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荷花美》教學設計-贛美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啟發學生對荷花的形狀顏色特點、質感進行細致的觀察比較。技能目標:學生掌握用蠟筆或油畫棒與水粉的表現形式,畫出美麗的荷花,并鼓勵創造性思維。情感目標:通過表現荷花,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操,并培養學生用繪畫手段表現生活的愿望。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運用蠟筆水粉的表現形式繪畫荷花。教學難點是:如何用蠟筆表現出荷花花瓣的顏色漸變效果。三、教學準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教師需要準備:多媒體課件、范畫、畫具等。學生需要準備:收集的資料圖片、畫具等。四、教法學法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領導者。在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五、教學程序1、組織教學:注重學生的畫具準備與分組情況。2、導入新課:我首先設計用三年級下冊葉圣陶先生的散文《荷花》導入新課,葉老先生筆下的荷花亭亭玉立,宛如一位白衣少女正在翩翩起舞,孩子們剛剛學過這篇散文,所以很容易共情,以此來導入新課,引出本課課題—《荷花美》 恰到好處。3、創設情境欣賞:欣賞荷花攝影照片”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先來播放荷花照片,伴隨著輕音樂,把學生帶入了美麗的荷花世界中,讓學生通過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荷花,找到荷花花瓣顏色漸變的特點,為后面繪畫創作做好鋪墊。并引導學生通過體會荷花的美,懂得珍惜荷花。4、引導啟發: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了解荷花”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提問“老師這里有一幅荷花圖片,說說,荷花由哪幾部分組成?”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了解荷花由花朵、荷葉、莖、蓮蓬等部分組成。通過語言表述與教師示范,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美術的快樂。這一環節中,教師會重點板繪荷花的結構,使學生學會用蠟筆構畫荷花的技法。5、知識點重點講解:本課的重點是油水分離技法,所以要著重講解,并示范作畫要點以及注意事項。我會通過展臺,用單色蠟筆構畫荷花,再用水粉濕畫法,涂在主要物像和背景上。此刻,學生們會驚奇的發現,油水分離,會產生神奇的肌理效果。這時便請學生參加進來,說一說如果是你,會如何操作使畫面效果更美。6、學生實踐: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鼓勵創新”這一環節,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進一步掌握蠟筆水粉畫的繪畫方法。四人一組,合作完成作品,看誰畫得生動、自然、創新。在巡視輔導的過程中,對較弱的學生給予個別示范及指點。并且通過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告訴同學們還可以加入不同的小創意,使畫面更生動。7、展示欣賞評價:學生的作品完成后,我接著設計了“展示欣賞——作品欣賞”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采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1)自評:讓學生把自己的畫作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畫作名稱,覺得自己的畫作什么地方畫的棒?(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繼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并發自內心贊揚他們,使他們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8、課堂小結:擴展延伸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油水分離法,還可以畫哪些美好的物像?比如春日的蒲公英,除夕夜晚的煙花,還有掛在枝頭香香的果實,都可以畫。生活不缺少美,老師希望大家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從創作中得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我們的孩子們會越來越愛生活,愛藝術!在成長中,感受美好的詩和遠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