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第一課:家住平原3.1.2用機械種莊稼-同步練習班級: 姓名: 學號:一、單選題讀“某國地形分布圖”,完成問題。1.從圖上看,該國的地勢特點是( )A.東西高,中間低 B.四周高,中間低C.西部高,東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2.據圖分析該國中部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科技發達,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B.地廣人稀,規模化生產產量高C.平原地區,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東西臨海,降水豐富灌溉便利3.下列關于下圖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描述,正確的是(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脈——落基山脈C.③海灣——墨西哥灣 D.④河流——亞馬孫河4.讀某國沿 40°N 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5.讀某國沿 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 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 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暑假里,琳琳參加了美國田野探險旅行活動。據圖回答問題。6.琳琳在探險旅行中經過甲河,該河的名稱是( )A.剛果河 B.密西西比河 C.尼羅河 D.亞馬孫河7.在美國中部大平原,琳琳收集了很多的信息,其中符合當地實際的有( )①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②土地遼闊,地勢低平③勞動力充足,實行精耕細作④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產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圖是“某大洲沿38°N 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8.圖中M、N分別是( )A.太平洋落基山脈 B.大西洋落基山脈C.太平洋安第斯山脈 D.大西洋阿爾 卑斯山脈9.關于P地區農業生產的特點下列概括較準確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現代化的大牧場C.用機器種莊稼 D.稻作文化的印記10.近幾年的中美貿易爭端給美國農業造成了沖擊,美國的許多農場因農產品滯銷而破產。滯銷的農產品不可能是( )A.小麥 B.咖啡豆 C.棉花 D.玉米11.有一位美國大平原上的農民,他種的田地比我們這里一千人種的田地面積還大,一天,他來中國旅游,中國老農好奇地問:“你一個人種那么多的田地,還有時間出來玩?看你的手上沒有一點老繭,不像個做事的農民。”下面是一位翻譯的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A.美國的農業主要是雇傭工人生產B.美國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C.優越的自然條件可以減少勞動量D.美國農業的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12.讀某國沿 40°N 地形剖面示意圖可知,甲區域“用機械種莊稼”的生產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勢低平,土地遼闊B.經濟發達,科技先進C.地處低緯,熱量充足D.西高東低,降水豐沛2.一方水土養一方人,13.美國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這里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麥 B.小麥和玉米 C.玉米和水稻 D.水稻和土豆14.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表現在( )①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②渠道、河流環繞大片稻田③農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④農業大規模使用機械生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讀美國農業帶(區)分布圖及地形剖面圖,回答問題。圖1美國農業帶(區)分布圖 圖2美國沿36°N地形剖面圖15.甲地形區為( )A.阿爾卑斯山脈 B.落基山脈C.安第斯山脈 D.大分水嶺16.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熱量17.圖中乙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點,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流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形平坦,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如果你去美國中部大平原旅游,以下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河流密布 B.大面積的麥田C.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的房子 D.機械耕作19.下列不屬于美國中部大平原生活特點的是( )A.人們居住比較分散B.人們生活水平比較高C.人們通常居住在高腳屋里D.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勞動人手不多20.下列關于美國地形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A.美國地形具有東西兩側高、中部低的特點B.美國地形西部低,東部高C.美國地形南部高大,北部相對低矮D.美國地形由西向東呈漸低的階梯狀分布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許多農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讀美國地形分布圖和農業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1.關于美國農業生產條件分析不正確的是( )A.美國平原面積廣大,耕地多B.美國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C.美國因地制宜實行農業區域專門化,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條件D.美國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農業生產水源嚴重不足22.從圖中的信息可知( )A.美國地勢東高西低 B.美國平原狹小,山脈眾多C.美國最長的河流自北向南流 D.五大湖全在美國境內讀美國本土的農業帶(區)圖,回答下面小題。23.圖示體現的美國農業特點是( )A.自動化 B.機械化 C.專業化 D.商品化24.圖中A區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 )A.水稻 B.棉花 C.大豆 D.玉米25.有關美國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西部是高大的山系 ②中部是廣闊的平原③地勢南部高、北部低 ④地勢東西高、中部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C【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屬于容易題。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區域東西兩側是高海拔的山脈,中間的地勢地平的平原,因此地勢特點是中間低,東西兩側高。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該國中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適合發展種植業,故C符合題意;A和B是人文條件,故排除。中部大平原東西兩側是山脈,故D排除。故答案為:C3.【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的位置以及主要地理事物。根據題干讀圖分析可知,①為大西洋,②為阿巴拉契亞山脈,③為墨西哥灣,④為密西西比河。綜上,ABD項錯誤,答案為C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美國的位置及相關地理事物,學生讀圖回顧所學對應即可。4.【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圖示可知,甲是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勢地平,土地遼闊,故A正確;B是人文原因,故排除;該區域位于中緯度,故C錯誤;D說法與機械化種植莊稼沒有必然聯系,故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美國機械化生產的原因,屬于容易題5.【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圖示可知,甲是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勢地平,土地遼闊,故A正確;B是人文原因,故排除;該區域位于中緯度,故C錯誤;D說法與機械化種植莊稼沒有必然聯系,故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美國機械化生產的原因,屬于容易題【答案】6.B7.B【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產生活方式,屬于容易題。6.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甲位于北美洲,是密西西比河;剛果河在非洲,尼羅河在非洲,亞馬孫河在南美洲。故答案為: B7.根據所學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機械化程度高,地勢地平且遼闊,主要生產旱作物,故①②④正確。③是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生產方式,故排除。故答案為: B【答案】8.B9.C【解析】【點評】本題考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8.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該大洲是北美洲,山脈N是落基山脈、大洋M是大西洋。故答案為:B9.P地勢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特色是機械化生種植莊稼。A是非洲大草原,B是澳大利亞,D是湄公河平原。故答案為:C10.【答案】B【解析】【分析】美國本土位于溫帶,不生產熱帶農產品咖啡豆,故美國農場滯銷的農產品不可能是咖啡豆。故答案為:B。【點評】美國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實現專業化生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主要以玉米,小麥,大豆,稻米,棉花,煙草為主。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國農業生產的最大特點是機械化生產;中國農業生產以精耕細作為主,故B符合題意,ACD說法與題意不吻合。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美國生產的 特點,屬于容易題。12.【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國是美國。根據設問可知,與機械化有關的自然因素。A符合題意;B是人文因素,故排除;該圖是40°N,是中緯度,故排除C;甲處是平原,地勢平坦,故排除D。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分析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內容,屬于容易題。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適合種植旱田作物,如玉米、大豆、小麥為主。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產特色,屬于容易題。14.【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圖分析, 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美國的中央大平原,該區域農業生產以家庭為主,地廣人稀,需要依靠機械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答案】15.B16.D17.C【解析】【點評】本題難度一般,熟悉美國農業的相關知識即可作答。15.結合所學, 甲地形區為落基山脈,A、C、D錯,B對。故答案為:B。16.結合所學, 美國偏北的小麥區種植的是春小麥;偏南的小麥區種植的是冬小麥, 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熱量,A、B、C錯,D對 。故答案為:D。17.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遼闊、 經濟發達,科技先進 ,因此機械化水平高, ②④對; 密西西比河貫穿該流域,灌溉較便利以及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并不是其機械化水平高的原因, ①③ 錯。故答案為:C。18.【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相關知識。A項,密西西比河貫穿其中部,河流密布 ,A不符合題意;B項,本區農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可能看到 大面積的麥田 ,B不符合題意;C項,高腳屋是東南亞的典型聚落,在美國不太可能看到看到,C符合題意;D項,本區勞動人手不多,機械化程度高,效率高產量大,商品化、一體化程度高,可以看到機械耕作,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中部。(2)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3)地形和土壤:地勢平坦。土地面積廣,土壤肥沃。(4)水文:密西西比河貫穿平原中部,灌溉方便19.【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活特點。地廣人稀,人們居住的比較分散,A對;人們生活水平較高,B對;高腳屋屬于東南亞一帶的典型民居,C錯;勞動人手不多,機械化程度高,效率高產量大,商品化、一體化程度高,D對。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廣人稀,人們居住的比較分散; 人們生活水平較高,以肉類食物為主;交通發達。勞動人手不多,機械化程度高,效率高產量大,商品化、一體化程度高。20.【答案】A【解析】【分析】美國地形分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通過美國地形圖中可以看出其地勢特點是東西兩側高、中間低,故答案為:A。【點評】美國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地跨寒溫熱三個溫度帶,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國,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對農業發展有利,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美國的農業實現了生產地區的專業化,機械化,效率高,產量大,同時,美國還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能源、鋼鐵、機械、化工等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軍事技術和尖端技術領域處在世界領先的重要地位。同時,美國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稱為民族的大熔爐。【答案】21.D22.C【解析】【點評】美國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地跨寒溫熱三個溫度帶,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國,地形主要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對農業發展有利,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美國的農業實現了生產地區的專業化,機械化,效率高,產量大,同時,美國還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能源、鋼鐵、機械、化工等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軍事技術和尖端技術領域處在世界領先的重要地位。同時,美國是非常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稱為民族的大熔爐。21.美國的平原面積約占國土的一半,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國家,故A正確。美國農業的生產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故B正確。美國因地制宜實行農業區域專門化,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條件,故C正確。美國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但以密西西比河為主的河流提供了灌溉水源,故D錯誤。故答案為:D。22.由圖可以看出,美國的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間低,故A錯誤。美國平原廣闊,山地較少,故B錯誤。美國最長的河流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入海洋,故C正確。五大湖中只有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國,其余四個湖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故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23.C24.B【解析】【點評】(1)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為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農業發達。農業生產過程高度機械化、電氣化,生產效率高。農業地區生產的專門化為美國農業的另一大特點,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地區優勢,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技術,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管理。(2)美國農業生產最大的特點是地區專門化。乳畜帶分布在五大湖及東北地區,小麥區分布在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北部為春小麥,中部為冬小麥,玉米帶分布在小麥區之間,南部為棉花帶,墨西哥灣沿岸為亞熱帶作物帶,西部地中海氣候區為水果和灌溉農業帶,高山高原區為畜牧和灌溉農業帶。23.由圖可知,圖中美國每個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和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這充分體現了美國農業的地區生產專業化特點,C對,ABD錯。故答案為:C。24.由圖可知,圖中A緯度較低,熱量充足,是棉花帶,B是小麥區,C是乳畜帶,D是玉米帶,E是畜牧業和灌溉農業區,B對,ACD錯。故答案為:B。25.【答案】C【解析】【分析】美國地域面積比較大,地形主要以山地和平原為主,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是美洲第二大的國家,領土包括美國本土、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美國本土的地形特征是東西兩側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脈是落基山脈,海岸山脈和內華達山脈等,由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擠壓碰撞而成。中部是廣大的平原,占美國本土面積的二分之一。東部是低緩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