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1.地球 ①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②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2.緯線與經線的特點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起始線 赤道(0°緯線) 本初子午線(0°經線)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特殊線(點) 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極圈(66.5°)、30°和60°、兩極(90°) 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經160°經線、180°經線劃分界線 0°——30°N(S)為低緯度30°——60° N(S)為中緯度60°——-90°N(S)為高緯度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3.地球的運動:運動類型 方向 周期 產生的現象地球自轉 自西向東 一天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地球公轉 自西向東 一年 季節變化 、五帶劃分4、太陽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5.地球公轉中的四個節氣:節氣 發生時間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晝夜分布情況春分日 3月21日 赤道 各地晝夜相等夏至日 6月22日 北回歸線 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秋分日 9月23日 赤道 各地晝夜相等冬至日 12月22日 南回歸線 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6.五帶劃分:①劃分依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②五帶: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7.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8.比例尺的計算: , 比例尺是個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9.比例尺的三種表示方法:數字式 文字式 線段式1/4000000或1:4000000 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40千米10.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地圖比較比例尺大小比較 比例尺與所表示內容之間的關系(圖幅相同)比例尺是一個分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如:1/100>1/10000 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大11.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種一般定位 指向標定位 經緯網定位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永遠指向北方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12.地形的表示方法: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常用)、地形的剖面圖。13.能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山地局部地形:例如: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冬至日23.5°N0°23.5°S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