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寫意花卉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簡單了解寫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識,體驗寫意花卉的臨摹方法、步驟,掌握用筆、用墨、用色的初步技能,培養對傳統寫意花卉作品領悟、感知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摩、討論、練習等方法積極參與本課學習,努力完成寫意花卉作業。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傳統繪畫的筆墨情趣,激發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用基本筆墨技法造型。2、教學難點:對傳統筆、墨、色、生宣性能的掌握及表現花卉達到形與神的統三、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教師現場展示寫意畫,學生仔細觀看,說說都運用了哪些筆法墨法。2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和目標。二、講授新課(一)、寫意花卉:1、寫意花卉與工筆花卉圖片對比欣賞(多媒體展示圖片,學生歸納回答)2、寫意畫(教師小結)是指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針對工筆花卉而言的,寫意畫總體比較抽象,講求意境,工筆畫就比較逼真,講求真實。寫意的用紙為生宣,工筆為熟宣,技法上寫意潑墨為主,工筆則要先打底,再上色。(二)、寫意牽牛花與實景牽牛花對比分析(階段小結寫意畫的特征)1、形象概括:形象概括簡練,“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寫意畫以抒情為主,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神情,抒發作者的情趣。2、色彩夸張:以墨代色,墨色對比強烈,更有中國畫的特點。(三)、名作賞析(教師引導學生賞析作品,并對畫家略作介紹)(四)、教師作品展示(通過教師的作品展示,激發學生的創作的激情)王雪濤:(1903一1982)河北成安人,我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突破了過于工細的方法,工寫結合;色彩上創造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等多種方法,巧用色彩,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吳昌碩:(1844.8.1-1927.11.29),浙江湖州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與任伯年、蒲華、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畫面用色對比強烈。任伯年:(1840一1896),山陰(今屬浙江紹興)人。畫人物花卉仿北宋人法,純以焦墨勾骨,賦色稼厚,頗近老蓮。年未及壯,已名重大江南北。後得八大山人畫冊,更悟用筆之法,雖極細之畫,必懸腕中鋒。自言作畫如頤,差足當一寫字。間作山水,沉思獨往,忽然有得,疾起捉筆,淋漓揮灑,氣象萬千。齊白石:(1864一157)湖南湘潭人,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大凡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無一不精,無一不新。為現代中國史創造了一個質樸清新的藝術世界。(五)、牽牛花結構分析(課件展示)(六)、課堂練習﹣-﹣牽牛花的畫法(教師示范,學生跟老師同步練習,結合齊白石大師對牽牛花畫法,-“側鋒切入法”,從花瓣﹣-﹣花筒﹣-﹣花蒂﹣-﹣花蕊)1畫花瓣的時候要注意:側鋒切入時實,走時虛,邊行邊提,出現飛白,實落虛起,注意圓心,不可并排勾線,起筆窄,中間寬,邊行邊提,邊要形成橢圓。(2)、花筒調淡曙紅畫花簡,花簡不能和花瓣奪顏色,要有主次。(3)、花蕾筆尖調胭脂,畫花蕾。(4)、花托、蕊柱用墨來畫花托,中間點蕊柱。2、葉子的畫法:側鋒,顏色可用花青、墨綠、赭石、墨等,用墨加花青略調勻,筆尖蘸較濃的墨,用側鋒畫葉,幾片葉子一氣呵成,不要調一下墨,畫一下,顯得不連續。3、藤的畫法:畫枝藤濃淡結合中鋒。先要弄清楚枝藤的來龍去脈,利用筆墨的濃淡,運筆的快慢,畫出枝藤的虛實、主次關系。4、題款蓋印,完成作品。三、創作實踐臨摹或嘗試創作完成一幅寫意花卉的作品要求:1、可以臨摹范畫,也可自行創作。2、研習水、墨和色的運用。3、注意畫面整體構圖(教師巡視輔導)四、評價展示1、能否大膽地嘗試寫意畫,2、看誰畫的寫意花卉習作布局大氣,墨色變化豐富3、把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貼到展欄五、課堂小結板書設計: 8寫意花卉寫意畫:是指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