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2用機械種莊稼一、單選題1.2018年暑假,琳琳參加了美國田野探險旅行活動。據圖回答小題。(1)琳琳在探險旅行中經過甲河,該河的名稱是( )A.剛果河 B.密西西比河 C.尼羅河 D.亞馬孫河(2)在美國中部大平原,琳琳收集了很多的信息,其中符合當地實際的有( )①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 ②土地遼闊,地勢低平③勞動力充足、實行精耕細作 ④玉米、大豆和小麥的主產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下位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大河是 ( )A.湄南河 B.尼羅河 C.密西西比河 D.亞馬孫河3.被稱為大地動脈的是( )A.海洋 B.湖泊 C.河流 D.冰川4.有一位美國大平原上的農民,他種的田地比我們這里一千人種的田地面積還大,一天,他來中國旅游,中國老農好奇地問:“你一個人種那么多的田地,還有時間出來玩?看你的手上沒有一點老繭,不像個做事的農民。”下面是一位翻譯的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A.美國的農業主要是雇傭工人生產B.美國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C.優越的自然條件可以減少勞動量D.美國農業的產品主要以出口為主5.美國大農場農業的特點有( )①人均產量低②機械化作業③生產效率高④商品性農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讀右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下列對以色列描述準確的是( )①降水分配不均勻,北多南少②人們因地制宜,實行“耕海牧魚”③草原平坦遼闊,適宜大面積發展畜牧業④在干旱的在區發展灌溉農業。被稱為歐洲的“大菜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下圖顯示美國農業生產的突出特點是( )A.依靠人工完成 B.地區生產專門化C.精耕細作,自給自足 D.機械化程度高8.讀美國農業帶的分布圖,結合相關知識,圖中農業帶的形成,體現了美國農業生產的顯著特點是( )A.高度機械化 B.地區生產專業化C.生產過程自動化 D.商品化9.觀察下圖(北極看地球)回答下列各題。(1)關于C洲中部平原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①土地遼闊,土壤肥沃,氣候適宜②是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產區,主要以種植水稻等作物為主③以發展綠洲農業為主,種植棉花和水果等作物④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主要生產玉米、大豆和小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下列對圖中大洲、大洋相關地理事物表述正確有( )①在B洲居住的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②E洲的印第安人利用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③A洲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圍④位于A洲東部的島國,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讀美國農業帶分布示意圖及地形剖面圖,回答下題。10.甲地形區為( )A.阿爾卑斯山脈 B.落基山脈C.安第斯山脈 D.大分水嶺11.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熱量12.圖中所示乙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點,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流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形平坦,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下面漫畫主要反映的問題是( )A.過度捕撈 B.水體污染 C.人口過多 D.資源匱乏14.讀圖,回答下題。(1)甲所示山脈是( )A.落基山脈 B.安第斯山脈C.阿爾卑斯山脈 D.阿巴拉契亞山脈(2)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讀俄羅斯地形剖面圖(60°N),回答小題。(1)圖中甲、乙、丙、丁所對應的地形單元正確的一項是( )A.甲——西西伯利亞平原 B.乙——東歐平原C.丙——中西伯利亞平原 D.丁——東西伯利亞山地(2)下列對該地形剖面圖涉及地理現象解讀正確的有( )①甲、乙屬于歐洲,丙、丁屬于亞洲 ②圖中三條河流都注入北冰洋③該國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甲乙兩區 ④該國地勢總體呈現西高東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6.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表現在( )①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②渠道、河流環繞大片稻田③農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④農業大規模使用機械生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題17.根據提供的美國有關圖片,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1 圖2,請從地形、氣候兩個角度簡要概括美國自然條件的主要特點。(2)根據圖3 圖4,請談談美國的農業特點,并分析圖三和圖四之間的內在聯系。(3)結合圖1 圖2 圖3,你能夠得出怎樣的結論,獲得怎樣的啟示?18.某班進行“中美關系”為主題的綜合探究。【大洋彼岸】資料一:位于美國中部的美國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其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境內有世界第四長河密西西比河流過。人們居住分散,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將家庭農場聯系起來,科技使美國鄉村享受者現代化的生活。【對抗沖突】資料二: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戰火一直燒到鴨綠江,我國東北邊境城市遭到轟炸、掃射。資料三:2016年5月,美國導彈驅逐艦非法駛入南海永暑礁12海里范圍。這是美國軍艦在不到一年內第三次開入中國南沙島礁近海,加劇了南海周邊國家與地區的緊張局勢。【合作共贏】資料四: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后來他回憶道:“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資料五:中關雙邊貿易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2015年中美貿易額達5583.9億美元,同比增長0.6%。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美國則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1)美國中部大平原位于哪兩座山脈之間?(2)根據材料分析美國中部大平原適合發展農業的原因。(3)中美建交是在什么時候?通過以上探究請從正反兩方面談談中美關系對兩國和世界會產生哪些影響?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初,印度剛剛 獨立之際,經過反復比較,決定選擇海拔700多米,四季氣候宜人,干凈、整潔、美麗的班加羅爾作為發展高科技的基地城市,最終成就了“印度硅谷”和“科技之都”。目前,班加羅爾所在的卡納塔克邦是印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邦之一。現在該邦共有工程學院125所,在數量上居印度各邦首位,約為美國工程學院總數的一半。(1)美國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37.8°N,122.4°W)附近,讀圖判斷它的半球位置是 、 , 它的氣候類型是 ,它的氣候特征是 。(2)結合材料,分析美國硅谷和印度班加羅爾成為世界知名高新技術產習業中心所具備的共同有利條件。(3)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三、綜合題20.讀《東南亞局部地區地形圖》(左圖)與《東南亞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下圖),回答問題。(1)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該區大部分地區的地勢特點是 ,河流大致 匯入 洋和 洋。其中流經本區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 。(2)圖中字母A為 海峽,是世界東西交通的咽喉要道。(3)東南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產和出口區,根據該區甲,乙兩種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說明該區水稻生產的有利氣候條件有哪些。21.讀澳大利亞圖,回答下列問題:(1)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 的國家”.又因為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 的國家”.(2)澳大利亞較早與其他大陸分離,所以有很多特有生物,如 等.(3)讀圖1,城市主要分布在 . 該國首都是 ,悉尼是全國第 大城市.(4)讀圖2,有一條特殊的緯線穿過了澳大利亞,此緯線是 .澳大利亞首都的居民能否見到太陽直射頭頂的現象? ,首都房屋門是朝 開是向陽的.(5)澳大利亞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點.22.觀察下面兩幅地圖,回答問題。(1)將圖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A 山脈;B 湖;C 河;D 山脈;E 灣。(2)美國領土與我國一樣,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3)圖一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發展這類農業的社會條件是 ;自然優勢是 、 、 等。(4)圖二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 和大豆,這類農業的基本特點是 和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B【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琳琳在探險旅行中經過甲河是密西西比河。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美國中部大平原,當地人們發展了現代化的商品谷物農業。基本上是靠家庭經營,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由于人口稀少,不可能投入大量勞動力進行精耕細作。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大農場處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2.【答案】C【解析】【分析】 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大河是是密西西比河。湄南河在東南亞的泰國,尼羅河在非洲的埃及,亞馬孫河在南美洲的巴西。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長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密西西比”即“大河”或“老人河”.它被印第安人稱為“河流之父”.干流發源于蘇必利爾湖以西,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北部海拔501米的、小小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流經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灣。3.【答案】C【解析】【分析】 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山地是大地的骨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大量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得沖積平原,滋潤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4.【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美國農業生產的最大特點是機械化生產;中國農業生產以精耕細作為主,故B符合題意,ACD說法與題意不吻合。故答案為: B【點評】本題考查美國生產的 特點,屬于容易題。5.【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農業的特點,試題難度較易。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農業發達,大農場農業專業化程度高,機械化水平高,農業從業人員較少,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商品率高,為商品性農業;所以②③④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大農場處于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6.【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以色列降水北方多,南方少,故①正確;根據所學可知,日本是耕海牧漁的國家,以色列是發展灌溉農業,故④正確,②錯誤;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故③有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以色列的內容,屬于容易題7.【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美國的農業生產集中在某地進行大規模生產,即具有了農業生產地區專門化特點。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農業地區專門化是指每個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農業生產專門化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如耕種、灌溉、施肥、除草、收割、脫粒、貯藏等,基本上由公司或農場專業人員承擔,并且實施機械化生產。8.【答案】B【解析】【分析】美國每個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和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這充分體現了美國農業的地區生產專業化特點。故選:B。【點評】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種植業與畜牧業并重,農業生產區域專門化、機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當高,玉米、小麥、大豆、棉花、肉類產量居世界前列。9.【答案】(1)C(2)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美洲中部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為北美洲,所以C洲中部平原地區即為美國中部大平原。美國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產區,主要以小麥、大豆、玉米(旱作農業)等作物為主,所以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2)本題考查的是各大洲的概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為非洲,主要居民以黑色人種為主,所以②錯誤;A洲亞洲,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北冰洋所包圍,所以③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各大洲分布及其概況的識記。【答案】10.B11.D12.C【解析】【點評】美國中部適宜發展商品化農業的優勢:1,發達的科技;2,機械化水平高;3,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交通網;4,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深厚;5,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生長;6,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如密西西比河);7,地廣人稀,適宜大面積商品化農業。10.據圖可知,甲地形區為落基山脈11.根據材料可知,兩個小麥區一個是冬小麥,另一個是春小麥。因此,美國兩個小麥區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是熱量。12.圖中所示乙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點,其主要原因有②地形平坦,土地遼闊,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②④,正確。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流域,灌溉較便利,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是當地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與題意不符合。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漫畫所反映的內容分析,等我們長大了再捕好嗎?這個漫畫主要的問題是過度捕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14.【答案】(1)A(2)C【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所示山脈是落基山脈。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乙所示區域以“用機械種莊稼”為生產特色,其主要原因有:②地勢低平,土地遼闊;④經濟發達,科技先進;②④,正確。①密西西比河貫穿該區域,灌溉較便利;③該區域位于中緯度地區,熱量條件好;這是自然條件,與機械生產無關。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15.【答案】(1)D(2)B【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東歐平原,乙——西西伯利亞平原,丙——中西伯利亞高原,丁——東西伯利亞山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據圖分析可知,①甲屬于歐洲,乙屬于亞洲,丙、丁屬于亞洲; ②圖中三條河流都注入北冰洋;③該國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甲乙兩區 ;④該國地勢總體呈現西低東高。②③,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位于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16.【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圖分析, 圖中甲區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美國的中央大平原,該區域農業生產以家庭為主,地廣人稀,需要依靠機械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17.【答案】(1)地形:東西兩邊高中間低;氣候: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為主。(2)農業生產地區專業化程度高;生產高度機械化。農業專業生產區的形成,便于使用大型農業機械。(3)結論:自然環境決定人文環境。 啟示:我們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生產。【解析】【分析】(1)、根據圖1 圖2,從地形上看:美國東西兩邊高中間低;從氣候上看: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為主。(2)、根據圖3 圖4,美國的農業特點是農業生產地區專業化程度高;生產高度機械化。圖三和圖四之間的內在聯系是農業專業生產區的形成,便于使用大型農業機械。(3)、結合圖1 圖2 圖3,得出的結論:自然環境決定人文環境。 啟示:我們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生產。【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18.【答案】(1)落基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2)地處平原,地勢落差小;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有利于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生長;密西西比河提供了必要的水源;公路交通發達,有利于農產品的運輸。(3)1979年;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合作則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地圖識讀能力。分析地圖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位于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2)本題考查的是美國中部大平原適合發展農業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勢平坦,地勢落差小;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有利于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生長;密西西比河提供了必要的水源;公路交通發達,有利于農產品的運輸。(3)本題考查的是中美關系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美正式建交在1979年。分析材料可知,中美兩國對抗則造成地區緊張局勢,影響世界和平;合作則有利于兩國經貿往來、經濟發展,從而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發展和中美關系發展的理解。19.【答案】(1)西半球;北半球;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 ,冬季溫和多雨(2)高校云集,科技實力強,科研基礎雄厚;氣候、環境宜人,適宜居住,吸引了眾多人才,也符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要求。(3)發展信息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而眾多的高等院校既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又營造了濃厚的科研文化氛圍,有利于信息產業的發展。【解析】【分析】(1)、美國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37.8°N,122.4°W)附近,讀圖判斷它的半球位置是西半球、北半球, 它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它的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 ,冬季溫和多雨。(2)、結合材料,分析美國硅谷和印度班加羅爾成為世界知名高新技術產習業中心所具備的共同有利條件是高校云集,科技實力強,科研基礎雄厚;氣候、環境宜人,適宜居住,吸引了眾多人才,也符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要求。(3)、上述材料共同說明發展信息產業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而眾多的高等院校既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又營造了濃厚的科研文化氛圍,有利于信息產業的發展。【點評】印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高校密集,注重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完善的基礎設施;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具有語言交流的便利;古代印度文明在數字和邏輯方面的深厚積淀;優越的自然環境等。20.【答案】(1)北高南低,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向南;太平;印度;湄公河(2)馬六甲(3)全年氣溫較高,降水充沛。【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該區大部分地區的地勢特點是北高南低,山河相間,呈南北縱列分布,河流大致向南匯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其中流經本區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湄公河。(2)、圖中字母A為馬六甲海峽,是世界東西交通的咽喉要道。(3)、東南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產和出口區,根據該區甲,乙兩種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說明該區水稻生產的有利氣候條件有全年氣溫較高,降水充沛。【點評】中南半島的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河流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21.【答案】(1)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2)袋鼠(3)東南沿海地區;堪培拉;一(4)南回歸線;不能;北(5)大堡礁【解析】【分析】(1)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因此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又因為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澳大利亞較早與其他大陸分離,所以有很多特有生物,如袋鼠等.(3)澳大利亞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國第一大城市.(4)有一條特殊的緯線穿過了澳大利亞,此緯線是南回歸線.澳大利亞首都的居民不能見到太陽直射頭頂的現象,悉尼位于南溫帶,沒有太陽直射現象,悉尼房屋門是朝北開是向陽的.(5)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點.故答案為:(1)騎在羊背上;坐在礦車上;(2)袋鼠;(3)東南沿海地區;堪培拉;一;(4)南回歸線;不能;北;(5)大堡礁.【點評】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的歷史悠久,經濟發達.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經過規劃建設的城市,環境優美,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經濟發達,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有許多古老的動物,如袋鼠、鴯鹋、鴨嘴獸等,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又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2.【答案】(1)阿巴拉契亞;蘇必利爾;密西西比;落基;墨西哥(2)北溫(3)水稻;人口稠密;高溫多雨;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4)小麥;玉米;商品性農業;機械化【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是阿巴拉契亞山脈,B是蘇必利爾湖,C是密西西比河,D是落基山脈,E是墨西哥 灣。(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領土與我國一樣,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地區是湄公河平原,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其發展水稻種植業的社會條件是人口稠密,自然條件是高溫多雨的氣候,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等。(4)圖二地區是美國的中央大平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大豆,這類農業的基本 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點評】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生產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