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并能正確認識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知道埃及的華夫脫運動的背景、經過和結果,了解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知道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的措施,了解卡德納斯改革為墨西哥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非洲獨立運動原因和意義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認識歷史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對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發展史的回顧,培養學生歸納歷史問題、比較歷史事件、概括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點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析殖民體系的形成是人類歷史發展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而出現,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變化,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與它的出現一樣是歷史的必然。殖民主義在當今世界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贏得獨立的人民要進一步掃除殖民主義的殘余,為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繼續努力。教學重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和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教學難點: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其中,甘地領導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扎格魯爾領導的埃及華夫脫運動和卡德納斯領導的墨西哥改革,影響深遠,頗具特色。那么甘地、扎格魯爾和卡德納斯是如何領導人民進行斗爭的呢?二、講授新課:(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簡介歷史背景。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過度壓榨;1918—1919年,印度農業歉收、疾病流行。印度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2.介紹領導人甘地。提示:甘地,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被尊稱為“英雄甘地”。他出生于一個印度教家庭,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圣經》《古蘭經》中仁愛思想相結合,并吸收了梭倫、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為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開始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3.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1920年,甘地號召印度人民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內容包括哪些?提示: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提倡手工紡織以抵制英國商品;拒絕納稅等等。3.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提問:這次運動主要采取什么形式?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何影響?總結: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二)埃及的華夫脫運動1. 簡介歷史背景。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為加強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國宣布埃及處于英國的保護之下,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戰后,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2.講述華夫脫運動的目的。提示: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3.提問:一戰后,埃及的華夫脫運動是在誰的領導下開展的?提示:扎格魯爾。學生結合“人物掃描”,了解扎格魯爾。4.介紹華夫脫運動的過程。提示:(1)以開羅學生的反英示威為起點,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風潮,迅速席卷全國。(2)后來,和平示威又轉變為自發性的武裝起義,開羅等大城市發生了激烈的巷戰。農民在農村開展游擊戰爭,襲擊英軍,破壞鐵路。5.提問: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取得了什么樣的結果?提示:1922年2月,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三)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1. 簡介歷史背景。提示: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但未得到有效執行,墨西哥社會、經濟發展緩慢。2.提問:卡德納斯改革的內容有哪些?提示:政治上: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經濟上: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教育上:發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3.啟發學生思考:卡德納斯改革影響又如何?提示:卡德納斯改革的性質: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作用:卡德納斯改革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總結:卡德納斯改革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主義勢力,促進了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并使勞動人民的現狀得到了改善。三、課堂小結: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華夫脫運動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卡德納斯改革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充分、靈活運用教材圖片,對于歷史的學習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增強直觀性,把歷史拉近現實,起到良好的效果。歷史的形勢圖,是歷史空間直觀而又客觀的反映,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生動直觀地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而且可以達到時間和空間的緊密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