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單選題
1.下列稱謂符合拉薩特點的是 ( ?。?br/>A.“東方的巴黎“ B.“日光城”
C.“冰城” D.“春城”
2.2018年10月,位于青海省德令哈的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97°E,37°N)正式投入運行。在青海省建設光熱電站的優勢條件是( )
A.緯度較低,光照充足 B.人口密集,市場需求大
C.海拔較高,太陽能資源豐富 D.高校云集,科學技術水平高
3.下列關于拉薩氣候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降雨稀少、日照時間長 B.全年溫暖濕潤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寒冷干燥
4.下列地形區不位于我國海拔最高牧區的是( )
A.唐古拉山山脈 B.柴達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昆侖山脈
5.造成青藏地區牧草優良的自然條件有( ?。?br/>①光照強
②晝夜溫差大
③氣候高寒
④水源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到西藏旅游,不是必須要攜帶的物品是( )
A.氧氣袋 B.照相機 C.棉衣 D.墨鏡
7.下列與藏族同胞有關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是( )
①獻哈達 ②“打林卡” ③種植青稞 ④信天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以來,“舌尖上的……”也隨之成為熱詞。舌尖上的美味: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br/>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壯族
9.對西藏的宗教起到深遠影響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印度教 D.道教
10.正在修建的川藏鐵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進入西藏,經藏南至終點拉薩。讀“川藏鐵路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川藏鐵路沿線地區分布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
A.維吾爾族 B.哈薩克族 C.蒙古族 D.藏族
(2)川藏鐵路經過的地形區有( )
①四川盆地 ②橫斷山脈 ③云貴高原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能正確反映青藏地區人文特征的是( ?。?br/>①天山牧民趕著牛羊“轉場” ②那達慕大會上人們騎馬摔跤
③青稞基地里藏民辛勤勞作 ④牧場里藏綿羊藏山羊成群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2.生活在拉薩的居民主要信仰( )
A.藏傳佛教 B.藏傳基督教 C.藏傳道教 D.伊斯蘭教
13.下列關于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有眾多的湖泊、但湖泊性質和類型差異大
B.都是地勢平坦、一望無際
C.都同屬于中緯度,但兩地海陸位置差異大
D.都受季風影響顯著,但兩地季風來源差異大
14.下列同藏族同胞有關的有 ( )
①獻“哈達” ②“打林卡” ③種植青稞 ④潑水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地理事物中,與青藏高原“高”“寒”特征無關的是( )
A.地熱資源豐富
B.城鎮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
C.日照強烈,太陽能豐富
D.雪山連綿,冰川縱橫
某中學地理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問題。
16.上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 ?。?br/>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 B.②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
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 D.④湖泊星羅棋布,溝壑縱橫
17.對人類的生產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br/>A.地形復雜多樣 B.晝夜溫差大
C.高寒缺氧低氣壓 D.太陽輻射強
18.青藏牧區自然環境最顯著的特點是 ( ?。?br/>A.炎熱干旱 B.季風影響顯著
C.雪山眾多 D.高寒缺氧
讀“正在建設中的川藏鐵路示意圖”,完成問題。
19.川藏鐵路修建難度大主要原因在于( )
A.穿越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B.穿越大量東西走向的河流
C.山河相間分布,山高谷深 D.穿越我國人口分布密集區
20.川藏鐵路的建設有利于
①加強青藏地區的對外聯系( ?。?br/>②改善青藏地區的生態環境
③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④促進民族的交流與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7年6月17—23日,國家電網在青海省首次嘗試以太陽能、風能及水能等100%清潔能源供電一周。此次嘗試為國家電網首次在省級范圍的清潔電力供應嘗試,這標志我國在新能源電力供應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據此讀圖回答問題。
(1)青海省發展水電的優越條件有( )
①地域廣,土地遼闊 ②冰川積雪廣布,為河流補給水源 ③人口增長快,電力需求不斷增長 ④河流湍急,水能蘊藏量大 ⑤峽谷發育,多良好壩址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2)與青海省相比,沿海經濟發達省區實現全部清潔能源供電面臨的主要困難是( )
A.火力發電量大,消費比重高
B.人口眾多,人均耗電量大
C.開發條件差,清潔能源利用率低
D.電力需求量大,能源資源不足
22.青藏地區發展牧業的有利條件有( ?。?br/>①草場面積大 ②氣候寒冷、干旱,適合牧草生長
③耕地面積小 ④牧草的營養成分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如下面的表中是中國某地區不同季節降水與氣溫統計數據,判斷以下城市中與之最接近的是( )。
A.烏魯木齊 B.拉薩 C.哈爾濱 D.南昌
二、填空題
24.藏區的牧民飲食以 為主, 、 和 是牧民們的必備食品,這些食品 、 ,能抵御 、 的環境。
25.讀三江源頭及其附近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各題
(1)河流A是 ,發源于 省,注入 洋。
(2)鐵路線B是我國已經建成的 鐵路(南段),它的修建結束 自治區無鐵路的歷史。
(3)三江源頭自然保護區位于 省,三江是指 、 和 三條大河。
(4)圖中所示地區主要能源 和 ,清潔能源主要有 、 和地熱。
26.青藏高原是我國的高寒牧區,分布最廣的三大牲畜有 、 、 ,它們都能適應 、 、 等特殊高原環境。主要農業區分布在 谷地和 谷地。
27.青藏牧區的 不僅面積大,而且牧草的營養成分含量高。獨特的自然條件,使 一直是這里的支柱產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拉薩的別稱。“東方的巴黎”是指上海;”冰城“是指哈爾濱;”春城“是指昆明。拉薩地勢高,空氣稀薄,年日照時數在3000小時以上,故有”日光城“之稱。故答案是B。
【點評】知道拉薩的概況。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較高,光照強,太陽能資源豐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地勢較低的河谷地區,土壤比較肥沃,水源較為充足。日照時間長,積溫較高,有水灌溉。
3.【答案】A
【解析】【分析】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低,空氣潔凈,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故選A
【點評】青藏高原起伏平緩,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是我國面積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國海拔最高的牧區是西藏牧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屬于我國的第一級階梯,唐古拉山脈,柴達木盆地,昆侖山脈都位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我國的第二級階梯。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青藏地區的農牧業發展的優勢,進行分析解答。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使青藏地區牧草生長優良;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6.【答案】B
【解析】【分析】西藏地處我國第一級階梯的青藏地區,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但太陽輻射強,去西藏自治區旅游需要攜帶氧氣袋、棉衣和墨鏡等,照相機可以不用攜帶,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信天游是黃土高原上人們的生活方式。 信天游的傳唱之境,是一片廣漠無垠的黃土高原,這高原,千溝萬壑,連綿起伏,蒼茫、恢宏而又深藏著凄然、悲壯;清峻、剛毅而又飽含著沉郁、頓挫。 而其他內容是與藏族同胞有關的生產和生活方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信天游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這是一部用老镢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這是黃坡黃水之間的一朵奇葩。其歌詞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變文體,以浪漫主義的比興手法見長。它便是陜北民歌。在陜北它叫“信天游”,又稱“順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稱為“山曲”,在內蒙古則被叫作“爬山調”。
8.【答案】C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藏族人民的生活習俗。我國少數民族藏族主要種植青稞,釀青稞酒,吃糌粑。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藏族飲食生活的了解。
9.【答案】A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西藏的宗教。西藏的宗教屬于藏傳佛教,故符合題意的是A。
【點評】知道西藏的宗教。
10.【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由圖可知,川藏鐵路經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途經了四川盆地、橫斷山脈和青藏高原等地形區,沿線經過地區分布的主要少數民族是藏族,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2)由圖可知,川藏鐵路經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途經了四川盆地、橫斷山脈和青藏高原等地形區,沒有經過云貴高原,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川藏鐵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進入西藏,其修建難度大不亞于青藏鐵路,途經地區山高谷深,落差大。川藏鐵路橫跨中國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起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東西橫穿橫斷山脈至青藏高原拉薩平原,由于川藏鐵路采用“臺階式”路線直攀高原,故其建設難度遠比采用“緩坡式”路線間接上山的青藏鐵路要大.
11.【答案】A
【解析】【分析】①天山牧民趕著牛羊“轉場”,反映的是新疆地區人文特征;②那達慕大會上人們騎馬摔跤,反映的是蒙古族人民的人文特征;③青稞基地里藏民辛勤勞作,④牧場里藏綿羊藏山羊成群反映的是青藏地區的人文特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主要的畜種是藏綿陽和藏山羊。
12.【答案】A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生活在拉薩的居民主要信仰藏傳佛教。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 青藏地區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生活在西藏的民族主要是藏族,這個民族的居民大多信仰喇嘛教.
13.【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都有眾多的湖泊、但湖泊性質和類型差異大.故符合題意。
B.地勢平坦,但海拔高度差異大(青藏高原的海拔高,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故不符合題意。
C.青藏高原位于中緯度, 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位于中低緯度.故不符合題意.
D.青藏高原西北部不受季風影響.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都同屬于中低緯度,但兩地海拔高度差異大,青藏高原地勢高,海拔平均4000多米,不受季風影響自,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緊鄰東海,受季風影響明顯。
1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有關藏族同胞的生活習慣的相關知識。獻哈達是藏族同胞表示歡迎和尊敬的禮儀,打林卡是藏族同胞日常的生活,青藏高原氣候高寒,所以農作物以耐寒旱的青稞為主。潑水節是云南傣族的風俗。故選A。
【點評】掌握有關藏族同胞的生活習慣
15.【答案】A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相關知識。青藏地區由于地勢高,氣溫低,形成“高”“寒”,地表形成了雪山連綿、冰川廣布的自然景觀,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導致太陽能十分豐富;由于海拔高,城鎮人口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而地熱資源是源于地球內部的能量釋放,和“高”“寒”無關。故答案選A。
【點評】知道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
【答案】16.B
17.C
【解析】【點評】 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約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巒綿延,山勢雄渾,山脈間多起伏平緩的盆地和谷地.由于海拔高,氣溫低,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16.“世界屋脊”指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上峰巒綿延,山勢雄渾,山脈間多起伏平緩的盆地和谷地,故 ① 錯誤;由于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故 ② 正確;青藏高原是獨特的高原氣候,冬冷夏涼,日溫差大,故 ③ 錯誤;青藏高原上湖泊星羅,冰川縱橫,冰雪消融后,成為大河源頭,故 ④ 錯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17.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勢高,空氣稀薄,氣壓低;氣溫低,高寒缺氧,因此青藏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高寒缺氧低氣壓 ,不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8.【答案】D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相關知識。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的自然特征是“寒”和缺氧。故答案選D。其余選項都不符合題意。
【點評】知道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特點。
【答案】19.C
20.C
【解析】【點評】 中國現已形成一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鐵路網:南北向干線有京哈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太焦-焦柳線、寶成-成昆線等;東西向干線有濱洲-濱綏線、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昆線等。
19.讀圖可得,川藏鐵路的起止點城市是成都和拉薩,該鐵路經過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沿途經過長江、怒江、瀾滄江等河流,川藏鐵路修建難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間分布,經過的山脈多南北走向,穿越我國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一階梯.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20.川藏鐵路對西藏地區發展的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從有利于資源開發、經貿往來、發展旅游、民族團結等方面具體分析。所以可促進區域交流與協作,有利于西藏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珠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加強聯系,便于物資輸入、東西經濟文化等交流;促進當地及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利于民族團結繁榮。 ①③④ ,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21.【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地域面積對水電的發展的影響不大,故①不是優越條件;
冰川積雪廣布,為河流補給水源,使河流水量增加,對發電有利,所以②正確;
人口增長快,電力需求不斷增長,對水電發展不利,故③不是優越條件;
該地的河流大多由第一級階梯流向第二級階梯,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蘊藏量大,對發電有利,故④正確;
峽谷施工工程量小,便于水電站的修建,故⑤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2)火力發電量大,消費比重高是清潔能源不足的結果,A項說法錯誤;
人口眾多,人均耗電量大,不能體現供應困難,B項說法錯誤;
東部開發條件好,清潔能源利用率高,C項說法錯誤;
與青海省相比,沿海經濟發達省區實現全部清潔能源供電面臨的主要困難是電力需求量大,能源資源不足,清潔能源不能滿足需求,D項說法正確。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水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但為了有效利用天然水能,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調節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壩、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但水力發電效率高,發電成本低,機組啟動快,調節容易。
2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地區發展牧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自然環境對牧草的影響(適合發展畜牧業的原因):青藏地區海拔高,太陽光強烈,有利于牧草中蛋白質的合成;晝夜溫差大又有利于其他營養物質的積累;高寒氣候條件下植株矮小,莖干少而葉量大。因此青藏地區牧草的營養成分大大高于低海拔地區的亞熱帶和溫帶天然牧草,青藏地區又地廣人稀,適宜畜牧業的發展。耕地面積小與青藏地區發展牧業無關,所以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地區發展牧業經濟的理解。
2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表中的數據分析可知,該地1月最低氣溫在0度以下,屬于溫帶,排除南昌,南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結合該地7月氣溫是16度,說明不是太高,估計是受到地形地勢影響,排除烏魯木齊和哈爾濱;拉薩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氣溫不太高,冬季氣溫不是太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24.【答案】牛羊肉;奶制的酥油;酸奶;奶酪;營養價值高;熱量多;高寒;缺氧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地區人們的飲食與自然環境的適應情況。藏區的牧民飲食以牛羊肉為主,奶制的酥油、酸奶和奶酪是牧民們的必備食品,這些食品營養價值高、熱量多,能抵御高寒、缺氧的環境。故答案依次是牛羊肉、奶制的酥油、酸奶、奶酪、營養價值高、熱量多、高寒、缺氧。
【點評】知道青藏地區人們的飲食與自然環境的適應情況。
25.【答案】瀾滄江;青海;太平洋;青藏;西藏;青海;長江;黃河;瀾滄江;石油;天然氣;太陽能;水能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高原的相關情況。河流A是瀾滄江,發源于青海省,注入太平洋。鐵路線B是我國已經建成的青藏鐵路(南段),它的修建結束西藏自治區無鐵路的歷史。三江源頭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三江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河。圖中所示地區主要能源是石油、天然氣,清潔能源主要有太陽能、水能和地熱。答案依次是瀾滄江、青海省、太平洋、青藏、西藏、青海、長江、黃河、瀾滄江、石油、天然氣、太陽能、水能。
【點評】知道青藏高原的相關情況。
26.【答案】牦牛;藏綿羊;藏山羊;高寒;缺氧;低氣壓;湟水;雅魯藏布江
【解析】【分析】我國的四大牧區有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青海牧區,青藏牧區是我國的高寒牧區,主要的畜種有牦牛、藏綿羊、臧山羊等,生活在這里的畜種都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等高原環境。青藏地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湟水谷地和雅魯藏布江谷地。
【點評】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
27.【答案】草場;畜牧業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青藏地區的畜牧業。青藏牧區的草場不僅面積大,而且牧草的營養成分含量高。獨特的自然條件,使畜牧業一直是這里的支柱產業。故答案是草場、畜牧業。
【點評】知道青藏地區的支柱產業——畜牧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