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教學設計課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課 第四課 學科 政治 年級 高一課標要求 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明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學習 目標 必備知識: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及其要求。 關鍵能力:感受中國夢與個人夢之間的關系,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結合時政熱點、國家重大政策等,理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核心 素養 1.政治認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和新時代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堅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必然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科學精神:準確把握中國夢、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三者之間的密切聯系。明確中國夢是任重而道遠,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辯證認識歷史機遇期的機遇與挑戰,最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既充滿信心,又準備好走曲折的路。 3.公共參與:實干才能興邦。深刻理解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主動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為實現中國夢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擔自己的責任。重點 1.中國夢的本質和特點 2.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實現偉大夢想 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安排 4.當代青年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偉業中的歷史責任難點 理解偉大夢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和偉大事業及其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法 議題式教學,設置情境,探究討論,啟發式教學議題 主議題:如何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子議題:1.偉大夢想,中國夢是什么夢、是誰的夢? 2.宏偉藍圖,怎樣去放飛夢想、書寫華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展示問題:你的心中,有著怎樣的大學夢、從(強)軍夢,祖國統一夢? 結合素材,開動腦筋,思考本課相關內容。 結合素材 思考議題環節一:什么夢,誰的夢 中國夢的本質講授新課 展示視頻:“中國夢 強軍夢 我的夢”紅色主題教育 一、中國夢的本質 1.中國夢的本質 2.中國夢的特點 3.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 探究1.包括統一夢、強軍夢等在內的中國夢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本質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 通過中國夢的討論和展示,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和新時代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和新時代黨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已成為激蕩在近14億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二、如何理解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的夢,四個偉大之間是什么關系 1.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2.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角度 3.“四個偉大” 有著準確嚴密的內在邏輯關系 探究2.如何理解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的夢,四個偉大之間是什么關系? 準確把握中國夢與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關系,明確在黨的領導下,要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深刻把握“四個偉大”的內在邏輯關系,用聯系的觀點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環節二:中國夢,我的夢 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講授新課 三、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2.如何實現戰略安排 探究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步步去實現,請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的認識? 通過對兩步走戰略的理解和對2050年的憧憬,明確中國夢是任重而道遠,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辯證認識歷史機遇期的機遇與挑戰,最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既充滿信心,又準備好走曲折的路。我的圓夢計劃 探究4.當代青年,如何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我們的青春壯麗之歌? 實干才能興邦。深刻理解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主動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為實現中國夢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擔自己的責任。課堂小結 通過教學,了解中國夢的本質,理解為什么要實現中國夢,作為個人如何將個人夢宇中國夢有機結合起來。了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及其要求。主動擔當,為實現中國夢付出自己的努力。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