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1 世界人口的數量變化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觀察《我國不同年齡段人口比例變化圖》,回答小題。(1)我國最大的人口紅利期出現在( )A.1980年 B.2010年 C.2030年 D.2050年(2)分析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 )①青壯年比例降低,勞動力減少②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保障體系壓力較大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現負增長④人口總數量急劇減少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2.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和緯度( )A.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B.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S-40°S地區C.海拔在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區D.海拔在200米以上;緯度在20°以下的地區(2)從圖中可知,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A.地形和經濟 B.地形和位置 C.氣候和地形 D.位置和植被(3)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導致人口稀少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3.下列問題是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導致的是( )A.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 B.勞動力不足C.社會負擔加大 D.國防兵源不足4.關于對圖示信息的分析,下列推斷最合理的是 ( )A.20 世紀初,乙國死亡率高的原因為老齡人口多B.20 世紀末,乙國人口增長數量不一定多于甲國C.甲國住房緊張,城市化問題突出D.乙國勞動力短缺,環境污染嚴重5.人口增長緩慢或停止增長或負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是()①勞動力短缺 ②老齡人過多,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 ③國防兵力不足 ④交通擁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圖為“某國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曲線圖”,完成小題。(1)該國在第②時間段內會出現的人口問題可能有( )A.住房緊張 B.就業機會不足C.勞動力不足 D.國防兵員充足(2)該國為了解決第①時間段內出現的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節制生育 B.引進國外勞動力C.鼓勵生育 D.接納海外移民7.讀“世界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變化趨勢圖”,據圖可知( )A.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將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B.發達國家決定今后世界人口年齡結構總趨勢C.全球性的老齡化問題加劇將導致勞動力短缺D.控制人口數量增長將成為全球性的人口政策8.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帶來的社會問題是( )A.勞動力短缺 B.國防兵源不足C.交通壓力增大 D.人口老齡化9.讀下圖,回答問題。擁擠的火車(1)上圖反映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A.人口素質偏低 B.人口老齡化嚴重C.人口數量過多 D.人口分布不平衡(2)目前,這類問題主要存在于( )A.發達國家 B.資本主義國家C.社會主義國家 D.發展中國家(3)針對這一現象,應當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是( )①發展義務教育 ②實行計劃生育 ③加快發展 ④完善醫療保障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下左圖示意“某四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較”、右圖“人口漫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容易出現經濟發展壓力大,居民就業、居住、教育、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的國家類型為( )A.甲國 B.乙國 C.丙國 D.丁國11.面臨右圖所示人口問題最嚴重的國家是( )A.甲國 B.乙圖 C.丙國 D.丁國12.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帶來的問題是( )①水土流失②住房緊張、交通擁擠③就業、入學、醫療緊張④揚沙天氣增多⑤供水、供電負擔重⑥垃圾、噪聲等環境污染A.①②③⑥ B.②③④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 )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該漫畫反映了當前世界上存在著嚴重的( )A.人口問題 B.環境問題 C.資源問題 D.水污染問題15.漫畫所反映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A.勞動力普遍短缺 B.資源短缺C.各國國防兵力不足 D.全球人口老齡化嚴重16.四圖中,能正確反映世界人口增長的是( )A. B.C. D.17.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個地區(國家)在一段時間內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差值(即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下圖是中國、德國、埃及、印度四國2007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情況。其中與德國情況相符合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二、材料分析題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8年10月18日,由聯合國人口基金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18年世界人口狀況》中英雙語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長22億,其中13億的增長可能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17年全球人口為75.5億人;總體出生率為2.5,即平均每名婦女育有2.5名子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生率位居全球前列,其中非洲西部和中部出生率為5.2,非洲東部和南部出生率為4.5。與之相比,美國的出生率為1.9,中國僅為1.6。材料二 據統計,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約占陸地面積的7%,那里居住著世界上70%的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也相當懸殊。歐亞兩洲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32.2%,但兩洲人口卻占世界人口總數的75.2%,尤其是亞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1)我們通常用什么來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的速度?(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世界人口的狀況具有怎樣的特點?(3)下圖是“非洲某地環境惡性發展循環圖”,請你從以下選項中選擇相應的內容填入圖中空格處(只填序號)。①土地荒漠化 ②人口增長過快 ③糧食短缺(4)從“非洲某地環境惡性發展循環圖”,你得到了哪些啟示?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老年撫養比是指65歲及以上人口數與15- 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少兒撫養比是指14歲及以下人口數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下圖是1980- 2030年我國人口撫養比變化趨勢示意圖。材料二: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1)閱讀材料一,指出1980- 2030年我國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的變化趨勢。這一趨勢會加劇什么人口問題?(2)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合理性。(3)說說我國當前還面臨哪些人口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三、綜合題20.讀漫畫“愁”,完成下列問題。(1)地球母親為何發愁?(2)該漫畫揭示了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中的哪兩個?(3)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 。(4)你怎樣給地球母親消消愁?21.讀《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簡況表(部分)》,回答第問題年份 新辦民族工業總數 /家 新增民族工業資金總額/萬元 平均每年設廠數/家 平均每年新增資本/萬元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1)從表格中能獲取的信息有( )①19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民族工業蓬勃發展 ②甲午戰爭后,中國出現了興辦工業的浪潮③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 ④民族資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2)出現1895~1900年數據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國資本的排擠B.外商企業和洋務派民用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C.民間資本雄厚D.政府放寬了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解析】【分析】(1) 根據所給圖表,15-64歲人口比重在2010年附近達到最大值,也就是我國人口紅利最大時.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 根據圖表分析人口紅利期結束后,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青壯年的比例下降,勞動力減少,65歲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老齡化問題嚴重。但是出生率下降,人口數量減少,從圖中看不出來。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2.【答案】(1)C(2)B(3)C【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緯度在20°N--40°N的中低緯度地區,故選C。(2)由圖中可知,圖中反映出影響人口分布的兩個因素分別是地形和緯度位置,海拔較低的地區人口較稠密,緯度高的地區氣溫低,緯度低的地區氣溫高,都不適合人類居住,故選B。(3)圖中由于受海拔因素影響導致人口稀少的地區是C地,該地區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屬于高原山地氣候,生存條件惡劣,人煙稀少,故選C。【點評】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區: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緯度、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3.【答案】A【解析】【分析】為了供養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們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和開采礦產,在許多地方導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業污染,引發了各種災害,結果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嚴重威脅,造成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人口增長慢甚至負增長,會引起勞動力短缺、社會負擔加大、國防兵源不足等問題。故答案為:A。【點評】根據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4.【答案】B【解析】【分析】20世紀初,乙國死亡率高的原因為老齡人口多,還可能是出生的人口存活率低;20世紀末,乙國人口增長數量不一定多于甲國;甲國自然增長率低,住房不緊張,會出現勞動力短缺;乙國自然增長率高,勞動力豐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長率為正數時表示總人口數在增加,人口增長率為負數時表示總人口數在減少。 死亡率=死亡人數與總人口數的比。死亡率較高,說明死亡人數較多,導致人類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口較多或者是出生的人口存活率較低。5.【答案】A【解析】【分析】人口增長緩慢或停止增長或負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是:①勞動力短缺;②老齡人過多,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③國防兵力不足;①②③正確。人口增長緩慢或停止增長或負增長,交通會比較順暢,④錯誤。A正確,BCD錯誤。世界人口基本情況 A。【點評】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經濟和社會問題,例如交通擁堵,就業困難,糧食短缺,居住條件差,饑餓貧困,教育醫療問題難以解決等等問題,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資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要解決人口問題,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6.【答案】(1)C(2)A【解析】【分析】(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從圖中可看出②時間段人口的出生率在不斷的降低,人口的死亡率在不斷的升高,可判斷出該國人口在不斷減少,人口不斷減少產生的問題有勞動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等。故本題C符合題意。(2)從圖中可知①階段人口的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長快,可采取的措施是計劃生育,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A。【點評】(1)人口過少,增長過慢,甚至停止增長或者不斷減少,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勞動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等。(2)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口問題有就業困難、饑餓貧困、居住條件差、交通壓力增大等社會問題。7.【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可以看出,世界上65歲以上人口比例是呈上升趨勢,說明了全球化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正在導致勞動力的短缺,大部分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需要適當鼓勵生育。故答案為:C。【點評】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 , 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8.【答案】C【解析】【分析】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帶來的社會問題是交通、就業、住房、教育等壓力大,C正確;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故,AB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經濟和社會問題,例如交通擁堵,就業困難,糧食短缺,居住條件差,饑餓貧困,教育醫療問題難以解決等等問題,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資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要解決人口問題,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9.【答案】(1)C(2)D(3)B【解析】【分析】 (1)、上圖反映的主要人口問題是人口數量過多。其他內容看不出來。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目前,這類問題主要存在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 面對人口的過快增長,可以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有:計劃生育;生育觀念的指導;發揮經濟杠桿作用。①④不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發展中國家,出生率仍然較高,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長速度過快。人口過多,可能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過度開發利用資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態問題;可能造成糧食短缺,醫療衛生、教育、交通、住房、就業條件改善困難等社會經濟問題;甚至造成社會、經濟、環境的惡性循環。【答案】10.B11.C【解析】【點評】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如果結果為正,則說明人口在增加,如果結果為負,則說明人口在減少。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經濟和社會問題,例如交通擁堵,就業困難,糧食短缺,居住條件差,饑餓貧困,教育醫療問題難以解決等等問題,人口增長過慢則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資源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要解決人口問題,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10.一個地區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成為人口問題。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會給環境、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更大壓力,產生就業困難、饑餓貧困、居住條件差、交通壓力增大等社會問題,根據圖中出生率與死亡率的比較可知,甲乙丙丁四個國家中,人口出生率較高,增長過快的國家是乙國,B正確。故答案為:B。11.右圖漫畫表明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撫養老年人的負擔加重,這是由于人口出生率較低,增長緩慢造成的,甲乙丙丁四國中,人口增長最慢的是丙,C正確。故答案為:C。12.【答案】C【解析】【分析】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會造成住房緊張、交通擁擠; 就業、入學、醫療緊張; 供水、供電負擔重; 垃圾、噪聲等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揚塵天氣無關。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 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主要是因為城市中有較好的就業機會,收入高;生活條件要比農村的條件更好,各方面設施要更完善;同時也是因為城市中有較好的教育、醫療條件等。13.【答案】B【解析】【分析】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是歐洲,該大洲以發達國家為主,故選B。【點評】知道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相關知識。【答案】14.A15.B【解析】【點評】世界的人口問題主要兩個方面: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和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由于人口增長過快,會產生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社會經濟壓力大等問題,為此應該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由于人口增長過慢,會引發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員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難等問題,為此應該鼓勵生育。14.讀漫畫可知,目前人口增長過快,地球母親已不堪重負。即該漫畫反映了當前世界上存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故答案為:A15.由于人口增長過快,會造成資源短缺。而勞動力普遍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嚴重是人口增長過慢引發的問題。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6.【答案】A【解析】【分析】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長得相當緩慢,此后世界人口進入迅速增長的時期,到2011年世界人口突破了70億。故選:A。【點評】世界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口增長過快;人口迅速老齡化;世界人口城市化,即鄉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規模遷移,使城市出現一系列問題。17.【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世界人口基本情況的相關知識。因為題中的四個國家中,德國的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人口總量呈現負增長。而符合該事實的只有圖丁。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點評】理解分析世界的人口基本情況。18.【答案】(1) 人口自然增長率。(2) 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的狀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是有差異的;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3)(4) 示例:要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才會有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解析】【分析】(1)、我們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來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的速度。(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的狀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是有差異的;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3)、下圖是“非洲某地環境惡性發展循環圖”,請你從以下選項中選擇相應的內容填入圖中空格處(只填序號)。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 簡稱為PRED問題。人口的快速發展、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故答案為:(4)、從“非洲某地環境惡性發展循環圖”可知,快速增長的人口,對土地資源的壓力很大。人口增加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不斷的開墾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態、經濟的惡性循環。示例:要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才會有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點評】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間同樣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資源和環境造成了空前的壓力,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供養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們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和開采礦產,在許多地方導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業污染,引發了各種災害,結果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面臨嚴重威脅.19.【答案】(1)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人口老齡化問題。(2)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人口問題: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措施: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1980-2030少兒撫養比整體下降,老年人撫養比不斷上升,這會加劇老齡化。(2)根據材料一可知,我國老齡化問題嚴重,人口出生率下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及帶來的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房展。(3)根據所學可知,我國人口多,素質偏低,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等問題。針對人口數量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針對人口素質不高的問題,需要大力發展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等,提高人口素質。故答案為: (1) 少兒撫養比逐漸下降;老年撫養比逐漸上升;老年撫養比將于2025年后超過少兒撫養比。人口老齡化問題。(2) 啟動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緩解老齡化趨勢,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優化人口結構;有利于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3) 口問題: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等。措施: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人口素質等。【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的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從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等,難度適中。20.【答案】(1)人口增長,耕地減少。(2)人口、資源。(3)不僅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還要滿足子孫后代的需要。(4)控制人口數量,保護耕地【解析】【分析】(1)地球母親發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長,耕地減少。(2)該漫畫揭示了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中的人口、資源問題。(3)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不僅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還要滿足子孫后代的需要。(4)給地球母親消愁的辦法有:控制人口數量,保護耕地。【點評】(1)人口過多會造成交通壓力增大,居住條件變差,就業困難,饑餓貧困,造成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類土地資源以及水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數量的減少,人口老齡化,教育經費短缺等問題;人口過少會造成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產生勞動力短缺、社會養老負擔重等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2)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21.【答案】(1)A(2)D【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民族工業發展歷程及在19世紀末得以發展的原因”等歷史知識掌握情況,同時考查學生對于表格材料的解讀和判斷能力,屬理解層次。解答本題需要注意閱讀表中數據的變化對選肢進行判斷。第9題中的①項存在明顯知識性錯誤,應排除;④項歷史知識表述正確,但與表格的信息沒有關聯,應排除;②③兩項從表格數據變化判斷是正確的。答案為A。第10小題答題時要抓住“1895~1900年數據變化”和“最主要原因”這兩個關鍵信息,A項與題干沒有因果關系,C項對當時的歷史現實認識錯誤,都應排除。B和D項都是原因,但B項是刺激民族工業產生的原因,應排除。正確答案為D。【點評】掌握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