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通用技術必修 1 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第三節 《技術的性質》【學科核心素養】第三節 《技術的性質》根據課程標準內容要求,本課時承載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素養 1—— 技術意識”,通過教學應達到水平 1——能結合具體案例討論技術的目的性、實踐性、綜合性、創新性、復雜性和專利性等特性;能結合生活中的技術情境,分析人們進行技術選擇的原因;【課標內容要求】感知生活中技術現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通過活動體驗和案例分析理解技術的性質,形成積極的技術價值觀。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第三部分內容《技術的性質》論述了技術本身的特性,該部分內容設置在技術的發展與價值后,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技術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學業要求】通過技術體驗和案例分析,感知生活中技術現象的普遍性。結合我國優秀的傳統技術文化,通過活動體驗和案例分析,理解技術的性質,形成正確的技術價值觀。通過技術實踐和案例分析,形成使用技術的責任意識。【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作為第一單元的最后部分,主要內容是技術在人類實踐活動中所呈現的基本特性,該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對前兩節內容較為感性認識的基礎 上,對技術的認識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學情分析】學生首次接觸通用技術課程,沒有關于這門學科的學習經驗,沒有學習方法,但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已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通過適當的教師引導和合理的活動安排,能夠實現技術意識的培養。【教學目標】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教學理念,以及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設定教學目標如下:通過案例分析,理解技術的性質,形成正確的技術價值觀。通過技術實踐,培養物化能力與創新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技術的性質。教學難點:通過技術體驗與技術實踐,剖析技術的性質,提高技術意識。【教學方法】“PBL”項目式教學法:大單元大概念引領大項目的真實情境項目教學法,通過調查、了解、分析、實踐、歸納、總結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深度學習,實現教學進階。【教學策略】智慧課堂“云互動”:基于智慧課堂全程跟蹤任務活動,以學生為中心, 適時推送學習任務,對學生已有知識、課堂大數據、反思研討過程、感悟心得 體會等在線互動交流,發布個性化的批注講解,確保任務活動的針對性。問題串策略:通過設計一個個前后有邏輯關系和遞進關系的問題來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學習,推進任務的完成。PBL 項目化學習策略:以真實情境為主線,促進學生明確本節課取水的技術體驗,以項目體驗為核心設計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在項目中體驗真實的、有挑戰的問題,并拓展延伸,達到構建核心知識和深度學習的目標。【教學準備】教學白板、智慧課堂云平臺(教師終端 1 臺、學生終端若干臺、班云服務器 1臺)、課件。學具:木條、木板、木棍、電鉆、熱熔膠槍及膠棒、砝碼、紙杯、棉線、水槽等。【課時安排】1 課時【教學流程】【教學實施】一、走進情境,明確主題看一看:空間站航天員取水飲水想一想:學生取水飲水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生和老師和家長,特別是體育課活動課喝水問題,開水不能直接飲用,沒有水杯也不能喝水,請你解決你們學校環境中相應的問題。設計意圖: 水是生命之源。取水、用水、飲水問題一直是我們人類生活每個時期都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任務一:分析技術的目的性、實踐性與綜合性二、體驗取水,分析目的性活動 1:認識感知——了解技術產生的原因我們現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中的很多便利都認為理所當然,本來就應該這樣。其實就取水問題而言,從古至今,人們取水的方式和手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你知道哪些取水方式?連一連:請同學們嘗試將民間傳統取水裝置名稱與實物對應。(利用智慧課堂課件推送連線功能,學生端自動接收并顯示,學生在學生端完成連線并截屏上傳至教師端后進行展示與點評。)評價 1:通過學生作答情況,老師做出點評并做簡單知識補充與梳理。以桔槔為代表的這些傳統取水裝置都是先人們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摸索的形成的智慧結晶。設計意圖:生活中不同環境條件背景下取水的方式有很多,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思考各種獲取水的方法。但不是每種方法都是普適的,都有著各自的適用條件,通過設置活動讓學生根據活動主題明確活動的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看一看:請同學們觀看傳統取水裝置桔槔的視頻介紹。議一議:生 活中各種取水方式,取水技術的產生或發展受什么因素影響?評價 2:通過學生總結情況,老師給予積極肯定。結論:技術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的成果——目的性。設計意圖:通過連一連活動及桔槔視頻讓學生認識我國常見的傳統取水裝置,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由不同取水裝置的適用環境分析發現人類需求發生變化導致產生的技術有所不同——目的性。三、組裝桔槔,感受實踐性活動 2:實踐探究——知道技術產生的條件問題 1:探究桔槔是如何實現取水的?做一做:各組結合課本第 18-19 頁技術體驗部分,根據學案嘗試組裝制作桔槔模型,進行取水試驗。(學案附后)評價 3:根據現場學生操作與成果展示,老師給予評價。談一談:取水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的?結論: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是在不斷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同時,技術也最終運用于人類實踐活動中。評價 4:根據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情況,老師給予積極肯定。設計意圖:利用小組組裝制作模型活動,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技術特點,為物化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在活動中體驗技術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的特點。四、辨析知識,理解綜合性活動 3:剖析辨別——闡述技術包含的內容問題 2:桔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制作過程中還涉及到哪些學科領域知識?填一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填寫可能涉及到的知識領域?(利用智慧課堂發表觀點功能收集學生通過學生端提交的關鍵詞,并自動對詞語進行智能化詞頻統計,頻率越高的詞語字體越大。如例圖)看似普通的 桔槔制作過程就已經涉及到多個領域,那么更為復雜的技術可能涉及的也會更多。這些領域有的偏理論,有的偏技能,他們間有什么區別。分一分:請同學們根據對科學與技術的理解,完成活動分類。(利用智慧課堂分類功能將課件推送至學生端,學生完成分類并截屏上傳至教師端后進行展示與點評)議一議:什么是科學活動?什么是技術活動?同學們嘗試總結科學活動與技術活動的區別。評價 5:針對學生回答情況,老師給予積極肯定。結論:科學是對各種事實和現象進行觀察、分類、歸納、演繹、分析、推理、計算和實驗,從而發現規律,并予以驗證和公示化的知識體系;技術則是人類為滿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對大自然進行合理開發與利用的手段和工具。技術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綜合性。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利用分類活動讓學生感悟科學與技術的區別,進而理解技術的綜合性。任務二:辨別技術的創新性、復雜性與專利性五、提煉分析,認識創新性活動 4:認識感知——了解技術發展的核心做一做:學生討論分析不同時期取水工具的變遷都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問題推送學生,收集觀點,技術的發展的核心是創新。(利用智慧課堂發表觀點功能收集學生通過學生端提交的關鍵詞,并自動對詞語進行智能化詞頻統計,頻率越高的詞語字體越大。如例圖)評價 6:針對學 生回答情況,老師給予積極肯定。總結創新性。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際問題引導他們去積極討論,體會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并進行觀點分享。通過云平臺收集觀點,討論得出創新性。讀一讀:《發動機的發明與革新》議一議:發明與革新的區別與聯系?(結合取水工具的變遷)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活動和案例分析學生體會到創新的重要性,了解創新分為發明與革新。六、實踐辨別,呈現復雜性活動 5:實踐探究——知道技術應用的復雜問題 3:取水工具及方式的變遷是一蹴而就的嗎?交流討論:技術的創新是一個艱難而曲折的歷程。技術體系也越來越復雜,使用的環境也越來越復雜。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活動,讓學生體會技術的復雜性,并了解復雜性的主要表現即為兩面性。做一做:一粒紐扣電池可以污染一個水塘,通過垃圾分類活動體會分享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性。評價 7 : 根據學 生 表 現 和游戲結果,老師給予積極定評價。設計意圖:設置游戲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垃圾分類,幫助學生深度了解可回收拉杰和有害垃圾。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結論:技術的內容和體系越來越復雜,技術使用的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問題 4:怎樣處理技術的復雜性?評價 8:發明和使用技術的過程中,應避免急功近利、目的不良、使用不當等情況的發生,要始終堅持技術造福人類的信念。可以通過立法和行業規范來予以引導。七、案例剖析,掌握專利性活動 6:剖析辨別——理解技術保護的意義議一議:觀看《萬燕 VCD》的視頻,議一議萬燕的興衰。結論:案例綜 合體現了技術的多個性質。萬燕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夠。問題 5: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呢?專利權是指發明人、設計人在一定時間內對其發明創造成果享有獨占、使用、處置的權利。我國受保護的發明創造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外形設計。辨一辨:案例分析《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知道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專利保護會限制技術發展?評價 9:教師對學生發表觀點予以評價和表揚,引導學生理解技術保護的積極意義。排一排:專利申請的一般流程(智慧課堂)設計意圖: 設置排序活動,幫助學生理清重要知識技能,感悟技術專利申報的一般流程。解決方案:設備提供開水和溫開水,可決學生各種需求,杯子采用信封紙杯,使用方便,性價比高,環保可降解。知識總結,拓展延伸活動 7:總結提升——突出主題,掌握技術問題 6:技術的特性還有哪些?不僅僅是我們教材上的六個特性。知識小結,教師展示自作打油詩:技術最牛!目的明確為需求,貴在實踐成果留。技術科學綜合優,創新發展恒永久。體系環境皆復雜,知識產權專利求。規范使用最優秀,科學發展游宇宙。設計意圖: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總結技術的六個主要性質,展示自作打油詩, 一方面調動學生積極性,另一方面將技術性質相關的問題糅合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課堂鞏固練習: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我們課堂學習的條件也越來越好,教師教學工具從傳統投影儀到電子白板再到智慧課堂云技術的應用,我們的課堂學習容量越來越大,你認為教學工具技術的發展體現了什么性質?( )A.目的性 B.實踐性 C.綜合性 D.復雜性設計意圖:利用分享活動,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深化對本節課重要內容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利用智慧課堂云數據分析對學生練習進行結果分析,直觀顯示課堂學習成果效果,并利用智慧課堂微課膠囊功能課后點對點推送至課程內容未掌握的學生課后鞏固。2.(單選)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涉及了無線電通信、計算機、自動控制等多個知識領域。車輛在高速路出口駛入 ETC 車道時,系統對車輛身份進行識別,并從車輛 IC 卡中扣除相應通行費后,電動欄桿自動抬起,車輛即可通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系統體現了技術的綜合性B.該系統專利屬收費站所有C.該系統收費使用“電子貨幣”體現創新性D.電動欄桿控制系統解放了人設計意圖:通過搶答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理解專利的使用權和專利權的歸屬。促進學生在以后工作學習生涯中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3.(多選)如圖所示的家庭光伏發電設備,光伏組件吸收太陽光后產生直流電,逆變器將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供家庭使用,多余電量可上傳至公共電網中。下列關于該發電技術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所發的電既可家用,又可上傳電網,體現了技術的綜合性光伏發電受天氣影響,體現了技術的復雜性光伏發電促進了綠色能源的發展,有利于對自然的保護D.家庭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后,其技術專利權歸家庭所有設計意圖:通過多選投票的形式作答,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理解技術的六個性質在生活實際中的體現。大數據分析生成結果柱狀圖,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教師講解并生成微課,通過云平臺推送給學生,方便學生課后復習理 解。精準教學,及時反饋,提高效率。(課堂大數據生成結果)。【課堂小結】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總結。目的性:滿足人類的需求技術的性質 實踐性: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綜合性:綜合多學科知識 創新性:核心。發明、革新復雜性:知識體系 使用環境專利性:知識產權【布置作業】(A 為必做部分、B 為選做部分)1.(A)查閱有關老年人專用收集資料,分析其所蘊含的技術性質。結合本節內容,針對荒野取水問題,請同學們設計一個新的取水方案。A.以草圖、文字或模型等方式呈現并提交。B.繪制三視圖。【板書設計】1.3 技術的性質技術的目的性技術的實踐性技術的綜合性技術的創新性技術的復雜性技術的專利性【教學反思】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兩節內容感性認識技術的基礎上對技術的理性再認識, 學生結合“空間站飲水”的真實情境,體驗自己學校取水飲水困難的真實感 受,從真實需求出發感悟、理解技術的特性,教學一直圍繞知識主線“走進技術世界”和情境主題“解決本校學生取水飲水問題”展開教學。新媒介云平臺的使用使課堂師生活動交互性大大提升, 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課堂最后的分享體驗中發現多數同學已理解技術含義及特征,但也有少數同學出現知識偏差。第三節《技術的性質》學習任務單時間 地點 小組編號:成員學習目標 通過案例分析、技術體驗與技術實踐,理解技術的特點; 結合身邊案例,掌握對技術性質的應用。學習任務一 搭 建 桔 槔 模 型體驗目的 通過體驗簡易桔槔模型的制作過程,感悟技術的性質,體驗我國優秀傳統技術文化的魅力。活動 準備 工具:剪刀、手電鉆、熱熔膠槍、彈簧測力計。 材料:木質支架 2 根、木質底座 1 塊、木質杠桿一根、紙杯、砝碼、棉線、水槽、熱熔膠槍及膠棒、回形針。主要 過程 用熱熔膠將兩根木質支架垂直固定在木質底座上。 利用回形針、棉線等工具將木質杠桿固定在支架上,完成簡易桔槔模型。 在木質杠桿兩端分別掛上砝碼和紙杯,進行取水試驗。體驗感受發現問題改進方法學習任 課 后 作 業A 組 1.教材 24 頁練習 1。查閱有關老年人專用收集資料,分析其所 蘊含的技術性質。務二 2. 結合本節內容,針對學生上學取水飲水困難問題,請同學們發散思維設計一個新的取水方案。 A.以草圖、文字或模型等方式提交。B 組 B.繪制三視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