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1.2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同步練習(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1.2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同步練習(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5.1.2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黃土高原是中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之一,該地區人地矛盾突出,治理黃土高原,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結合相關知識完下面小題。
(1)目前,黃土高原最嚴重的環境問題是(  )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資源污染 D.水土流失
(2)解決該環境問題最主要的措施是(  )
A.植樹種草 B.鼓勵生育,增加勞動力
C.大力發展畜牧業 D.擴大荒地的開墾面積
2.下列關于黃土高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面崎嶇不平,是個多山的高原
B.石灰巖廣布,喀斯特地貌發育
C.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最厚的地方
D.高原上多溝谷、湖泊
3.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圖中陰影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B.它西起祁連山,東到太行山,南連秦嶺,北抵長城
C.該區域地跨的主要省區有晉、陜、寧、甘
D.該區域的地表千溝萬壑
(2)下列有關圖中陰影地區生態建設的做法,正確的是(  )
A.陡坡地修建梯田,種植山杏
B.緩坡地全部開墾荒地,大力發展種植業
C.坡腳修擋土壩、護坡工程等,保持水土
D.陡坡地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畜牧業
4.以小米為主食,居住窯洞的居民主要分布在(  )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東北林區 D.華北平原
5.引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為原因是(  )
A.降水集中,且多為暴雨
B.黃土結構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C.地表缺少植被保護
D.過度開墾和放牧
6.下圖是某人在我國黃土高原內部拍攝的一幅景觀照片,為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該景觀區內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應該是()
A.修建梯田,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B.打壩擋土淤地,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C.植樹種草,發展林、牧、果業
D.退耕還林,發展林木生產
7.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不但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對流域地形地貌的發育也起到重要作用。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右圖所示地貌景觀主要分布于左圖中的(  )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2)左圖中哪個河段會出現凌汛(  )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3)從右圖可以看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下列可以有效解決該地區生態問題的措施是(  )
A.陡坡墾殖 B.植樹種草 C.開墾荒地 D.過度放牧
8.關于黃土高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黃河下游,由黃河沖積物構成
B.北抵陰山與內蒙古高原相鄰
C.位于大興安嶺——太行山脈一線以西地區
D.位于秦嶺以北
9.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特色。下列民族與其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藏族——糌粑 B.回 族——青稞酒
C.壯族——窯洞 D.蒙古族——吊腳樓
10.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黃土高原地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下列屬于黃土高原地區流行的民歌形式的是(  )
A.二人轉 B.黃梅戲 C.信天游 D.秦腔
11.按照“風成說”的原理,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是什么風帶來的(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
12.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最受歡迎的民居形式,與此有關的因素有(  )
①占地少,建造成本低,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
②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
③窯洞是最堅固耐用的民居
④窯洞隔音、隔熱、保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省區中,水土流失較嚴重的有(  )
①陜西②山西③黑龍江④西藏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4.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其中卡片內容正確的有(  )
①小興安嶺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紅松不怕潮,耐腐蝕,花紋漂亮。
②安塞腰鼓、信天游、變臉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文化。
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和亞熱帶水果基地。
④都江堰位于長江中游,具有灌溉功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有“世界最大黃土堆積區”之稱的高原是(  )
A.黃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云貴高原
二、材料分析題
16.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略圖、西安氣溫
降水量圖
材料二:萬一動亂波及滿蒙,擾亂治安,我國在該地區的特殊地位與利益有恐受到侵犯時,不論威脅來自何方,都要加以阻止,且為了保障內外人士之安居發展,要不失時機地采取適當措施———山浦貫一·《對支政策綱要》
材料三:2016年3月2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二戰后修建的最大型護衛艦、也稱為準航母的護衛艦投入現役,并用全面侵華戰爭時期在中國犯下累累罪行的“出云號”加以命名。
(1)東京屬于什么氣候類型?與緯度幾乎相同的中國城市西安相比,東京的氣候有什么特點?造成東京氣候這種特點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得“滿蒙”指的是什么地方?日本為了“保障內外人士之安居發展”,“不失時機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該措施對中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3)“出云號”的服役和命名被認為是日本軍國主義正在逐漸復活的重大象征,對此,中學生應該持怎樣的態度?
17.讀“太湖流域圖”,回答問題。
(1)太湖流域位于   的南緣,三面   ,以平原為主。
(2)說說太湖流域成為中國農業高產地區的原因。
(3)請你列舉一些太湖流域著名的水鄉小鎮。
(4)請簡述太湖流域城鎮發展的一般過程。
18.讀下列材料和黃土高原景觀圖,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關于黃土高原形成的學說有多種。目前,“風成說”得到科學界最為廣泛的支持。“風成說”認為,黃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風從中亞、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運來的黃土堆積而成的,被稱為風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黃土高原景觀圖。
(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起古長城,南至   ,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覆蓋區。
(2)請你說出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特征。
(3)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①   ,   ;人為原因有②   ,   。
(4)在西部大開發中,黃土高原地區必須堅持(  )
A.跨流域調水 B.修建水庫
C.退耕還林還草 D.大力發展交通
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關于黃土高原形成的學說有多種。目前“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認同。“風成說”認為,黃土高原主要是風從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搬運來的黃土堆積而成的,被稱為“風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黃土高原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長期的水上流失使這里逐漸形成了特殊的自然景觀,地表被切割得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1)從材料一中可知,黃土高原的黃土是由風從   、   和我國   、地區吹來的。
(2)從材料二中可看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長期的   。
2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關于黃土高原形成的學說有多種。目前,“風成說”得到科學界最為廣泛的支持。“風成說”認為,黃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風從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的沙漠和戈壁搬運來的黃土堆積而成的,被稱為“風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黃土高原景觀圖和黃土高原略圖。
黃土高原略圖
(1)觀察“黃土高原景觀”圖,黃土高原地表形態特征是   、支離破碎,當地的傳統民居是   。
(2)黃土高原地區歷來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由此造成了   河下游成了地上懸河。
(3)為了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國家出臺了   等政策,通過   等生物措施和筑堤壩、修水庫等   措施綜合治理。
(4)①是   河。
(5)②是   山脈,東面的地形區是   。
(6)③是   山脈,以南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7)④是   省,行政中心是   。
(8)該地區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9)該地區跨四大地理區域的省級行政區⑤是   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據歷史考證,黃土高原這里曾是塬面廣闊,溝壑稀少,植被豐茂的地區,由于黃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氣候等特點,以及長期的不合理的生產方式,使得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現象嚴重,故答案為:D。(2)黃土高原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厚50—180米,由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多暴雨季節,水土流失嚴重,地表被沖刷的千溝萬壑。黃土高原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主要防治措施是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故答案為:A。
【點評】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現象嚴重,導致河水泥沙含量增大;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洪澇災害嚴重。黃河的治理;加固大堤退耕還林還草,植樹合理放牧、加強中游黃種草。
2.【答案】C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黃土高原的相關知識。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該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最厚的地方,選項ABC不符合題意。答案選C。
【點評】知道黃土高原的景觀特點。
3.【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 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地跨的主要省區有晉、陜、寧、甘 ;但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加強生態建設,主要措施是: 坡腳修擋土壩、護坡工程等,保持水土;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1)B。(2)C。
【點評】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
4.【答案】A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黃土高原的相關知識。黃土高原地區根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冬暖夏涼的窯洞,作為傳統的民居;由于氣候和地理條件的原因,黃土高原那里氣候比較干燥,一年的降水量也不多,所 以那里不適宜水稻的種植,小麥的產量也不是很高,而耐旱的小米非常適應在黃土高原生長,所以黃土高原以小米為主食,可見以小米為主食居住窯洞的居民主要分 布在黃土高原地區。故答案選A。
【點評】知道黃土高原的生產生活特色。
5.【答案】D
【解析】【分析】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這里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其中自然原因有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地表裸露等,人為原因是由于人們過度開墾和放牧導致植被破壞嚴重.
故答案為:D
【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黃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廣大地區。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呈巨大的幾字形,并且在黃土高原上塑造兩大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們都以灌溉農業為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含沙量劇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黃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舉,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退耕還林還草。黃土高原也是我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6.【答案】C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黃土高原的相關知識。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長期的流水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形成了圖中獨特的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等地貌 類型.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大力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以及 整修梯田、修筑擋土壩等工程.故選:C.
【點評】知道黃土高原適合發展的產業。
7.【答案】(1)B
(2)C
(3)B
【解析】【分析】黃河是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經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后注入渤海,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使下游含沙量大。(1)由圖可知,右圖所示地貌景觀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黃土高原,主要分布于左圖中的中游地區,故B符合題意。(2)凌汛是由于河流會有結冰現象,加上河流是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區,黃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都會有凌汛現象,如圖中的丙處會有凌汛現象,故C符合題意。(3)從右圖可以看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合適的方式是植樹種草,保持水土,故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C;(3)B。
【點評】(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南抵秦嶺。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2)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長5600多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黃河中游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因此黃河中游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
8.【答案】D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黃土高原的相關知識。黃土高原位于黃河的中游,而不是下游,故A說法錯誤,不選。它北抵長城,而不是陰山,故B說法錯誤,不選。大興安嶺位于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與黃土高原不相鄰,故C說法錯誤,不選。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9.【答案】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民族獨特生活特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喝青稞酒、吃糌粑是藏族的生活特色,所以A正確,B錯誤;窯洞是黃土高原居民的一種住宅特色,與壯族無關,所以C錯誤;蒙古族住的是蒙古包,所以D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民族獨特生活特色的識記。
10.【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在獨特的自然環境影響下,黃土高原地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下列屬于黃土高原地區流行的民歌形式的是信天游。二人轉是東北地區,黃梅戲是在南方地區,秦腔是在陜西地區。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信天游是流傳在中國西北廣大地區的一種民歌形式。這是一部用老镢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這是黃坡黃水之間的一朵奇葩。其歌詞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變文體,以浪漫主義的比興手法見長。它便是陜北民歌。在陜北它叫“信天游”,又稱“順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稱為“山曲”,在內蒙古則被叫作“爬山調”。
1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黃土高原的知識,掌握黃土高原的形成是解答此題的關鍵。黃土高原大部分位于季風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從相對位置來看,中亞、蒙古位于黃土高原的西北部,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由中亞、蒙古一帶風吹來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黃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廣大地區。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呈巨大的幾字形,并且在黃土高原上塑造兩大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們都以灌溉農業為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含沙量劇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黃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舉,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退耕還林還草。
1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民居窯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最受歡迎的民居形式,原因在于:占地少,建造成本低,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窯洞隔音、隔熱、保暖。窯洞是最堅固耐用的民居過于絕對了,且窯洞容易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所以③不符合要求。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民居窯洞的了解。
1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以及過度開發導致高原植被遭到破壞,使黃土高原面臨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而山西、陜西大部正好位于黃土高原。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范圍的識記。
1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小興安嶺有亞洲面積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紅松不怕潮,耐腐蝕,花紋漂亮。③珠江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魚基地和亞熱帶水果基地。①③正確。
②安塞腰鼓、信天游、變臉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文化。錯誤,變臉是四川盆地的。
④都江堰位于長江中游,具有灌溉功能,是珍貴的文化遺產。錯誤,應該位于長江上游支流岷江上。
故答案為:B。
【點評】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15.【答案】A
【解析】【分析】我國的四大高原中,有“世界最大黃土堆積區”之稱的高原是黃土高原,這里的黃土是由西北風從西北內陸地區吹來的,受到太行山和秦嶺的阻擋,慢慢沉積下來而形成的,故選A。
【點評】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有“世界最大黃土堆積區”之稱。
16.【答案】(1)亞熱帶季風氣候;東京冬季氣溫更高、年溫差較小、東京降水量更多;西安深處中國大陸內部,東京則位于海島,具有很強的海洋性。
(2)中國東北、發動九 一八事變、中國東北很快淪陷、中國局部抗戰開始。
(3)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努力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日后為祖國貢獻力量;正確對待日本軍國主義和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民。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東京和西安氣候特征及產生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京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安為溫帶季風氣候。分析材料可知,與緯度幾乎相同的中國城市西安相比,東京冬季氣溫更高、年溫差較小、東京降水量更多,主要原因在于西安深處中國大陸內部,東京則位于海島,具有很強的海洋性。
(2)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得“滿蒙”指的是中國東北地區。日本為了“保障內外人士之安居發展”,“不失時機地采取”了九一八事變,結果日軍占領沈陽城,后又侵占了東北三省,標志著局部抗戰的開始,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
(3)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教訓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中學生應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努力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日后為祖國貢獻力量;正確對待日本軍國主義和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民。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自然環境、九一八事變的了解,吸取抗日戰爭的教訓,警惕日本軍國主義。
17.【答案】(1)長江三角洲;瀕江臨海
(2)優越的灌溉條件;肥沃的土壤。
(3)盛澤、南潯、烏鎮、周莊等。
(4)農村百姓進行交易活動的場所、貨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頻繁、交易人數的增多、商品的豐富——出現店鋪、街道、簡單的手工作坊——出現以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為生的人——出現小城鎮。
【解析】【分析】(1) 太湖流域位于我國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在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三省交界處.三面瀕江臨海,地形以平原為主.
(2) 太湖流域地形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期,河湖眾多,灌溉便利,我國農業高產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
(3) 太湖流域著名的水鄉小鎮 : 盛澤、南潯、烏鎮、周莊等 。
(4) 太湖流域城鎮發展的一般過程: 農村百姓進行交易活動的場所、貨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頻繁、交易人數的增多、商品的豐富——出現店鋪、街道、簡單的手工作坊——出現以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為生的人——出現小城鎮。
【點評】太湖流域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積1/6。三面臨江濱海,西部自北而南分別以茅山山脈、界嶺和天目山與秦淮河、水陽江、錢塘江流域為界。地形特點為周邊高、中間低。中間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東中小湖群,西部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東、南三邊受長江和錢塘江入海口泥沙淤積的影響,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個地形成碟狀。
18.【答案】(1)秦嶺
(2)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3)土質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開發歷史悠久;人口增長過快
(4)C
【解析】【分析】(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起古長城,南至秦嶺,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覆蓋區。(2)從圖中看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是:土質疏松、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人為原因是:開發歷史悠久、人口增長過快、不斷開荒種地、過度放牧(毀草毀林)、采礦、修路、修建窯洞等。(4)在西部大開發中,黃土高原地區必須堅持退耕還林還草,改善生態環境,故選項C符合題意。
【點評】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石油、鋁土儲量大。黃土顆粒細,土質松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但由于缺乏植被保護,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
19.【答案】(1)中亞;蒙古高原;西北內陸
(2)支離破碎;水土流失
【解析】【分析】(1)從材料一中可知,黃土高原的黃土是由風從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內陸和地區吹來的。(2)從材料二中可看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長期的水土流失。
故答案為:(1)中亞;蒙古高原;西北內陸;(2)支離破碎;水土流失。
【點評】(1)本題考查黃土高原黃土的來源,根據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松等(自然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人為原因),導致植被破壞嚴重。
20.【答案】(1)千溝萬壑(溝壑縱橫);窯洞
(2)黃
(3)退耕還林(草);植樹種草;工程
(4)黃
(5)太行山;華北平原
(6)秦嶺
(7)陜西;西安
(8)水土流失嚴重
(9)甘肅
【解析】【分析】(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到烏鞘嶺,北起古長城,南至秦嶺,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覆蓋區;從圖中看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因為黃土直立性強,當地的傳統民居是窯洞。(2)黃土高原地區歷來水土流失比較嚴重,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下游進入平原地區,水流速度變緩,泥沙沉積,由此造成了黃河下游成了“地上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嚴重,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多暴雨。(3)為了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當地居民采取綜合治理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4)黃河流經黃土高原,讀圖可知:①是黃河。(5)讀圖可知②為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的分界線太行山。太行山以東為華北平原,以西為黃土高原。(6)秦嶺——淮河一線為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因此圖中③為秦嶺。秦嶺——淮河一線也是我國800mm等降水量線,該線以南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以北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7)根據省區輪廓可判斷④為陜西省,其行政中心為西安。(8)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保護、夏季多暴雨;開發歷史悠久、人口增長過快、不斷開荒種地、過度放牧、采礦、修路、修建窯洞等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因此該地區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9)甘肅省是唯一地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省級行政區。
【點評】考查黃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黃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廣大地區。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呈巨大的幾字形,并且在黃土高原上塑造兩大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們都以灌溉農業為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導致黃河含沙量劇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黃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舉,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退耕還林還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佛坪县| 台北县| 襄汾县| 寻乌县| 南川市| 兴山县| 新兴县| 石河子市| 庆阳市| 汾阳市| 麦盖提县| 岳池县| 巴马| 盐源县| 沙雅县| 莫力| 灯塔市| 碌曲县| 庄河市| 东丰县| 登封市| 如东县| 偃师市| 庆云县| 榆社县| 通渭县| 吉安县| 环江| 沅陵县| 广饶县| 塔城市| 青州市| 筠连县| 梁山县| 会同县| 涟源市| 康马县| 临夏县| 开阳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