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教案一、學習目標1.掌握“推恩令”和刺史制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及鹽鐵專賣、北擊匈奴等鞏固大一統的措施。二、學習重難點重點: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和影響。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三、課程學習導入新課:圖片導入:出示:夏曾佑的話語……目標導學一:漢武即位帝國憂1.出示ppt上的材料材料一:“地主豪強役財驕益,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曲” ——《史記·平準書》材料二: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還很活躍。諸王門下聚集許多賓客,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對中央集權很不利。中央集權很不利。材料三:(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漢書·食貨志》材料四:匈奴三萬人進入上郡,三萬人進入云中。2、教師點撥: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等方面都面臨著重大的挑戰。目標導學二 推恩削爵弱諸侯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P58第一段,歸納總結出漢武帝的治國之策。2.教師講述具體過程:(1)利用地圖講解劉邦的郡國并行制導致七國之亂,漢景帝平叛之后并未能根除諸侯勢力過大問題。(2)展示“推恩令”的圖片(3)教師介紹酌金奪侯和刺史制度的建立。(4)利用圖示總結漢武帝采取的以上三點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上的控制目標導學三:獨尊儒術立正統1.回答漢武帝的治國之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P58第二個標題,全面認識“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容。3.教師補充材料:經學家夏侯勝說“通曉了經術,獲得高官厚祿就像從腳底下揀起一粒菜籽那樣容易?!? —樊樹志《國史概要》4.合作探究一:根據圖片,說說從戰國時期到西漢,我國思想領域呈現出怎樣的演變趨勢?(1)趨勢:戰國的“___________”,秦朝“焚書坑儒” ,到西漢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2)這一趨勢反映出( )①中央集權的加強 ②思想控制的加強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學派的消亡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從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到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你有何認識?(結合教材P58相關史實)5.“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要求我們目標導學四:鹽鐵官營抑富商1、閱讀材料,結合課本P59“鹽鐵專賣”第二段,回答漢武帝的治國之策。出示三則材料:(1) (2)(3)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既買之。 —《史記.平準書》目標導學五:開疆拓土破匈奴1.閱讀材料,結合課本P60第一段,完成表格。2.出示圖片3.名將風采(1)圖片衛青 霍去病(2)詩詞鐵騎猛封狼居胥,金戈狂掃焉支山。此生若增廿年壽,馬踏匈奴過燕然。(3)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武帝鞏固了大一統局面,西漢開始進入鼎盛時期。4.合作探究二 試比較“秦皇漢武”。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有“秦皇漢武,恨不同時”之說。秦秦始皇和漢武帝的雄才偉略、文治武功在當時都是空前的,他們在鞏固政權、維護國家統一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材料一:圖一 圖二材料二: 完成“秦皇漢武” 加強中央集權表格(1)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秦皇漢武的哪一措施?(2)完成材料二中的表格。(3)概括指出兩位封建帝王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秦皇漢武開創的大一統基業,承載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來的中國,歷盡滄桑,也曾戰亂分裂。但是,不管危機多么深重,總是能夠重新走上統一安定的大道,重現蓬勃生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今朝!四、課堂總結漢武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等方面采取諸多措施,將西漢王朝推向鼎盛,“大一統”格局對漢民族形成和中華文化的影響,感悟統一是國家發展強盛的基石!五、板書設計地方諸侯國實力過大威脅中央集權漢 推恩令 采納主父偃建議,實行推恩令武 建立刺史制度帝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鞏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使儒家學說成為正統思想固 在長安興辦太學大 漢武帝將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鑄造五銖錢一 鹽鐵專賣 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統 五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王 漢武帝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朝 反擊匈奴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取得漠北戰役的勝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