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下冊分層同步練習第四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4.2山川秀美一、單選題1.中國地域遼闊,氣候萬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B.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寒帶C.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平原面積比例大D.我國氣候差異顯著,溫帶季風氣候對我省影響大2.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年味的路線。關于圖1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路線A沿途經過我國的三大平原B.路線B跨越了我國三級階梯C.路線D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數民族風情D.由于海拔高,春節我國最低溫出現在乙地區3.2018年12月25日,被譽為“最美高鐵”的杭黃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見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杭州在黃山的東南方 ②兩地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③兩地都地處第一階梯 ④高鐵選線關系密切的是地形和城市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往往是重要分界線。下圖表示華北平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黃河和長江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①都流經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②都是季節性河流③都是自西向東④都有豐富的水能資源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下列有關我國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流向國外的河流是外流河B.我國外流河都注入太平洋或印度洋C.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河流都是內流河D.怒江、雅魯藏布江均注入印度洋7.下列屬于季風氣候對我國影響的是( )A.使全國夏季普遍高溫多雨B.提供了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優越條件C.減弱了我國北方的嚴寒D.使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8.下游河段被稱為“地上河”的河流是 ( )A.長江 B.珠江 C.黃河 D.淮河讀圖5,回答以下小題。9.圖中①所示的地形區是( ?。?br/>A.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 C.東南丘陵 D.準噶爾盆地10.下列地理現象中,受圖4所示地勢特點影響的有( ?。?br/>①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 ②杭州一月份均溫高于北京③東部交通比西部更便利 ④拉薩七月份均溫低于上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西安屬于( ?。?br/>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暖溫帶、非季風氣候C.亞熱帶、非季風氣候 D.暖溫帶、季風氣候12.讀我國四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四座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br/>A.甲 B.乙 C.丙 D.丁(2)根據氣溫曲線可知,位于北方的城市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13.我國夏季氣溫的主要特點是( ?。?br/>A.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氣溫都較高B.南北氣溫差異大C.氣溫最低區域在北方D.東高西低,氣溫差異大14.我國第一級階梯是( ?。?br/>A.淺海大陸架B.青藏高原以東、以北的高原和盆地C.東部的平原和丘陵D.西南部的青藏高原15.冬季時,我國北方的黑龍江省冰天雪地,而南方的海南島卻是鳥語花香。造成我國冬季氣溫南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陸位置不同 B.地勢高低不同C.緯度高低不同 D.晝夜長短不同16.有關圖中河流自然地理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br/>A.上游河道彎曲,被稱為“九曲回腸”B.中游江闊水深,被譽為“黃金水道”C.下游落差大、水流急,被譽為“水能寶庫”D.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被稱為“第一大河”復雜的自然環境,使我國不同地域的差異十分顯著。讀下圖,回答問題。17.圖4中①、②兩地夏季氣溫相差很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br/>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人類活動 D.地形因素18.圖4中③區域生態環境脆弱。為實現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br/>A.引進良種,積極鼓勵天然放牧B.采取植樹種草與建梯田等措施相結合C.全部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D.增加糧食播種面積,把陡坡開墾為耕地19.長江、黃河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和地形區是( ?。?br/>A.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B.青海、甘肅和黃土高原C.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D.四川、甘肅和柴達木盆地20.圖為某班同學繪制的我國97°30′E地形剖面圖,圖中甲地應該是( ?。?br/>A.準噶爾盆地 B.青藏高原 C.柴達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21.我國浙江省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 ( )A.偏北風 B.偏南風 C.偏西風 D.偏東風22.下列幾座山脈環繞的地形區為青藏高原的是( ?。?br/>A. B.C. D.二、填空題23.黃河下游的河床,是舉世聞名的“ ”,目前下游河床仍在 ?。ㄗ兓?br/>24.長江發源于 山,流經 、 、 、 (地形區),注入 海,劃分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 和 ,是我國第 長河.長江水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有 和 之稱.25.黃河在流經 游河段后,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 ?。?br/>26.“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其中的“西北風”和“東南風”反映了我國的哪一種氣候特征 ?。?br/>27.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區名稱:A 盆地;B 平原;C 高原;D 丘陵28.我國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一是 ??;二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域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南北跨度很大,地跨熱帶、溫帶,沒有在寒帶的國土,所以B錯誤;我國地形種類多樣,山區面積比例大,所以C錯誤;我國氣候差異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我?。ㄕ憬。┯绊懘?,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域特征的識記。2.【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重要地理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路線A沿途經過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所以A符合題意;路線B跨越了我國第二、三級階梯,所以B符合題意;四條線路中,路線B沿途能看到更多少數民族風情,線路D反而較少,所以C不符合題意;我國天氣最低溫出現在黑龍江的漠河,所以D錯誤。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重要地理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3.【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杭州在黃山的東北方,兩地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兩地都位于第三級階梯,高鐵選線關系密切的是地形和城市。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杭黃高鐵東起杭州市,終至黃山市,線路建設正線全長265公里,初期運營時速250公里。 杭黃高鐵開通運營后,大大壓縮杭州至黃山間的時空距離。杭黃高鐵途經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景區,堪稱世界級黃金旅游高鐵線。 沿線城市不僅加快了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還通過滬昆、杭甬、寧杭、合福等多條線路與全國高鐵網相連,牽手全國70多個城市,與華東、華南、西北、華北等地區實現互通。4.【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①是青藏高原,②是華北平原,③是東北平原,④是塔里木盆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華北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黃淮海平原。位于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自古即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占中國1/5。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和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和長江不是季節性河流,長年有水,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和長江概況的識記。6.【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外流河是指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內流河。我國的外流河有的注入太平洋,有的注入印度洋,有的注入北冰洋。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大多屬于內流河,但額爾齊斯河屬于外流河,注入北冰洋。怒江、雅魯藏布江均注入印度洋。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西南地區的少數河流注入印度洋,只有額爾齊斯河一條河流注入北冰洋,沒有河流注入大西洋。7.【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是是我國夏季普遍高溫。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普遍高溫多雨,減弱了我國北方的嚴寒。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的原因是海拔高,與季風氣候無關。季風氣候提供了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優越條件,說法不妥。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影響極大,夏季普遍高溫,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得當,使農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長期內,能夠得到充足的熱量和水分。我國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種植界線比世界同緯度其他地區明顯偏北。8.【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黃河的相關情況,黃河的中游流經了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這里植被遭到破壞,地表得不到保護,在夏季多暴雨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大量 的泥沙被攜帶,到下游河道變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故出現“地上河”景觀的河流為黃河,此題答案選擇C。【點評】此題考查黃河的相關情況,屬識記類。【答案】9.A10.C【解析】【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地形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9.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可知,①區域是四川盆地。故答案為: A10.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流自西向東流,故①正確。杭州氣溫高于北京是受緯度的影響,故②排除。③東部地區沿海,交通便利,故正確。④拉薩海拔高于上海,故氣溫低,正確。故答案為: C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所處的溫帶帶是暖溫帶。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指標是活動積溫,自北向南習慣上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五個溫度帶,青藏高原屬于以高寒為特征的高原氣候區。12.【答案】(1)D(2)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氣候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分析氣候柱狀圖可知,四座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丁。故選擇D。(2)本題考查的是北方地區的氣候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北方地區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均溫低于0°,年降水量低于800mm,所以甲和乙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方地區的氣候的識記和對氣候柱狀圖的判讀。13.【答案】A【解析】【分析】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我國冬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氣溫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是:①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②氣候分布:(1)東部沿海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從南到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2)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臺灣省、廣東省、海南省、云南省。(3)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4)西北地區分布著溫帶大陸性氣候。(5)青藏高原地區分布著高原山地氣候。14.【答案】D【解析】【分析】我國第一階梯的地形區有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位于第一階梯上的地形區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位于第二階梯上的地形區主要有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階梯上地形區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東南丘陵.15.【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我國南北氣候差異顯著,我國北方黑龍江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而海南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度較高,兩者同是季風氣候,但一個屬溫帶,一個熱帶,主要因兩地緯度位置不同造成溫差,海南緯度低屬熱帶,黑龍江緯度高屬溫帶,故此題選擇C。【點評】此題考查我國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屬理解題。16.【答案】D【解析】【分析】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被稱為我國“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水能寶庫”,中游河道特別彎曲,被稱為“九曲回腸”,下游江闊水深,被譽為“黃金水道”.故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區,依次流經我國三級階梯,貫穿四大地形區,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支流眾多,水源充足,通航里程長,有黃金水道的美譽,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有水能寶庫之稱.【答案】17.D18.B【解析】【點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是人們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破壞植被;氣候干燥,黃土土質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蝕嚴重、千溝萬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7.根據給出的圖中信息可知,①是青藏高原,②是四川盆地。雖然緯度相差不大,但圖4中①、②兩地夏季氣溫相差很大,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因素。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18.圖4中③區域是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為實現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采取植樹種草與建梯田等措施相結合,重點是保持水土,治理水土流失。全部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太絕對。增加糧食播種面積,把陡坡開墾為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19.【答案】A【解析】【分析】長江與黃河共同流經的省區是青海和四川,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故選:A.【點評】(1)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干流依次流經青海、西藏、四川等11個省區;流經的地形區依次是: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2)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干流依次流經青海、四川、甘肅等9個省區;流經的地形區依次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布。根據我國97°30′E地形剖面圖分析可知,甲地以北是天山,以南是昆侖山,說明甲地是塔里木盆地,其余不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主要地形區分布的識記,對地形剖面圖的解讀能力。21.【答案】B【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浙江季風的特點,浙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溫暖濕潤,冬季盛行來自西伯利亞、蒙古的偏北風,寒冷干燥,故此題應選擇B。【點評】此題考查浙江季風的特點,知道夏季風的方向和特點。22.【答案】C【解析】【分析】A是位于新疆的三座主要山脈,中間夾著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B環繞的是東北平原;D項環繞的是黃土高原;C項所示是青藏高原。因此本題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稍有難度。23.【答案】地上河;增高【解析】【分析】黃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這里有著名的壺口瀑布和三門峽.沿途接納了汾河、渭河等來自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時也帶來大量泥沙.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平均高出兩岸地面4~5米,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目前下游河床仍在增高,由于無支流匯入,下游流域面積狹?。?br/>故答案為:地上河;增高.【點評】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后注入渤海.黃河全長5 464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流域面積75萬千米2.24.【答案】唐古拉;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宜昌;湖口;一;上;水能寶庫;黃金水道【解析】【分析】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流經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注入東海;劃分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湖北省的宜昌和江西省的湖口;長江干流全長6300多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游河段位于階梯交界處,水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長江流域水能資源豐富,有“水能寶庫”之稱.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的40%,可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的一半以上.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左右.依據題意.故答案為:唐古拉;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宜昌;湖口;一;上;水能寶庫;黃金水道.【點評】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最終注入東海,干流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總面積180余萬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約9600余億立方米.25.【答案】中;黃土高原【解析】【分析】青海龍羊峽以上為河源段,發源于巴顏喀拉山的卡日曲是黃河的源頭.從卡日曲到龍羊峽,河流大部分流經于青藏高原上,河道迂回曲折,兩岸多湖泊沼澤,河水清淺穩定.龍羊峽至青銅峽,為峽谷和川地相間分布的地形.這一段共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青銅峽等近20個峽谷,水流湍急,總落差1300多米,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黃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這里有著名的壺口瀑布和三門峽.沿途接納了汾河、渭河等來自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時也帶來大量泥沙.黃河下游游蕩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平均高出兩岸地面4~5米,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故答案為:中;黃土高原.【點評】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26.【答案】季風氣候顯著【解析】【分析】我國不但氣候類型多樣,而且季風氣候顯著.在我國季風區內,冬、夏風向有規律地更替著.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西北風”和“東南風”是指的季風.正是這種冬夏相反的盛行風向變化,帶來了明顯的氣候季節變化.故答案為:季風氣候顯著.【點評】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27.【答案】塔里木;長江中下游;黃土;山東【解析】【分析】據圖可知,A是塔里木盆地,B是長江中下游平原,C是黃土高原,D是山東丘陵。【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為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第一級階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以高原、盆地地形為主,主要包括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形區;第三級階梯以平原、丘陵為主,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東南丘陵等地形區。28.【答案】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解析】【分析】我國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故答案為: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點評】我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因此“氣候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而北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因此“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國大陸面積廣闊,西部伸入亞洲內陸,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