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的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上承質量守恒定律及化學方程式,是化學中定量研究的真正體現和具體應用,也是化學計算的重要組成和基礎,并為后面有關含雜等計算做好準備,故學好本節內容知識極為重要。教材首先介紹了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定量計算的實際意義,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本課題的目的和意義.再以兩個實例來說明計算的具體步驟和方法,介紹了解題的一般格式.二、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等知識的基礎上,對化學反應進行定量分析。知識本身并不難,關鍵是要讓學生自己掌握化學反應由定性到定量的這一過程,并使之了解化學計算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計算過程中,要對方法步驟、解題格式嚴格要求,培養他們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三、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 學會以質量守恒定律為理論根據,利用化學方程式來進行簡單的計算;(2) 通過化學方程式中物質間的質量比,理解反應物、生成物之間質和量的關系;(3) 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和步驟。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化學方程式中各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質量關系的分析,運用數學計算方法求得有關物質量,解決很多實際問題;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化學變化中的質量關系以及它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并懂得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四、教學重點:1、 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2、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范化。五、教學難點:理解物質之間量的關系。六、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法、指導討論法、交流合作法、講練結合法;七、教學用具:教材、多媒體課件、黑板;八、教學過程:1、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我們在前兩節課學習了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請大家觀察白板上出示的這個化學方程式,請說出你可以從中得出那些信息?師生互動:學生思考,老師抽學生回答,老師做總結:C + O2 〓〓點燃〓〓 CO2(1) 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2) 每1個碳原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3) 每12份質量的碳和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說: C + O2 〓〓點燃〓〓 CO212 32 4412g 32g 44g6g 16g 22g這說明: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質量比是成正比例關系。因此,利用正比例關系據化學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2.自主學習探究,合作交流我們在實際生產生活中,該怎樣利用化學方程式來進行簡單的計算呢 我們以下面兩個題為例來說明它的計算方法與格式步驟師生互動:一邊出示實例,一邊總結方法步驟,師生共同討論細節及注意事項,最后作總結:例1 加熱分解6.3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質量是多少?【書寫格式】解:設加熱分解6.3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2KMnO4 〓〓△〓〓 K2MnO4+MnO2 +O2↑2×(39+55+4×16) 1×(2×16)6.3g x316/32 = 6.3g/xX=(32×6.3g) /316 =0.6g答:加熱分解6.3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0.6g氧氣。【解題步驟】(1)設未知量(不要帶單位)(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3)計算相關物質的質量比(寫在對應化學式的正下方,一定要注意用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學式前面的系數)(4)標出已知量、未知量(質量單位要寫,且要統一)(5)列比例式(6)解比例式(計算結果按題中要求進行,若題中沒有要求,除不盡,則保留小數點后一位)(7)簡明地寫出答案在實際計算過程中,還可以再簡化些,例如:例2、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 )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解] 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 〓〓 高溫 〓〓 CaO + CO2↑100 56X 5.6t100/56 = x/5.6tX=(100×5.6t)/56=10t答:需要碳酸鈣10t。結合上面兩個實例,師生共同總結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類型:1.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2.已知生成物求反應物;3.已知一種反應物求另一種反應物;C + O2 〓〓 點燃〓〓 CO212 366g 4.已知一種生成物求另一種生成物。CaCO3 〓〓高溫〓〓 CaO + CO2 ↑56 442.8g 課堂練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克?生成氯化氫多少克?師生活動:學生共同練習,找兩位同學在黑板上展示教學小結:【三個要領】(1)步驟要完整(設、點、算、標、列、解、答);(2)格式要規范;(3)得數要準確(保留一位小數);【四個關鍵】(1)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2)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3)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的乘積【一注意】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統一。九、課堂練習:一、選擇題1.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是( )A.化學方程式能表示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B.化學方程式能表示分子間的個數關系C.化學方程式能反映出反應物和生成物D.反應前后原子守恒2.電解水得到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是( ) A.2:1 B.4:8 C.1:8 D.1:163.電解54克水,可得到氫氣( ) A.6克 B.3克 C.1.5克 D.8克十、板書設計: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 )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什么物質及反應條件;( 2 )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粒子個數比;( 3 )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質量比;(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方法步驟:(1)設未知量(不要帶單位)(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3)計算相關物質的質量比(寫在對應化學式的正下方,一定要注意用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學式前面的系數)(4)標出已知量、未知量(質量單位要寫,且要統一)(5)列比例式(6)解比例式(計算結果按題中要求進行,若題中沒有要求,除不盡,則保留小數點后一位)(7)簡明地寫出答案計算題類型:1.已知反應物求生成物;2.已知生成物求反應物;3.已知一種反應物求另一種反應物;4.已知一種生成物求另一種生成物。小結:【三個要領】(1)步驟要完整(設、點、算、標、列、解、答);(2)格式要規范;(3)得數要準確(保留一位小數);【三個關鍵】(1)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2)化學方程式要配平;(3)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的乘積【一注意】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統一。十一、課后反思:本節課的講述思路主線一直很清晰是本節課的亮點,但學生參與的程度不太高,小部分學生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態,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人人參與,全程參與。課下注意讓學生多練習,且經常強調格式。再者由于這節課的知識需要前面很多知識做基礎,要求學生前面的化學知識的根底要扎實。所以怎么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好當前的課,又要合理的安排復習是師生需要共同提高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