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二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了解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及其影響,知道在亞洲戰場,中國牽制大部分日本陸軍,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轉折點,通過分析其重大意義,提高深入分析問題的能力;知道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公告,理解為取得二戰根本勝利,不同性質的國家之間的合作。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收集有關二戰的圖片及影視資料等,分析歷史信息,掌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體驗學習歷史的樂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從而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樹立為人類和平和進步事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二戰以法西斯國家的失敗而結束,通過分析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明白和平的重要性。教學重點:二戰的進程和影響。教學難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在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的縱容下,法西斯國家更加猖狂。1937年德、意、日三國初步形成了以“柏林-羅馬-東京”為軸心的法西斯同盟。一場新的世界大戰在所難免。戰爭是如何爆發的?法西斯國家最終又是怎樣被打敗的呢?二、講授新課:(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及主要戰場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中國全民族抗戰和二戰有什么關系?提示:二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宣戰。中國全民族抗戰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2.回答:隨著戰爭的推進,出現了哪些主要戰場?提示: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和太平洋戰場。3.小組合作交流:戰場初期,主要集中在哪些戰場作戰?在這些戰場上,作戰形勢又是怎樣的呢?提示:(1)1940年4月,德國進攻北歐的丹麥、挪威。5月,德國突入法國,意大利對法國宣戰。接著德國對英國實施了猛烈的轟炸。(歐洲西線戰場)(2)1941年6月,德國集結大軍向蘇聯發動突攻。蘇聯軍民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歐洲東線戰場)(3)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次日,美、英對日宣戰,德、意也對美國宣戰。日本還向東南亞等地區發動了進攻,二戰達到最大規模。(太平洋戰場)(4)中國牽制著大部分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亞洲戰場)總結:法西斯軸心國挑起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世界大戰,使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卷入到了這場人類的浩劫之中。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會采取什么措施來取得勝利呢?(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有何作用?提示:(1)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聯合。(2)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3)意義《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2.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說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提示:德軍經此戰役后,元氣大傷。從此,德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蘇軍從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鼓舞了正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各國人民,鞏固并發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團內部發生了瓦解,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變。因此,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3.思考:諾曼底登陸發生在什么時間?有人說,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這是什么意思?提示:1944年6月6日,盟軍發動了諾曼底戰役,開辟了一個新的戰場,這是區別于當時蘇德戰場的另外一個戰場,所以被稱作歐洲第二戰場。(三)雅爾塔會議及戰爭結束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雅爾塔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目的,參加者各是什么?提示:時間:1945年2月,地點:蘇聯的雅爾塔,目的:為了協調行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參加者:美國羅斯福、英國丘吉爾、蘇聯斯大林。2.引導學生歸納:雅爾塔會議有哪些具體內容?提示:內容:①會議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②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③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3. 回答: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竊取中國領土和敦促日本投降的文件分別是什么?提示:《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4. 指導學生根據教材,回答: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和二戰結束的標志分別是什么?提示:歐洲戰爭結束的時間:1945年5月,標志:5月8日,德國代表正式簽訂了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爭結束了。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什么影響?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深重的災難。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財產被毀。它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6.啟發學生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的啟示?提示:①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熱愛和平,珍惜和平。②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③不同制度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三、課堂小結:由于德、日、意三國結成了法西斯同盟,軸心國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發動戰爭,準備充分。通過“閃電戰”“偷襲戰”等方式,在二戰初期法西斯侵略展展得手。法西斯不斷擴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走向聯合,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從此,反法西斯國家協調作戰、相互聯合,最終戰勝了法西斯。歷史告訴我們: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人類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條理比較清晰從七七事變、德國“閃電戰”突襲波蘭開始講述戰爭的爆發,到德軍進攻蘇聯日軍偷襲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環環緊扣,步步深入,讓學生在教學內容的逐步展開中掌握加識,形成自己的態度與情感。在課堂中應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與參與意識。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熱愛歷史的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