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色心情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學習,理解色彩的冷暖關系,通過師生互動,了解色彩心理屬性具有的共同性和個性特征。過程與方法: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掌握色彩基本原理,并將生活中的感受靈活運用到繪畫創作中來,通過畫“色彩心情”實踐活動,深化色彩表現的色調知識,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色彩體驗并運用色彩相關知識欣賞評述作品。培養細致比較、敏銳觀察分析的能力。二、教學設計思路當我們看到一種顏色時會聯想到我們視覺經驗中自然界中一些物品,根據這些物品給人的心理感受而推測出顏色的感覺。本節的重點是通過圖片的對比以及生活中的經驗了解幾種顏色讓人產生的聯想和感覺,進而找出這一聯想和感覺的關系規律來。通過對作品的鑒賞使學生了解藝術家如何運用色彩表達情感,通過藝術實踐活動,學生能根據不同的感覺要求選擇適合的色彩。教學中用了自主式、探究式、討論式、合作式、體驗式等教學方式。三、學情分析色彩具有極高的精神價值,對人們的生活、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等發揮著精神方面的作用。藝術家在運用色彩時正是依據色彩的這種心理屬性,通過巧妙地運用,使作品的主題直達觀者的精神層面,從而產生情感的共鳴。本課“光色心情”這一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本課設置了圍繞色彩的不同心理屬性而逐步展開的學習活動,根據學生對色彩以往的基礎認知,通過直觀的體驗,進一步加深理解繪畫中色彩語言的情感表現。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感悟色彩,理解色彩的冷暖、色調,并能用色彩表達不同的心理感受。教學難點:理解色彩語言,選擇合適的色調知識,結合自己對色彩情感的理解來創作色彩作品。五、教學過程【導入】光色心情同學們,在上課前,請聽聽以下兩段音樂?如果用色彩來表達這兩段音樂,你覺得應該用什么顏色?生:用紅色、黃色表示歡快的音樂,用黑灰藍表示哀傷的歌曲。接下來請看屏幕,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生:燦爛的陽光。師:陽光會帶給大家什么心情?生:覺得很開心,很熱情,很溫暖!師:是的,攝影家們都用陽光來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我覺得我們應該感謝大自然,感謝陽光,因為有光才有色,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每一種色彩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心情感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不同光色帶來的不同心情。——板書:光色心情【講授】有趣的色彩正如法國狄德羅所說:素描使萬物有其形,色彩使萬物有生命。展示帶來的卡紙:紅色、綠色——你們剛上完體育課,當你們看到這兩張色彩,心情如何?(道具:卡紙)如綠色——情感上的聯想,有人覺得舒服,哪里啊!我覺得聯想到檸檬,很酸一點都不舒服,因此聯想到什么東西,它產生的心理反應也不一樣,所以色彩就是這么有趣,為什么說色彩有趣呢?你們覺得色彩看得到冷熱酸甜?色彩有喜、怒、哀、樂?不同的形狀、肌理、構圖、空間會對色彩的表達有所影響嗎?色彩的感覺也會因年齡、性別、種族、地域有所影響嗎?1、色彩是看得到冷、熱、酸、甜。(冷色調如藍色和綠色讓人有寒冷感,暖色調有熱感,黃色和橙色有甜感,而綠色則有酸感)2、色彩是有喜、怒、哀、樂。(暖色調代表喜悅和快樂,灰色彩調有哀傷和憤怒)3、不同的形狀、肌理、構圖、空間會對色彩的表達有所影響。(例:用紅色講解)4、色彩的感覺也會因年齡、性別、種族、地域有所差異。(當你們很小的時候一般男孩子比較偏向藍綠色,女孩子喜愛粉紅色,恨不得把自己從頭到腳都打扮成粉紅少女,長大后讓你從頭到腳都穿粉紅色再佩戴粉紅發夾,你愿意嗎?不愿意,太幼稚了,那這能代表的是你的感覺變了還是色彩變了,感覺變了,因為根據你年齡的成熟度,我相信大家現在普遍都喜歡黑白灰,這就是年齡不同,感覺也會隨之而變。另外,中國對紅色情有獨鐘,紅色有驅逐邪惡的功能。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顏色,甚至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代表著喜慶、熱鬧與祥和。比如在中國古代,許多宮殿和廟宇的墻壁都是紅色的,官吏、官邸、服飾多以大紅為主,即所謂“朱門”“朱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對應的顏色就是紅色,八卦中的離卦也象征紅色。【感受】色彩的冷暖做個小游戲連連看,猜猜色彩的性格。戲劇人物的個性化色彩——關羽、包公、曹操比較圖片,隨著天氣越來炎熱,讓你選擇一個舒服的臥室,你會怎么選?講述色彩的冷暖關系。【拓展】色彩的延伸意義色彩除了讓我們感受到味覺、冷暖、性格等還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什么感覺?色彩的收縮與擴張色彩的進退東西方的色彩差異【賞析】畫家抹出的喜怒哀樂其實就色彩本身而言是沒有溫度、遠近、輕重、軟硬等等區別的,而剛剛講了這么多,都是為了證明色彩有這些感覺,為什么有這種心理效應呢,之所以能使人產生諸多的心理效應,是因為在人們的生活經驗中對自然現象的色彩習慣性認識以及由這些現象所引發的一系列感覺所帶來的。這種以一種領域的感覺引起另一領域的感覺在心理學中被稱之為同感,即通感。比如檸檬,我們不吃就知道是酸,因為這是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而藝術家在運用色彩正是依據色彩的這種心理屬性,通過巧妙的運用,使作品的主題直達觀者的精神層面,從而產生諸多的心理共鳴。在藝術畫壇中,有一位最能用色彩表現心情的藝術家——梵高,對比《吃土豆的人》、《黃色的房子》。教師提問:同一位作者的不同作品給你們有何情感體驗和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樣的內心情感? 《黃色的房子》(《拉馬丁廣場上的黃房子》的中央部分,是一幢二層小樓的建筑物,他在那里住了將近一年,由于多年的過分勞累、營養不良和健康狀況不佳,他的力量幾乎已經耗盡,希望在那兒平靜地作畫和恢復他的身體。在畫這幅畫時,凡 高的第一個念頭是想把它畫成一幅夜景畫:“窗口亮著,空中繁星閃爍。”可是在定稿時,他又強調陽光通過巨大的空隙流進黑暗的屋內。所以整幢房子發出光亮,被他稱之為“光之屋”。而在建筑物前急匆匆行走的男人,便是凡 高自己。 他創作這幅畫時心境較好,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打算。所以整張畫色彩明亮活潑,給人予心情愉悅之感。) 《吃土豆的人》(畫家以粗拙、遒勁的筆觸,刻畫人物布滿皺紋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軀體。周圍灰暗的色調,給人以沉悶、壓抑的感覺。它充分反映了梵高的社會道德感,充滿了宗教情感和對農民的敬愛。反映了他與貧窮勞動者之間有某種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共鳴。梵高自己稱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的誕生”。) ——色調、筆觸、構圖 請同學們回答。同學們都講得非常到位。教師總結:于人類的個性一樣色彩也具有明朗與憂郁的區別,藝術家們在創作色彩藝術作品時,利用色彩的這種感受,抒發自己的情感及情緒。欣賞畢加索作品《夢》師:你看到什么?你覺得她在做什么夢?你的心情感受是什么樣的 生:看見一位女子坐在紅扶手椅上,正做著甜甜的夢。感覺到愉悅、幸福。師:整幅作品色調鮮明,對比色運用恰當,是畫家激情幸福的體現。分別改變其中色彩,讓同學們用詞語表達感受。——滿足的夢、恬靜的夢、頹廢的夢、煩躁的夢剛才同學們很快感受到畫面的心情,主要從哪里看出來?——色調說到色調,在這幾張不同色調的圖片中你是否能感受到對人生的思考?(學生討論并陳述其看法)(第一張是以綠色為主,讓人感到一個新生命的開始。第二張是以紅色為主,代表生命如日中天。第三張是以黃色為主,代表生命的衰弱期,如晚霞。第四張是以灰色為主,代表生命的死亡。)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色彩,簡單闡述下色彩在其中的應用。——播放視頻【練習】學生創作實踐運用色彩,享受色彩,放飛你們的心情——用色彩畫陰天晴天。用色彩來表現自己的心情:分組進行作業(1)晴天時候的心情(2)陰天時候的心情。作品完成,學生進行互評、自評。他們在表現什么?他們選擇了怎樣的色調和形來表現主題?嘗試在紙上構圖,能夠大膽地、有目的地選擇和運用色彩表現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誦讀一下聞一多先生的這首詩歌——色彩!六、教學反思色彩教學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學生能在這里能找到與生活相呼應的點,在頓悟和聯想、動手實踐中感受到學習的喜悅。然而面對現有的高中學生,如像對專業學生那樣教學一些專業的色彩知識,,必然顯得十分枯燥乏味,失去興趣,教學目標難以完成。因此在短短課堂時間里,如何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將生活中的色彩知識更好運用到課堂中,大膽運用色彩表達自己的心情,是我課前研究的方向。以發現色彩、感受色彩、觀察色彩、運用色彩貫穿,既有整體的探究,也有局部的創新。“創設情境,激發情感”,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色彩圖片,讓學生大膽闡述色彩的冷、熱、酸、甜,調動了學生對色彩的興趣。將著名繪畫作品調換不同色彩,讓學生感受畫面不同色彩情緒所傳達的不同心情,進而感受畫面通過不同色彩搭配所帶來的色調知識,是本節課堂對色彩知識的再次深入探究,且創新性認識知識。難得的是,通過色彩教學和實踐,大家更明白了“沒有不美的色彩,只有搭配不好的色彩”。當然在課后,我也一直在思索著許多是否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如:課堂作品由于時間短,是否啟發學生用拓印的方式表達色彩心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