料。 第一手材料是直接的證據,是未經過任何修飾的信息 ,經由本人調查驗證的,不是道聽途說而得到的信息。意思是最原始,未經改動的 ,通常也比喻最真實的信息。8.【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疫情期間,各地學校積極組織學生 利用網絡學習。為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某校對全體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滿意度”的調查,最有可能采用的調查方法是問卷調查法。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進行訪問、問卷調查、野外考察、到圖書館查閱文字資料,上網查閱、到有關部門調查、繪制有關圖表等。9.【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調查方法分為訪問調查、文獻調查、問卷調查等,依據題干中的“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可知該調方法是文獻調查。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10.【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開展社會調查的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擬定提綱;第三步,實施調查;第四步,撰寫調查報告。故答案選C。 ③預測調查結果不是調查的基本步驟,是調查的成果呈現形式。故不選。【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基本步驟。11.【答案】(1)B(2)A【解析】【分析】 (1)井頭山遺址是我省境內迄今發現的唯一史前貝丘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貝殼和少量陶器、石器、木器等文物。從歷史資料的表現形式和歷史價值看,這些文物屬于實物資料,也是第一手資料。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河姆渡聚落遺址出土的文物和遺跡看,當時的居民遺跡會用 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但不會制造色彩鮮麗的彩陶。 根據所學知識知道,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農業聚落出現在西亞地區。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的骨骼制作工具。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之一。河姆渡的居民主要種植水稻,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的房屋是干欄式的,干欄式建筑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之一。12.【答案】(1)C(2)D(3)B【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文獻調查法的有關知識。依據題干中的調查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圖書館找到了以下資料”可知該調查方法是文獻調查。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年號紀年的有關知識。年號是我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為漢武帝首創?!巴瘟辍睂倌晏柤o年,故選擇D。(3)本題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則的有關知識。溇港是太湖沿岸勞動人民依據當地地理環境創造的圩田系統,具有利用太湖水進行旱引澇排的功能,可見,這一創舉體現的理念是因地制宜。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獻調查法、年號紀年和因地制宜原則的理解。13.【答案】C【解析】【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形態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在平坦的黃土塬地區合理安排生產活動,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在緩坡修建水平梯田.在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在陡坡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等.但開荒種田,增加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劇,破壞生態環境.故選:C.【點評】黃土高原地表光禿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黃土在缺少植被保護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別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為嚴重.該區人口壓力大,過度開墾耕地,過度放牧以及本區的煤礦開采對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壞嚴重,加劇水土流失.14.【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成果的展示形式。調查成果,可以使一份報告,也可以是一副飽含信息的地圖或圖畫,也可以是充滿激情的記敘文,也可以是一份詳細的專輯(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多樣。故4項都正確。選擇B。【點評】知道社會調查成果的展示形式。15.【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調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氣象部門主要負責天氣和氣候等的服務,與居民家庭使用煙花爆竹等事項無關,所以D不合理。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調查的理解。16.【答案】(1)D(2)C【解析】【分析】 (1)為了讓本次調查圓滿成功,學生會的同學需要遵循的步驟先后依次是先確定主題,知道本次調查的目的,根據主題,擬定調查提綱,確定實施步驟。根據提綱,開展實施調查,調查完畢后,寫出調查報告。故正確步驟是 ④①③②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文獻法,訪問法,觀察法。 針對兩位同學的建議表明他們進行社會調查采取的方法有問卷法和訪談調查法。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17.【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社會調查是為了得到某一個結論,不可能在實施調查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結論,不然社會調查就失去了意義。故①錯誤。②③④都是在社會調查之前就應該做好的準備,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準備工作應該做哪些。18.【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誠實守信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他們寧愿自己不賺錢,也不讓人吃虧”可知,湖州南潯歷史上的“四象八牛”身上體現出的優秀品質是誠實守信。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題目要求選出經濟特征,選項C中的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都屬于經濟作物,故答案選C。ABD都屬于該地的自然環境,故不選。【點評】知道經濟特征的意思。20.【答案】(1)A(2)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有關知識。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推動新中國的工業化創造了條件,所以A符合題意。一五計劃在1953年后才實施,農業合作化高潮發生在1954年之后,人民公社化運動在1958年后才大規模實施,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調查方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某學習小組到市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繪制成圖表”可知,該學習小組采用的調查方法是文獻調查法。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土地改革影響和社會調查方法的理解。21.【答案】(1)京杭大運河。文獻調查法、訪問調查法、實地考察法。(2)中緯度;北溫帶;南方;米飯;民居大多沿河而建(3)優越的灌溉條件、肥沃的土壤、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古運河”是指京杭大運河。 小張主要采用了文獻調查法、訪問調查法、實地考察法。(2)、從緯度角度看,同里 地理坐標北緯31°08′、東經120°38′,位于中緯度,北溫帶; 從地理分區看,位于我國的南方,人們以米飯為主食,民居特色為大多沿河而建 ,屋頂傾斜角度大。(3)、同里所在的太湖流域早在古代就是我國農作物的高產區,農業生產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氣候等角度分析。故答案為: 因為這里有優越的灌溉條件、肥沃的土壤、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點評】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素有“太湖天下秀”美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光照較多,雨量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制多樣,氣象災害繁多。22.【答案】(1)調查方法:實地考察、上網查詢。反映的現狀:治水后我市河水水質得到明顯改善,但個別河道水體污染依然存在。建議二: 運用科學技術,擴大水資源二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社會調查和PRED問題相關知識。第一個空格考察社會調查方法,學生實地去觀察,則是屬于實地考察法,上網查資料,可以說上網查詢,屬于文獻調查法。第二個空格,根據活動一可知,我們看以在五水共治下畢竟,大部分的河道水質得到了改善,但是還是有一些河道存在問題??梢姶蠓较蚴呛玫?,小問題是存在的。 第三個空格,其中建議一對應的是舉措一,那么建議二則應該根據舉措二,依據教材知識,可知要運用科學技術資源等相關知識解題即可。【點評】利用課本知識學會分析實際情況,考察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23.【答案】(1)岷縣的海拔較高或山地,氣溫較低;雨水較多,蒸發量小,水源充足,氣候濕潤;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地勢起伏大,坡度適宜,排水條件好,土壤疏松透氣。(2)岷縣的當歸產量大,藥材加工有充足的原料;倉儲、貨運等基礎設施和信息、會展等配套服務完善,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岷縣當歸的知名度高,品牌效應明顯,國家政策支持。(3)“甘肅岷縣是主要的當歸產地”說明因地制宜,重點發展優勢的特色農產品;“獲世界博覽會金獎”說明要提升產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中藥產業,集……于一體的經濟開發區”說明招商引資發展特色農產品的加工工業(加強交流合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解析】【分析】(1)、結合圖文資料可知,岷縣的海拔較高或山地,氣溫較低;雨水較多,蒸發量小,水源充足,氣候濕潤;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地勢起伏大,坡度適宜,排水條件好,土壤疏松透氣。(2)、根據材料可知,岷縣的當歸產量大,藥材加工有充足的原料;倉儲、貨運等基礎設施和信息、會展等配套服務完善,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岷縣當歸的知名度高,品牌效應明顯,國家政策支持。(3)、結合相關鏈接,“甘肅岷縣是主要的當歸產地”說明因地制宜,重點發展優勢的特色農產品;“獲世界博覽會金獎”說明要提升產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中藥產業,集……于一體的經濟開發區”說明招商引資發展特色農產品的加工工業(加強交流合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文,資源等方面回答。一個地區適宜發展某種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社會經濟條件是政策,交通,市場,勞動力,科技。24.【答案】(1)文獻調查法。(2)地處我國 東南沿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在北緯22.8度到北緯22.1度之間、東經113.8度到東經114.5度之間。(3)香港;澳門;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粵港澳地理位 置優越,海運條件好,對外經貿合作便利;資金雄厚,國家政策支持。【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此次社會調查主要運用了文獻調查法。(2)、根據材料一信息可知,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 東南沿海(位于珠江三角洲),南臨南海;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在北緯22.8度到北緯22.1度之間、東經113.8度到東經114.5度之間。(3)、綜合上述圖文資料,表1橫線處的核心城市名稱是香港、澳門。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條件是人口數量多,勞動力充足;粵港澳地理位 置優越,海運條件好,對外經貿合作便利;資金雄厚,國家政策支持。【點評】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珠三角)九個地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