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評”一體化美術教學設計課題 六面怪臉 課型 綜合探索 課時 2課標分析學習內容分析 本課通過實際操作完成“六邊形三角錐體”的造型,然后,發揮大膽想象進行描繪添加,創造出一種奇形怪狀的臉譜形象。這種外沿為六邊形、內接三角錐的造型,本身就是一種形式美感。用其作為臉譜造型的基礎,用具象觀念看似離奇,從抽象觀點著眼就不盡然了。為了更具針對性,根據兒童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實際情況,且稱之為“六面怪臉”學情分析 已知: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認知的訓練,已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基本繪畫知識和技能。 未知:六面怪臉的折法,裝飾的想象發揮。 障礙:二年級學生對美術認識不深,缺乏想象和造型表現能力。 個性化分析:95%學生能完成基本的繪畫,進行合理的搭配。5%學生在教師單獨講解后基本能完成任務。70%學生在六面怪臉制作的基礎上敢于嘗試去創新。學習目標 在折、剪、貼的過程中完成從平面到立體的初步體驗。 能掌握“六面怪臉”的制作步驟、方法。 在做做玩玩中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 95%學生能完成基本的繪畫,進行合理的搭配。5%學生在教師單獨講解后基本能完成任務。70%學生在六面怪臉制作的基礎上敢于嘗試去創新。重難點及 突破措施 重點:六面怪臉的折法,裝飾的想象發揮 難點:怎樣吧六面怪臉既描繪得怪又不失可愛。 突破措施:教師通過對比欣賞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五官、夸張變形、色彩鮮艷是描繪怪臉的關鍵。動畫片、科幻讀物和電影等,都創造了眾多的稀奇的形象,這些都為他們展開想象、大膽創作提供了條而不至于思路閉塞,束手無策。教學準備 課件,六面怪臉范品若干,卡紙,剪刀,繪畫工具,雙面膠,裝飾物教學過程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評價任務一、激趣導入(扣目標3) 教師戴著面具出現,扮演主持人邀請學生來參加今天的化妝舞會。 師問:歡迎來到老師的化裝舞會,大家想不想參加呀?在舞會開始之前,我們共同來學習制作舞會的道具——六面怪臉。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課件揭示課題:六面怪臉) 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融入課堂,充滿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二、整體感知(扣目標2) 探究制作方法 小組研究討論:(每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臉”作品)a大膽地動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狀的紙組成的。b想辦法將拆開的“六面怪臉”再拼合起來。想想一張正方形的紙經過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臉來? 教師讓一名學生上臺解說并演示制作過程(在實物投影儀演示),其他學生嘗試用自己手中的紙做一做(不會做的可跟著小老師制作)。并請做得快的同學幫一幫身邊的同學。 小組匯報研究情況,教師總結 小組研究討論:(每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臉”作品) 想想一張正方形的紙經過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臉來?并能解說并演示制作過程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扣目標1、2) 觀察思考 (1)欣賞祭祀活動場面,教師講述什么是祭祀。 (2)接著教師說明六面怪臉是從我們國家各民族的戲劇和傳統祭祀活動上用的面具演變而來的。 (3)課件出示各種“六面怪臉”范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激發大膽想象。(4)對比欣賞作品。(課件出示:五官畫得不夠突出和色彩對比不夠鮮艷的作品與剛才的范品,進行對比)。 (5)說一說:除了畫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裝飾這“六面怪臉”呢?(可以剪貼)。你帶來了什么東西?你準備裝飾到怪臉的什么地方? 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據宗教或者社會習俗的要求進行的具有象征意義的一系列行動或儀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a五官突出;b夸張變形;c色彩鮮艷 欣賞觀察思考,除了畫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裝飾這“六面怪臉”呢?(可以剪貼)。四、設計構思、創作表現(扣目標4) 創作表現(1)要求:四人一組合作,制作一個可愛的“六面怪臉”,運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和方法進行有趣的裝飾。(2)學生作業,教師輔導。(播放歡快的音樂) 制作幾個可愛的六面怪臉,試著用麻繩、羽毛、彩紙等材料,運用剪貼、鏤空、穿插等方法進行有趣的裝飾 想象大膽,奇特五、拓展訓練(扣目標3) 游戲每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組員跟在后面伴隨著音樂一同歡快的舉行這個有趣的“化妝舞會”,在舞會中結束這節課。 播放音樂組織學生跳舞 本環節學生敢于主動大膽表達即可。板書設計 六面怪臉 折、剪、粘貼。 五官突出 夸張變形 色彩鮮艷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