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紹興市樹人中學教育集團五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調研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5題,每題2分,共30分)1.(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正方形代表亞歐大陸,圖中圓圈能正確反映中國位置的是( )A. B.C. D.2.(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四組成語中出現的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與其全稱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黔驢技窮——湖北省 B.朝秦暮楚——陜西省C.蜀犬吠日——云南省 D.沅芷湘蘭——河南省3.(2021八上·紹興期中)以下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中,緯度最高的是( )A. B.C. D.4.由于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和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匹配正確的是( )A.回族——聽川劇,看變臉 B.壯族——過雪頓節,曬大佛C.維吾爾族——住吊腳樓 D.藏族——打林卡,吃糌粑5.(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自然景觀描述與其對應地形區的組合,正確的是( )A.崎嶇不平——黃土高原 B.千溝萬壑——青藏高原C.冰川廣布——云貴高原 D.開闊坦蕩——內蒙古草原6.(2021八上·紹興期中)山脈往往是地形區之間的分界線,下列如圖所在地形區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敘述中與我國地勢無關的是( )A.許多大河滾滾向東流入太平洋B.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D.在階梯的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8.(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表反映了我國( )地形類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所占比例 33% 26% 10% 19% 12%③ 各類地形多樣 ②山區面積廣大③地勢西高東低 ④地勢呈階梯狀分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1八上·紹興期中)唐朝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而自西域歸來的李白卻說:“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這兩種風分別是( )A.夏季風、冬季風 B.西北風、東北風C.冬季風、夏季風 D.秋季風、春季風10.(2021八上·臺州開學考)下列關于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 ②下游河段江闊水深,便于航運③防洪是治理黃河的首要任務 ④流經“塞上江南”——寧夏平原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2017七下·浙江期中)以下關于黃河和長江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都自西向東注入海洋②下游都具有江闊水深、航運便利的特點③都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④黃河和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19七下·秀洲月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 )A.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B.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C.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D.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13.(2021八上·紹興期中)關于北京與杭州兩市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位于第二級階梯,杭州位于第三個階梯B.年降水量都超過800毫米C.都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D.北京人喜歡吃面食,杭州人喜愛吃米飯14.(2021八上·紹興期中)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戰勝國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 )A.鴉片尚不能正常輸入中國 B.商品在中國依然難以傾銷C.清政府排外態度沒有改變 D.認為獲得的戰爭賠款太少15.(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侵華特點是( )A.由內地擴大到沿海地區 B.局限于東南沿海地區C.由沿海地區深入到內地 D.沿海和內地同時開放二、非選擇題(2題,每題10分,共20分)16.(2021八上·紹興期中)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讀下圖回答。(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溫差較小的是 地。(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 地。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3)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右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我們的家鄉浙江屬于右圖中三種季風氣候的 氣候。(4)浙江夏季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請結合上面圖表詳細分析其形成原因。17.(2021八上·紹興期中)讀下邊“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問題。(1)圖中反映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請將圖中的代碼A、B、C、D對號入座:降水少、沙漠分布廣的是 ,氣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 ,我國最主要的小麥產區是 。(2)甲乙兩種生產活動主要分布于上圖中的哪一條分界線兩側?這條線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的依據是什么?(3)B區域與D區域的生產方式各具特色,請結合上面三幅圖比較說明并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根據題意,正方形代表亞歐大陸,圖中圓圈位于東部的是中國的位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2.【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 成語“ 朝秦暮楚 ”中的秦是指陜西省;晉是指山西省;“ 蜀犬吠日 ”中的蜀是指四川省;“黔驢技窮”中的黔是指貴州省;“ 沅芷湘蘭 ”中的湘指的是湖南省。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23個省:河北省(冀 石家莊)、山西省(晉 太原)、吉林省(吉 長春)、遼寧省(遼 沈陽)、黑龍江省(黑 哈爾濱)、陜西省(陜或秦 西安)。甘肅省(甘或隴 蘭州)、青海省(青)、山東省(魯 濟南)、福建省(閩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臺灣省(臺 臺北)、河南省(豫 鄭州)。湖北省(鄂 武漢)、湖南省(湘 長沙)、江西省(贛 南昌)、江蘇省(蘇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廣東省(粵 廣州)、海南省 (瓊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貴州省(貴或黔 貴陽)、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4個直轄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烏魯木齊)、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銀川)、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南寧)、西藏自治區(藏 拉薩)。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3.【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各省輪廓,結合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析,緯度最高的是遼寧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4.【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雪頓節是西藏最大的節日之一。雪頓節的主要活動有曬大佛、跳藏戲和過林卡三大內容。 藏族——打林卡,吃糌粑,正確。其他說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民族眾多,風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處,創造并保留了各自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潑水節,彝族有火把節,藏族有雪頓節,苗族有蘆笙節,回族有開齋節,蒙古族有那達慕大會,高山族有豐收節,漢族有傳統的元宵節。5.【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勢坦蕩描述的是我國的內蒙古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描述的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描述的是我國南方的云貴高原;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景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橫斷山區的景觀,“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景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描述的是黃土高原的景觀,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描述的是云貴高原的景觀 。6.【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 讀圖可知,①是內蒙古高原、②是東南丘陵、③是黃土高原、④是四川盆地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 山脈往往是地形區之間的分界線 。7.【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有利于海洋氣流向陸地深入,形成降水;使得許多大河滾滾向東流入太平洋;另外,在階梯交界處,由于落差大,形成了豐富的水能資源。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與我國的地勢無關,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8.【答案】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①從表可知,我國的地形類型多種多樣,世界上的五種基本的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故①正確②從表中可知,我國的地形類型當中,面積最大的是山地,占33%,其次是高原,占26%,如果把山地、丘陵和高原稱為山區,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占國土面積的2/3。表中只反映了我國的地形分布情況,不能反映我國的地勢走向及地勢分布特點,故③④不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9.【答案】A【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中的“春風”是指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性質溫暖濕潤;而“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中的“長風”是指從亞歐大陸的西伯利亞-蒙古一帶吹來的冬季風,性質寒冷干燥,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影響我國的季風既有冬季風,也有夏季風.根據受夏季風影響的程度,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其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玉門關位于甘肅省境內,屬于非季風區,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但是由于距離冬季風的源地較近,受冬季風的影響較明顯.10.【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黃河從桃花峪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中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積狹小。 治沙是 治理黃河的首要任務 ,流經“塞上江南”——寧夏平原 , ①④ ,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黃河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 長江和黃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屬于外流河,主要補給類型都為降水補給,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11.【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下游都具有江闊水深、航運便利的特點,而黃河下游則形成了地上河,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長江概況的識記。12.【答案】D【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地區,這里的降水比南方地區偏少,氣溫較低,其民居屋頂的坡度要較小,墻體矮,但較厚;北方是旱地為主,以種植小麥為主;這里河湖稀少,公路和鐵路是當地一種常用的交通運輸方式;ABC均不符合。北方民居注意防寒保暖,室內一般有取暖設施。故選D項。【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13.【答案】D【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面向渤海,屬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北京位于 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 ,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北京人喜歡吃面食,杭州人喜愛吃米飯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歷史悠久,元、明、清 先后在北京建都,現在是全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14.【答案】B【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題干意思是說,南京條約簽訂十年之后,英國的仍未真正的打開中國市場,受中國自己自足自然經濟的抵制,英國商品滯銷,故正確;其他三項與這一時期的背景不符,故排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英國雖然通過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市場,但由于中國自然經濟的作用, 商品在中國依然難以傾銷 ;侵略者不滿足既得的利益,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再次發動戰爭。15.【答案】C【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 下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侵華特點是 有沿海地區深入到內陸地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近代通商口岸的特點:都是沿海城鎮,都是位于中國的東南;設有租界;列強侵華的產物(半殖民地色彩鮮明)。通商口岸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文明演進視角:通商口岸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窗口,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較早走向近代工業文明的地方。開放的通商口岸逐步由沿海地區向內陸深入,更加方便了帝國主義對我國富庶地區資源的搶奪,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更加沉重的負擔,使得我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6.【答案】(1)甲;乙(2)乙;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3)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4)受季風的影響;浙江位于季風區,季風具有不穩定性,有時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易形成澇災。【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甲地,氣溫年溫差較小的是乙地。(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乙地。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特點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3)、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右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溫帶季風氣候。我們的家鄉浙江屬于右圖中三種季風氣候的亞熱帶季風氣候。(4)、浙江夏季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請結合上面圖表詳細分析可知:受季風的影響;浙江位于季風區,季風具有不穩定性,有時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易形成澇災。【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7.【答案】(1)A;C;B(2)秦嶺——淮河; 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3)B區域種植小麥為主,D區域種植水稻為主;原因:北方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適合小麥生長;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水稻生長。【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圖中反映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其中,A是西北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青藏地區、D是南方地區。根據題意,降水少、沙漠分布廣的是A,氣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C,我國最主要的小麥產區是B。(2)、甲乙兩種生產活動主要分布于上圖中的秦嶺--淮河一線分界線兩側; 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3)、根據所給的圖分析,B區域與D區域的生產方式各具特色,B區域種植小麥為主,D區域種植水稻為主;主要原因:北方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適合小麥生長;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水稻生長。【點評】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以種植業為主,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以旱作農業為主,以南的地區以水田農業為主。我國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牧區受降水影響,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紹興市樹人中學教育集團五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調研試卷一、單項選擇題(15題,每題2分,共30分)1.(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正方形代表亞歐大陸,圖中圓圈能正確反映中國位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根據題意,正方形代表亞歐大陸,圖中圓圈位于東部的是中國的位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于北半球;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2.(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四組成語中出現的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與其全稱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黔驢技窮——湖北省 B.朝秦暮楚——陜西省C.蜀犬吠日——云南省 D.沅芷湘蘭——河南省【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 成語“ 朝秦暮楚 ”中的秦是指陜西省;晉是指山西省;“ 蜀犬吠日 ”中的蜀是指四川省;“黔驢技窮”中的黔是指貴州省;“ 沅芷湘蘭 ”中的湘指的是湖南省。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23個省:河北省(冀 石家莊)、山西省(晉 太原)、吉林省(吉 長春)、遼寧省(遼 沈陽)、黑龍江省(黑 哈爾濱)、陜西省(陜或秦 西安)。甘肅省(甘或隴 蘭州)、青海省(青)、山東省(魯 濟南)、福建省(閩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臺灣省(臺 臺北)、河南省(豫 鄭州)。湖北省(鄂 武漢)、湖南省(湘 長沙)、江西省(贛 南昌)、江蘇省(蘇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廣東省(粵 廣州)、海南省 (瓊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貴州省(貴或黔 貴陽)、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4個直轄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烏魯木齊)、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銀川)、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南寧)、西藏自治區(藏 拉薩)。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3.(2021八上·紹興期中)以下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中,緯度最高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各省輪廓,結合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析,緯度最高的是遼寧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4.由于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和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下列匹配正確的是( )A.回族——聽川劇,看變臉 B.壯族——過雪頓節,曬大佛C.維吾爾族——住吊腳樓 D.藏族——打林卡,吃糌粑【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雪頓節是西藏最大的節日之一。雪頓節的主要活動有曬大佛、跳藏戲和過林卡三大內容。 藏族——打林卡,吃糌粑,正確。其他說法錯誤。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我國民族眾多,風土人情多姿多彩,各民族和睦相處,創造并保留了各自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傣族有潑水節,彝族有火把節,藏族有雪頓節,苗族有蘆笙節,回族有開齋節,蒙古族有那達慕大會,高山族有豐收節,漢族有傳統的元宵節。5.(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自然景觀描述與其對應地形區的組合,正確的是( )A.崎嶇不平——黃土高原 B.千溝萬壑——青藏高原C.冰川廣布——云貴高原 D.開闊坦蕩——內蒙古草原【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勢坦蕩描述的是我國的內蒙古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描述的是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描述的是我國南方的云貴高原;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景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橫斷山區的景觀,“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景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描述的是黃土高原的景觀,石芽、石林、峰林、溶洞等描述的是云貴高原的景觀 。6.(2021八上·紹興期中)山脈往往是地形區之間的分界線,下列如圖所在地形區表示四川盆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 讀圖可知,①是內蒙古高原、②是東南丘陵、③是黃土高原、④是四川盆地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 山脈往往是地形區之間的分界線 。7.(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列敘述中與我國地勢無關的是( )A.許多大河滾滾向東流入太平洋B.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D.在階梯的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有利于海洋氣流向陸地深入,形成降水;使得許多大河滾滾向東流入太平洋;另外,在階梯交界處,由于落差大,形成了豐富的水能資源。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與我國的地勢無關,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8.(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表反映了我國( )地形類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所占比例 33% 26% 10% 19% 12%③ 各類地形多樣 ②山區面積廣大③地勢西高東低 ④地勢呈階梯狀分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①從表可知,我國的地形類型多種多樣,世界上的五種基本的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故①正確②從表中可知,我國的地形類型當中,面積最大的是山地,占33%,其次是高原,占26%,如果把山地、丘陵和高原稱為山區,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占國土面積的2/3。表中只反映了我國的地形分布情況,不能反映我國的地勢走向及地勢分布特點,故③④不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9.(2021八上·紹興期中)唐朝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而自西域歸來的李白卻說:“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這兩種風分別是( )A.夏季風、冬季風 B.西北風、東北風C.冬季風、夏季風 D.秋季風、春季風【答案】A【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中的“春風”是指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性質溫暖濕潤;而“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中的“長風”是指從亞歐大陸的西伯利亞-蒙古一帶吹來的冬季風,性質寒冷干燥,故選A。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影響我國的季風既有冬季風,也有夏季風.根據受夏季風影響的程度,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其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玉門關位于甘肅省境內,屬于非季風區,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但是由于距離冬季風的源地較近,受冬季風的影響較明顯.10.(2021八上·臺州開學考)下列關于黃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 ②下游河段江闊水深,便于航運③防洪是治理黃河的首要任務 ④流經“塞上江南”——寧夏平原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黃河從桃花峪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中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積狹小。 治沙是 治理黃河的首要任務 ,流經“塞上江南”——寧夏平原 , ①④ ,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黃河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 長江和黃河都注入太平洋,都屬于外流河,主要補給類型都為降水補給,所以汛期都集中在夏季。11.(2017七下·浙江期中)以下關于黃河和長江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都自西向東注入海洋②下游都具有江闊水深、航運便利的特點③都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④黃河和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下游都具有江闊水深、航運便利的特點,而黃河下游則形成了地上河,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長江概況的識記。12.(2019七下·秀洲月考)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 )A.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B.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C.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運輸方式D.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答案】D【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地區,這里的降水比南方地區偏少,氣溫較低,其民居屋頂的坡度要較小,墻體矮,但較厚;北方是旱地為主,以種植小麥為主;這里河湖稀少,公路和鐵路是當地一種常用的交通運輸方式;ABC均不符合。北方民居注意防寒保暖,室內一般有取暖設施。故選D項。【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北方地區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13.(2021八上·紹興期中)關于北京與杭州兩市說法正確的是( )A.北京位于第二級階梯,杭州位于第三個階梯B.年降水量都超過800毫米C.都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D.北京人喜歡吃面食,杭州人喜愛吃米飯【答案】D【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面向渤海,屬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北京位于 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 ,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 北京人喜歡吃面食,杭州人喜愛吃米飯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歷史悠久,元、明、清 先后在北京建都,現在是全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14.(2021八上·紹興期中)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寫道:《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意的不是戰敗國而是戰勝國。戰勝國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 )A.鴉片尚不能正常輸入中國 B.商品在中國依然難以傾銷C.清政府排外態度沒有改變 D.認為獲得的戰爭賠款太少【答案】B【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題干意思是說,南京條約簽訂十年之后,英國的仍未真正的打開中國市場,受中國自己自足自然經濟的抵制,英國商品滯銷,故正確;其他三項與這一時期的背景不符,故排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英國雖然通過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市場,但由于中國自然經濟的作用, 商品在中國依然難以傾銷 ;侵略者不滿足既得的利益,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再次發動戰爭。15.(2021八上·紹興期中)下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侵華特點是( )A.由內地擴大到沿海地區 B.局限于東南沿海地區C.由沿海地區深入到內地 D.沿海和內地同時開放【答案】C【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 下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侵華特點是 有沿海地區深入到內陸地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近代通商口岸的特點:都是沿海城鎮,都是位于中國的東南;設有租界;列強侵華的產物(半殖民地色彩鮮明)。通商口岸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文明演進視角:通商口岸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窗口,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較早走向近代工業文明的地方。開放的通商口岸逐步由沿海地區向內陸深入,更加方便了帝國主義對我國富庶地區資源的搶奪,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更加沉重的負擔,使得我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二、非選擇題(2題,每題10分,共20分)16.(2021八上·紹興期中)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讀下圖回答。(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溫差較小的是 地。(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 地。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3)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右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我們的家鄉浙江屬于右圖中三種季風氣候的 氣候。(4)浙江夏季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請結合上面圖表詳細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甲;乙(2)乙;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3)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4)受季風的影響;浙江位于季風區,季風具有不穩定性,有時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易形成澇災。【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甲地,氣溫年溫差較小的是乙地。(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乙地。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特點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3)、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右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溫帶季風氣候。我們的家鄉浙江屬于右圖中三種季風氣候的亞熱帶季風氣候。(4)、浙江夏季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請結合上面圖表詳細分析可知:受季風的影響;浙江位于季風區,季風具有不穩定性,有時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易形成澇災。【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7.(2021八上·紹興期中)讀下邊“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問題。(1)圖中反映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請將圖中的代碼A、B、C、D對號入座:降水少、沙漠分布廣的是 ,氣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 ,我國最主要的小麥產區是 。(2)甲乙兩種生產活動主要分布于上圖中的哪一條分界線兩側?這條線作為重要地理分界線的依據是什么?(3)B區域與D區域的生產方式各具特色,請結合上面三幅圖比較說明并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答案】(1)A;C;B(2)秦嶺——淮河; 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3)B區域種植小麥為主,D區域種植水稻為主;原因:北方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適合小麥生長;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水稻生長。【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1)、圖中反映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其中,A是西北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青藏地區、D是南方地區。根據題意,降水少、沙漠分布廣的是A,氣候高寒、人口稀少的是C,我國最主要的小麥產區是B。(2)、甲乙兩種生產活動主要分布于上圖中的秦嶺--淮河一線分界線兩側; 秦嶺—淮河一線與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3)、根據所給的圖分析,B區域與D區域的生產方式各具特色,B區域種植小麥為主,D區域種植水稻為主;主要原因:北方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適合小麥生長;南方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水稻生長。【點評】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以種植業為主,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以旱作農業為主,以南的地區以水田農業為主。我國農耕區與牧區的分界線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牧區受降水影響,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樹人中學教育集團五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調研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樹人中學教育集團五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調研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