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5干旱的寶地一、單選題1.阿拉伯半島居民由貧窮走向富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 )A.石油的開采 B.便利的交通條件C.優越的地理位置 D.綠洲農業的發展2.下列符合美國大平原農業生產特點的是( )①高度機械化 ②高度商品化③精耕細作 ④實行以家庭農場為主的經營方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之一。下列區域的生產、生活方式中體現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的有:( )①日本人大力建設“海洋牧場” ②馬賽人視草原為心中的神靈③巴黎人尊重文化、熱愛藝術 ④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假如你到中東地區旅游,你會欣賞到波斯灣沿岸國家的城市景色是( )①摩天大樓、繁華的街道 ②風景如畫的大學校園③現代化的工農業設施 ④滾滾黃沙及破舊的房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波斯灣地區與我國的新疆地區在自然環境方面的相似之處是( )①石油資源豐富 ②位于內陸 ,氣候干燥③沙漠廣布,河流較少 ④終年高溫少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觀察“波斯灣地區石油輸出路線圖”,其中運往東亞的路線及沿途經過的海峽或運河正確的是( )A.a航線 直布羅陀海峽 B.b航線 巴拿馬運河C.a航線 馬六甲海峽 D.c航線 蘇伊士運河7.以色列被稱為歐洲人的“大菜籃”“大花園”,其農業發展對其他干旱地區的啟示有( )①采用噴灌和滴管技術②大力發展節水農業③實施水資源合理調配④利用科技人工降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讀圖,甲圖所示地區最具世界戰略意義的自然資源是( )A.鐵礦 B.煤 炭 C.石油 D.銅 礦9.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但人們都能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營造出美好的生活圖景。下列描述符合上述觀點的是:( )①湄公河流域的人們大面積種植小麥②阿爾卑斯山區的居民修建了“冰川列車”③以色列人利用滴灌技術發展農業④日本的人們因地制宜,“耕海牧漁”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二戰”后,日本遠洋捕撈業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 )A.市場對魚的需求量大增B.近海海域魚類的增多C.造船業的發展和捕魚裝置與技術的進步D.大量的人工養殖的出現11.“沙漠綠洲”以色列是世界農業發達同家,它的成功經驗主要有( )①高效的噴灌、滴灌技術保證農業對水的需求②努力開發節水作物,避免高耗水的作物③加大種植花卉、水果等高附加值的作物④非常重視畜牧業的研究和機械、技術的應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小雅同學設計了四張區域或城市名片,與事實相符的有(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但其生物資源極為貧乏。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以色列灌溉農業技術主要依靠傳統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南部地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3.下列典型區域與生產生活特色搭配不正確的是( )A.南非——發展采礦和制造業 B.澳大利亞——逐水草而居C.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 D.瑞士——發展旅游業14.世界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是( )A.伊朗 B.也門 C.沙特阿拉伯 D.伊拉克15.世界各地的自然條件各不相同,也造就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有(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腳屋懸空架設,以木、竹為主要建材②日本“男孩節”的鯉魚旗表達漁民對海洋恩賜的感謝③旅游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是山地之國瑞士的真實寫照④波斯灣沿岸氣候干旱,但阿拉伯人卻因科技改變了命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6.“西氣東輸”工程是指( )A.將長江流域的水調往華北和西北B.將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輸送到香港和上海C.將山西省的煤炭送到華北D.將柴達木盆地的礦產送到東部地區17.農業滴灌技術是指利用灌水設備將農作物生長需要的水分和養分滴入根區土壤的灌溉方式。目前,以色列廣泛采用該技術進行灌溉,其目的是( )①增大農業生產投入 ②擴大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③降低土壤鹽化程度 ④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填空題18.波斯灣地區位于 (亞洲分區),地處 、 、 三大洲的連接地帶,大部分屬于 氣候, 資源缺乏,但 資源豐富,被稱為“ ”。19.以色列 面積有限, 非常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20. 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石油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東石油寶庫的相關知識。沙特阿拉伯自然條件極度缺水,不利于工農業的發展。這里的經濟支柱是豐富的石油出口。所以應選A。【點評】本題考查波斯灣地區的接近狀況。2.【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大平原地勢平坦開闊,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但一般都是家庭經營的,只能依靠機械來完成,不可能精耕細作,生產效率高。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3.【答案】A【解析】【分析】日本大力發展人工養殖,建設海洋牧場,有利于保護魚類資源,故①說法符合題意;馬賽人把養育牛群的草原視為神靈,有利于保護操場自愿,故②符合題意;巴黎人尊重文化,熱愛藝術,體現重視精神文明,故③與題意不吻合;威尼斯因水而生、飲水而興,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不吻合,故排除④。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屬于容易題。4.【答案】A【解析】【分析】 假如你到中東地區旅游,你會欣賞到波斯灣沿岸國家的城市景色是:①摩天大樓、繁華的街道,②風景如畫的大學校園,③現代化的工農業設施;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東”一般是指歐、亞、非三洲連接的地區,主要是亞洲西部一帶。中東地區大多數是以阿拉伯民族為主的、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東”范圍之內。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地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5.【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波斯灣地區與我國的新疆地區在自然環境方面的相似之處是:①石油資源豐富,③沙漠廣布,河流較少, ①③ ,正確。②位于內陸 ,氣候干燥,波斯灣地區不在內陸,④終年高溫少雨,新疆地區不符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西亞主要位于北半球的熱帶地區,號稱三洲五海兩大洋之地,連接亞歐非三洲、溝通印度洋與大西洋,為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所環繞,是歐洲到非洲、亞洲等地的捷徑所經之地.另外,從資源能源角度說,西亞地區尤其是波斯灣沿岸地區,石油的儲量、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供應地.6.【答案】C【解析】【分析】觀察“波斯灣地區石 油輸出路線圖”,其中運往東亞的路線是a航線,沿途經過的海峽或運河是馬六甲海峽,其他說法不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從沙特阿拉伯運往我國的石油,其路徑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中國.7.【答案】A【解析】【分析】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 ①采用噴灌和滴管技術,②大力發展節水農業,③實施水資源合理調配;①②③ ,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以色列進口低價值的糧食及飼料,集中力量種植水果、蔬菜、棉花、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歐洲,被歐洲人稱為“大菜籃”、“大花園”。8.【答案】C【解析】【分析】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的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東的石油生產和銷售原控制在西方壟斷集團手中.經過長期斗爭,許多中東國家掌握了開發本國石油資源的自主權.故選:C.【點評】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輸出量大.也可以說中東的戰爭是為信仰而戰、為水而戰、為油而戰、為土地而戰.9.【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湄公河流域的人們大面積種植水稻,故①說法錯誤。阿爾卑斯山區人民修建冰山快車,促進當地旅游的發展,故②說法正確;以色列水資源匱乏,利用滴灌技術發展節水農業,故③說法正確;日本是一個島國,漁業發達,故④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屬于容易題。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日本漁業的相關知識點。二戰后,日本遠洋捕撈迅速發展的原因有(1)優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北太平洋漁場,(2)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3)工業發達,特別是日本的造船業和紡織業領先全球,(4)科技先進,為遠洋捕撈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和裝備。因此,A、B和D選項與此無關,選擇C。【點評】掌握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11.【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其成功經驗有:①高效的噴灌、滴灌技術保證農業對水的需求,②努力開發節水作物,避免高耗水的作物,③加大種植花卉、水果等高附加值的作物; ①②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區(比如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借鑒的措施有:①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科技興農;②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種合適的農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節約、保護水資源。12.【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生物資源極為豐富。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 以色列地處干旱地帶,南部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十分缺水。通過高科技手段節約水資源,勢在必行。在農業科技方面,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廢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等取得巨大成就。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非——發展采礦和制造業,正確。澳大利亞——逐水草而居,錯誤,現代化的牧場。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正確。瑞士——發展旅游業,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不同國家在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結合本國實際,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14.【答案】C【解析】【分析】中東主要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于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故選C。【點評】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西亞各國所產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產油國。15.【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礦產資源匱乏,所以③表述錯誤;阿拉伯人因石油資源改變了命運,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典型地區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16.【答案】B【解析】【分析】“西氣東輸”工程是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全線采用自動化控制,供氣范圍覆蓋中原、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是中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工程,由一條干線八條支線組成,管線全長8653公里,起于新疆霍爾果斯首站,橫穿中國15個省區市及特別行政區,止于香港。西氣東輸的一線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2008年初,世界最長的跨國天然氣管道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外連源自土庫曼斯坦的中亞天然氣管道,西起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長的跨國天然氣管道,將國內外的天然氣輸送到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為東部地區提供清潔能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西氣東輸工程,了解西氣東輸工程的相關知識點是答題的基礎,這是我國的重大工程,要引導學生會分析解答。17.【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廣泛采用該技術進行灌溉,其目的是降低農業生產的投入,降低土壤鹽堿化程度,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除了發展此項技術外,以色列還采取了保護有限的水資源不受污染;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將北部的水輸送到南部;加大對雨洪資源的利用;對污水進行凈化,水資源循環使用;政府對水資源實施嚴格監管,增強公民節水意識。18.【答案】西亞;亞;歐;非;熱帶沙漠;水;石油;世界石油的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波斯灣地區位于西亞,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連接地帶,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缺乏,但石油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點評】西亞位于里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阿拉伯海五海,以及亞、歐、非三洲之間,所以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交通位置和政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是地跨亞歐的國家,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19.【答案】耕地;水資源【解析】【分析】以色列位于中東地區,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旱,耕地面積有限,水資源非常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點評】以色列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的東南角,處于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部;從地形來看,以色列北部是狹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為沙漠;從氣候看,以色列北部是地中海氣候,南部為干旱的熱帶沙漠氣候,在降水上有北多南少的特點。20.【答案】西亞【解析】【分析】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區,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故答案為:西亞.【點評】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西亞各國所產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