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圖案之美》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認知目標:了解裝飾圖案發展的歷史、分類,學習裝飾圖案的形式美法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圖案的形式美感,并能夠運用基本的形式法則進行圖案設計。情感目標:感受圖案裝飾獨特的藝術美,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圖案形式美法則,了解圖案的歷史和分類,體驗圖案美。教學難點:有效運用圖案的形式美法則進行圖案設計。三、教學準備圖案的繪制材料與工具、音樂、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四、教學過程(一)、欣賞與交流1、教師展示課前收集的有裝飾圖案的實物圖片,學生欣賞感悟。(揭題)圖案之美。2、圖案的概念。(二)、探索與發現欣賞有裝飾圖案的圖片或實物并交流、討論問題:1、你覺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件,為什么?2、找一找:這些物品中的裝飾圖案都是以什么內容進行裝飾的?(植物、動物、人物、風景、幾何圖形等 。)(三)、探究與分析通過對圖片的欣賞分析,設計圖案必須依照某種基本的形式,并按照美的法則來構成形式美感。1、對稱與均衡創作一幅圖案,我們不僅要了解圖案的構成要素,還要掌握圖案創作的形式。請大家看這兩幅圖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對稱:穩定性、莊重均衡:活潑、動感(不對稱的穩定)擺一擺:a學生在實物投影臺上體驗對稱與均衡的形式美。B肢體語言表現對稱與均衡。(體操、舞蹈)2、對比與和諧a、對比色、明----暗、冷----暖B、同類色、鄰近色。3、節奏與律動a、單位形的重復。(學生上臺展示體驗)b、漸變重復。(形、色)想一想:根據老師出示的范例,你還可以擺出怎樣的節奏與韻律。4考一考你能看出下面圖片中運用哪種形式美法則(回顧新知)(四)、創意與實踐1制作步驟展示(以教師制作臉譜圖案為例)2、實踐要求:用所學的其中一種形式,選擇鳥魚花卉樹林等為主題,進行創意設計,完成一幅裝飾圖案。(五)、展示與交流展示成果,自評、互評、師評。(六)、拓展與提升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中尋找裝飾圖案如何被運用,觀察我們身邊的物品,并從形式美的角度審視其設計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