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下冊分層同步練習第五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5.4青藏地區一、單選題1.到西藏旅游,不是必須要攜帶的物品是( )A.氧氣袋 B.照相機 C.棉衣 D.墨鏡2.在藏傳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佛教寺院是( ?。?br/>A.扎什倫布寺 B.白馬寺 C.大昭寺 D.林隱寺3.有一個民族的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4 000多米的高原上,喜食糌粑和青稞酒,獻“哈達”是他們最常見的一種禮節。這個民族是 ( )A.回族 B.藏族 C.維吾爾族 D.蒙古族4.2018年1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讀圖,回答以下各題。(1)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三江指的是圖中的( ?。?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關于三江源描述正確的是( )A.三江源位于圖中的甲省 B.擁有珍稀瀕危物種三河馬C.該地發展河谷綠洲農業 D.地勢高、氣壓高5.青藏地區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 )A.氣溫低,降水少 B.氣溫高,降水多C.氣溫低.降水多 D.氣溫高,降水少6.今年暑假,寧寧乘火車到西藏旅游。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寧寧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優良牲畜品種是( ?。?br/>A.灘羊 B.三河馬 C.細毛羊 D.牦牛(2)火車上了高原后,寧寧體會到了人們說的“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從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br/>A.地勢高 B.地勢低 C.氣溫高 D.人煙稀少7.下列有關青藏高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B.是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C.日照時間短,氣壓高,氣溫低D.地面崎嶇,只有山間小盆地地勢平坦8.下圖是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標志圖,它位于( )A.烏蘭巴托 B.伊斯蘭堡C.烏魯木齊 D.喀什9.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是 ( )A.烏 魯木齊 B.西寧C.蘭州 D.拉薩10.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A.米飯 B.饅頭 C.面包 D.糌粑11.下列地理事物中,與青藏高原“高”“寒”特征無關的是( )A.地熱資源豐富B.城鎮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C.日照強烈,太陽能豐富D.雪山連綿,冰川縱橫12.青藏高原地區農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帶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地區水源豐富,灌溉便利B.河谷地區土壤肥沃C.河谷地區海拔低,氣溫高,風小D.河谷地區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13.下列關于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都有眾多的湖泊、但湖泊性質和類型差異大B.都是地勢平坦、一望無際C.都同屬于中緯度,但兩地海陸位置差異大D.都受季風影響顯著,但兩地季風來源差異大14.拉薩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①新的居民小區改善了生活條件②實現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③到西藏投資的人越來越多④十分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5.下列關于青藏鐵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青藏鐵路貫穿青藏地區的東西兩地B.青藏鐵路的開通便利了青藏地區小麥等農產品運往全國各地C.鐵路的開通改善了青藏地區的交通狀況,有利于該地區經濟的發展‘D.青藏鐵路穿過了新疆、西藏、甘肅等省區16.讀我國主要山脈分布圖,回答小題。(1)圖中ABCD是我國的山脈,敘述正確的是( ?。?br/>①A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和第二級的分界線上②B位于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上③C為天山,當地居民喜食牛羊肉,青稞酒和糌粑④A在北京的東北方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2)以下為ABCD主要經過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其中正確的是( )①A——京②B——內蒙古③C——新④D——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下圖為我國主要糖料作物基地分布示意圖?;卮鸶餍☆}。(1)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 ?。?br/>A.黑、吉、遼、寧 B.吉、遼、內蒙古、新C.寧、新、隴、晉 D.新、吉、內蒙古、黑(2)下列四幅圖,最能反映甘蔗主要產區農業生產方式的是( ?。?br/>A.A B.B C.C D.D18.劉歡的《好漢歌》唱到“大河向東流哇,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哇……風風火火闖九州”歌詞包含了豐富的地理知識。那么從歌詞中我們能推測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br/>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19.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回答問題。(1)上述材料是( )地區的寫照。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2)對人類生產和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br/>A.太陽輻射強 B.日照時間長C.森林草原茂盛 D.低溫、缺氧(3)為促進該區域發展,我國在該地區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有( ?。?br/>A.南水北調 B.青藏鐵路 C.西氣東輸 D.西電東送20.關于我國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造成夏季青藏高原氣溫低的原因是緯度位置B.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C.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河流均為內流河D.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二、填空題21.青藏高原海拔較低的地區,分布著 農業,主要農作物有 、小麥等。22.青藏地區位于 以西、 以北、 和 以南,包括 自治區、 省和 省西部,主要聚居的少數民族是 族,漢族人主要在本區 省的東部。23.將下列省區的主要地形區與它們的稱號正確匹配四川盆地 A世界屋脊長江三角洲 B天府之國青藏高原 C塞上江南臺灣島 D魚米之鄉寧夏平原 E祖國寶島24.如今,隨著 的開通,在鐵路沿線附近陸續開辦了許多加工點,經過加工的牛羊肉產品將走向全國各地。25.讀“青藏地區的位置和地形圖”指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A 山;B 山;C 山;D 山;E 江;F 江;G 江;H 江;I 盆地;J ;K 市26.讀“青藏地區的位置和地形圖”指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稱。A 山;B 山;C 山;D 山E 江;F 江;G 江;H 江I 盆地;J ;K 市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西藏地處我國第一級階梯的青藏地區,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但太陽輻射強,去西藏自治區旅游需要攜帶氧氣袋、棉衣和墨鏡等,照相機可以不用攜帶,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藏傳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佛教寺院是大昭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教徒現有2億多人,以亞洲為最多.相傳在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紀,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悉達多 喬答摩(即釋迦牟尼)所創.佛教下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喇嘛教等教派.流傳于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國的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其經典為漢文系統,稱為北傳佛教.流傳于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和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佛教,以小乘佛教為主,其經典為巴利文系統,稱為南傳佛教.流傳于中國西藏、青海、內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佛教屬北傳佛教的分支,其經典為藏文系統,稱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3.【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相關知識。題目中的糌粑、青稞酒、獻“哈達”等信息告訴我們這個地方是青藏地區,這個民族就是藏族,故答案選B。其它選項的少數民族都沒有這些習俗,故不選。【點評】知道藏族的生活方式。4.【答案】(1)D(2)A【解析】【分析】(1)、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據圖分析可知,三江指的是圖中的②是瀾滄江,③是長江,④是黃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位于圖中的甲省,即青海省;擁有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該地發展河谷農業;該地地勢高、氣壓低;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青藏高原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擁有大量的珍稀動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驢等.保護本區的自然環境,防止和控制生態破壞、草場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對于同緯度其它地區,青藏高原海拔高,為高原山地氣候,氣候寒冷,很多地方終年冰雪覆蓋,即具有氣溫低,降水少的特點。【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氣候特征的識記。6.【答案】(1)D(2)A【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寧寧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優良牲畜品種是牦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2)火車上了高原后,寧寧體會到了人們說的“到了昆侖山,氣息已奄奄”。從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壓強較低,人們感覺缺氧,發生高原反應。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D。(2)A。【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水熱條件好,因而適宜耕作,適宜發展河谷農業,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其他地區發展了高寒畜牧業,主要畜種有藏綿羊、臧山羊、牦牛等。7.【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但氣溫較低。青藏高原內部比較平坦,不是地面崎嶇。主要特征是雪山連綿,冰川廣布。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本區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在這里,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8.【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烏魯木齊的相關知識。此圖為課本6-76的圖,圖名為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標志,實地位置在烏魯木齊市郊區,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標志的位置。9.【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我國省區的省會的認知。A新疆的省會城市,B是青海省的省會城市,C是甘肅的省會,D是西藏的省會即首府,故答案為D。【點評】掌握我國省區的省會。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是糌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棒佤巍笔浅疵娴牟卣Z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11.【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相關知識。青藏地區由于地勢高,氣溫低,形成“高”“寒”,地表形成了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自然景觀,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導致太陽能十分豐富;由于海拔高,城鎮人口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而地熱資源是源于地球內部的能量釋放,和“高”“寒”無關。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12.【答案】C【解析】【分析】青藏地區由于海拔高,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其種植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因為在河谷地帶海拔低,氣溫高,風力小,水熱充足,土壤肥沃,農業較發達,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青藏高原的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它們相對青藏高原的其他地區來說,主要有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無霜期長,熱量相對充足,氣候更為優越。地勢平坦,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水熱條件好,因而適宜耕作,成為農業發達地帶。適宜發展河谷農業。13.【答案】A【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都有眾多的湖泊、但湖泊性質和類型差異大.故符合題意。B.地勢平坦,但海拔高度差異大(青藏高原的海拔高,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故不符合題意。C.青藏高原位于中緯度, 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位于中低緯度.故不符合題意.D.青藏高原西北部不受季風影響.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都同屬于中低緯度,但兩地海拔高度差異大,青藏高原地勢高,海拔平均4000多米,不受季風影響自,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緊鄰東海,受季風影響明顯。14.【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拉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拉薩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新的居民小區改善了生活條件,實現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到西藏投資的人越來越多,當地十分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拉薩城市建設變化的理解。15.【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鐵路相關知識。青藏鐵路途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兩地,故A選項說法錯誤。小麥不是青藏地區的農產品,故B項錯誤。青藏鐵路只穿過西藏、新疆兩個省區,故答案選D。所以最終的答案為C。【點評】知道青藏鐵路相關知識。16.【答案】(1)B(2)D【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位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大興安嶺,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和第三級的分界線上,所以①錯誤;C為天山,當地居民喜食牛羊肉,但喜食青稞酒和糌粑的是藏民,與新疆無關,所以③錯誤。故選擇B。(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大興安嶺,主要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而京是北京的簡稱,所以①錯誤。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位分布和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識記。17.【答案】(1)D(2)B【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省級區劃分布及其簡稱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它們的簡稱分別是新、吉、內蒙古、黑。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甘蔗種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A為畜牧業,主要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B為水稻種植,精耕細作,主要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C為旱地種植,主要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D圖重要的牦牛,主要位于我國的青藏地區。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我國各省級區劃分布及其簡稱、我國各地農業生產方式的識記。18.【答案】B【解析】【分析】河流由海拔高處流向低處。從歌詞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故B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充沛降水;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使得我國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向低一級階梯的時候,落差大、水流湍急,蘊藏了豐富的水能。19.【答案】(1)A(2)D(3)B【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這里有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膽怯的羚羊、湛藍的天空,這里也是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上述材料是青藏地區的寫照。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對人類生產和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低溫、缺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為促進該區域發展,我國在該地區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青藏鐵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20.【答案】B【解析】【分析】造成夏季青藏高原氣溫低的原因是海拔高,故A錯誤;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故B正確;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河流大多為內流河,額爾齊斯河位于新疆北部,注入北冰洋,屬于外流河,故C錯誤;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故D錯誤.故選:B.【點評】我國自然環境多種多樣,氣候類型比較復雜;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河湖多分布在外流區;我國資源總量大、人均不足.21.【答案】河谷;青稞【解析】【分析】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高”和“寒”成為本區最突出的區域地理特征,氣溫低也成為制約本區農牧業的主導因素,本區的農牧業為一種特殊的高寒農牧業。受氣溫的制約,本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溫度較高的谷地,如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稱為“谷地農業”。主要農作物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麥、豌豆等。故答案為:河谷;青稞。【點評】本題考查青藏地區農業方面的內容,理解解答即可。22.【答案】橫斷山;喜馬拉雅山;昆侖山;阿爾金山;西藏;青海;四川;藏;青海【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民族等情況。青藏地區位于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主要聚居的少數民族是藏族,漢族人主要在本區青海省的東部。故答案依次是橫斷山、喜馬拉雅山、昆侖山、阿爾金山、西藏、青海、四川、藏、青海。【點評】知道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民族等情況。23.【答案】B;D;A;E;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盆地被譽為天府之國,長江三角洲被譽為魚米之鄉,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臺灣島被譽為祖國寶島,寧夏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的識記。24.【答案】青藏鐵路【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鐵路開通的作用。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在鐵路沿線附近陸續開辦了許多加工點,經過加工的牛羊肉產品將走向全國各地。答案是青藏鐵路。【點評】知道青藏鐵路開通的作用。25.【答案】阿爾金;昆侖;唐古拉;巴顏喀拉;金沙;瀾滄;怒;雅魯藏布江;柴達木;羊八井;拉薩【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地區的相關情況。A 阿爾金山;B 昆侖山;C 唐古拉山;D 巴顏喀拉山;E 金沙江;F 瀾滄江;G 怒江;H 雅魯藏布江;I柴達木盆地;J 羊八井;K 拉薩市。故答案依次是阿爾金、昆侖、唐古拉、巴顏喀拉、金沙、瀾滄、怒、雅魯藏布江、柴達木、羊八井、拉薩。【點評】知道青藏地區的相關情況,包括河流、山脈、盆地、城市等。26.【答案】阿爾金;昆侖;唐古拉;巴顏喀拉;金沙;瀾滄;怒;雅魯藏布江;柴達木;羊八井;拉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阿爾金山,B為昆侖山,C為唐古拉山,D為巴顏喀拉山,E為金沙江,F為瀾滄江,G為怒江,H為雅魯藏布江,I為柴達木盆地,J為羊八井,K為拉薩。【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高原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的識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