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地域差異顯著一、單選題1.下列詩詞名句中,描述北方地區的是(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C.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2.我國東北地區與華北地區相同的自然特征是( )A.河流都有很大的含沙量 B.1月平均氣溫均在0°C以下C.都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階梯 D.都屬于我國濕潤地區3.讀“我國四地景觀圖”,完成下列小題。①②③④(1)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體現了當地的地形特征是( )A.山高谷深 B.千溝萬壑 C.遼闊坦蕩 D.波狀起伏(2)②③兩地所在緯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溫不同,景觀差異很大,主要因為( )A.海陸位置不同 B.季風影響差異C.海拔高度不同 D.人類活動差異4.2018年夏天隨著電影《西虹市首富》的熱映,主題曲《卡路里》也隨之火遍大江南北,其中“保溫杯里泡枸杞”這句歌詞在90后、00后的年輕人中廣為流傳。據此回答以下各題。(1)寧夏是我國枸杞的重要產地。枸杞具有耐寒性極強、抗旱能力強等特點,一般生長在光照的地區。由此可知寧夏的氣候類型可能是(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沙漠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寒帶氣候(2)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氣候干旱,但寧夏平原素有“塞上江南”之稱,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如今的寧夏已經在“西部大開發”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下圖中寧夏區位優勢描述合理的有( )①平原地區,地形平坦②河流流經,水源充足③歷史悠久,農業發達④“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的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頭上熱滾滾,腳下冷颼颼,日照胸前暖,風吹背后寒。”指的是哪一個城市的氣候( )A.烏魯木齊 B.重慶C.拉薩 D.昆明6.烏魯木齊的北面是 ( )A.柴達木盆地 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 D.準噶爾盆地7.青藏地區青稞、小麥等單產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氣溫較低B.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C.河湖眾多,雨水充足8.在西北地區最常見的傳統建筑是()A. B.C. D.9.圖中的③和④,都位于我國的四大地理分區中的(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C.青藏地區 D.西北地區10.C與D區域的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A.此界線是1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區B.此界線是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嶺C.此界線是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D.此界線是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二、填空題11.我國西部內陸地區 、 面積廣大, 資源豐富, 生產發達。此外,這里擁有豐富的 ,發展潛力很大,但與東部地區相比,在 、 、 、 、______10____等社會經濟條件方面差距較大。12.我國正在實施的區域之間資源和能源調配的重要工程有: 、 。13.南北方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差異的形成 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 ,它的地表最大特征是 .15.雅魯藏布江谷地地熱資源豐富,拉薩以北的 有我國目前 的地熱蒸氣田。現在已建成 發電站。三、綜合題16.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1)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分界線是 山脈和 山脈。(2)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體是 —— 一線,這條線大致與 等溫線、 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3)小李同學在暑假游記中寫道:那天我終于看到“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蓮花”的美景。這讓我想起了我家鄉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綠樹常青,水田稻花正飄香。小李游記中描述的是 地區的景觀,他的家鄉可能是在 地區。(4)長江、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兩者都發源于 (地形區),前者注入 海,其災害主要是 ;后者注入 ,其泥沙災害主要來自于 (上、中、下游)。17.西部開發是我國為振興中西部地區經濟而實施的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讀有關圖表回答:(1)讀圖1,圖中省級行政區A的全稱是 ;西部地區分布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圖3中郵票所示的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在 自治區.(2)對比圖1和圖2,內蒙古自治區從西向東干濕地區的變化依次是干旱區、 區和半濕潤區,這表明該地區的年降水量自西向東逐漸 ,造成這種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 .(3)讀圖4,西部地區各土地類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該土地類型有利于發展的農業類型是 業.(4)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不利條件有.(至少答2方面)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材料二:長江三角洲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創造了全國22.1%的國內生產總值。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就有“魚米之鄉”之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區域。材料三: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1)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自然條件: 。(至少一個)(2)比較東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下表。地區 耕地類型 人們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東北地區 ① 面食 ③ ④ “長三角”地區 水田為主 ② 水路為主 屋頂坡度較大(3)國家有計劃地將“北大倉”變成“北大荒”,以保護濕地。保護濕地的措施有 。A.退林還耕 B.擴大耕地面積C.大力發展家具制造業 D.建立自然保護區(4)長江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魚米之鄉”。與東北地區相比,它最大的自然優勢是 。如果把東部沿海地區比作“弓”,把長江比作“箭”,長江三角洲就位于箭頭的位置。作為“箭”的長江,為長江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答案1.A2.B3.(1)A(2)C4.(1)A(2)A5.C6.D7.B8.C9.B10.A11.高原;山地;草場;牧業;礦產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市場;交通12.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西電東送工程13.氣候因素14.黃土高原;溝壑縱橫15.羊八井;最大;地熱16.(1)昆侖;祁連(2)秦嶺;淮河;0℃;800mm(3)西北;南方(4)青藏高原;東海;洪澇;渤海;中游17.(1)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2)半干旱;增加;海陸因素(3)草地;畜牧(4)水資源缺乏,山地高原為主,交通不便,人口分布稀疏,勞動力不足,信息不暢,市場規模較小等.18.(1)示例:東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①旱地為主;②米飯;③陸路為主;④屋頂坡度較小(3)D(4)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長江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