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人文地理)下冊分層同步練習第四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4.2山川秀美一、單選題1.冬季時,我國南方的海南島鳥語花香,而北方的黑龍江冰天雪地,造成氣溫南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陸位置不同 B.緯度高低不同C.地勢高低不同 D.晝夜長短不同2.我國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 )A.太行山一長江一線 B.大別山一淮河一線C.秦嶺一淮河一線 D.大別山一海河一線3.我國下列城市中,雨季最長的是( )A.哈爾濱 B.廣州 C.武漢 D.拉薩4.古人對陸地地形的特點非常熟悉,這在很多詩文中就有體現,根據所學知識將詩文與描寫地形錯誤的選出來。( )A.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平原B.遠看是山,近看成川——高原C.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地D.環滁皆山也——丘陵5.黃河在下列哪個省區入渤海?( )A.內蒙古 B.河南 C.山東 D.河北6.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人們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來描述黃河多沙狀況,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 D.青藏高原7.“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句中的“春風”的風向是( )A.冬季風 B.夏季風 C.偏北風 D.偏南風8.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根本原因是( )A.中游地勢高,下游地勢低B.上游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C.下游河道彎曲,水流不暢,泥沙淤積D.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9.內蒙古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美稱,關于河套平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處黃河中游 B.以河谷農業C.氣候濕熱,宜種菠蘿 D.河流有凌汛現象10.關于我國的季風氣候,表述錯誤的有( )A.夏季風溫暖干燥,冬季風寒冷濕潤B.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有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風C.季風使黑龍江北部成為世界上種植水稻最北的地區D.我國水旱災害嚴重主要跟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有關11.影響我國的最大的災害性天氣是( )A.梅雨 B.寒潮 C.臺風 D.水旱12.我國的季風氣候區,一般指( )A.我國地勢的第二,三階梯 B.夏季風能到達的地區C.季風能到達的地區 D.南方地區13.下圖是“沿89°E經線(部分)的地形剖面圖,圖甲、乙所在地形區分別是( )A.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C.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14.元朝時,溫州人周達觀奉命隨外交使團遠赴真臘(今柬埔寨)。回國后,他把自己的見聞寫成了《真臘風土記》(下圖),為了能更快的到達真臘,該使團船隊起航的時間應該是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在黃河流域圖中,黃河下游流域面積特別狹窄,其原因是 ( )A.華北平原地勢平坦,支流難以匯入B.華北平原氣候干旱,無支流匯入C.河床、堤壩高于地面,支流無法匯入D.河道西側山脈夾峙,支流無法匯入16.魯提轄打死鎮關西后被官府追捕,走投無路上了山西五臺山削發為僧,法號智深,綽號“花和尚”…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北方山西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17.讀“長江流域圖(圖)”,回答下面小題。(1)長江支流眾多,以下河流屬于長江支流的是( )A.通天河、岷江 B.金沙江、烏江C.渭河、漢江 D.雅礱江、贛江(2)唐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船行之“快”主要是因為( )A.行至下游,河面寬闊,利于船只行駛B.行至中游,河道曲折,徑流量大C.行至上游,河道平直,船行不受干擾D.行至上游,順流而下,水流湍急( )(3)長江中下游地區容易形成洪澇災害,主要是因為流域內( )①降水集中,強度大②受損失人口多③中游河道彎曲④農業受災面積廣⑤支流眾多,水系發達⑥財產損失大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18.四川盆地與準噶爾盆地相比較,共同特點是( )A.都屬季風區 B.都是綠洲農業C.都位于第二級階梯上 D.都有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19.武漢和上海都是我國長江沿線的主要港口城市,它們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位于長江下游地區 ②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③處于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關于亞洲水系特征的說法,錯誤的是( )A.缺少內流河,內流地域面積狹小B.大河多發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C.西部河流少,徑流量小D.廣闊的地域為形成眾多的大河提供了條件二、填空題21.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1)鄰國:A、 ,B、 ,C、 ;(2)省區:D、 ,E、 ,F、 ;(3)海域:G、 海, H、 海;(4)河流:I、 , L、 ;(5)地形區:M、 高原N、 盆地;O、 平原。22.長江源于 高原上的 山脈,注入 海。23.長江給予我們 、 、 等諸多便利。僅就航運而言,長江 江闊水深,終年不凍, 以下可以四季通航。24.受 和 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內的盛行方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25.不同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 和 。26.我國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一是 ;二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冬季時,我國南方的海南島鳥語花香,而北方的黑龍江冰天雪地,造成氣溫南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緯度高低不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南北跨緯度廣,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南方的低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大,獲得的光熱多,氣溫高;我國北方的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小,獲得的光熱少,氣溫低.所以,當黑龍江(北方)還是冰天雪地時,海南島(南方)已春耕生產。2.【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區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北是溫帶季風氣候。故此題選C。其余選項都不符合題意,故不選。【點評】此題考查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屬識記題。3.【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降空間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氣候受季風影響顯著,降水空間分布自東南沿海向內陸遞減,所以上述四個城市中廣州的年降水量最高,雨季最長。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識記。4.【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中信息分析, 環滁皆山也 ,表明周圍地區都是山,中間低,四周高,應該是盆地地形,不是丘陵,故說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5.【答案】C【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黃河的相關知識。根據“黃河流域”圖或“中國行政區劃圖”,可以看出,黃河在山東省流入渤海,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黃河在哪個省區注入海洋。6.【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黃河泥沙的來源。黃河流經了三大高原、一大平原,依次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在流經黃土高原的時候,這里植被遭到破壞,地表得不到保護,在夏季多暴雨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大量的泥沙被攜帶,所以我們推斷,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的黃土高原。故答案為:B。【點評】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導致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也使黃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治理黃河措施:上游:建設大型水庫;中游:在黃河中游植樹造林,打壩淤地,修筑梯田,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下游:加固黃河大堤。7.【答案】D【解析】【分析】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涼州”系今甘肅武威市,“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市西.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風到達河西走廊后已屬強弩之末,難以再向西北前行.廣大的西北屬于典型的非季風區,降水稀少,氣候干旱,這也是當地荒漠面積廣大的主要原因.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一年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風寒冷干燥,是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風溫暖潮濕,形成了我國的雨季8.【答案】D【解析】【分析】黃河在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大量增加,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基本無支流匯入,流域面積狹小;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根本原因是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9.【答案】D【解析】【分析】內蒙古河套平原地處黃河上游,以灌溉農業為主;該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不適宜種菠蘿;該河段處在由低緯流向高緯地區,河流有凌汛現象,故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河套平原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10.【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影響我國的季風主要是夏季風和冬季風。夏季風溫暖濕潤,帶來大量降水,冬季風寒冷干燥,降水少。其他選項說法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影響我國的季風既有冬季風,也有夏季風.根據受夏季風影響的程度,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其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玉門關位于甘肅省境內,屬于非季風區,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但是由于距離冬季風的源地較近,受冬季風的影響較明顯.11.【答案】D【解析】【分析】影響我國的最大的災害性天氣是水旱災害。其中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干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中國是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其中主要氣象災害有洪澇、干旱、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主要地質災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季風氣候區是指因海陸熱力差異或盛行風帶隨季節移動而引起的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季節而改變的地區。我國的季風氣候主要是受夏季風影響,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季風氣候的理解。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此剖面線經過西藏,新疆等省區,位于我國的西北和青藏地區。甲乙兩地以天山山脈為界,天山以北的甲地是準格爾盆地,天山以南的乙地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14.【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季風氣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溫州至真臘乘船需要偏北風。我國盛行季風氣候,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為了能更快的到達真臘,該使團船隊起航的時間應該是在冬季。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季風氣候的理解。15.【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的下游流經地區為華北平原,由于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華北平原上,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使河床抬高,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河,其它河水很難流進黃河,所以黃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積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概況的識記。16.【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可知,山西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B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因此“氣候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而北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因此“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國大陸面積廣闊,西部伸入亞洲內陸,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17.【答案】(1)D(2)D(3)C【解析】【分析】(1)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東海,流域面積廣,流量大,有眾多的支流和湖泊。長江支流眾多,如北岸的嘉陵江、雅礱江、岷江、漢水等,南岸的烏江、資水、湘江、贛江等。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中的“萬重山”是指巫山,這首詩是在三峽所作,三峽位于長江上游地區,落差大,水流湍急,順流而下,速度快。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主要是由于降水集中,強度大、中游河道彎曲、支流眾多,水系發達。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km,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居世界第三位。長江干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長江干流宜昌以上為上游,宜昌至湖口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江流經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區、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中上游地區,峽谷多,城鎮稀疏,下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城鎮密度高。18.【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我國四大盆地的特點及其差異。四川盆地位于季風區,不屬于綠洲農業,四川盆地與準噶爾盆地都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兩盆地礦產資源都不算豐富,四川盆地的天然氣較多,而準噶爾盆地則有克拉瑪依油田,ABD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項C敘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為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第一級階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以高原、盆地地形為主,主要包括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形區;第三級階梯以平原、丘陵為主,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東南丘陵等地形區。19.【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漢位于長江中游,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概況的識記。20.【答案】A【解析】【分析】亞洲內流區面積廣大,故A敘述錯誤;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故B敘述正確;西亞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亞洲西部河流少,徑流量小,故C敘述正確;亞洲廣闊的地域為形成眾多的大河提供了條件,故D敘述正確。故選:A。【點評】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亞洲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亞洲內流區面積廣大。21.【答案】蒙古;印度;朝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廣西壯族自治區;黃海;南海;黃河;長江;青藏;四川;華北【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我國陸上鄰國、行政區劃、母親河以及地形等知識。鄰國:A、蒙古,B、印度,C、朝鮮 ;省區: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E、黑龍江,F、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域:G、黃海, H、南海;河流:I、黃河, L、長江;地形區:M、青藏高原,N、四川盆地;O、華北平原。故答案依次是蒙古、印度、朝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廣西壯族自治區、黃海、南海、黃河、長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華北平原。【點評】知道我國陸上鄰國、行政區劃、母親河以及地形等知識。22.【答案】青藏;唐古拉;東【解析】【分析】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流經11個省區,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故答案為:青藏;唐古拉;東。【點評】長江干流流經的省區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源頭至湖北省宜昌市是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為中游;湖口以下至長江入海口為下游。23.【答案】航運;發電;灌溉;干流;宜賓【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長江的作用。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有“黃金水道”之稱。故它給予我們航運、發電和灌溉等諸多便利。長江干流江闊水深,四川宜賓以下四季通航。故答案依次是航運、發電、灌溉、干流和宜賓。【點評】知道長江的作用。24.【答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解析】【分析】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很大,夏冬兩季氣壓差較大,形成顯著的季風氣候,影響我國的冬季風主要來自于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冬季風影響過的地區,寒冷干燥;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給我國東部地區帶來豐富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由此可見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故答案為: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點評】中國季風氣候區面積廣大.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在季風區內,冬、夏風向有規律地更替.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這種冬夏相反的盛行風向變化,在相當程度上帶來了明顯的氣候季節變化.25.【答案】生產;生活【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不同的地形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不同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人們因地制宜發展生產也體現了這一觀點。故答案是生產和生活。【點評】知道不同的地形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26.【答案】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解析】【分析】我國氣候的兩個主要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故答案為: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點評】我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加上我國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我國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因此“氣候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而北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因此“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二;由于中國大陸面積廣闊,西部伸入亞洲內陸,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