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方方圓圓》 課型 新授 課時 序號 1內容 分析課標 分析 學段目標: 觀察、認識、理解幾何圖形這一基本造型元素,通過水彩筆、油畫棒等美術媒材,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敢于創新與表現,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單元目標: 體會不同幾何圖形的造型寓意,學習正確使用幾何圖形進行概括描繪,用想象畫、記憶畫等形式,以及用紙材等易找到的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課時目標: 在尋找方形,圓形動物之后,用方形,圓形等幾何形概括出動物形象,使用或添或減的方式夸張的表現動物形象,讓學生體驗通幾何圖形概括造型的樂趣。學情 分析 知識經驗:已經認識了基本幾何圖形,并已經掌握了單獨運用線條去進行造型表現。 生活經驗:學生通過動物園,電視或網絡對動物比較熟悉。 策略經驗:學生通過觀察動物形象,如何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概括,將物象表現出來的能力。 差異性分析:學生有一定的繪畫造型基礎,但是缺少設計審美。教師需要在講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設計的一般審美標準。 障礙分析:本節課建立在一定動物信息量的基礎上,對于信息量匱乏的學生需要提供豐富圖片,進行深度感知。學習 目標 1.通過照片賞析,能尋找外形特征近似方形,圓形的動物,了解動物的外形特征。(圖像識讀、審美判斷) 2.通過作品欣賞,教師示范能夠運用方形,圓形幾何形概括出動物的特征,并抓住動物的特征進行添畫。(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美術表現、創意實踐) 3.通過交流討論,作品欣賞15%的學生能夠說出那一幅作品概括能力更強,85%的學生能找到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概括的藝術性表現方法。(圖像識讀、審美判斷) 4.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養成概括,觀察的好習慣。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學習重難點 重點:能用圓形、方形概括、觀察和表現物象。 難點:感受圓形、方形不同形狀特征和概括表現物象。 重點突破: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實物圖片和大師作品,對比之后感受幾何圖形的概括能力。 難點突破:能夠準確使用幾何圖形進行大膽概括,運用流暢穩定的線條進行特征添畫。課前 準備 水彩筆或國畫用具。學 習 過 程環節與目標 學習內容及學習活動 評價活動 指導與補救一、 激趣導入,創設情境。(1.通過照片賞析,能尋找外形特征近似方形,圓形的動物,了解動物的外形特征。 )對應目標:1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 魔術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小魔術。瞧!方方和圓圓要進行大變身了。(學生欣賞) 小魔術:準備方形圓形的大貼紙,在黑板上演示怎么添加變成動物。 提問: 揭示課題。 原來方方和圓圓都能變成這么多動物,我們一起走進方方圓圓的世界。(板書課題:方方圓圓。) 學生通過整體感知幾何形演變成動物形象,明白復雜的動物外形可以使用幾何形進行概括。 預設:提問過程中遇到學生回答不出老師所提問的問題該如何去做 指導與補救: 在提問過程中如果學生聯想不出圓形或者方形可以演變成什么動物,可以通過作品欣賞,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自己去直觀發現。、明細目標,探究新知。(2.通過作品欣賞,教師示范能夠運用方形,圓形幾何形概括出動物的特征,并抓住動物的特征進行添畫。) 對應目標:2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美術表現、創意實踐 1、認識方形、圓形。 2、仔細觀察圖中的動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或者圓形來概括的動物。(課件展示:6張清晰的動物圖片) 教師出示作品并進行提問: 方方、圓圓的朋友可多啦,你能找出外形與它們相近的動物嗎? 學生活動: 學生說出相近的動物。 3、教師提問: 你在生活中見過的動物,還有哪些的外形分別近似于方形、圓形? 學生觀察并回答: 七星瓢蟲、刺猬的外形與圓形相似,牛、羊的外形與方形相似,等等。 學生使用認知的幾何圖形來概括所出示的動物外形。 學生能夠準確使用幾何圖形來概括所看到的動物形象。 預設:如果有部分學生通過觀察沒有聯想到相似動物 指導與補救: 可以通過讓學生同桌先進行交流、討論,共同發現、并解決問題,發揚互幫互助的精神。欣賞創作,深化新知。(通過交流討論,作品欣賞15%的學生能夠說出那一幅作品概括能力更強,85%的學生能找到運用幾何圖形進行概括的藝術性表現方法。)對應目標:3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 欣賞黃永玉的國畫作品《羊》(展示黃永玉作品《羊》) 學生活動: 黃永玉的國畫作品《羊》 教師總結: 畫動物時,在概括的外型上添加動物們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們準確地描畫動物。 2、看局部,猜動物,了解動物的特征。 (展示三張動物雞、老虎、螃蟹的局部) 教師提問: 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請猜猜這些圖片分別是哪些動物的局部。 學生回答: 三張圖片分別是雞、老虎、螃蟹的局部 學生總結: 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 3、嘗試小練習 選擇圖中的一種小動物,快速地描繪出它的局部特征。 4、對比觀察:欣賞黃永玉國畫作品《烏龜》,與真實烏龜圖片進行對比。(出示黃永玉作品《烏龜》和一張烏龜的照片) 教師提問: 大師們的作品,簡簡單單幾筆,卻能生動地描繪出動物的特征,你能找找畫與真實動物的相同與不同之嗎? 學生活動: 欣賞黃永玉國畫作品《烏龜》,與真實烏龜圖片進行對比。 教師總結: 描畫動物時,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5、談話討論,說說動物的哪些特征必須添畫,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學生欣賞黃永玉作品《羊》,明白在概括的外形上可以進行添畫。學生能夠明確進行特征添畫可以更準確的描繪動物形象。 學生對比觀察總結繪畫與真實事物之間的不同,學生知道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描畫動物時,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預設:學生無法完整總結出畫與真實動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補救措施:教師通過展示展示優秀作品與植真實動物進行對比,引導學生總結出動物的哪些特征必須添畫,哪些部分可以省略。創作鞏固知識,方法講解。(4.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養成概括,觀察的好習慣。) 對應目標:4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美術表現、創意實踐 1、 教師示范 (1)用幾何形概括出動物的外形,畫外形 (2) 添加動物典型特征 (3) 調整完成 2、優秀范作欣賞。(課件展示三張學生的優秀作業) 強調畫面構圖的合理性。 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和欣賞優秀作品,注意觀察畫面布局的合理性。創作表現。(2.通過作品欣賞,教師示范能夠運用方形,圓形幾何形概括出動物的特征,并抓住動物的特征進行添畫。) 對應目標:2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 出示作業要求: 你見過哪些動物的外形近似圓形或者方形?用加或減的方法,夸張概括地將它們描畫下來吧! 要求:注意畫出動物的特征。(課件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 強調畫面構圖的合理性。 本環節學生敢于主動大膽表達即可。 預設:部分學生概括不出動物特征。 補救措施:教師單獨指導。評價交流,拓展延伸。(4.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養成概括,觀察的好習慣。) 對應目標:4 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美術表現、創意實踐 1、學生自主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表現得最棒的部分 2、評價同學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誰畫的畫作業布置 作業內容 作業類型 對應目標 作業時間 評價標準將你見過哪些動物的外形近似圓形或者方形?用加或減的方法,夸張概括地將它們描畫下來。 鞏固性作業 目標2、4 兩課時 構圖合理、外形概括得當、特征取舍等板書設計 《方方圓圓》 1.用幾何形概括出動物的外形,畫外形 2.添加動物典型特征→取舍 3.調整完成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