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介紹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學生認識到它是蘇俄當時具體國情的需要,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新經濟政策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培養學生比較歷史現象異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已有的能力對歷史事件進行思考、對比和分析,培養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學觀點和知識結構,達到教學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與能力目標。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介紹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讓學生認識到它是蘇俄當時具體國情的需要,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通過介紹蘇聯在短時期內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是被歷史證明了的;通過對蘇聯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的了解,結合中國現代史部分中所學習的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教學重點:新經濟政策、蘇聯工業化。教學難點:蘇聯模式的評價。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經歷4年世界大戰和3年內戰后的蘇維埃俄國,滿目瘡痍,經濟異常困難,社會矛盾加劇。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政府必須調整政策。蘇聯是如何建立的?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怎樣走過來的呢?二、講授新課:(一)新經濟政策1.實施的背景:①戰爭使經濟遭嚴重破壞戰后的蘇俄,城市經濟蕭條,工廠停止生產,農村破敗衰落。1920年,蘇俄的工業總產值只有1913年的15.5%,糧食產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蘇俄面臨著迅速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最緊迫任務,這是實施新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②舊政策已不能適應新情況1918年開始實行的舊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1921年,已不能適應新情況,必須加以調整,這是實施新經濟政策另一個重要原因。2.時間:1921年3.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和作用1921年3月,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決定逐步取消舊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改為實施新經濟政策。那么,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是什么?它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有什么不同?提示:內容: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允許出租土地,納稅后的剩余產品農民可以自由買賣,實行自由貿易;中小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作用: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起了什么積極作用?它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到1927年,蘇聯經濟已經恢復到戰前1913年的水平。(二)蘇聯的工業化1.蘇聯的成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俄國領土上的各族人民擺脫了民族壓迫,他們紛紛建立起自己獨立的蘇維埃共和國。在粉碎國內外敵人的進攻之后,各族人民的團結進一步加強。隨著俄羅斯全國電氣化遠景計劃實施的開始,各蘇維埃共和國為了把力量團結起來,建設社會主義和加強國防,迫切要求組成一個國家聯盟。為此,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礎上,于1922年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最初加入聯盟的共和國有4個,后來增加到5個。最初加入聯盟的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講述“蘇聯、”“沙俄”、“蘇俄”的區別。三者指的是不同時期的俄國:沙俄(1547年一1917年),蘇俄(1917年一1922年),蘇聯(1922年一1991年)。2.“一五”計劃和“二五”計劃的實行1924年列寧逝世以后,以斯大林為首的聯共(布)領導蘇聯人民,為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相繼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的實行,開始于1928年,任務是奠定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主要力量和資金集中用于重工業。“二五”計劃的實行,開始于1933年,任務是完成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在兩個五年計劃建設期間,蘇聯人民作出巨大的努力和暫時的犧牲,掀起社會主義勞動競賽運動,克眼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不斷創造新的奇跡,使蘇聯兩個五年計劃的實行,取得巨大成就。3.社會主義工業化成就在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后,蘇聯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建成大型工礦企業600O個,工業總產值超過德、英、法,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業生產占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由1917年的3%上升到10%。這為蘇聯后來戰勝法西斯國家奠定了物質基礎,也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三)農業集體化農業集體化的方針及其成就聯共(布)確定了農業集體化的方針,把個體小農經濟聯合、改造為大規模的集體經濟。在集體化的過程中,由于急于求成,有些組織者出現過火行為,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運動得到繼續發展。到1937年,蘇聯全國基本上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參加集體農莊的農戶,占全國農戶93%,耕地面積達99% 。(四)蘇聯模式1936年蘇聯憲法1936年蘇聯通過了新憲法,宣布“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當時蘇聯認定,社會主義體系在蘇聯國民經濟中已經取得完全勝利,人剝削人的現象已被鏟除和消滅,因此,把新憲法的頒布看作是社會主義在蘇聯建成的標志。新憲法用法律形式肯定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它的頒布;是蘇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三、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涉及到不少問題,但其主要內容,如果圍繞下面六個年代來考慮、并不難掌握:(教師宜和學生一起復述如下大事,先講大事,后問年代,或先講年代,后問大事均可。)1921年 新經濟政策實施開始1922年 蘇聯成立1928年 “一五”計劃開始實行1933年 “二五”計劃開始實行1936年 新憲法通過,標志蘇聯建成社會主義蘇聯基本上完成農業集體化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課程理念,最大限度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主動探究,但效果不佳,學生理解掌握的只是一些知識層面、表面的東西,創新及深層次的探究等同于形式。究其根源:學生學習習慣受傳統學習方法的影響。設計的教學環節未進行完,強化訓練不夠到位,應讓學生在課前就自主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有初步的認識,這樣課堂時間就充足有余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