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彩畫》教案課題:水彩畫使用學段:高中美術《繪畫》第三單元第二課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了解水彩畫的起源和發展史、結合實踐感受水彩畫通透,明快的特點和干濕技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水彩作品的欣賞、對比、討論的過程,使學生對水彩有個基本認識,了解水彩畫繪制過程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并且結合視頻教學完成一張水彩作品。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水彩畫,激發學生對繪畫的熱情,增強學生的獨立審美能力,并使之從中得到美的熏陶與教育。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水彩畫的特征2、教學難點:水彩技法三、教學方法選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講授法、討論法、視頻教學法、實踐法、講評法。教學步驟新課導入通過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導入新課。老師:“一起觀看一段繪畫視頻。思考:1,畫面中物體的“形”是怎么畫出來的?完成后的畫面給你一種什么感覺?”新課講授水彩的定義:水彩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水彩的基本特征:一是畫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視覺感覺;二是繪畫過程中水的流動性。水的流動性會生成酣暢淋漓、自然灑脫的意境。(用圖說明介紹,引導學生感受)水彩畫的歷史發展: 水彩畫 起源于歐洲。1502年,德國畫家阿爾布雷特·丟勒 ,創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畫作品《野兔》。到了18世紀,英國的藝術家們逐漸感覺到水彩畫特別適宜于描繪英國的自然風景和民俗生活,因而,水彩畫在英國迅速興起并發展成為獨立畫種。(欣賞作品《野兔》)水彩作品賞析準備優秀作品,引起學生對水彩作品的美與生活中的美的相互關系的思考,激發學生對水彩畫藝術的興趣和愛好。學習畫水彩畫工具介紹——筆、紙、顏料、調色盤、水桶。水彩畫的基本技法:水彩畫與其他繪畫比較起來,相當注重表現技法。其畫法通常分“干畫法”和“濕畫法”兩種。干畫法是一種多層畫法。用層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著色,不求滲化效果,可以比較從容地一遍遍著色。表現肯定、明晣的形體結構和豐富的色彩層次是干畫法的特長。干畫法可分重疊、接色、罩色、枯筆等具體方法,濕畫法可分濕的重疊和濕的接色兩種。(分別用圖分析各種技法,并適時提問檢查學生的接受程度)觀看教學視頻《樹的畫法》水彩畫臨摹《樹》畫樹的步驟:用淺淥色畫出樹形——濕接暗部上重綠——畫出樹干,注意樹干的分岔姿態——畫出投影。學生作業點評點評采用學生自評和師評的方式。課堂小結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問:如果把水彩比作一種音樂,你覺得她是什么音樂呢?為什么?舞蹈呢?書法呢?體育呢 情感升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