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人在社會中生活單元檢測同步試題一、單選題1.觀察以下4幅等高線圖,地形部位名稱排列與圖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C.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D.①鞍部;②陡崖;③山脊;④山谷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2.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地圖,你認為下列對地圖的利用不正確的是( )A.旅游時帶好旅游交通圖 B.查找山脈時用地形圖C.繪制學校地圖采用小比例尺 D.網上查找公交線路用電子地圖3.當駕駛員不認識路,打開車上的導航地圖,選擇路線,邊看圖邊行進,可以省時省力,準確到達目的地。車載導航地圖屬于( )A.地形圖 B.農業圖 C.交通圖 D.政區圖4.聚落一般分為兩大類,即( )A.散村與集村 B.鄉村與城市 C.集鎮與鄉村 D.集鎮與城市5.圖幅相同的條件下,下列比例尺表示內容最詳細的是( )A.1:50000 B. 千米C.1:2000 D.圖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100千米6.下列四幅圖的圖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表示河流最寬的是( )A. B.C. D.7.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發射升空。小軍同學想知道海南文昌的位置,他應該查找( )A. 世界政區圖 B.中國地形圖C.中國政區圖 D.亞洲氣候圖下圖是某校學生繪制的某社區環境地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該地圖中缺少的要素是( )A.圖例 B.比例尺 C.注記 D.指向標9.寶安客運中心汽車站在寶安公園的( )方向A.東南 B.東北 C.西南 D.西北10.讀某區域的等高線示意圖,完成問題。(1)圖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正確的是( )A.A山峰B山脊 B.A鞍部B山谷 C.A山峰B山谷 D.A鞍部B山脊(2)圖中CD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A.3千米 B.0.3千米 C.30千米 D.300千米11.畫某一地區的平面圖,應該在圖上注明( )A.方向、圖例、顏色 B.圖例、注記、比例尺C.方向、等高線、圖例 D.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七年級某班教室里貼有四幅大小相同的地圖,分別是:①世界地圖②中國地圖③山東地圖④金鄉縣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2.四幅地圖,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13.四幅地圖描述內容最詳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下圖為浙江某山村等高線地形圖,下列關于圖上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A.①④都是山頂 B.②③都是山脊C.甲村地勢低洼 D.乙河東西流向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家住云南的小明計劃暑假到上海游玩,為更好地規劃路線,他先后查看了中國政區圖、上海交通圖等地圖.小明坐火車到達上海后,借助滴滴出行APP直奔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5.下列四幅地圖,如果圖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國政區圖 B.上海市交通圖C.中國鐵路分布圖 D.中共一大會址導游圖16.滴滴司機為保證準確地把小明送到目的地,通常用的地圖類型是( )A.電子地圖 B.地形圖 C.政區圖 D.氣候分布圖二、填空題17.圖例:是地圖的 ,包括各種 ;注記是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 .18.圖例▲的含義是 ,圖例 的含義是 .19.地圖的語言非常豐富,但地圖的基本“語言”是 、 、 和 。20.讀下面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A點在甲村的 方向;圖中公路的走向是 。(2)B點的地形部位是 ;圖上等高距是 米;此網的數字比例尺應是 ;假如量得丙村與丁村的圖上直線距離約是2厘米,那么兩村的實地直線距離大約是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間修建一條公路,應選擇 (②或③)線,理由是 。(4)如果在該地區建設小城鎮,甲、乙、丙、丁四個村莊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 村,理由是 。(5)為了解決未來小城鎮的用水、用電問題,該地區計劃在④處修建水電站。選擇該處建壩的理由是 。21.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 .22.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 方面,還包括 、 、 、 和 等各個方面。舉例說明:查詢外地信息——信息交流;赴北京求學——文化交流;不同區域的物資流動——物產交流;到甘肅支教——人才交流;去武漢做生意——經濟交流;召開技術交流會——技術交流。三、材料分析題23.閱讀圖文,回答問題。結合材料,分析不同區域之間應在哪些方面加強與外地的聯系。24.讀下面聚落圖和民居圖,回答問題:(1)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甲圖表示 聚落,這種聚落類型的房屋建筑特點是 ,居民主要工業、商業、服務業、金融業等;乙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2)甲圖和乙圖在景觀上的區別有哪些?(3)根據丙圖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是什么?25.閱讀下文,思考問題。材料一:①我的家住在張村。那里山清水秀,物產豐富。村子里,誰家來了遠方的客人,大家都會帶上自家的美食前來看望,鄰里之間如同兄弟姐妹,走動得很勤。茶葉和柑桔是我們的特產。鄉親們最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茶葉和柑桔豐收的季節。由于質量好,它們大都銷往大城市,深受城市居民歡迎。②張村所在區域等高線圖(下圖)材料二:上海市的南京路號稱“中華商業第一區”。它在舊社會被稱為“十里洋場”,深受殖民文化影響。如今,南京路上既有綜合性的大商場,也有名特商品的專賣店。在這里,您可以采購到全國各地的特產。大街上每天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這些人中有很多來自農村鄉鎮,他們在這里購物,體閑,娛樂,學習,感受大都市特有的氣息。(1)圖中①②兩處易形成河流的是 ;張村到鄰村王村、李村直線距離差不多,約 千米。判斷張村到哪個村實際距離更遠,為什么 (2)從特色上來說,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的分別是什么類型的社區 (3)你認為張村與南京路可以發生哪些聯系 為什么 四、綜合題26.圖1是我國東部季風區某蔬菜園和農家樂生態園的位置示意圖,圖2是該地農家樂生態園附近的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回答。(1)圖1與圖2相比較,比例尺大的是 。(2)蔬菜園位于城區以北,清水河的西岸。根據蔬菜園的位置,評價該蔬菜園發展蔬菜生產的條件。(3)蔬菜園的員工小張第一次開車從蔬菜園去城里的各大賓館送菜,由于他不認識路,他打開了車上的導航地圖,邊看圖邊行進,圓滿地完成任務。他車上的導航地圖屬于( )。A.衛星遙感地圖 B.電子地圖C.等高線地形圖 D.城市交通圖(4)城區的李明周末開車到農家樂生態園,行進的總體方向是 。李明想攀登崮山,要選擇省力易爬的路線,應該選擇a、b兩條線路中的 。崮山的海拔高度約在 米之間。27.有一種稱呼叫“驢友”,是對戶外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愛稱。下圖為某“驢友”提供的一幅活動區域圖,讀圖,完成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甲 ;乙 。(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米,C點的海拔是 米,圖中的等高距是 米。(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圖中虛線框內的山脈大致走向為 。(4)圖中D和E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28.如圖是王宅村平面圖,讀圖,回答問題。(1)此圖比例尺的表現形式為 式,轉換成文字式是 。(2)圖中鐵路的走向是 ,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 向 流。(3)從林場沿公路去王宅,先朝東南方向,然后轉向 方向,最后轉向 就可以達到王宅了。(4)如果乘坐小船沿河流從林場去王莊,此時刮北風,請問小船是順風還是逆風?(5)在本圖的定向中,應采用 定向法,常見的定向方法其實還有一般定向法和 定向法。(6)圖中“王宅”等字是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 。(7)假設量得圖上林場到王宅直線距離為5厘米,則林場到王宅實際直線距離為 千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①處于山脊和山谷中間相對平坦的部位,是鞍部;②為等高線重疊處,是陡崖;③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④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答案】2.C3.C【解析】【點評】選擇地圖時要根據目的來進行判斷,不同的地圖有不同的用處,例如地形圖是用來查看某地區的地形,政區圖是用來查看某地區的位置,交通圖是用來查看某地區的交通路線情況等。2.通過材料可知,旅游時帶好旅游交通圖,A正確。查找山脈時用地形圖,B正確。繪制學校地圖采用小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范圍越大)。C錯誤。網上查找公交線路用電子地圖,D正確。故答案為:C。3.讀題可知,駕駛員由于不認識路,因此打開地圖查找路線,所查找的是交通圖,C正確。故答案為:C。4.【答案】B【解析】【分析】聚落是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5.【答案】C【解析】【分析】比例尺是地圖三個必不可泊要素之一,是由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圖上距離都用1厘米表示,當實際距離越小時,比例尺會越大,表示的內容會最詳細,以上四幅地圖的比例尺中,1:2000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內容最詳細,C正確;而“圖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100千米”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內容最簡略,故答案為:C。【點評】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地范圍就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詳細,相反,比例尺越小,實地范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簡略。實地范圍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詳細,反之亦然。6.【答案】D【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和等高線疏密程度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應越大,內容越粗略。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小的是D項,河流最寬的是D項。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7.【答案】C【解析】【分析】地圖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地圖能夠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據使用目的,正確的選擇地圖,才能及時、準確地獲得有用的信息,想知道海南文昌的位置,應該查找中國政區圖,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考查選擇合適地圖,根據自己的目的選用不同功能的地圖,如國家政區圖查找世界的國家,地形圖觀察地形地勢,人口圖觀察人口的分布和密集程度。【答案】8.B9.D【解析】【點評】(1)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地圖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中比例尺是指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方向通常根據圖中指向標的方向來判斷,如果沒有指向標則可以默認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是對地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2)在地圖上判斷方向的首要依據就是指向標,只有在圖中沒有指向標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進行判斷,但讀圖時一定要注意看清箭頭代表的是方向還是風向,河流的流向等。8.地圖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讀圖可知,圖中有指向標、有圖例,沒有比例尺。所以根據題意選B。9.讀圖,根據圖中指向標可判斷,寶安客運中心汽車站在寶安公園的西北方向。故答案為:D。10.【答案】(1)C(2)A【解析】【分析】 (1)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可知,圖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稱分別是: A山峰B山谷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 圖中CD兩地圖上距離為3厘米 ,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3×100000=300000(厘米)=3000(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C。(2)A。【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有知識可知,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顏色不是地圖的基本要素,故畫一幅平面圖,至少應該在圖上注明的地理要素有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答案】12.A13.D【解析】【點評】圖幅大小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地范圍就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詳細,相反,比例尺越小,實地范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簡略。實地范圍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詳細,反之亦然。12.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越大,實地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實地范圍越大。四幅地圖,按比例尺由小到大排列的分別是①世界地圖②中國地圖③山東地圖④金鄉縣地圖,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3.一般來講,比例尺越大,實地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實地范圍越大。大比例尺地圖,內容詳細,幾何精度高。小范圍的地區用小比例尺,小比例尺地圖,內容簡略,精確度低。題目中實地范圍由大到小的是①世界地圖②中國地圖③山東地圖④金鄉縣地圖,故內容由簡到詳的是①②③④,根據題意,A、B、C錯誤,D正確。故答案為:D。14.【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形圖的判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④為斷崖,所以A錯誤;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彎曲的地方為山谷,因此③為山谷,所以B錯誤;甲村四周高,中間低,地勢低洼,所以C正確;根據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乙河東北流向西南,所以D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地形圖的判讀。【答案】15.D16.A【解析】【點評】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式,線段式、數字式、文字式。實際范圍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越大,則地圖的圖幅越大,反之越小。15.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如果圖幅大小相同,那么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中國政區圖、上海市交通圖、中國鐵路分布圖、中共一大會址導游圖四幅地圖中,中共一大會址圖表示的實際范圍最小,比例尺最大,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16.滴滴司機為保證準確地把小明送到目的地,通常用的地圖類型是電子地圖,A正確;地形圖、政區圖、氣候分布圖在實際出行線路規劃中作用不大,BCD錯誤;故答案為:A。17.【答案】語言;符號;數字【解析】【分析】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就是圖例,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就是注記.故答案為:語言;符號;數字.【點評】閱讀地圖要先看地圖上的圖例,看看各種地理事物在地圖上是用哪些符號表示的.不同的地圖上,圖例有時不同,看地圖時必須先熟悉一下圖例,然后在地圖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圖例和注記中應注意的是:圖例是符號,注記是文字或數字,記憶時要認真區別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18.【答案】山峰;首都【解析】【分析】在學習地圖過程中要熟記常見的圖例.“ ”表示首都;▲表示山峰.故答案為:山峰;首都.【點評】要記住常用的圖例.19.【答案】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解析】【分析】 地圖的語言非常豐富,但地圖的基本“語言”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20.【答案】(1)東南;西北;東南(2)山脊;50;1:50000;1000米(3)②;等高線稀疏,坡度小(4)丁;地勢平坦、河流交匯處、交通便捷等(5)這里為峽谷,建壩工程量小;支流多流量大;上游的盆地可以作為蓄水庫區【解析】【分析】(1)、根據所給出的指向標判讀,A點在甲村的東南方向;圖中公路的走向是東南--西北走向。(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點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圖上等高距是50米;此網的數字比例尺應是1:50000;假如量得丙村與丁村的圖上直線距離約是2厘米,那么兩村的實地直線距離大約是1000米。(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間修建一條公路,應選擇②,理由是該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小。(4)、如果在該地區建設小城鎮,甲、乙、丙、丁四個村莊發展條件最有利的是丁村,理由是地勢平坦、河流交匯處、交通便捷等。(5)、為了解決未來小城鎮的用水、用電問題,該地區計劃在④處修建水電站。選擇該處建壩的理由是這里為峽谷,建壩工程量小;支流多流量大;上游的盆地可以作為蓄水庫區。【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1.【答案】圖例【解析】【分析】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作圖例.故答案為:圖例.【點評】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叫作圖例;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叫做注記.22.【答案】物產;經濟;文化;信息;技術;人才【解析】【分析】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和人才等各個方面。 舉例說明: 查詢外地信息——信息交流; 赴北京求學——文化交流;不同區域的物資流動——物產交流; 到甘肅支教——人才交流; 去武漢做生意——經濟交流;召開技術交流會——技術交流。【點評】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其實,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技術、信息和人才等各個方面。23.【答案】 略(分別從文化、經濟、信息、技術等四個方面展開闡述。)【解析】【分析】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其實,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技術、信息和人才等各個方面。【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24.【答案】(1)城市;高樓大廈密集; 金融、商業、服務業(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2)城市高樓林立,分布密集;鄉村房屋低矮, 散落分布。(3)降水豐富,屋頂傾斜,便于排水。【解析】【分析】本題目考查學生對城市聚落的了解,知道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甲圖表示城市聚落,其房屋建筑特點是高大密集,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等工作;乙圖表示鄉村聚落,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等工作;根據丙圖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當地氣候特點是氣候濕熱,理由是屋脊坡度大,門窗比較大,有利于通風散熱和排水。【點評】要求學生了解聚落也對地理環境和人類的經濟活動發生作用,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觀不同,其中城市聚落對經濟的發展和分布更有著巨大的影響。知道房屋建筑等,都受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世界上一些獨具特色房屋建筑大多反映了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知道人類學會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的創造了各具特色的生產生活。25.【答案】(1)②;2;到李村更遠,因為到李村跨越的坡度更大,地形復雜。(2)材料一描述的是農村社區;材料二描述的是城市社區。(3)張村和南京路可以發生很多聯系,如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物產不同,功能也不同,而居民的多樣化需求,使這兩個地區可以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解析】【分析】(1)、根據河流發育于山谷,圖中①②兩處易形成河流的是②;張村到鄰村王村、李村直線距離差不多,約2千米。判斷張村到李村村實際距離更遠,因為到李村跨越的坡度更大,地形復雜。(2)、從特色上來說,材料一描述的是農村社區;材料二描述的是城市社區。(3)、張村和南京路可以發生很多聯系,如物產、經濟、文化、信息等諸多方面的交流。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物產不同,功能也不同,而居民的多樣化需求,使這兩個地區可以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點評】河水會隨地勢影響,由高的地方流到低的地方。在山地地形中,河流往往會在山谷中流淌,不會在隆起的山脊上流。根據等高線的彎曲變化,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低的部位凸出為山脊,不會發育有河流。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高的部位凸出為山谷,所以稱為河流的流經地。26.【答案】(1)圖2(2)靠近城市,消費市場廣大,靠近公路,運輸方便,靠近河流,便于灌溉。(3)B(4)東北方向;b;600~700【解析】【分析】(1)從兩幅圖看出,圖1的范圍大,比例尺應小,圖2的范圍小,比例尺應大。(2)從圖中看出,蔬菜園生產的有利條件是:蔬菜園靠近城市,消費市場廣大,靠近公路,運輸方便,靠近河流,便于灌溉。(3)導航地圖屬于電子地圖。故選項B符合題意。(4)從圖1看出,農家樂生態園位于城區的東北方向。從圖2看出,a處為山脊,坡度大,b處為山谷,坡度小,所以攀登崮山要選擇省力易爬的路線b,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等高距為100米,崮山的海拔高度約在600~700米之間。故答案為:(1)圖2;(2)靠近城市,消費市場廣大,靠近公路,運輸方便,靠近河流,便于灌溉;(3)B;(4)東北方向;b;600~700。【點評】用等高線來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就稱之為等高線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本題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與范圍大小的關系,以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27.【答案】(1)陡崖;鞍部(2)17;470;10(3)自東北向西南;東西走向(4)D處;等高線向低處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解析】【分析】 (1)根據等高線圖的基本知識可知,甲處等高線相交,說明是陡崖;乙處等高線對稱分布,說明是鞍部。(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535-518=17米, C點的海拔是470米,圖中的等高距是10米。(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東北流向西南。圖中虛線框內山脈的大致走向是東西走向。(4)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故錯誤的是D處,理由是等高線向低處突出,說明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發育。【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28.【答案】(1)數字;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800米或者八萬分之一(2)東西走向;北;南(3)西南;東南(4)順風。(5)指向標;經緯網(6)注記(7)4【解析】【分析】(1)圖右下角,比例尺1:80000,這是數字式比例尺。轉換成文字式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800米。(2)圖左上方,有一個指向標,依照指向標定向法,箭頭所指是北方,圖中鐵路與指向標垂直,故鐵路是東西走向的。河流與指向標大體平行,從細到粗的河流,流向是從北到南。(3)指向標定向法,從林場沿公路去王宅,先朝東南,再轉向西南,最后又轉向東南。(4)沿河流從林場去王宅,是往南方去,此時刮北風,是順風。(5)地圖中有指向標時,應采用指向標定向法,常見的還有一般定向法和經緯網定向法。(6)圖中“王宅”等字是在地圖上的文字說明,屬于地圖三要素中的注記。(7)圖上距離5厘米,根據比例尺1:80000,算出實際距離為4千米。【點評】考查學生對地圖基礎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