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單元檢測同步試題一、單選題1.在高雄的六合夜市,小濤一家盡情享受了用當地食材制作的美味小吃。小濤一家一般不太可能吃到的是( )A.鹽蒸蝦 B.海鮮粥 C.青稞餅 D.筒仔米糕2.我國自古就有“南稻北麥”、“南甜北咸”之說,南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 ?。?br/>A.喜馬拉雅山—長江 B.昆侖—黃河C.秦嶺——淮河 D.南嶺—珠江3.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br/>A.傣族 B.苗族 C.水族 D.彝族4.北方地區的氣候屬于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5.我國領土的最南端是( ?。?br/>A.海南島 B.西沙群島 C.曾母暗沙 D.帕米爾高原6.在有“臺灣夏威夷”之稱的恒春墾丁,小濤一家本想晚上在海邊燒烤??墒窍挛玳_始的大風大雨讓小濤很失望。對此,爸爸勸小濤說,這里下雨是正常的。他爸爸這樣說的理由是墾丁屬于( ?。?br/>A.中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B.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C.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 D.季風氣候,西北季風影響大7.黃巖島海域一艘編號為“瓊三亞7246”的船在作業,根據編號此船來自( ?。?br/>A.海南省 B.廣東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8.960多萬平方千米是指( )A.我國全部領土面積 B.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C.我國的海洋面積 D.我國的領空而積9.“窗戶紙糊窗外”,“不吃鮮菜吃酸菜”,“吉祥喜慶粘豆包”的民俗說明東北三省的氣候( ?。?br/>A.溫暖 B.四季如春 C.寒冷 D.炎熱多雨10.“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這首歌詞里的“西北風”和“東南風”指的都是( )A.夏季風 B.臺風 C.颶風 D.季風11.下列山脈中屬于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的分界線的是( )A.天山 B.雪峰山 C.祁連山脈 D.橫斷山脈12.我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的確定,主導因素是( )A.地形差異 B.降水差異C.河流差異 D.耕作制度差異二、填空題13.烏魯木齊位于新疆 部,地處 _北麓 盆地南緣,自古就有“ ”的稱謂,是連接 南北、溝通 與 的交通樞紐。14.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15.我國漢族主要集中在 部和 部;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等邊疆地區.16.我國東部地區 廣闊,氣候較為 ,有利于發展 。此外,東部地區 、 、 發達, 眾多, 豐富,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但是這里 資源和 資源相對短缺, 也困擾著東部地區的發展。17.北京的地理坐標位置是 ,位于 平原的北部邊緣.18.根據各地的 位置,自然和 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區區域,即 地區、 地區、 地區 地區.三、問答題19.我國地形地勢有什么特征?20.你知道去烏魯木齊最佳的旅游時間是什么時候嗎?為什么?你能向游人們推薦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嗎?(至少推薦三個)四、材料分析題21.五千年的歷程,朝代更替。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厚重的歷史文化為中國留下了著名的六座歷史都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古都坐標】中國六大古都分別是北京、洛陽、南京、開封、西安、杭州六座城市。圖1【古都風貌】以圖中的古都① 、②為例。圖2 圖3 圖4 圖5(1)圖 1 中,古都①是 省的行政中心,從四大地理區域看,古都①屬于 地區。古都③所在省級行政區劃的簡稱是 ,古都②因豐富的文物古跡遺存、現代建筑聞名中外,成為全國的 中心。(2) 古都①位于關中平原,古都②位于 地形區。古都②所屬氣候類型可以用材料中的圖 表示。(3) 綜合上述材料,成為都城一般要具備哪些自然條件?22.(研究性學習)課題名稱:我國多種多樣的地形課題資料:我國地形分布示意圖。課題思考:(1)寫出圖中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C、D的名稱。(2)寫出圖中A山峰、B盆地、F平原的名稱。(3)分析圖中E處降水少的原因和G地夏季氣溫低的原因。(4)說出①、②兩處適合建水電站和適合發展內河航運的分別是哪處?五、綜合題23.“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已成為2020疫情期間華夏兒女的口號,讓我們一起走進疫情。讀圖,回答問題。材料一:長江水系圖(圖1)圖 1長江水系圖材料二:“中國疫情地圖”(圖2)和“中國鐵路干線分布示意圖”(圖3)圖2 中國疫情地圖(截至2020年1月25日) 圖3 中國鐵路干線分布示意圖材料三:新冠肺炎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截止1月25日,圖2中疫情最輕的省區卻未發現確診病例。該省區占全國1/8的土地,而常住人口只有340萬人左下;再加上經濟不發達,來當地打工和外出打工的人也并不多,很少有人員大面積流動。(1)武漢位于圖中 處(填字母),它屬于哪一省區 ?。ㄌ詈喎Q);(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期間,D市某公司有一大批抗疫物資準備沿江而上水運至武漢,你認為可行嗎?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讀“中國疫情圖”可知,截至1月25日,我國疫情最輕的省級行政區是 ,位于我國的第 級階梯。(4)根據材料二、三的圖文資料,從人文角度概括該省區疫情最輕的原因。24.(熱愛祖國,寄情山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我國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 理的特點,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1)請寫出圖上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A 是 地區, B 是 地區, C 是 地區,D 是 地區。(2)A、B 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一線;該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列舉其地理意義(至少兩個)。(3)造成 B、D 地區農業生產的差異的最大因素是 (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 ,請提一條有效治理建議。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稞主要產自我國的青藏高原,屬于高寒作物,不可能產自臺灣,更不可能吃到用當地生產的青稞制作的青稞餅。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2.【答案】C【解析】【分析】南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區,以南是南方地區。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秦嶺——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等。3.【答案】A【解析】【分析】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節日;苗族的傳統節日是蘆笙節;水族的傳統節日有卯節、端節等;彝族的傳統節日是火把節。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實行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的政策。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加快發展本地區的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業。4.【答案】A【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北方的氣候類型。我國南方地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故答案是A。【點評】知道北方的氣候類型。5.【答案】C【解析】【分析】我國領土的四至點是:最北端是位于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在53°N附近;最南端是位于海南省的曾母暗沙,在4°N附近;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在73°E附近;最東端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在135°E附近,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領土最北端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端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最南端是海南省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西端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帕米爾高原。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臺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 有“臺灣夏威夷”之稱的恒春墾丁,正好位于臺灣的南部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臺灣位于我國的東南部,大體緯度在北緯22°到北緯26°之間,北回歸線從中間穿過,冬季氣溫較高,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一月均溫在0℃以上。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臺灣的火燒寮。7.【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瓊是海南省的簡稱。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簡稱的識記。8.【答案】B【解析】【分析】960多萬平方千米是指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不包括領海、領水、領空。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領土包括一個國家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即領空,是主權國管轄的國家全部疆域。 位于國家主權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空間。9.【答案】C【解析】【分析】東北地區緯度位置較高,冬季氣候寒冷;東北地區有“窗戶紙糊窗外”,“不吃鮮菜吃酸菜”,“吉祥喜慶粘豆包”的民俗,說明了東北地區的寒冷.根據題意.故選:C.【點評】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季風區,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但由于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雪期自南向北越來越長,降水集中于夏季.10.【答案】D【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季風的特點,我國沿海地區受季風影響,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冬季吹偏北風,寒冷干燥,故此題中的西北風指冬季風,東南風指夏季風,總之統稱季風,故此題答案選擇D。【點評】此題考查季風的特點,屬理解題。11.【答案】C【解析】【分析】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是青藏高原的邊緣線部分---昆侖山、祁連山一線。故答案為:C。【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為界。12.【答案】B【解析】【分析】我國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以400mm年等降水量線為界,此線以西為西北地區,降水較少,蒸發量大于降水量,為草原荒漠景觀,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此線以東為北方地區,降水量較多,為溫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自然條件、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異把我國分成了四大地理區域,分別是北方地區,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區,主要特征是降水較多,西北地區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區,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氣候為依據,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為依據,青藏地區與其他地區以地形為依據分界。13.【答案】中;天山;準噶爾;開天辟地之門戶;天山;新疆;內地【解析】【分析】依據教材結合地圖,可以找到烏魯木齊在新疆的位置。【點評】此題考查烏魯木齊在新疆的位置,同時也考查了學生觀察地圖的能力。14.【答案】漢族;壯族【解析】【分析】我國有56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故答案為:漢族;壯族.【點評】我國共有56個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壯族.15.【答案】中;東;西北;西南;東北【解析】【分析】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故答案為:中;東;西北;西南;東北.【點評】我國共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民族分布特點為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漢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和東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16.【答案】平原;濕潤;種植業;交通;通信;教育;城市;人力資源;礦產;能源;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東部地區的優勢和劣勢。我國東部地區平原廣闊,氣候較為濕潤,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有利于發展種植業。此外,東部地區交通、通信、教育發達,城市眾多,人力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但是這里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相對短缺,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也困擾著東部地區的發展。故答案依次是平原、濕潤、種植業、交通、通信、教育、城市、人力資源、礦產、能源、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點評】知道東部地區的優勢和劣勢。17.【答案】40°N、116°E;華北【解析】【分析】北京的經緯度是(40°N,116°E),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故答案為:40°N、116°E;華北.【點評】北京市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在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被河北省環抱,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18.【答案】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解析】【分析】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區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根據題意.故答案為: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點評】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地理區域體現了區域內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線反映出區域之間的地理差異性.19.【答案】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解析】【分析】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我國地勢的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特點是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故答案為: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地形地勢特征,難度不大,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能力,要注意題目要求保證答案完整。20.【答案】最佳旅游時間:8月、9月。原因:烏魯木齊深居內穡,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最熱月是7、8月,平攙氣溫25.7℃;最冷月是1月,平均氣溫-15.2℃。去新疆旅游最佳時間是秋天的8月和9月,這時天氣已經開始涼爽,瓜果也已經成熟。 推薦景點:國際精雪場、紅山、水磨淘風景區、南山西白楊溝、一號冰川、人民公園、亞洲中心等。【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我國四大分區中西北地區的相關知識。首先要知道烏魯木齊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同時了解該地區主要盛產水果,秋季瓜果成熟,故最佳旅游季節為初秋。【點評】此題綜合考查了烏魯木齊的氣候類型,農業特色,以及著名旅游景點。21.【答案】(1)陜西;北方地區;浙;文化(2)華北平原;4(3)河流:河湖沿岸,水資源較為豐富。地形:都是平原,區域周圍一般有山河險勢,易守難攻。氣候:季風氣候,氣候適宜,適于生產生活。【解析】【分析】(1)-(2)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古都①是西安,是陜西省的行政中心,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圖3是杭州,是浙江省行政中心,簡稱浙;古都②是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位于華北平原,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3)根據城市形成的條件,一般從地形、河流、氣候等自然角度考慮。故答案為:(1)陜西、北方地區、浙、文化(2)華北平原、4(3) 河流:河湖沿岸,水資源較為豐富。地形:都是平原,區域周圍一般有山河險勢,易守難攻。氣候:季風氣候,氣候適宜,適于生產生活。【點評】本題考查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難度適中。22.【答案】(1)C是大興安嶺;D是雪峰山(2)A是珠穆朗瑪峰;B是塔里木盆地;F是長江中下游平原(3)E處降水少的原因是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幾乎不受夏季風的影響;G地夏季氣溫低的原因是海拔高(4)①處適合建水電站;②處適合發展內河航運【解析】【分析】(1)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其中第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自北向南分別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圖中C是大興安嶺,D是雪峰山。(2)由圖可知,圖中A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B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F是南方地區的長江中下游平原。(3)由圖可知,E處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由于該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難以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稀少、氣候干旱;G地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夏季氣溫低。(4)圖中①地是位于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適合修建水電站;而②處地勢平坦,水流平緩,航運價值高,適合發展內河航運。【點評】(1)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為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2)第一級階梯主要是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以高原、盆地地形為主,主要包括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形區;第三級階梯以平原、丘陵為主,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東南丘陵等地形區。(3) 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勢、緯度、海陸位置、洋流及人類活動等。具體表現為:隨緯度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沿海地區溫差小,內陸地區溫差大;暖流流經地區氣溫高,降水多,寒流流經地區氣溫低,降水少;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4)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被稱為我國“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被稱為“水能寶庫”,中游河道特別彎曲,被稱為“九曲回腸”,下游江闊水深,被譽為“黃金水道”。23.【答案】(1)B;鄂。(2)可行。因為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可以四季通航。(3)西藏;一。(4)地廣人稀(人口稀少或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人口流動性小。【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武漢位于圖中B處(填字母),它屬于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湖北省簡稱是鄂。(2)“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期間,D市某公司有一大批抗疫物資準備沿江而上水運至武漢,我認為可行。因為長江干流江闊水深,終年不凍,宜賓以下可以四季通航。(3)讀“中國疫情圖”可知,截至1月25日,我國疫情最輕的省級行政區是西藏,位于我國的第一級階梯。(4)根據材料二、三的圖文資料,從人文角度概括西藏疫情最輕的原因是西藏地區地廣人?。ㄈ丝谙∩倩蛉丝诿芏鹊停?;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人口流動性小;不利于疫情傳播。【點評】西藏,簡稱“藏”,首府拉薩市,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24.【答案】(1)北方;南方;西北;青藏(2)秦嶺——淮河與我國1月份°C等溫線基本一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基本一致; 是溫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去的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等等(3)地勢(4)黃土高原;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等。【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A 是北方地區, B 是南方地區, C 是西北地區,D 是青藏地區。(2)A、B 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該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列舉其地理意義:秦嶺——淮河與我國1月份°C等溫線基本一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基本一致; 是溫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去的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等等(3)造成 B、D 地區農業生產的差異的最大因素是地勢。青藏地區海拔高,氣候寒冷,熱量不足,農業生產不發達。(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黃土高原,請提一條有效治理建議: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等。【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