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2語言與宗教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語言和宗教說法正確的是(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較多,使用范同較廣的語言之一②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傳播范圍很廣③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④阿拉伯人信奉佛教,各地都建有寺廟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讀不同宗教風格建筑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有關世界宗教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是基督教堂,中東地區大多數居民信仰基督教B.乙是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上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數最多C.丙是佛塔,世界最大佛塔遺跡是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寺廟群D.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均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3.有人說:“我是阿拉伯人,我們的宗教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這個人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喇嘛教4.據圖可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地區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5.具有“亞洲多瑙河”之稱的國際河流是( )A.紅河 B.湄公河 C.長江 D.阿穆爾河6.世博會期間,上海市政府積極推廣學習英語活動,其原因是( )A.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B.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C.英語是聯合國規定的唯一工作語言D.英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7.人文環境由地球上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和現象構成,如人口、人種、語言、宗教和生產活動等方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世界人種分布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B.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C.西亞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語,主要信仰基督教D.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區8.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風情濃郁,自然資源誘人,冒險家、商賈紛至沓來。讀圖,回答小題。(1)當你來到圖中所示區域,在城市街道上可見的景觀有( )A.圓形穹頂的基督教堂 B.黑膚厚唇的黑色人種C.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 D.口操法語的當地居民(2)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 )A.石油資源 B.水能資源 C.森林資源 D.水產資源9.一位外國友人,身穿白色長袍,手拿一本《古蘭經》,用阿拉伯語與人交流.你推測他最可能來自( )A.印度 B.日本 C.澳大利亞 D.埃及10.伊拉克的居民大多是 ( )A.黃色人種 B.白色人種C.黑色人種 D.混血人種11.下列宗教與其發源地對應正確的是( )A.佛教﹣泰國 B.基督教﹣歐洲西部C.伊斯蘭教﹣中東 D.猶太教﹣德國12.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英國將與歐盟“說再見”。這是自歐盟成立以來首次面臨成員國退出的情況。頓時,英國成為各國的關注點。讀英國區域地圖回答小題。(1)城市A的半球位置是(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東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東半球(2)下列關于英國的描述,正確的是( )A.英國屬于白色人種,信仰伊斯蘭教B.英國的典型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C.英國與法國隔直布羅陀海峽相望D.英國是一個四面臨海的東歐國家13.關于世界的人種、語言、宗教和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印第安人是黃種人B.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流傳最廣的語言C.佛教源于中國,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很大D.聚落的形成、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影響無關14.下圖是某一宗教的傳播示意圖。回答問小題(1)關于這個宗教敘述正確的是( )A.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B.它的經典文獻是《古蘭經》C.它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它起源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2)下列與該宗教文化的有關的是( )A.百家爭鳴 B.焚書坑儒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大力弘揚二、填空題15.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16.由于歷史原因,北美地區通用 語言,拉丁美洲通用 語言.17.中東地區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圣城是 .18.讀“世界大洲和大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按要求填寫地理事物名稱。面積最小的大洲是 (填字母);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 (填字母);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填字母);面積最小的大洋是 (填數碼);形狀似“S”的大洋是 (填數碼)(2)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是 ,該國的主要官方語言是 (3)連接①與④兩大洋的海峽是 。 說說其有何重要意義? 三、綜合題19.觀察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回答下列問題(1)有三位老漢分別是英國的湯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國的李明,在一次旅游時乘上了同一架飛機.他們分別使用不同的語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下圖所示的宗教場所進行宗教活動.湯姆使用的語言是 ,信仰 教,每個星期天要到 (填字母)去做禮拜.穆罕默德所在的國家位于西亞地區,這里的人種主要是 人種,使用的語言是 ,信仰 教,他的宗教活動在 (填字母)進行.老李使用的語言是 ,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動是在 (填字母)進行.(2)三位老漢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況,他們最有可能使用的語言是 .20.讀東西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寫出圖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大洲名稱:A 洲,B 洲;大洋名稱:丙 洋,丁 洋。(2)溝通甲、乙兩大洋的是 海峽;大洲A和B的分界線是 運河。(3)D所在大洲的土著居民是 ,屬于 人種。(4)請寫出a點的地理坐標。(5)海洋是個巨大的寶庫,對人類產生哪些有利的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佛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 ③④ 不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2.【答案】C【解析】【分析】 讀圖可得,甲圖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教堂,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乙圖所示的是伊斯蘭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中東地區的人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丙圖所示的佛教的代表建筑佛塔, 世界最大佛塔遺跡是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寺廟群;佛教產生于印度,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中心地域;基督教產生與西亞地中海沿岸地區,界于埃及和兩河流域中間,又是與希臘、羅馬文明相關地區;伊斯蘭教則起源于阿拉伯半島漢志地區最著名的商道上,是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重要樞紐地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上三大宗教的特點是:1.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亞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2.伊斯蘭教:教徒稱為穆斯林,產生于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于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在中國又稱回教或清真教;3.佛教:創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和東南部。3.【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筑群體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4.【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及特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地區主要信仰的宗教是伊斯蘭教。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主要宗教分布特色的識記。5.【答案】B【解析】【分析】具有“亞洲多瑙河”之稱的國際河流是湄公河,發源于中國,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點評】東南亞的主要河流有:湄公河,湄南河,紅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大多為國際性的河流。其中湄公河發源于中國,在中國境內稱瀾滄江,在東南亞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入南海,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6.【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聯合國工作的語言主要有六種,英語并不是唯一的語言,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不是英國,是美國。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包括了聯合國創始國的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后來還加上了使用很廣泛的語言: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聯合國的所有會議都有這些語言的口譯,以及在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打印或在網上出版這些語言的翻譯版本。7.【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人種分布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正確。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錯誤,是最多的。西亞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語,主要信仰基督教,錯誤,應該是伊斯蘭教。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區,錯誤,例如,亞馬孫平原上人口稀少。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們根據膚色,體毛,頭發等體征將人種劃分為三大類,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大洋洲、北美洲、南亞、南美洲東南部;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紐特人也是黃種人;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8.【答案】(1)C(2)A【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區域為西亞地區。當地有圓形穹頂的清真寺,所以A錯誤;當地主要分布白色人種,所以B錯誤;當地因蘊藏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富裕,有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所以C正確;當地人主要說阿拉伯語,所以D錯誤。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對西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石油資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亞自然人文概況的識記。9.【答案】D【解析】【分析】埃及位于西亞和北非地區,屬于阿拉伯民族,信仰伊斯蘭教,該宗教的經典是《古蘭經》.故選:D.【點評】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區,經典為《圣經》,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創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伊斯蘭教于公元7世紀誕生在沙特阿拉伯,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人種的分布相關知識。伊拉克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屬于白種人。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點評】理解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特征。11.【答案】C【解析】【分析】中東地區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也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佛教發源的地區是古印度.故選:C.【點評】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它們不僅傳播范圍很廣,而且對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具有深刻影響.基督教于公元1世紀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區,經典為《圣經》.伊斯蘭教于公元7世紀誕生在沙特阿拉伯,經典為《古蘭經》.佛教創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并由印度傳入中國,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影響很大.12.【答案】(1)B(2)B【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判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所以英國位于北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所以英國位于東半球。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自然人文概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屬于白色人種,信仰基督教,所以A錯誤;英國的典型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B正確;英國與法國隔英吉利海峽相望,所以C錯誤;英國是一個四面臨海的西歐國家。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東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斷,對英國自然人文概況的了解。13.【答案】A【解析】【分析】A、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故正確;B、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故錯誤;C、佛教創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故錯誤;D、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因此影響聚落形成的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氣候、資源等,故錯誤.故選:A.【點評】漢語是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區;佛教創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伊斯蘭教于公元7世紀誕生在沙特阿拉伯.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因此影響聚落形成的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氣候、資源等.14.【答案】(1)C(2)D【解析】【分析】(1)從題干圖中反映的對外傳播路線,可知這個宗教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伊斯蘭教的經典文獻是《古蘭經》;起源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是基督教。佛教的建筑形式是佛塔;它的經典文獻是《金剛經》等佛經;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百家爭鳴,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都是與儒家思想有關。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大力弘揚的是佛教。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并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流行于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等地區,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里生死流轉,無有止境。四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15.【答案】漢語;英語【解析】【分析】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因為中國的人口最多;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和其早期的殖民統治相關,早期的殖民地拓展到世界各地.故答案為:漢語;英語.【點評】聯合國工作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六種語言.漢語使用人數最多,英語使用最廣泛.16.【答案】英語;西班牙語【解析】【分析】由于歷史原因,北美地區通用英語語言,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語語言,故答案為:英語;西班牙語.【點評】北美地區通用的語言是英語,拉丁美洲通用的語言是西班牙語.17.【答案】耶路撒冷【解析】【分析】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尊為“圣城”的城市是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區.故答案為:耶路撒冷.【點評】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圣地.自從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遺跡西墻,仍是猶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圣經》記載,這里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的地點.18.【答案】(1)C;A;F;③;②(2)澳大利亞;英語(3)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代表的字母是C(填字母);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 亞洲,代表的字母是A(填字母);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代表的字母是F(填字母);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代表的數字是③(填數碼);形狀似“S”的大洋是大西洋,代表的數字是②。(2)、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該國的主要官方語言是英語。(3)、連接①與④兩大洋的海峽是馬六甲海峽。它的地理意義: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點評】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連接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長1080千米,呈西北寬、東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淺灘暗礁不多,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有利于航運。馬六甲海峽東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港。19.【答案】(1)英語;基督;A;白色;阿拉伯語;伊斯蘭;B;漢語;C(2)英語【解析】【分析】讀圖分析可知:A是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基督教教堂,建筑多為尖頂,有鐘樓;B是伊斯蘭教的代表性建筑物﹣﹣清真寺,建筑多為圓頂;C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寺廟,特色建筑還有佛塔.(1)英國的湯姆使用英語,信仰基督教,每個星期天要到A基督教堂去做禮拜.穆罕默德所在的國家位于西亞地區,這里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使用的語言是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他的宗教活動在B清真寺進行.老李來自中國,使用的語言是漢語,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動是在C寺廟進行.(2)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所以三位老漢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況,他們最有可能使用的語言是英語.故答案為:(1)英語;基督;A;白色;阿拉伯語;伊斯蘭;B;漢語;C;(2)英語.【點評】我們有時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輝煌的佛教廟宇,高高聳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現有將近半數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總數超過10億,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亞洲為最多,在亞洲又集中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20.【答案】(1)亞;非;大西;北冰(2)馬六甲;蘇伊士(3)印第安人;黃色(4)160°E,0°(5)海洋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漁鹽之利、能量之源;海洋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海洋還為人類提供了空間資源。【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是亞洲,B是非洲;丙是大西洋,丁是北冰洋。(2)溝通甲、乙兩大洋的是馬六甲海峽, 大洲A和B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D所在大洲是南美洲,該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4)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判斷規律(經度小于20°W或小于160°E為東半球;經度大于160°E或大于20°W為西半球。) a點的地理坐標 ( 160°E,0° )。(5)海洋是個巨大的寶庫, 海洋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漁鹽之利、能量之源;海洋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海洋還為人類提供了空間資源。故答案為:(1)亞;非;大西;北冰(2)馬六甲;蘇伊士(3)印第安人;黃色(4)160°E,0°(5)海洋為人類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資源;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漁鹽之利、能量之源;海洋為旅游業的開發提供了資源;海洋還為人類提供了空間資源。【點評】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