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口與人種》導學案一、導學內容:“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問題”、“不同的人種”。二、教學目標:1. 運用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2. 運用地圖說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3、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4、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5、在地圖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三、重點人口分布的特點。四、學法指導:合作探究,閱讀課外資料,利用地圖和資料,正確提取、加工信息,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五、導學過程(一)世界人口的增長。1、① 從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所需的時間有何變化?② 這種時間的變化,說明了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有何變化?③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2、①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是由 的高低決定的,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是由 和 所決定的。②寫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三者之間的關系式:③當人口自然增長率>0時,表示人口 ,數值越大,表示增加越 ,也就是人口增長 ;當人口自然增長率=0時,表示人口既不 ,也不 ,也就是人口停止 ;當人口自然增長率<0時,表示人口 ,數值越大,表示減少越 ,也就是人口減少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的含義是 ,用公式表示為 ;人口密度的單位是 ;2、回答:①看一看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地區是是人口 地區。主要地形是 。②看一看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內的主要地區是是人口 地區。主要地形是 。3、①人口稠密地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②人口稀疏地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三)人口問題1、了解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哪些方面的問題。2、了解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原因。3、小組合作完成: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四)不同的人種1、比較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了解世界三大人種形成的原因,樹立世界所有人種平等的觀念。2、,說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六、達標檢測1、非洲是黑人的故鄉,但在美洲卻有一定的數量,原因是( )A.地理環境 B.宗教信仰 C社會經濟 D.歷史原因2、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后果有( ) ①交通堵塞 ②居住條件差 ③就業困難 ④饑餓貧困 ⑤自然環境惡化 ?⑥勞動力短缺 ⑦國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3、關于人口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迅速增長有利于資源的開發和環境的保護 B.人口增長過快,數量過多,會出現許多社會問題 C.人口增長緩慢,會出現勞動力短缺,人口年輕化的問題 D.人口出現零增長,最有利于社會的發展 4許多國家出現了鄉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的現象,原因有( ) ①鄉村的富余勞動力越來越多 ②城市有較好的教育條件 ③城市的各種環境都好 ④城市的污染少 ⑤城市的生活條件好 ⑥城市的就業機會多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5、當前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是( ) A.越來越慢 B.越來越快 C.基本持平 D.穩定不變化 6、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主要位于( ) A.熱帶雨林地區 B.溫帶大陸內部C.南半球中高緯度的平原地區 D.北半球中低緯度的近海地區7、下列數據分別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組是( ) A.2.2%,1.7% B.2.5%,1.5%C.1.5%,1.7% D.1.0%,0.3% 8、下列地區中,人口較為稠密的是( ) A.我國長江中下游平原 B.巴西亞馬孫平原 C.南極大陸 D.撒哈拉大沙漠9、關于世界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稠密地區都分布低緯度地區 B.面積較大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區 C.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洲是南美洲 D.荒漠、極地、高山高原、熱帶雨林等地區人口稀少 11、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_____________減去_____________。12、世界上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_____________表示。13.下列關于人口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增長速度要高于經濟發展的速度B.人口增長速度要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C.人口增長速度要與經濟發展速度相適應D.人口增長的速度要停止下來最好14、世界上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洲及北美洲東部等。15、人口的發展必須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展相適應,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協調。16、下列屬于人口稀疏地區的是( )A.亞洲東部 B.非洲北部 C.亞洲南部 D.北美洲東部17、區別人種的主要依據是( )A.居住地區 B.體質特征 C.宗教信仰 D.風俗習慣七、課堂小結:八、教學反思:本節課基礎知識較多,理解起來沒有困難,學生預習情況課堂效果都很好,小組長的掌控情況也很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