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傍水而居一、單選題1.下列被稱為“世界辦公室”的是( )A.A B.B C.C D.D2.下列能體現日本獨特的地理環境的是( )A.多平原 B.資源豐富C.土地資源豐富 D.臨海多良港3.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是 ( )A.圣馬克廣場 B.圣馬克教堂C.嘆息橋 D.鳳凰歌劇院4.威尼斯重新煥發生機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發展了旅游業C.加固了大堤 D.解決水位上漲問題5.下列不屬于以色列節水措施的是( )A.噴灌、滴灌B.修水庫收集和貯存豐雨季節降水C.少種高耗水作物D.大水漫灌6.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島國。下列不能從下圖得出的是( )A.人力資源豐富 B.國土南北狹長C.擁有大量漁港 D.漁業資源豐富7.成就了瑞士豐厚旅游資源的原因有( )①多樣的地形②奇特的景觀③古老的城鎮④豐富的礦產資源⑤古樸的鄉村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8.世界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區域與其特色相適應的是( )A.澳大利亞——逐水草而居——畜牧業B.非洲肯尼亞南部地區——引水灌田——綠洲農業C.日本北海道地區——石油寶庫——旅游業D.威尼斯——水上都市——旅游業9.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下列地理區域對水的感謝詞,貼切的一項是( )A.安第斯山區:感謝你,“水”!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B.內蒙古:“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C.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環繞的你,我們才能發展海洋牧場。D.巴西利亞:感謝你,“水”!你為我們種植小麥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10.在某地的旅游博覽會上,有一則廣告,關鍵詞有“亞洲——傍水而居——優良港灣——海洋牧場”。這則廣告推薦的旅游目的地有可能在( )A.秘魯 B.波斯灣 C.澳大利亞 D.日本11.韓國蔚山能夠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是( )①政府積極支持 ②產品傳統單一 ③地理位置優越 ④科技創新環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下列圖片反映了湄公河平原生產特色的是( )A. B.C. D.13.讀下圖,分析日本漁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有( )A.造船業發達,漁船性能優良,設備先進B.廣泛使用電子儀器,海上捕魚能力強C.坐擁北海道漁場,漁業資源豐富D.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14.日本擁有發達的漁業的原因有 ( )①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北海道,是世界知名的漁場②造船業發達,所造船只性能優良③發達的紡織業,織就了優質的漁網④先進的電子工業,為漁業提供了技術和裝備⑤近海海域魚類的增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意大利是著名的“旅游之國”。讀圖回答下題。15.下列對意大利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三面臨海,是個島國 B.地處北半球、西半球C.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D.位于北溫帶、高緯度16.意大利被譽為葡萄酒王國,當地的葡萄酒品質極佳,主要是由于( )A.地中海氣候,雨熱同期,利于葡萄生長B.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全年濕潤C.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極利于葡萄生長D.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利于葡萄糖分積累17.從羅馬前往阿爾卑斯山游玩,沿途可能欣賞到的是( )A.美麗獨特的熱帶草原風光 B.地勢平坦的高原牧場景觀C.藍眼睛黃皮膚的本土居民 D.高聳入云的基督教教堂18.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縣發生一系列連環地震,如此頻繁的地震與日本所處下列哪 個位置有關( )A. B.C. D.19.小雅同學設計了四張區域或城市名片,與事實相符的有(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但其生物資源極為貧乏。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以色列灌溉農業技術主要依靠傳統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南部地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020 年,中國分別與甲、乙兩國互辦文化旅游年。讀兩國地理位置簡圖,回答問題。20.對甲、乙兩國相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北溫帶 B.位于東半球C.山河呈南北相間分布 D.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21.佳怡一家打算明年暑假去甲、乙兩國的某地旅游,目的地要勢滿足“下雨少,海濱城市,異域風情更濃”的條件,應該選擇( )A.仰光 B.內比都 C.羅馬 D.威尼斯二、材料分析題22.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位于須德海西南岸,由100多個小島組成,是全國最大的城市。這里本是一片蘆葦叢生的湖沼,漁民在12世紀圍了一塊地定居。因為靠近北海,便于貿易,后期逐漸建設起城市。圍一道堤得一塊地,城市不斷向海擴展,到14世紀已是東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整個城市有幾百萬根涂著黑色柏油的木樁,打入地下14-16米深處,王宮就立在13659根木樁上。阿姆斯特丹1000多座橋梁中,有350多座較大的能通車,其余是人行的石拱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斷,最初選擇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人是靠什么為生的,該城市興起的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該城市的建筑具有什么特點?(3)如果你是阿姆斯特丹的市長,你準備怎樣使本市的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23.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廣東韶關、湖南郴州、江西贛州等三個城市因其境內有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觀,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故被稱為“紅三角”。近年來珠三角很多有色金屬冶煉及深加工產業轉移到紅三角地區。(1)圖 4 中,珠江口所位于的海域是 。(2)根據圖 5 比較韶關和郴州 4、5 月份的降水量,并結合圖 4 分析原因。(3)結合材料,分析“紅三角”地區承接有色金屬冶煉及深加工產業的有利條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國家輪廓看,A是巴西,B是印度,C是澳大利亞,D是俄羅斯。印度的班加羅爾被稱為“世界辦公室”。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人口約8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后,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2.【答案】D【解析】【分析】日本是個島國,地形多山,平原面積狹小;日本自然資源貧乏,大部分需要進口;土地面積狹小,土地資源缺乏;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首都是東京。日本自然資源貧乏,除煤炭、天然氣、硫磺等極少量礦產資源外,其他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從海外進口。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關東平原最大)。3.【答案】B【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威尼斯的相關知識。圣馬克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馬克廣場上。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它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點評】理解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概況。4.【答案】B【解析】【分析】威尼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一度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商業城市,現在的威尼斯又以獨特的“水城”風光成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可以這樣說,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威尼斯(Venice)與帕多瓦組成大帕多瓦—威尼斯地區。別名“亞得里亞海的女王”、“水都”、“橋之城”及“光之城”,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溫柔。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5.【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導致土地鹽堿化,以色列水資源短缺,采用各種技術來降低水資源的,節約用水。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除了發展節水技術外,以色列還采取了保護有限的水資源不受污染;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將北部的水輸送到南部;加大對雨洪資源的利用;對污水進行凈化,水資源循環使用;政府對水資源實施嚴格監管,增強公民節水意識。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圖來分析,日本是島國,擁有大量的漁港,漁業資源豐富,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綿長。但是,從圖中不能看出日本人力資源豐富。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7.【答案】B【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瑞士發展旅游業的因素有: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不能發展種植業,只能另謀出路;②奇特的景觀,③擁有古老的城鎮 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利用有利的自然景觀,發展了旅游業。⑤ 純樸的鄉村生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瑞士是山地之國,境內有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有冰川和積雪,自然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吸引力強;瑞士有發達的鐵路公路,有許多電纜車直通山巔,有直升機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來的人多;旅游設施精良,地區接待能力強。每年來瑞士旅游的人較多,成為一個旅游熱區。8.【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澳大利亞的生產方式是機械化生產,故A錯誤;B肯尼亞南部地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故B說法錯誤;日本傍水而居,發展漁業,故C說法錯誤;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D【點評】本題考查識記不同區域的生產生活方式,屬于容易題。9.【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感謝你,“水”!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河西走廊:“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環繞的你,我們才能發展海洋牧場。美國:感謝你,“水”!你為我們種植小麥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灌溉農業:在干旱時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證生產的模式.在現階段應發展節水灌溉農業.①泛指以水澆田的農業.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大江大河兩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亞馬孫河、亞洲的長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都發展了灌溉農業;②特指在降雨量極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農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在某地的旅游博覽會上,有一則廣告,關鍵詞有“亞洲——傍水而居——優良港灣——海洋牧場”。這則廣告推薦的旅游目的地有可能在日本。秘魯,澳大利亞,不屬于亞洲。波斯灣不發展海洋牧場。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日本是一個島國,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漁場,在人們的生活中魚無處不在;日本有悠久的捕魚歷史,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11.【答案】C【解析】【分析】蔚山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汽車城的主要原因: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條件;高度的電子化生產;規模集聚效應;產業鏈完整,產銷一體;配套設施好;科研能力強;重視環境保護等;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該題考查學生對韓國蔚山的認識和了解。12.【答案】A【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雨熱同期,適宜種植水稻;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世界不同地區的生活特點。13.【答案】C【解析】【分析】AB不屬于自然條件,排除;北海道漁場是北太平洋漁場的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漁場,漁業資源豐富,C項正確;日本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 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14.【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根據七上教材《耕海牧漁》一課中的描述,可知日本擁有世界著名的漁場,漁業資源豐富。日本是發達國家,擁有發達的紡織業,造船業和電子工業,為漁業捕撈提供技術支持。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確的。⑤錯誤在于日本近海魚類沒有增多,近海漁業的以發展是人們在近海發展起了近海養殖業。故選A。【點評】掌握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答案】15.C16.D17.D【解析】【點評】意大利主要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當地的植被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樹葉子小而卷曲,葉片進化為具有蠟質的硬葉, 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其中油橄欖是典型的代表樹種。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城市,古羅馬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征。15.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意大利三面臨海,北部與大陸相連,是個半島國家。根據意大利的經緯度位置可知,意大利地處北半球,東半球;位于亞熱帶,中緯度。意大利的首都是羅馬,位于地中海沿岸,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1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大部分地區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有利于葡萄養分積累,當地生產的葡萄品質較好。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17.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當地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從羅馬前往阿爾卑斯山游玩,沿途可能欣賞到的是高聳入云的基督教堂。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18.【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因此地震頻繁.讀圖分析可知,D選項符合題意,可當選.故選:D.【點評】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個多山的島國,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4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最大的島嶼是本州島,西隔日本海和中國、韓國等隔海相望.19.【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生物資源極為豐富。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 以色列地處干旱地帶,南部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十分缺水。通過高科技手段節約水資源,勢在必行。在農業科技方面,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廢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等取得巨大成就。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答案】20.B21.D【解析】【點評】 讀圖可知兩圖分別為緬甸和意大利,根據地域特點即可回答本題。20.根據給出的國家輪廓看,甲國是緬甸,位于東半球,熱帶,居民主要是黃色人種。乙國是意大利,位于北溫帶,東半球,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種。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1.A項,仰光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降水,暑假期間多雨,不符合“下雨少”要求,故排除;B項,內比都為內陸城市,不符合“海濱城市”要求,故排除;C項,羅馬位于亞寧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非海濱城市,排除;D項,威尼斯屬于海濱城市,且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較少,異域風情濃厚,正確。故答案為:D。22.【答案】(1)漁業。工商業迅速發展。(2)城市建在海島上,整個城市下面有幾百萬根涂著黑色柏油的木樁;小島與小島之間由橋梁連接;其建筑物大多由堅硬的、不易被腐蝕的材料建成。(3)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保護好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與世界各地開展貿易往來,優勢互補。【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斷,最初選擇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人是靠漁業為生的,該城市興起的原因是工商業迅速發展。(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該城市建在海島上,整個城市下面有幾百萬根涂著黑色柏油的木樁;小島與小島之間由橋梁連接;其建筑物大多由堅硬的、不易被腐蝕的材料建成。(3)、如果我是阿姆斯特丹的市長,我準備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保護好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與世界各地開展貿易往來,優勢互補。【點評】充分掌握當地自然環境的變化規律,趨利避害,使自然環境有利于人類生存,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發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發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23.【答案】(1)南海(2)韶關4、5月份降水量大于郴州。(1分)差異形成的原因:韶關離海洋近;韶關受夏季風影響大(早);受地形阻擋,韶關地區夏季風停留時間長:韶關處于迎風一側.(3)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距離市場(珠三角)近。【解析】【分析】(1)、圖 4 中,珠江口所位于的海域是南海。(2)、根據圖 5 分析可知,韶關4、5月份降水量大于郴州。差異形成的原因:韶關離海洋近;韶關受夏季風影響大(早);受地形阻擋,韶關地區夏季風停留時間長:韶關處于迎風一側。(3)、結合材料,分析“紅三角”地區承接有色金屬冶煉及深加工產業的有利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距離市場(珠三角)近。【點評】我國的降水地區差異大,東南沿海地區降水量較大,較為濕潤,而越往西北內陸,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漸加重。我國降水的分布特點:年降水量大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從降水的時間分配來看,也很不均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