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用技術教學設計年級 高一年級 教科書版本 及章節 廣東科技出版社 必修一 《技術與設計 1》第一章課題 第一節 走進技術(第 2 課時) 學習技術的性質1. 教學內容分析 “學習技術的性質”是“走進技術”的第二課時,是技術課程的重點內容,它為學生開展技術設計的學習指明了方向。本節的內容共有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技術及技術應用的七個性質,第二部分為技術與科學的區別。本節通過介紹技術的各個特性,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技術的理解,提高學生客觀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權益保護能力。要求學生對各個案例進行加工分析,主動理解技術的性質,構建技術思想,同時讓學生主動地發現、探索、體驗和應對技術兩面性等問題,從而能辯證地看待技術,旨在引導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技術。2. 學習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第一節課的學習,對技術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感受到了技術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但對技術還沒有深入的了解,缺乏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對科學和技術的區別與聯系似懂非懂。作為高中生,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已發展起來,對技術的性質的理解打下了基礎。3. 學習目標確定 培養以下技術意識: 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 理解設計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以及豐富內涵; 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增強法制觀念,養成自覺抵制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習慣。4. 學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技術的性質。 教學難點:形成積極的技術價值觀,學會正確使用技術。5. 學習評價設計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體驗法。教學策略: 整節課以“天問一號”空間探測技術為主線,在科普的過程中培養愛國情操的同時, 順理成章逐一分析技術具有的性質,輔以生活中常用技術(手機等)加以分析討論,幫助理解技術的性質。6. 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堂導入: 播放視頻《天問一號全程回顧》。 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感受科技的迅猛發展。設計意圖說明: 培養民族自豪感,激發技術學習興趣。環節一:(技術具有目的性、價值性)教師活動 1 1.提問:a 為什么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播放視頻《天問一號的命名》) b 它要問什么(具體的探索任務)? c 天問問天有什么價值? 分析:技術的目的性和價值性。 學生活動 1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討論。 學生聽講。設計意圖說明: 幫助學生了解天問一號發射的目的及價值,明白技術具有目的性和價值性。2.今年 5 月 22 日,“當代神農”——袁隆平爺爺離開了我們,他的雜交水稻技術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為什么他被人們稱為“最富有的人”? 致敬袁隆平。 學生自學: 教材第 15 頁“技術與專利的關系”。設計意圖說明: 幫助學生明白技術應用可以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培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以及 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意識。3. 請說一說,我們身邊常見的技術,它們的發 明有什么目的?有怎樣的價值? 學生列舉。設計意圖說明: 加深學生對技術目的性、價值性的理解。環節二:(技術具有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相關性)教師活動 2 我們了解了“天問一號”問什么?那么到底該怎么問?(播放視頻《祝融號火星車上的設計》) 通過觀看視頻,你認識到技術還具有哪些性質? 分析技術具有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相關性。 請說一說,你知道哪些技術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學生活動 2 觀看視頻。 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列舉。設計意圖說明: 向學生科普天問一號相關知識的同時,順理成章介紹技術的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相關性。通過學生“說一說”,加深對技術創新性、實踐性的理解。環節三:(技術的應用具有兩面性)教師活動 3 案例介紹:國際空間站險遭太空垃圾碰撞。說明技術的應用具有兩面性。 說明技術本身沒有好壞,關鍵在于人怎么用。 請列舉我們身邊哪些技術在應用中明顯體現出兩面性?我們又該如何減少它們應用帶來的負面 學生活動 3 學生聽講,認識技術的應用具有兩面性。 學生列舉、分析討論。影響?3.案例分析:口罩應用的利與弊。設計意圖說明:認識到技術應用的兩面性不容忽視!使學生認識技術應用具有兩面性,培養正確的技術意識。環節四:(技術與科學的區別)教師活動 4 學生活動 41.“天問一號”運用了當今世界最新科技,“科” 學生思考。“技”是同一概念嗎?有何區別和聯系?2.請自學教材 16 頁,完成下表。 自學總結,嘗試填充表格。分析:天問一號“問什么”是在認識自然,是科學;“怎么問”是改造利用自然,解決“怎么辦”的問題,是技術。設計意圖說明: 使學生懂得從多角度區分科學和技術。環節五:(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5 天問一號蘊含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多項高新科技, 學生活動 5 學生分組討論,展示、補充。對于身為高中生的我們似乎還遙不可及,借助教師自制挖掘機模型體驗并觀察,并以挖掘機為例談談技術具有的性質,談談其中蘊含的技術與科學。設計意圖說明: 深入淺出,以常見技術為例,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區別科學技術含義任務回答研究方法傳播國界聯系)環節六:(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 6通過本節課的一系列案例和探討,我們知道了技學生活動 6學生聽講,回顧所學知識。術具有目的性、價值性、創新性、實踐性、綜合性、相關性,技術的應用具有兩面性,了解了技術與科學的區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助于我們今后正確、合理地應用技術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也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參與到技術創新中來、為中國創造貢獻自己的力量!設計意圖說明: 鞏固所學知識。7. 板書設計8. 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作業 1:某同學準備設計制作一個受光控又可以遠程遙控的臺燈,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他應該學習掌握哪些知識? 作業 2:以智能手機為例,說明技術的目的性、實踐性、綜合性、價值性等性質。作業 3:用一些你身邊的實際例子來說明,為了減少技術在應用方面的負面作用,要 采取什么措施?9. 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自制教具挖掘機模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觀察技術產品、感受技術應用中,加深對技術目的性、實踐性、創新性、綜合性等性質的理解。10. 教學反思與改進 整節課以當今先進技術“天問一號”為主線,貫穿始終,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又體現技術課程與時俱進的特點。學生由聽老師介紹“天問一號”,到結合熟悉的技術進行思考討論、案例分析,多角度領悟、內化知識,有利于建立正確的技術觀念。本節內容中案例分析較多,如何設置學生更加感興趣的實踐環節、增強課堂的現場體驗感,是本節教學仍需思考、改進的。附 件 : 通 用 技 術 學 習 任 務 單班 級 : 姓 名 : 時 間 : 月 日 星 期 第 節學習 內容 廣東科技出版社 高中通用技術必修一《技術與設計 1》第一章第一節《走近技術》第 2 課時——三、學習技術的性質學習目標 培養以下技術意識: 知道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 理解設計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知識以及豐富內涵; 理解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形成識產權保護意識。課前任務:通過互聯網等方式了解“天問一號”的相關知識。課上任務: 任務一:觀看視頻《天問一號的命名》,思考以下問題并做簡單記錄: 為什么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它要問什么(具體的探索任務)? 天問問天有什么價值? 這體現出技術有什么特性?學習任務 任務二:觀看視頻《祝融號火星車的設計》思考以下問題并做簡單記錄: 如何完成任務,探究火星的奧秘?(火星車需要怎么設計) 這能體現技術的哪些性質?任務三:聯系你身邊的技術,剖析一項技術應用的利與弊。任務四:自學《技術與科學的區別》,抓住本質學會區分科學與技術,學習任務 嘗試填寫下表:區別 科學 技術含義任務回答研究 方法傳播國界聯 系任務五:借助模型觀察、體驗挖掘機技術,并以挖掘機為例談談技術 具有的性質,談談其中蘊含的技術與科學。 課后任務: 任務一:討論:某同學準備設計制作一個受光控又可以遠程遙控的臺燈,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他應該學習掌握哪些知識? 任務二:以智能手機為例,說明技術的目的性、實踐性、綜合性、價值性等性質。 任務三:用一些你身邊的實際例子來說明,為了減少技術在應用方面的 負面作用,要采取什么措施?困惑與 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