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藝術類教師教案課題 《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 類型 欣賞·評述年級 七年級 學科 美術 教材 蘇少教版授課地點 常規教室 授課時間 課時安排 總2節第1節教學目標(涵蓋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內容) 認知目標:通過對中國歷代人物畫佳作的欣賞,初步了解我國人物畫以筆墨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的繪畫特征和傳神寫照的藝術特色。 技能目標:通過賞析,提高鑒賞美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內涵,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對作品發表見解。 情感目標: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感受人物畫作品的藝術美,培養學生對傳統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創造目標:通過欣賞、學習先賢的繪畫佳作,希望能繼續傳承、發揚光大,并古為今用,勇于創新。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理解中國人物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中國人物畫傳神寫照的內涵。教學設計(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學生活動和預定時間) 教學準備(媒體設計、教具等)一.課前準備 學生分別對《韓熙載夜宴圖》《洛神賦》《八十七神仙卷》《潑墨仙人圖》進行了解(背景、內容、繪畫材料)工具的準備:鉛筆、素描紙 二.導入 同學們,我們之前學習了現代人物繪畫,同學之間也互相進行了寫生,那你知道中國古代人物繪畫是什么樣子的嗎? 預設:穿著長袍、頭戴發冠、留著胡子…… 今天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讓我們一同穿越到古代,一同去領略中國人物畫的風采吧! 三.新授 1.師: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大臣們的生活。這是五代時期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全長有3米多,你對這幅作品了解多少呢?(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這幅作品的主人公是韓熙載,在作品中出現過多次,韓熙載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官員,他出生在北方,因父親被誅殺,迫不得已投靠南唐后主李煜,但李煜忌憚他對南唐有威脅,所以派畫家顧閎中前去監視他,將韓熙載的日常生活畫出來,而韓熙載洞察到這一點,故意裝出不安朝政的樣子,迷惑皇上以求自保,這是這幅作品的由來。 2.師:那這么長一幅作品,我們是從右往左看還是從左往右看呢?沒錯,它和我們現代人的觀看方式恰好相反,是從右往左看的。我把它分成了幾個場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視頻,看過之后請同學們從內容、色彩、構圖等方面談一談,坐在床榻上這位穿著深色衣服的就是韓熙載了。 學生(預設):構圖是橫構圖(可引導是連環畫式長卷構圖)、色彩以土黃、紅、黑色為主、描繪宴請賓客的熱鬧場景,其中有跳舞、吹笛子等場景。 3.找一找 師:考驗大家眼力的時候到了,你能找到每一個場景中的主人公嗎?請同學上臺來圈畫。 小結:實際上,我們找主人公有一個小竅門,在古代人物畫中,畫家通常會把主人公畫的很高很大,并且刻畫的很詳細,使觀者能夠注意到他。 4.觀察分析 師: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每個場景述說著怎樣的故事呢? 引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場景聽笛子合奏、第二個場景擊鼓助興、第三個場景洗手休息、第四個場景聽笛子合奏、第五個場景送賓客離開 師:主人公出現的這幾次中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讓我們放大了看一下,請同學來說一說。那他為什么憂愁呢? 答:憂愁 師:主人公眉毛和眼睛下搭,嘴唇緊閉,可以看出它一臉愁容。他是知道皇上派人監視著自己的,所以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自由行事,所以他很憂愁。 畫家通過對人物表情逼真的刻畫,使我們從中能夠洞察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的表現手法叫傳神,它是衡量一幅作品好壞的重要標準。 5.看過的大臣們的生活之后,讓我們看一看“神仙”的生活是怎樣的,這是東晉時期顧愷之的作品《洛神賦》,全長5.7米,讓我們看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這幅作品吧! 師:通過短片我們了解到,這是顧愷之根據曹植的辭賦《洛神賦》為題材創作的作品,哪位同學能說一說畫面描繪了什么景象呢?(自由發言) 6.師:為了能夠細致的觀看,老師把它大概分成了這幾個片段,我來給大家講講故事情節,一會兒請同學們根據故事發展順序給它們排下序。 第一個場景:曹植經過洛水,看到了美若天仙的洛神,便拉拉旁邊侍從的衣袖,問道:這是誰啊?如此的美麗! 第二個場景:曹植與洛神相會,苦于沒有紅娘說媒,便拿出玉佩作為定情信物送給了洛神,倆人含情脈脈的對望著。 第三個場景:這時海面上出現了很多奇珍異獸,洛神伴隨著奇珍異獸若隱若現,最后消失在洛水中。 第四個場景:曹植悵然若失,他先是乘船逆流直上,后又星夜趕馬,也沒能追上洛神,最后陷入無盡哀思之中。 師:想必同學們內心里早有了答案,請同學來排序。 7.師;接下來的這幅作品特別有意思,這是梁凱的《潑墨仙人圖》,你能說說他有意思在哪里嗎? 答:人物形象有趣,挺個大肚皮、頭上沒幾根頭發,邁著笨拙的步伐,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 師:那你能猜一猜畫這幅畫的作者他是怎樣一個人嗎? 小結:沒錯正如同學所說,梁凱他好喝酒,俗稱“梁瘋子”,他為人豪爽、不拘小節,他用飽含水墨的毛筆,盡情的在紙上揮灑出這樣一個老者的形象,絕妙地表現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涂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征。 8.對比分析 師:比較分析這兩組作品,小組討論一分鐘,說說你的感想。(自由發言) 小結:第一組作品以長線造型,構圖是連環畫式的長卷構圖,畫的細致、傳神,雖年代久遠很多已褪色但不難看出它顏色艷麗,描繪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不僅具有藝術價值,在家具、音樂等方面均有凸出貢獻。 第二組作品用大筆觸的形式去繪畫,雖然整體給我們感覺很概括,但卻不乏細節,比如說五官的刻畫。 最后我們欣賞的這幅作品是唐代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后世對作者存有爭議,那同學們看過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嗎? 預設:畫面中的神仙排隊前行、衣紋很長隨風飄浮、刻畫的神仙面部非常傳神…… 小結:畫面中八十七位神仙從天而降列隊前行,衣紋隨風擺動,其中衣紋被后世稱為具有吳帶當風滿壁風動的藝術效果。 四.示范 1.用毛筆對局部衣紋進行示范,注意中鋒用筆、線條抑揚頓挫、疏密、起伏、快慢等。(給同學們三分鐘時間練習) 2.學生、老師進行評價(線條的疏密、流暢、抑揚頓挫) 隨堂檢驗 師:找兩名同學合作,把作品相關信息拖拽到對應的繪畫作品下面。 六.總結 上到這里這節課就接近尾聲了,中國人物畫源遠流長,在悠久的中國藝術長河中綻放異彩。我們要感謝那些先賢們的智慧,我們才能夠欣賞到這么多精美的作品,希望同學們對中國的傳統繪畫進行傳承和創新! 白板出示圖片 板書:中國人物畫 白板出示圖片 白板播放視頻 利用白板圈畫功能,學生上臺來畫 白板出示圖片 放大圖片 白板出示圖片 利用白板拖拽功能為作品排序 白板出示圖片 白板出示圖片 投影儀放映,教師示范作品局部 利用白板拖拽功能,把作品相關信息拖拽到下面【注】依據知識重難點提出的主要設問及設計意圖、二次備課的內容使用紅筆標記。板 書 設 想 《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 寫意 二.工筆 1.勾線 2.長卷 3.多視點專業術語(動作)的應用及分析傳神:傳神指細致逼真的刻畫出人物的形象。課堂反饋(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及主要案例) 教學反思(與預設課堂的不同之處及思考)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舉手回答問題非常積極,并且能夠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全程有三個環節是需要學生上臺圈畫或者拖拽到相應位置,在這幾個環節,學生舉手非常積極,參與度很高。 1.有些問題問的可以再明確一些 2.課堂活動有點多,可適當進行刪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