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上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二單元: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2.3世界大家庭2.3.2語言與宗教一、單選題1.東亞、南亞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最發(fā)達的工業(yè)和金融貿(mào)易區(qū)B.物產(chǎn)豐富,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大量遷入C.自然條件優(yōu)越,人類聚居的歷史悠久D.資本主義發(fā)展最早,商業(yè)貿(mào)易活動頻繁2.下列關(guān)于語言和宗教說法正確的是(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較多,使用范同較廣的語言之一②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傳播范圍很廣③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④阿拉伯人信奉佛教,各地都建有寺廟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在歐洲人們能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和最主要的人種分別是( )A.伊斯蘭教清真寺 白色人種 B.佛教寺廟 黃色人種C.基督教堂 黃色人種 D.基督教堂 白色人種4.圖這一宗教建筑景觀的主要分布地是( )A.西亞地區(qū) B.東亞地區(qū) C.北美洲地區(qū) D.歐洲地區(qū)5.下列國家中,哪個是信仰佛教的( )A. B.C. D.6.下列對河流特征的描述,其中與地形關(guān)系最密切的是( )A.亞洲的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B.非洲北部地區(qū)的河流比較少C.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D.多瑙河是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7.有人說:“我是阿拉伯人,我們的宗教活動一般在清真寺舉行。”這個人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喇嘛教8.在北美和澳大利亞地區(qū),使用最多的語言是( )A.漢語 B.英語 C.俄語 D.西班牙語9.下列國家中,居民屬于白色人種,信奉基督教,使用英語的是 ( )A.加拿大、澳大利亞 B.英國、巴西C.印度、日本 D.中國、韓國10.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的洲是 ( )A.亞洲 B.非洲C.南極洲 D.北美洲11.下列地理位置寫法正確的是( )A.20°,160° B.20°N,160°EC.0°,160°S D.120°S,40°W12.2016年9月16日,泰國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指出:泰國否認將開挖克拉運河。克拉運河的開鑿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讀下圖,回答小題。(1)計劃開挖的克拉運河位于( )A.東亞 B.南亞 C.東南亞 D.中亞(2)克拉運河的成功開挖,將溝通( )A.印度洋和太平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C.北冰洋和太平洋 D.大西洋和印度洋(3)克拉運河的開挖遭到新加坡反對,其中一個原因是該運河開挖后將分流Q處________的貨運量。( )A.白令海峽 B.馬六甲海峽 C.蘇伊士運河 D.巴拿馬運河13.讀“世界地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半島居民為白色人種,信奉伊斯蘭教B.A半島與D大洲相鄰,其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C.B大陸的東側(cè)為印度洋,西側(cè)為太平洋D.我國到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必經(jīng)B大陸,是因為該大陸離南極洲距離最近14.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風情濃郁,自然資源誘人,冒險家、商賈紛至沓來。讀圖,回答小題。(1)當你來到圖中所示區(qū)域,在城市街道上可見的景觀有( )A.圓形穹頂?shù)幕浇烫?B.黑膚厚唇的黑色人種C.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 D.口操法語的當?shù)鼐用?br/>(2)對該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 )A.石油資源 B.水能資源 C.森林資源 D.水產(chǎn)資源15.如圖是哪種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道教 D.佛教二、綜合題16.下列四幅圖分別是我國四個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柱狀圖和氣溫曲線圖,觀察后完成下面各題。(1)從降水量柱狀圖判斷,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城市排列順序是 (只填字母),其中位于我國南方沿海地區(qū)的是 (只填字母),判斷的依據(jù)是 。(2)從氣溫曲線圖判斷,四地中最熱月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 (只填字母);最冷月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 (只填字母)。17.讀東西半球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洋 B. 洲 C. 洋 D. 洲 F. 運河(2)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是 洲,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洋是 洋。(3)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其中,“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經(jīng)東海過南海,穿越H 海峽——進入G 洋——紅海——經(jīng)過E 運河——地中海——到達歐洲各地。18.讀圖填空:(1)填出下列各處的氣候類型:A: ,B: ,C: .(2)在圖上相應位置填寫出熱帶和北溫帶名稱.(3)赤道附近地帶降水 ;南北回歸線兩側(cè),大陸西岸降水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東亞、南亞人口稠密的原因有:自然條件優(yōu)越,包括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河流水資源豐富等;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條件好,農(nóng)業(yè)發(fā)達,環(huán)境人口容量大;資源豐富;發(fā)展歷史悠久。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佛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 ③④ 不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guī)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類發(fā)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guān)鍵作用和深遠影響。3.【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 在歐洲人們能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是基督教堂,最主要的人種是白色人種。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4.【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jù)圖中信息看,圖中建筑物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白色圓穹隆頂。根據(jù)宗教分布的地區(qū)看,該建筑物主要分布在西亞地區(qū)。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基督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和世界主要國家國旗的有關(guān)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A為韓國,信仰佛教;B為加拿大,C為澳大利亞,D為美國,這三個國家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和世界主要國家國旗的識記。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jù)題意,關(guān)于河流特征的描述要與地形關(guān)系密切,亞洲的河流呈放射狀向四周流。非洲的北部地區(qū)河流較少,這個表示河流的分布;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河流的水文特征,與地形無關(guān)。多瑙河是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河流的水系特征,與地形無關(guān)。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 亞洲的河流多發(fā)源于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fā)展。 河流大約有三種流向:1. 向東流入太平洋 (如長江.黃河)2. 向南流如印度洋 (如雅魯藏布江)3. 向北流入北冰洋 (如葉尼塞和.勒拿河.鄂畢河)7.【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筑群體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8.【答案】B【解析】【分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北美和澳大利亞地區(qū),使用最多的語言是英語。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英語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國家,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9.【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世界語言、人種和宗教的有關(guān)知識。巴西位于南美洲,人種有黑色、白色人種,信仰的宗教是天主教,使用的語言是葡萄牙語,B排除;印度主要屬于白色和黑色與白色混居人種,信仰佛教。日本、中國和韓國都屬于黃色人種,都是信仰佛教,語言分別是日語、漢語和韓語,故CD排除,選擇答案A。【點評】知道世界語言、人種和宗教的有關(guān)知識。10.【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七大洲的概況的掌握。南極洲跨經(jīng)度360度,為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答案為C。【點評】了解七大洲的概況,知道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11.【答案】B【解析】【分析】東西經(jīng)度的起始線是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以東的180°是東經(jīng),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是西經(jīng),用符號“W”表示;緯度以赤道為界,向北向南各分了90°,以北的90°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以南的90°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故選項中點的位置,寫法正確的是選項B.故選:B.【點評】用經(jīng)緯網(wǎng)能確定任意一點的位置.12.【答案】(1)C(2)A(3)B【解析】【分析】(1)據(jù)題分析,結(jié)合給出的圖可知,計劃開挖的克拉運河位于東南亞。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據(jù)圖分析可知,克拉運河的成功開挖,將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3)據(jù)圖分析可知,克拉運河的開挖遭到新加坡反對,其中一個原因是該運河開挖后將分流Q處馬六甲海峽的貨運量。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C。(2)A。(3)B。【點評】馬六甲海峽,是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里最窄處只有37千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經(jīng)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從新加坡到臺灣附近)的油輪是經(jīng)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馬六甲海峽對于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生命線”。13.【答案】A【解析】【分析】阿拉伯半島居民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信奉伊斯蘭教,故A正確;阿拉伯半島與非洲相鄰,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故B錯誤;澳大利亞大陸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故C錯誤;離南極洲最近的大陸是南極大陸,不是澳大利亞大陸,故D錯誤.故選:A.【點評】讀圖可得,A是阿拉伯半島,B是澳大利亞大陸,C是南美洲,D是非洲.14.【答案】(1)C(2)A【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guān)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區(qū)域為西亞地區(qū)。當?shù)赜袌A形穹頂?shù)那逭嫠拢訟錯誤;當?shù)刂饕植及咨朔N,所以B錯誤;當?shù)匾蛱N藏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富裕,有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所以C正確;當?shù)厝酥饕f阿拉伯語,所以D錯誤。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西亞的有關(guān)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對西亞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資源是石油資源。【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亞自然人文概況的識記。15.【答案】B【解析】【分析】讀圖可得:圖中所示的建筑物是伊斯蘭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故選:B.【點評】我們有時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輝煌的佛教廟宇,高高聳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現(xiàn)有將近半數(shù)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是基督教.16.【答案】(1)BADC;B;B地降水量豐沛,氣候非常濕潤,夏季高溫多雨(2)BACD;BDA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qū)氣候特征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從降水量柱狀圖判斷,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城市排列順序是BADC,其中位于我國南方沿海地區(qū)的是B,判斷的依據(jù)是B地降水量豐沛,氣候非常濕潤,夏季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大于800mm。(2)本題考查的是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從氣溫曲線圖判斷,四地中最熱月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BACD;最冷月氣溫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BDA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方地區(qū)氣候特征的識記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17.【答案】(1)太平;北美;大西;亞;巴拿馬(2)南極;北冰(3)馬六甲;印度;蘇伊士【解析】【分析】(1)、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A. 太平洋 B.北美洲 C.大西洋 D.亞洲 F.巴拿馬運河(2)、給出的七大洲中,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極洲,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3)、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其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jīng)東海過南海,穿越H是馬六甲海峽——進入G是印度洋——紅海——經(jīng)過E是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到達歐洲各地。【點評】“一帶一路”戰(zhàn)略涵蓋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的馬六甲海峽和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資源豐富、貨運繁忙,其中波斯灣及沿岸地區(qū)盛產(chǎn)石油,石油從波斯灣地區(qū)運往東亞的主要運輸方法是海洋運輸.18.【答案】(1)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2)如圖(3)多;少【解析】【分析】(1)我國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而北有熱帶季風氣候、A亞熱帶季風氣候、B溫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qū)大多為C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區(qū)是獨特的高原氣候.西部高山地區(qū)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2)南北回歸線之間是熱帶,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是北溫帶.(3)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為:①受緯度因素影響,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兩極地區(qū)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內(nèi)部和西岸降水少,東岸降水多.③中緯度地區(qū),受海陸因素影響,大陸內(nèi)部降水少,沿海地區(qū)降水多.④受地形因素影響,山區(qū)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故答案為:(1)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2)如下圖(3)多;少.【點評】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jù)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