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2水上都市一、單選題讀圖,回答下題。1.以上旅游項目中,最有可能在瑞士開展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在國際中長跑比賽中,一些來自東非高原的選手常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 )A.他們長期適應熱帶草原地理環境的結果B.他們為了改變貧困的生活,努力訓練的結果C.他們以野生動物為主要食物的結果D.東非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所以東非高原的選手耐力好3.意大利的威尼斯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一度成為歐洲最大的商業城市。據此回答小題。(1)意大利的威尼斯位于( )A.北海沿岸 B.第勒尼安海沿岸C.加勒比海沿岸 D.亞得里亞海沿岸(2)威尼斯的發展驗證了“一個城市________”的道理。( )A.因水而生 B.因水而興 C.因水而美 D.因水而憂4.無論在怎樣的生活的環境下,人們都能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以下世界典型區域與人們生產生活相對應正確的是( )A.“水上都市”威尼斯——熱鬧的魚市,著名的料理,快樂的男孩節B.非洲熱帶草原——“羊比人多”,機械化程度高,牧場規模大C.“沙漠綠洲”以色列——豐富的石油,先進的節水技術,發達的農業D.安第斯山區——居民開辟梯田種玉米,放牧羊駝和駱馬5.人們的生產、生活各具區域特色。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①天山哈薩克族牧民冬季轉場時,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②澳大利亞“羊比人多”,牧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③威尼斯因水而生,城市里縱橫的水道成了大街小巷④日本人在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因地制宜.創造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澳大利亞氣候干熱、草場豐富、地廣人稀,發展畜牧業B.瑞士人利用阿爾卑斯山區獨特自然風光,發展旅游業C.日本有北太平洋漁場和優良港灣,發展漁業D.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處馴養羊駝和駱馬,發展畜牧業7.關于秘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秘魯大部分國土位于安第斯山區B.玉米和馬鈴薯是山區居民的主要糧食C.羊駝毛是秘魯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D.秘魯國徽上的動物是羊駝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2021年主題為“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來自不同國家的多名藝術家參加了此次藝術盛會。據此回答問題。8.上圖是威尼斯一角,下列最能說明威尼斯特色的是( )A.水上都市 B.江南水鄉 C.耕海牧漁 D.石油寶庫9.各國藝術家在參加活動期間用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A.地鐵 B.船 C.汽車 D.自行車2020 年,中國分別與甲、乙兩國互辦文化旅游年。讀兩國地理位置簡圖,回答問題。10.對甲、乙兩國相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北溫帶 B.位于東半球C.山河呈南北相間分布 D.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11.佳怡一家打算明年暑假去甲、乙兩國的某地旅游,目的地要勢滿足“下雨少,海濱城市,異域風情更濃”的條件,應該選擇( )A.仰光 B.內比都 C.羅馬 D.威尼斯12.威尼斯的旅游業和日本的漁業都是 ( )A.靠海而興 B.靠商貿起家C.靠捕魚發家 D.靠航海而興旺二、填空題13.意大利位于歐洲 部,坐落在亞平寧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 ,是一座水上都市。三、材料分析題14.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位于須德海西南岸,由100多個小島組成,是全國最大的城市。這里本是一片蘆葦叢生的湖沼,漁民在12世紀圍了一塊地定居。因為靠近北海,便于貿易,后期逐漸建設起城市。圍一道堤得一塊地,城市不斷向海擴展,到14世紀已是東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港口。整個城市有幾百萬根涂著黑色柏油的木樁,打入地下14—16米深處,王宮就立在13659根木樁上。阿姆斯特丹1000多座橋梁中,有350多座較大的能通車,其余是人行的石拱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斷,最初選擇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人是靠什么為生的,該城市興起的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該城市的建筑具有什么特點?(3)如果你是阿姆斯特丹的市長,你準備怎樣使本市的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四、綜合題15.新年外交開局、“創新”伙伴……一系列關鍵詞,聚合成為習近平2017年首次出訪的紛呈亮點。習近平2017首訪選擇瑞士。你了解瑞士嗎?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可以看出,瑞士是一個典型山地之國,它與意大利以山脈a 為界。(2)瑞士為發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橋梁的“冰川快車”。“冰川快車”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來自( )A.氣候 B.地形 C.資金 D.科技(3)從上圖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瀕臨 ,A城為 。(4)瑞士、意大利都擁有獨特的自然環境,有利于發展 業,分別成為著名的“山地之國”、“水上都市”。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D【解析】【點評】阿爾卑斯山地區高山峽谷、險峰深澗、河流冰川、雪峰溫泉等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夏季瑞士成為觀光和避暑的勝地,原因在于這里山脈海拔高,從山麓到山頂的景色差異明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到瑞士登山賞景;冬季,這里冰川、雪峰、溫泉相依,吸引了許多游客到瑞士滑雪、泡溫泉。1.以上旅游項目中,①是滑雪,②是劃艇,③是登山,④是賽馬。其中最有可能在瑞士開展的有 ①③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在國際中長跑比賽中,一些來自東非高原的選手常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東非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所以東非高原的選手耐力好。其他說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答案】(1)D(2)B【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的威尼斯位于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威尼斯的發展驗證了“一個城市因水而興”的道理。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 (1)C。(2)B。【點評】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溫柔。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4.【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區域的人文特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耕海牧漁”日本——熱鬧的魚市,著名的料理,快樂的男孩節,不是“水上都市”威尼斯;澳大利亞——“羊比人多”,機械化程度高,牧場規模大,不是非洲的熱帶草原;“沙漠綠洲”以色列——先進的節水技術,發達的農業,石油資源缺乏,水資源缺乏;安第斯山區——居民開辟梯田種玉米,放牧羊駝和駱馬。故選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典型區域人文特點的識記。5.【答案】B【解析】【分析】 人們的生產、生活各具區域特色。 天山哈薩克族牧民每年秋天,從夏季牧場轉到冬季牧場,每年春季,從冬季牧場轉到夏季牧場。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人民盛大的聚會, ①錯誤;澳大利亞羊比人多,牧民主要是家庭牧場,不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②錯誤; 威尼斯因水而生,城市里縱橫的水道成了大街小巷; 日本人在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 ③④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游走在天山深處的哈薩克牧民每年都要從冬季牧場轉到夏季牧場,然后從夏季牧場轉移到冬季牧場。他們攜妻兒帶老小,帶著帳篷,趕著牲畜,風雪兼程,轉戰冬夏牧場之間。每當這個時候,逐水草而居的人們大遷徙的場面,總能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6.【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在高海拔的干寒草原地帶,發展畜牧業,以放牧馴養羊駝和駱馬為生。羊駝和駱馬的奶、肉與皮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來源。不是低海拔地區,故該項說法錯誤,其余說法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7.【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秘魯國徽左上角的動物圖案是一匹金黃色的美洲無峰駱馬,那是秘魯稀有的珍離異獸.故說法不正確的是D項。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秘魯國徽上有3個圖案:右上部是一棵枝繁葉茂的綠色金雞納樹,那是秘魯的森林和農業;左上部一匹金黃色的美洲無峰駱馬,那是秘魯稀有的珍離異獸;羊駝在秘魯人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羊駝的數量也是秘魯最多。下部一只涌出金幣的金黃色羊角, 那是國家財富和安第斯山蘊藏的豐富礦產資源。頂部飾有用紅色彩帶系扎的棕櫚和月桂枝葉,那是勝利的榮耀。4面秘魯國旗分別飾于國徽兩側。【答案】8.A9.B【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威尼斯的城市特色,屬于容易題。8.根據所學可知,威尼斯是著名的水上都市,日本是耕海牧漁,波斯灣地區是石油寶庫,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江南水鄉。故答案為: A9.根據所學可知,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故B正確。故答案為: B【答案】10.B11.D【解析】【點評】 讀圖可知兩圖分別為緬甸和意大利,根據地域特點即可回答本題。10.根據給出的國家輪廓看,甲國是緬甸,位于東半球,熱帶,居民主要是黃色人種。乙國是意大利,位于北溫帶,東半球,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種。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1.A項,仰光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降水,暑假期間多雨,不符合“下雨少”要求,故排除;B項,內比都為內陸城市,不符合“海濱城市”要求,故排除;C項,羅馬位于亞寧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非海濱城市,排除;D項,威尼斯屬于海濱城市,且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降水較少,異域風情濃厚,正確。故答案為:D。12.【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威尼斯與日本和海洋的關系。這題主要講威尼斯的旅游業和日本的漁業的共同點,他們的發展都與海洋有關系,所以A項符合的。雖然B和D都是和威尼斯有關系,威尼斯的旅游業發達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獨特的水鄉風光。而C項靠捕魚發家則是日本漁業的原因。故綜合以上,答案為A。【點評】知道威尼斯和日本的發展和水的關系。13.【答案】南;東北部【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意大利位于歐洲南部,坐落在亞平寧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東北部,是一座水上都市。【點評】意大利共和國,簡稱意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于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14.【答案】(1)漁業。工商業迅速發展。(2)城市建在海島上,整個城市下面有幾百萬根涂著黑色柏油的木樁;小島與小島之間由橋梁連接;其建筑物大多由堅硬的、不易被腐蝕的材料建成。(3)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保護好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與世界各地開展貿易往來,優勢互補。【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斷, 這里本是一片蘆葦叢生的湖沼,漁民在12世紀圍了一塊地定居。 由此可以說明,最初選擇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人是靠漁業為生的。 因為靠近北海,便于貿易,后期逐漸建設起城市。由此可以推斷,該城市興起的原因是工商業的迅速發展。(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該城市建在海島上,整個城市下面有幾百萬根涂著黑色柏油的木樁;小島與小島之間由橋梁連接;其建筑物大多由堅硬的、不易被腐蝕的材料建成。(3)如果我是阿姆斯特丹的市長,我將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保護好環境的同時發展經濟;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與世界各地開展貿易往來,優勢互補。【點評】阿姆斯特丹,荷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約110萬。位于該國西部省份北荷蘭省,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12世紀晚期一個小漁村建于此,而后由于貿易的發展,阿姆斯特丹在荷蘭黃金時代一躍而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港口。是金融和鉆石的中心。19和20世紀該城擴展,許多新的街坊與近郊住宅區形成。現為歐洲第四大航空港(前三大分別為倫敦、巴黎、法蘭克福)。15.【答案】(1)阿爾卑斯山脈(2)B(3)地中海;威尼斯(4)旅游;順應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相處【解析】【分析】(1)、從上圖可以看出,瑞士是一個典型山地之國,它與意大利以山脈a阿爾卑斯山脈為界。(2)、瑞士為發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橋梁的“冰川快車”。“冰川快車”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來自地形。因為,瑞士是典型的山地之國,又是考慮自然方面的困難。(3)、從上圖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瀕臨地中海,A城為威尼斯。(4)、瑞士、意大利都擁有獨特的自然環境,有利于發展旅游業,分別成為著名的“山地之國”、“水上都市”。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啟示是不同的國家,只有順應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點評】阿爾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