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9.2 嚴格執法1.教學內容分析: 第二框“嚴格執法”,講述嚴格執法的內涵、意義以及推進嚴格執法的具體要求。 第二框“嚴格執法”,以一個“探究與分享”導入,包括兩目。 “探究與分享”介紹了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的實施情況和執法效果,展示了“有牙執法”的威力,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材料和調查研究認識嚴格執法的社會意義及示范作用,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第一目“嚴格執法的內涵”,闡述嚴格執法的含義,介紹嚴格執法的主體及其職責;闡明嚴格執法的意義,即有助于捍衛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建設法治政府。 第二目“推進嚴格執法”,闡述實現嚴格執法需要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堅持規范執法、堅持公正執法、堅持文明執法。2.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習慣采取具體而形象、直觀的思維方式,缺乏生活經驗,對政府執法活動接觸的不多不是很熟悉。因此在學習本課程內容時,需要教師設置貼合學生實際的情境做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及本教材第二單元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學科基礎,學生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識與法治意識,為本課嚴格執法的內涵與要求奠定了知識基礎。3.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通過學習,認同嚴格執法是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 科學精神:明白嚴格執法需要建立長效機制,需要一以貫之。 法治意識:通過相關資料和所學,對政府持久性嚴格執法提出自己的建議。 公共參與:自覺監督政府嚴格執法,為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力量。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嚴格執法的內涵;嚴格執法的意義;推進嚴格執法的要求 難點:嚴格執法的意義;推進嚴格執法的要求5.教學活動 環節一:溫故知新教師: 對上一課內容設計2-3個問題。學生: 回答(略)設計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重視對學過知識的理解與識記,查缺補漏。 二是引出新內容的探究學習。環節二:導入新課內容教師展示: 總議題:嚴格執法 分議題1:嚴格執法的內涵 分議題2:推進嚴格執法學生: 了解本課議題,熟悉內容的邏輯關系及重難點。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介紹,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了解議題及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學習重難點。環節三: 分議題1:嚴格執法的內涵教師引導: 情景展示:據央視2022年3·15晚會曝光,湖南省多家蔬菜再加工企業的生產過程和衛生狀況讓人觸目驚心,老壇酸菜實則是“土坑酸菜”。涉事企業為多家知名企業代加工酸菜制品,也為一些方便面企業代加工老壇酸菜包。事發后,康師傅、五谷魚粉等企業排隊致歉。目前,插旗菜業等32家相關企業都已關停,被要求“整改”。當地政府已經對企業的相關人員予以控制,對外銷產品立即啟動追溯召回措施,并全面停止農戶土坑腌制行為。事件對當地政府的震動也很大,4名相關負責人因此被免職、停職。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酸菜企業此前早有前科,并被整改多次,然而卻依舊艇而走險。 議學任務: 1.涉事企業多次被查,為何仍會鋌而走險?請你分析原因。 2.“土坑酸菜”事件對我們有何惡劣影響?請從法律尊嚴、公民權益、法治政府等角度分析。 3.從嚴格執法角度,分析如何填補“土坑酸菜”留下的“坑”? 思考:涉事企業多次被查,為何仍會鋌而走險?請你分析原因。 一、嚴格執法的內涵 1.含義:嚴格執法就是執法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 主體:在法律實施體系中,行政機關是執法的最重要主體,行政機關要帶頭嚴格執法,依法全面履行職能。 思考:“土坑酸菜”事件對我們有何惡劣影響?請從法律尊嚴、公民權益、法治政府等角度分析。 2.意義: (1)有助于捍衛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政府必須帶頭嚴格執法,只有這樣,政府才能帶動全社會尊崇和敬畏法律。 (2)有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政府只有堅持嚴格執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維護群眾正當權益,才能彰顯公平,伸張正義。 (3)有助于推進建設法治政府。只有不斷推進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才能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任務和目標。 學生:思考問題,小組討論。 預設回答: 1. (1)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酸菜生產商和泡面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顧消費者的安全。 (2)政府執法不嚴,沒有做到嚴格依法辦事。 2. (1)從法律尊嚴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嚴重沖擊法律的權威和尊嚴。使法律成了“紙老虎”和“稻草人”。 (2)從公民權益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損害了公民的正當權益,不利于社會公平正義。 (3)從法治政府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不利于推進法治政府的建設。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通過材料片段,引導學生探究思考。 環節四:分議題2:推進嚴格執法教師引導: 二、推進嚴格執法 思考:從嚴格執法角度,分析如何填補“土坑酸菜”留下的“坑”? 3.要求: (1)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政府部門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 (2)堅持規范執法。要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明確具體操作流程,重點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執法行為。 (3)堅持公正執法。執法要堅持公正,同等情況平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4)堅持文明執法。執法部門要改進執法方式,做到語言、行為規范,融法、理、情于一體,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實現執法效果最大化。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通過材料分析,引導學生探究思考。環節五:課堂小結(略)環節六:課堂小練 1.中共中央于2020年12月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指出,完善政府社會治理考核問責機制,引領和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社會治理過程人民參與、成效人民評判、成果人民共享。推動法治社會建設需要政府( ) ①將嚴格執法與柔性執法相結合,讓法治彰顯人文溫度 ②積極接受司法機關的監督,并對司法機關負責 ③推動地方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④規范行政決策程序,確保決策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某市制定實施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復評測評工作實施方案,在執法人員管理上,“城管人員粗暴野蠻執法現象”納入了測評,要求不能有不文明的執法和管理行為。這表明執法機關應( ) ①公正執法,同等情況平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②改進執法方式,做到語言、行為規范,文明執法 ③融法、理、情于一體,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④行使自由裁量權,要以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為標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學生: 1.D 解析:在我國,行政機關接受司法機關的監督,但不對司法機關負責,②說法錯誤。政府沒有立法權,推動政府地方立法說法錯誤,排除③。故本題選D。 2.C 解析:材料強調文明執法,而不是強調公正執法,①不符合題意。恰當地行使自由裁量權,要遵循法律的精神和原則,不是以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為標準,④錯誤。故本題選C。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練,當堂檢驗學習效果。6.板書設計7.作業 1.完成配套練習 2.預習新課8. 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在技術手段應用方面,運用學校多媒體設備,充分做好課前活動布置和預習工作安排。9.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