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師范大學婺州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師范大學婺州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師范大學婺州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2021八上·浙江期中)下圖是近代列強兩次侵華戰爭后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圖( 表示開放的通商口岸),其變化反映了(  )
A.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總數不斷減少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D.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2.(2021八上·浙江期中)“我中華智巧聰明,豈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轉相傳習,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當可由漸通曉,于中國自強之道似有裨助。”下列活動最符合此設想的是(  )
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創辦京師大學堂
C.創辦《萬國公報》 D.開辦大生紗廠
3.(2021八上·浙江期中)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它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但最終失敗了。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義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變 D.天京淪陷
4.(2021八上·浙江期中)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自覺接受了太平天國反清的正面影響,并吸取其爭權奪利導致分裂的反面教訓。這從側面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  )
A.推動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發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國內的反清高潮
5.(2021八上·浙江期中)為紀念某次起義,有人書寫了以下對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這次起義是(  )
A.萍瀏醴起義 B.黃花崗起義 C.廣西起義 D.安慶起義
6.(2021八上·浙江期中)毛澤東同志曾引用《莊子》中“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的名句,這句富有哲理的話正是中國共產黨的真實寫照。“其作始也簡”體現了什么精神(  )
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 B.堅定信念、轉危為安
C.生死攸關、走向成熟 D.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7.(2021八上·浙江期中)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來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這里的“正確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動,武裝奪取大城市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C.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8.(2021八上·浙江期中)“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句話生動準確地概括了___爆發前,廣大學生當時所面臨的嚴峻社會形勢。(  )
A.五四運動 B.一二 九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七七事變
9.(2021八上·浙江期中)“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戰爭時期, 歷時4個多月的武漢會戰就是史證之一。當時武漢會戰的影響是(  )
A.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B.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C.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D.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0.(2021八上·浙江期中)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軍隊建設。下列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的會議是(  )
A.遵義會議 B.三灣改編 C.八七會議 D.古田會議
11.(2021八上·浙江期中)歷史事實指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觀點是分析歷史事實的看法和態度。下列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
A.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B.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D.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無條件宣布投降
二、非選擇題
12.(2021八上·浙江期中)金華市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中國國家形象變化”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戰爭中國門洞開】
【屈辱中逐漸覺醒】
材料一: 西方漫畫中的晚清中國
【抗爭中改變形象】
材料二: 1942年《紐約時報》在一篇社論中對著中國滿懷希望地寫道:“我們有像中國那樣忠誠的戰友,它有著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中國依靠其吃苦耐勞、 足智多謀的人民,將十倍地報償我們以前給它的援助。”
------王立新 《試論美國人中國觀的演變(18世紀~1950)》
(1)圖一、圖二所示條約的簽訂都與戰爭有關,找出圖片反映的這兩次戰爭之間的關系并加以說明。
(2)材料一圖A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局勢?圖B中列強在1901年做出“中國覺醒”判斷的依據有哪些?
(3)依據材料二,分析當時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比較正面的原因
13.(2021八上·浙江期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五四精神】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紅船精神】
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的一艘游船上召開。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長征精神】
材料三:“(長征)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它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斗……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
——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茲伯
(1)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的哪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并根據材料一指出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2)中共一大確立的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材料二中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的體現是什么?
(3)長征初期紅軍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這一局面改變的原因有哪些
(4)對“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你是如何理解的
14.(2021八上·浙江期中)2021年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共促祖國統一共襄復興偉業。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臺灣問題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因素。歷史因素,有大陸先民篳路藍縷傳薪火,有甲午戰敗遭受殖民統治,有1947年“228”事件造成的歷史創傷,也有國共內戰延續等。國共雙方從20世紀20年代起多次時抗與合作,深刻影響著中國政治與兩岸關系,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
材料二: 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材料三:電影《建國大業》的部分臺詞
毛澤東:“委員長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國共兩黨繼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缽,同宗同源,存續相依。”
(1)材料一中,有“甲午戰敗遭受殖民統治”的依據是什么?
(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曾兩次與國民黨合作建立統一戰線,分別建立的兩個“戰線”是什么 在第二個戰線的旗幟下,國共雙方分別發揮了什么作用?
(3)臺詞中,國共兩黨“存續相依”,曾在哪些戰爭中并肩作戰?
(4)從國共兩黨的“和”與“打”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第一幅圖是《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第二幅圖是《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沿江地區,兩幅圖反映了外國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中國不同時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外國侵略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國屈辱史的相關知識。
2.【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可知,李鴻章強調的是“精熟西文”人才的重要性,新式學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近代人才,由此可知,洋務派創辦新式學堂,故B項正確。
ACD三項均不符合“精熟西文”的信息,應排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3.【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1856年,天京事變,楊秀清被殺,韋昌輝被處死,石達開被迫離開天京,嚴重消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標志。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天京事變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天京事變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標志。
4.【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太平天國運動的反清的正面影響和因爭權奪利而導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訓被革命派借鑒,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發展。故這從側面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相關史實。
5.【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據對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及所學知識可知,對聯中的起義是黃花崗起義。1911年4月,黃興親率一百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岐嚇得爬后墻逃走,革命黨人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牲。后來,將收斂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也將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
ACD三項和題干對聯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黃花崗起義是題干描述的起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花崗起義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黃花崗起義的相關史實。
6.【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其作始也簡”體現了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精神。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堅定信念、轉危為安反映的是八七會議,生死攸關、走向成熟反映的是遵義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反映的是古田會議。
A項開天辟地、敢為人先是“其作始也簡”體現的精神,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其作始也簡”體現了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精神。
7.【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保存革命力量,放棄攻打長沙,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中國共產黨探索“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題干里的“正確革命道路”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及學生識記和理解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答案】B
【知識點】華北事變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種情況的產生主要因為出現了華北事變,日本的侵略勢力已深入中國的華北地區。青年學生紛紛參加的抵抗運動。1935年12月9日,“一二 九”運動在北平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全國學生的響應,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聲援。“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A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一二 九運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一二 九運動,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9.【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6月開始,日軍先后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100多萬人參戰,并在江西萬家嶺重創日軍。1938年10月,武漢失陷,中國軍隊撤出武漢。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武漢、廣州失陷后,抗日戰爭進相持階段。
A項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不是武漢會戰的影響,1941年12月,日軍對長沙發動第三次進攻。中國軍隊調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獲得會戰勝利。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不符合題意;
B項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是武漢會戰的影響,符合題意;
C項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的是淞滬會戰,不符合題意;
D項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是平型關大捷,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武漢會戰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武漢會戰的相關知識。
10.【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大會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是黨指揮槍,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田會議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古田會議召開時間、內容、意義。
11.【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西安事變;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ACD三項都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事實,不符合題意;
B項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對孫中山先生的看法和評價,屬于歷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的區分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的含義進行理解。
12.【答案】(1)關系: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繼續: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獲取侵略利益;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擴大:侵略時間由2年變成4年;侵略范圍由長江以南沿海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3)原因:二戰爆發,中美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中國抗戰有力地支持了美國;抗戰中中國軍民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國民黨政府的親美政策等。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之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投降,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社會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或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圖二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投降,被迫簽訂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與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都是開辟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戰爭的方式都是先以武力威脅,后以簽訂不合理條約的形式獲得利益,因此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第二次鴉片戰爭持續時間更長,侵略國家更多,開放的口岸增多,中國的領土、主權遭到更多破壞,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加深,所以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2)根據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A反映了當時中國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這些表明中國人民開始覺醒。
(3)根據材料“……中國依靠其吃苦耐勞、 足智多謀的人民,將十倍地報償我們以前給它的援助”可知,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是忠誠;吃苦耐勞、足智多謀。二戰爆發,中美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中國抗戰有力地支持了美國;抗戰中中國軍民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國民黨政府的親美政策,這些成為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比較正面原因。
故答案為:(1)關系: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繼續: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獲取侵略利益;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擴大:侵略時間由2年變成4年;侵略范圍由長江以南沿海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3)原因:二戰爆發,中美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中國抗戰有力地支持了美國;抗戰中中國軍民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國民黨政府的親美政策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13.【答案】(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3)遵義會議的召開;毛澤東正確的軍事指揮。
(4)長征的意義。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體現出的愛國主義,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與科學,勇于擔當,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利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憂國憂民等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后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大會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有了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有了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取得了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3)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糾正了錯誤的軍事路線,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從此扭轉了長征初期被動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勢開始轉危為安。
(4)根據所學可知,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結束“左”傾錯誤,使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長征是一次武裝宣傳,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種子;長征的勝利使紅軍擺脫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故答案為:(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3)遵義會議的召開;毛澤東正確的軍事指揮。
(4)長征的意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紅軍長征、中共成立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掌握偉大的民族精神。
14.【答案】(1)依據:《馬關條約》割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遼東半島給日本。
(2)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組織多次戰役,抵抗日軍侵略,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新四軍后,一方面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另一方面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北伐戰爭(或國民大革命運動);抗日戰爭
(4)啟示:和則兩利,分則兩敗,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 (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是“甲午戰敗遭受殖民統治”的依據。
(2)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敵后戰場對抗戰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后,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戰役,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嚴重威脅敵人后方,牽制了大量日偽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低柱的作用。
(3)臺詞中,國共兩黨“存續相依”,曾在北伐戰爭(或國民大革命運動)、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中并肩作戰。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先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則兩利,分則兩敗,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
故答案為:(1)依據:《馬關條約》割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遼東半島給日本。
(2)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組織多次戰役,抵抗日軍侵略,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新四軍后,一方面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另一方面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北伐戰爭(或國民大革命運動);抗日戰爭。
(4)啟示:和則兩利,分則兩敗,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 (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及國共兩黨的合作與斗爭。近代日本發動中國的侵略戰爭,國共兩黨在近代史上兩次合作又兩次分裂。掌握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及國共兩黨的合作與斗爭。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師范大學婺州外國語學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2021八上·浙江期中)下圖是近代列強兩次侵華戰爭后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圖( 表示開放的通商口岸),其變化反映了(  )
A.中國開放的通商口岸總數不斷減少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D.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第一幅圖是《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第二幅圖是《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長江沿江地區,兩幅圖反映了外國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中國不同時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外國侵略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國屈辱史的相關知識。
2.(2021八上·浙江期中)“我中華智巧聰明,豈出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者轉相傳習,一切輪船火器等巧技,當可由漸通曉,于中國自強之道似有裨助。”下列活動最符合此設想的是(  )
A.創辦江南制造總局 B.創辦京師大學堂
C.創辦《萬國公報》 D.開辦大生紗廠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材料可知,李鴻章強調的是“精熟西文”人才的重要性,新式學堂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近代人才,由此可知,洋務派創辦新式學堂,故B項正確。
ACD三項均不符合“精熟西文”的信息,應排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影響。
3.(2021八上·浙江期中)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它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但最終失敗了。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義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變 D.天京淪陷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1856年,天京事變,楊秀清被殺,韋昌輝被處死,石達開被迫離開天京,嚴重消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標志。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天京事變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天京事變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標志。
4.(2021八上·浙江期中)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自覺接受了太平天國反清的正面影響,并吸取其爭權奪利導致分裂的反面教訓。這從側面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  )
A.推動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發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國內的反清高潮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太平天國運動的反清的正面影響和因爭權奪利而導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訓被革命派借鑒,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發展。故這從側面反映了太平天國運動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相關史實。
5.(2021八上·浙江期中)為紀念某次起義,有人書寫了以下對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這次起義是(  )
A.萍瀏醴起義 B.黃花崗起義 C.廣西起義 D.安慶起義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據對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及所學知識可知,對聯中的起義是黃花崗起義。1911年4月,黃興親率一百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總督張鳴岐嚇得爬后墻逃走,革命黨人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牲。后來,將收斂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也將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
ACD三項和題干對聯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黃花崗起義是題干描述的起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黃花崗起義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黃花崗起義的相關史實。
6.(2021八上·浙江期中)毛澤東同志曾引用《莊子》中“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的名句,這句富有哲理的話正是中國共產黨的真實寫照。“其作始也簡”體現了什么精神(  )
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 B.堅定信念、轉危為安
C.生死攸關、走向成熟 D.思想建黨、政治建軍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其作始也簡”體現了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精神。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堅定信念、轉危為安反映的是八七會議,生死攸關、走向成熟反映的是遵義會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反映的是古田會議。
A項開天辟地、敢為人先是“其作始也簡”體現的精神,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其作始也簡”體現了 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精神。
7.(2021八上·浙江期中)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來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這里的“正確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動,武裝奪取大城市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C.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保存革命力量,放棄攻打長沙,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中國共產黨探索“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題干里的“正確革命道路”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及學生識記和理解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2021八上·浙江期中)“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句話生動準確地概括了___爆發前,廣大學生當時所面臨的嚴峻社會形勢。(  )
A.五四運動 B.一二 九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七七事變
【答案】B
【知識點】華北事變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這種情況的產生主要因為出現了華北事變,日本的侵略勢力已深入中國的華北地區。青年學生紛紛參加的抵抗運動。1935年12月9日,“一二 九”運動在北平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全國學生的響應,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聲援。“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A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一二 九運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一二 九運動,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9.(2021八上·浙江期中)“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戰爭時期, 歷時4個多月的武漢會戰就是史證之一。當時武漢會戰的影響是(  )
A.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B.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C.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
D.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6月開始,日軍先后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100多萬人參戰,并在江西萬家嶺重創日軍。1938年10月,武漢失陷,中國軍隊撤出武漢。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武漢、廣州失陷后,抗日戰爭進相持階段。
A項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不是武漢會戰的影響,1941年12月,日軍對長沙發動第三次進攻。中國軍隊調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獲得會戰勝利。這次會戰的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不符合題意;
B項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是武漢會戰的影響,符合題意;
C項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的是淞滬會戰,不符合題意;
D項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是平型關大捷,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武漢會戰的影響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武漢會戰的相關知識。
10.(2021八上·浙江期中)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軍隊建設。下列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的會議是(  )
A.遵義會議 B.三灣改編 C.八七會議 D.古田會議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大會認真總結了南昌起義以來建軍建黨的經驗,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核心內容是黨指揮槍,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
ABC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田會議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古田會議召開時間、內容、意義。
11.(2021八上·浙江期中)歷史事實指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觀點是分析歷史事實的看法和態度。下列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
A.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B.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D.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無條件宣布投降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西安事變;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ACD三項都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事實,不符合題意;
B項孫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對孫中山先生的看法和評價,屬于歷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的區分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的含義進行理解。
二、非選擇題
12.(2021八上·浙江期中)金華市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中國國家形象變化”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戰爭中國門洞開】
【屈辱中逐漸覺醒】
材料一: 西方漫畫中的晚清中國
【抗爭中改變形象】
材料二: 1942年《紐約時報》在一篇社論中對著中國滿懷希望地寫道:“我們有像中國那樣忠誠的戰友,它有著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中國依靠其吃苦耐勞、 足智多謀的人民,將十倍地報償我們以前給它的援助。”
------王立新 《試論美國人中國觀的演變(18世紀~1950)》
(1)圖一、圖二所示條約的簽訂都與戰爭有關,找出圖片反映的這兩次戰爭之間的關系并加以說明。
(2)材料一圖A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局勢?圖B中列強在1901年做出“中國覺醒”判斷的依據有哪些?
(3)依據材料二,分析當時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比較正面的原因
【答案】(1)關系: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繼續: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獲取侵略利益;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擴大:侵略時間由2年變成4年;侵略范圍由長江以南沿海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3)原因:二戰爆發,中美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中國抗戰有力地支持了美國;抗戰中中國軍民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國民黨政府的親美政策等。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之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投降,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社會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或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圖二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投降,被迫簽訂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列強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與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都是開辟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戰爭的方式都是先以武力威脅,后以簽訂不合理條約的形式獲得利益,因此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第二次鴉片戰爭持續時間更長,侵略國家更多,開放的口岸增多,中國的領土、主權遭到更多破壞,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加深,所以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2)根據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A反映了當時中國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這些表明中國人民開始覺醒。
(3)根據材料“……中國依靠其吃苦耐勞、 足智多謀的人民,將十倍地報償我們以前給它的援助”可知,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是忠誠;吃苦耐勞、足智多謀。二戰爆發,中美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中國抗戰有力地支持了美國;抗戰中中國軍民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國民黨政府的親美政策,這些成為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比較正面原因。
故答案為:(1)關系: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繼續: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獲取侵略利益;都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擴大:侵略時間由2年變成4年;侵略范圍由長江以南沿海擴大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2)局勢:(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依據: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民族資產階級掀起“實業救國”的浪潮;農民階級掀起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3)原因:二戰爆發,中美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中國抗戰有力地支持了美國;抗戰中中國軍民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國民黨政府的親美政策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13.(2021八上·浙江期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五四精神】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發表《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一文指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在北京爆發了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紅船精神】
材料二: 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的一艘游船上召開。中共一大召開標志中國共產黨成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長征精神】
材料三:“(長征)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行軍,不是戰役,它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是為避開蔣介石的魔爪而進行的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場險象環生、危在旦夕的戰斗……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
——美國作家哈里森·李爾茲伯
(1)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的哪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并根據材料一指出這場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2)中共一大確立的黨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材料二中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的體現是什么?
(3)長征初期紅軍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這一局面改變的原因有哪些
(4)對“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
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3)遵義會議的召開;毛澤東正確的軍事指揮。
(4)長征的意義。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100多年前民族危難之際,青年學生率先挺身而出的先鋒。他們體現出的愛國主義,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與科學,勇于擔當,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利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憂國憂民等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后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大會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有了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有了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取得了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3)1935年,中共中央召開了遵義會議,糾正了錯誤的軍事路線,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從此扭轉了長征初期被動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勢開始轉危為安。
(4)根據所學可知,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結束“左”傾錯誤,使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長征是一次武裝宣傳,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種子;長征的勝利使紅軍擺脫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故答案為:(1)五四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追求進步、追求民主、追求科學的精神。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2)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新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的革命結果建立新中國等。
(3)遵義會議的召開;毛澤東正確的軍事指揮。
(4)長征的意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人的理想目標。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紅軍長征、中共成立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掌握偉大的民族精神。
14.(2021八上·浙江期中)2021年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共促祖國統一共襄復興偉業。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臺灣問題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因素。歷史因素,有大陸先民篳路藍縷傳薪火,有甲午戰敗遭受殖民統治,有1947年“228”事件造成的歷史創傷,也有國共內戰延續等。國共雙方從20世紀20年代起多次時抗與合作,深刻影響著中國政治與兩岸關系,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
材料二: 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材料三:電影《建國大業》的部分臺詞
毛澤東:“委員長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國共兩黨繼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缽,同宗同源,存續相依。”
(1)材料一中,有“甲午戰敗遭受殖民統治”的依據是什么?
(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曾兩次與國民黨合作建立統一戰線,分別建立的兩個“戰線”是什么 在第二個戰線的旗幟下,國共雙方分別發揮了什么作用?
(3)臺詞中,國共兩黨“存續相依”,曾在哪些戰爭中并肩作戰?
(4)從國共兩黨的“和”與“打”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1)依據:《馬關條約》割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遼東半島給日本。
(2)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組織多次戰役,抵抗日軍侵略,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新四軍后,一方面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另一方面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北伐戰爭(或國民大革命運動);抗日戰爭
(4)啟示:和則兩利,分則兩敗,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 (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是“甲午戰敗遭受殖民統治”的依據。
(2)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敵后戰場對抗戰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后,國民黨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戰役,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后,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嚴重威脅敵人后方,牽制了大量日偽軍,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低柱的作用。
(3)臺詞中,國共兩黨“存續相依”,曾在北伐戰爭(或國民大革命運動)、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中并肩作戰。
(4)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先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和則兩利,分則兩敗,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
故答案為:(1)依據:《馬關條約》割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遼東半島給日本。
(2)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組織多次戰役,抵抗日軍侵略,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和新四軍后,一方面配合正面戰場作戰,另一方面深入敵占區,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北伐戰爭(或國民大革命運動);抗日戰爭。
(4)啟示:和則兩利,分則兩敗,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 (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及國共兩黨的合作與斗爭。近代日本發動中國的侵略戰爭,國共兩黨在近代史上兩次合作又兩次分裂。掌握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及國共兩黨的合作與斗爭。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宁阳县| 沙坪坝区| 京山县| 霍州市| 长沙县| 兴文县| 息烽县| 南丰县| 容城县| 张家界市| 临沂市| 大同县| 中江县| 赫章县| 来安县| 泸定县| 涞源县| 仁寿县| 河西区| 四平市| 信阳市| 济南市| 衡阳市| 枝江市| 灵宝市| 临沂市| 鄢陵县| 绥芬河市| 无为县| 社会| 白玉县| 永平县| 元谋县| 松溪县| 大同县| 兴化市| 澄迈县| 富平县| 贵德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