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與建筑相伴》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與建筑相伴》是蘇少版九年級上冊“造型表現”單元的第三課,本課以古今中外著名壁畫為切入口,向學生展示壁畫的魅力,以及壁畫與人類發展的關系。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壁畫形式和表現方法上的不同。通過對壁畫與建筑的關系的認識,了解用壁畫裝飾建筑的目的和方法。二、學情分析壁畫在學生們的生活中不是很常見,但是都有聽聞,對于九年級的同學來說,對壁畫的概念不是很了解,覺得很神秘。對壁畫的歷史、作用甚至概念都比較模糊。但是有強的求知欲望,喜歡在墻上涂鴉是很多孩子的天性,九年級的同學造型能力、理解能力、表現能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對于本課的學習和作品的完成會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提高他們對壁畫的歷史,壁畫的繪制方法、壁畫的材料工藝、壁畫的主題表現等方面的了解。三、教學準備教師:經典壁畫作品的局部臨摹圖、教學PPT、城市文化視覺符號學生:黑色卡紙、草稿紙、色粉筆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欣賞,了解古今中外重要建筑的壁畫作品,了解筆畫創作的一般過程和技法。技能目標:掌握色粉筆的使用方法,利用點線面構圖的方式小組合作完成一件壁畫作品。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家鄉,關注社會發展的情感,并樂于通過合作的方法壁畫表達對建筑的理解。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欣賞古今中外著名的壁畫作品,了解壁畫與建筑的關系,合作完成一件城市主題壁畫作品。教學難點:如何用點線面的方式對素材進行構圖,并用壁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家鄉的情感。教學流程1.壁畫之初體驗(情境導入)教師布置教室環境,將經典的壁畫作品放置在教室供學生發現探究,學生進教室欣賞壁畫作品。請學生分享家鄉的文化名片,用文字的方式填寫到白板上。(名勝、名人、名菜、明園、名著等)(設計意圖:營造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到對壁畫的主題學習中來,通過家鄉文化名片的分享,為下面的壁畫創作打好基礎。)教師問題導入,剛才大家欣賞的這些繪畫作品屬于哪一種類型的繪畫?生:壁畫師:那你們有沒有畫過壁畫呢?生:沒有(絕大部分學生會回答沒有)教師出示PPT中兒童涂鴉墻的作品,這樣的畫大家一定畫過,學生笑答,其實簡單的講,畫在墻上的畫就是壁畫,看來大家都有做壁畫家的潛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壁畫——與建筑相伴的藝術(設計意圖:通過對話讓學生迅速消除對壁畫的陌生感,并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心里暗示的能力準備。)2.世界經典壁畫之旅(認知發展):壁畫作品欣賞一:《野牛》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教師展示原始人居住的洞穴場所圖片,隱去繪畫作品,引發學生思考:17000年前的原始人類會在這些天然的墻壁上描繪什么內容呢?生:動物、植物、星空等教師課件展示壁畫作品,引發學生思考:原始人為什么要畫這些動物?生:繪畫可以彌補語言的不完善,起到輔助“交流”的作用。生:還可以用繪畫的方式“記錄”生活,代替文字的作用。生:因為狩獵的基本是青壯年,所以他們要用繪畫的方式告訴他們的后代相關的知識,起到“教育”的作用。生:還有可能他們崇拜牛的強壯,希望擁有牛一樣的體魄,有原始“圖騰崇拜”的作用。生:純粹的“裝飾性”也有可能,原始人也有審美的需要。技法:在繪畫材料和技法上非常原始,動物的血以及植物顏料和礦物顏料直接繪制。教師及時板書:交流、記錄、教育、裝飾壁畫作品欣賞二:《將軍崖巖畫》教師展示作品圖片,學生圍繞畫面內容展開討論并回答:畫面中描繪的是什么?生:下半部分像一種植物,上半部分像人的臉。根據你的判斷,你覺得原始人為什么要描繪這樣的場景呢?生:這種植物可能是一種草藥或者可以食用的植物,因為經考古證實,在當地距今7000年前的原始人遺址中發現了稻谷的種子,也就是說這種植物可能是稻谷。師:那么上面的人臉又作何解釋呢?生:他們用稻谷維系生命,所以覺得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崇拜這種植物,想要多多的獲取這種植物,所以當成人臉植物身體的神靈用來祈求。生:也可能是某種宗教類的儀式需要,還可能是他們部落生活方式的一種縮影,總之和他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有很大的關系。技法:用鑿刻的方式留在戶外裸露的巖石壁上能長久的保存。壁畫作品欣賞三:《創世紀》西斯廷天頂畫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學生分享對作品的相關知識,并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作品相關信息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逐步通過對話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總結:壁畫與建筑的關系,建筑的性質決定了壁畫的內容和形式。同時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要表現創世紀的畫面內容呢?生:為了傳播宗教的教義,更直觀的讓受眾明白,畢竟當時識字的人很少。師:對!壁畫有幫助宗教“教化”人的作用。同時板書技法:濕壁畫總結壁畫的創作步驟:定主題→構思→素材→草稿壁畫作品欣賞四:山西芮城縣《朝元圖》馬君祥等通過對作品的直觀體驗,學生感受作品的氣勢和人物的繁雜,視頻播放,學生進一步了解作品信息,壁畫對宗教的發展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同時,宗教有促進了繪畫的發展。壁畫作品欣賞五:南京地鐵站主題現代綜合材料壁畫作品1:地方建筑、名勝主題的壁畫作品2:地方歷史別稱以及有影響力的地名的浮雕壁飾作品3:云錦龍壁掛作品4:浮雕城市文化名片主題墻學生總結:城市壁畫要體現城市的文化特色,歷史發展和精神風貌,現代壁畫的技法多種多樣,配合主題表現的需要進行選擇。完善壁畫創作步驟:定主題→構思→素材→草稿→技法→描繪(設計意圖:通過五處涵蓋古今中外的經典壁畫賞析,深入了解壁畫和人類發展的關系,以及壁畫與建筑的關系,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壁畫的創作步驟。)壁畫創作準備(項目驅動)出示淮安高鐵站的效果圖,為我們的家鄉設計一幅壁畫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淮安。描繪哪些內容才能起到宣傳我們城市的效果呢?生:城市的文化名片教師展示淮安的城市文化名片圖集:文化名城、偉人故里、西游記搖籃、淮揚菜之鄉等如何將這些素材整理成壁畫草稿呢?教師出示南京城市主題壁畫以及四大發明主題壁畫,通過互動探究發現點線面結合形式美的法則在壁畫創作中的作用。并利用課前學生分享的城市名片(面)用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水)進行連接(線),再配合裝飾性的鳥、浪花、水等(點)豐富畫面,形成壁畫方案草稿。教師指導學生將自己收集的城市素材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壁畫稿教師巡視,深入小組個別指導。(設計意圖:通過明確的項目驅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沖動。通過對壁畫設計稿的探究學習,讓學生掌握點線面構成法在壁畫創作中的運用,能讓學生主動將收集的素材進行整理藝術加工處理成所需的設計稿。)壁畫模擬創作(實踐運用)教師演示色粉筆的繪畫技巧,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學生嘗試體驗。教師明確作業主題,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壁畫作品。(播放城市主題背景音樂)教師巡視,深入小組個別指導,協助學生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設計意圖:通過色粉筆使用方法的演示學習,指導學生正確的方法,為學生更好的完成筆畫創作打好基礎,樹立信心。通過明確具體的作業任務,讓學生親身體驗壁畫創作的全過程,同時鍛煉合作完成美術項目任務的能力。)五、我的壁畫首秀(展示評價)學生分小組展示作品,分別從設計思路、畫面內容、創作手法、預期效果等方面進行展示。組間評價:發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壁畫在生活中的運用,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嘗試。(設計意圖:通過自評、互評、和師評,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和審美觀點,同時更好的指導學生以后的壁畫藝術實踐。)六、壁畫走進生活(拓展延伸)教師展示生活中的壁畫,美麗鄉村主題壁畫、家庭沙發背景、兒童房星空筆畫、商業空間主題壁畫等。讓學生欣賞、體驗、發現。分享魯迅先生對于壁畫的觀點:壁畫最能盡社會的責任。因為這和寶藏在公侯邸宅的繪畫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屬于大眾的。原來壁畫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有美的構思,通過我們的雙手一定能創造屬于自己的藝術世界。(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發現壁畫和我們現實生活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壁畫的公共價值,鼓勵學生多開展美術實踐,用雙手創造美好。)板書設計與建筑相伴用途:記錄、裝飾、交流、教化、崇拜、宣傳步驟:主題→構思→素材→草稿(點線面)→技法→描繪教學反思本課課堂容量較大,在欣賞壁畫作品的過程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刪減,只保留了最為經典的作品,所以僅憑對這些作品的理解還不能完全建構起學生對壁畫藝術的認知,課后已經為學生發放了《世界經典壁畫之旅》的相關專題學習卡,希望通過課后的拓展補充能讓學生對壁畫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另外因為課堂時空的限制,學生普遍反映還不夠盡興,對畫大畫的沖動還沒有釋放,經和學校后勤研究,決定將學校部分內墻壁和圍墻用于學生壁畫創作實踐場地。另,收集整理學生作品,與相關部門聯系,實現學生參與家鄉建設的理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