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諸暨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 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2七下·諸暨期末) 2021 年 10 月 21 日,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暨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在上海舉行。 下列關于不同類型的城市描述正確的是( )A.巴黎——位于塞納河畔,世界文化藝術之都B.莫斯科——地處歐洲大陸西部,俄羅斯的經濟中心C.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全球著名信息技術中心D.韓國蔚山——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韓國最大工業城市2.(2022七下·諸暨期末)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人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國家 區域特色A 以色列 “羊比人多”的國家B 澳大利亞 世界著名石油寶庫C 瑞士 稻作文化的印記D 美國 用機械種莊稼A.A B.B C.C D.D3.(2022七下·諸暨期末)“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豐厚)哉!”這反映出隋朝開鑿的大運河( )A.結束了分裂局面 B.促成了貞觀之治C.鞏固了封建統治 D.促進了經濟交流4.(2022七下·諸暨期末)某攝制組正在拍攝一部以唐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下列場景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①坊間市民互相饋贈胡餅②黃河流域普遍使用秧馬勞動③城郊外舉辦打馬球比賽④文人士子吟誦詩歌抒發情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2七下·諸暨期末)某校七年級歷史研究小組把“大運河的開通”“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玄奘西行和鑒真 東渡”整合為一個學習單元,下列主題與該單元內容相符合的是( )A.國家的產生和統一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近代前夜與盛世危機6.(2022七下·諸暨期末)《東京夢華錄》記載:“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 50 余座瓦 中多有貨藥、賣卦、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這一現象主要 說明宋代( )A.城市商業的繁榮 B.農業生產的發展C.海外貿易的興盛 D.民族關系的和諧7.(2022七下·諸暨期末) 2021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始于( )A.西漢 西域都護府 B.元朝 宣政院C.清朝 駐藏大臣 D.元朝 行省制度8.(2022七下·諸暨期末)有位學者記錄了右圖中的這段話,文中的“夫子”應“集中國藥學之大成1892 種藥物說明,光羅博采,曾費近三十年之殫精 … …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 ”( )A.張仲景 B.宋應星 C.徐光啟 D.李時珍9.(2022七下·諸暨期末)據史書記載,明初朱元璋為解決君相之爭,對丞相胡——摘自某學者的記錄惟庸抄家滅族,并對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組。“重大改組”體現在( )①實行三省六部制 ②廢除丞相制度③設立錦衣衛 ④設立軍機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2七下·諸暨期末)明至清朝前期,經濟興盛,商業發達。下列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①當時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②形成了資本雄厚的地區性商人群體——商幫③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④下令關閉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對外通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綜合題11.(2022七下·諸暨期末)烏克蘭是糧食出口國,素有“歐洲糧倉”之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 1 :烏克蘭地圖圖 2 :基鋪氣溫和降水量(1) 觀察圖 1 ,分別描述烏克蘭的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2) 根據圖 1 和圖 2 ,分析烏克蘭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從中告訴我們一個區域發展的什么道理?12.(2022七下·諸暨期末)科技創新傳薪火,航天逐夢耀星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科技創新溯歷史】現在拿唐的750 年與宋的 1050 年比較,我們會發現……到了宋代,外交關系就不一樣了, 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有宋、遼、夏、金;宋朝時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經濟中心變成了首都, 宋的人口是唐的兩倍,貨幣數量是唐的二十倍; 宋朝人的社會地位則是看教育文化,科舉制度 被擴大,其重要性在社會中也越來越大; 宋朝還有了印刷、火藥、指南針。——摘編自《唐宋巨大歷史變遷的現代意義》【漫步太空建新功】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王亞平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 行走的第一步。在訓練時,王亞平說 “男航天員可以做得到我就能夠做到” ,面對新任務她總 是樂于嘗試;水下訓練中,她不斷增加訓練強度,堅持身穿二百公斤的訓練服,一下水就是五 六個小時,結束后手顫抖得連筷子都握不住。(1)根據材料,分析宋朝的科技成就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2) 王亞平的上述事跡啟示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讓青春飛揚?13.(2022七下·諸暨期末)某班開展“民族交融”項目化學習。閱讀他們研學的內容和資料,回答問題。 第一組:古籍記載歷史( 貞觀年間)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萬,(太宗) 詔群臣議區處之宜,……彥博曰: “孔 子曰:‘有教無類’,若赦其死亡,授之生業 (謀生之業) ,教之禮儀,數年之后,悉為吾民。” 上卒用彥博策。太宗曰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聯獨愛之如一。 ”第二組:文物見證歷史第三組:故事傳承歷史(1) 該文反映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并聯系上文簡述這一民族政策的作用(2)上述文物反映的主要歷史事件是如何促進民族交融的?請任選其中兩個文物加以說明。(3)運用所學知識,再講述一位古代隋唐以來的歷史人物促進民族交融的主要事跡。并綜合以上研學信息,用一句話寫出你從中得到的感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法國巴黎;韓國蔚山;巴西巴西利亞;莫斯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巴黎——位于塞納河畔,世界文化藝術之都 ,說法正確。 莫斯科——地處歐洲大陸西部,俄羅斯的經濟中心 ,錯誤,位于東歐平原上。 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全球著名信息技術中心 ,錯誤,不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 韓國蔚山——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韓國最大工業城市 ,錯誤,亞洲的硅谷是印度的班加羅爾。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巴黎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例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就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杰作。巴黎城市藝術包容了不同時代的風格,體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相處。2.【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人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 以色列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寶庫,澳大利亞是“羊比人多”的國家,瑞士是山地旅游王國,東南亞是稻作文化的印記,美國用機械種莊稼。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羊比人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該國家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世界著名的石油寶庫是指西亞地區,該地區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稻作文化的印記是指湄公河平原地區,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了水稻種植業;用機械種莊稼的國家是美國,在中央大平原上,地廣人稀,大面積的土壤,只能依靠機械來完成。3.【答案】D【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的統治,隋煬帝時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運河通航后,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豐厚)哉。”正是反映的這一現象。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促進了經濟交流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4.【答案】C【知識點】開元盛世【解析】【分析】宋朝時期,我國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漸超過了北方,當時發明的新式農具有秧馬是插秧的農具,流行于長江中下游水稻產區,從北宋時期開始大量使用,故②黃河流域普遍使用秧馬勞動在唐朝不可能出現,排除含②的選項。C項①③④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盛唐社會氣象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與識記盛唐的社會氣象的相關史實。5.【答案】B【知識點】隋的興亡;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時開通的隋朝大運河,唐朝國力強盛,社會安寧,對外交往頻繁,先后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和“遣唐使和鑒真東渡”等景象,這些都體現了國家的繁榮和開放。A項國家的產生和統一是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不符合題意;B項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與該單元內容相符合,符合題意;C項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不符合題意;D項近代前夜與盛世危機是清朝時期的時代特征,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唐時期的特征及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并識記隋唐時期的社會特征。6.【答案】A【知識點】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據材料“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 50 余座瓦 中多有貨藥、賣卦、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可知,這一現象說明了宋代城市商業的繁榮。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還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等。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氣。A項城市商業的繁榮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社會生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7.【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元政府在西藏設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A項西漢 西域都護府和題干信息不符,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管轄新疆地區,不符合題意;B項元朝 宣政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項清朝 駐藏大臣和題干信息不符,清朝設立駐藏大臣管轄西藏地區,不符合題意;D項元朝 行省制度和題干信息不符,由于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開創行省制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我國對西藏的管轄及學生的準確識記能力。知道從元朝開始,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8.【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著有《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ABC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李時珍是題干中的 “夫子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理解能力,注意總結掌握我國古代的醫學成就,重點識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9.【答案】C【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在中央廢除丞相,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明太祖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除了改革行政機構外,還授權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的約束,成為特務機構。②③是朱元璋對行政制度“重大改組”的體現。①實行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時期,④設立軍機處是在清朝雍正帝時。C項②③是朱元璋對行政制度“重大改組”的體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加強君權的有關知識及學生的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10.【答案】A【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措施,促進了經濟發展,商業發達,一些原來的農村地區發展成為工商業市鎮;清朝手工業品種繁多,產品精良,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明朝時期從外國引進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農作物,這些農作物在我國廣泛種植;明清時期出現了一些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①②能佐證題干觀點。③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是在北宋時期,④下令關閉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反映的是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和題干中的“明至清朝前期,經濟興盛,商業發達”不符。A項①②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期社會經濟發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前期經濟的發展的相關史實。11.【答案】(1)經緯度位置:北緯46度~北緯52度,或東經22度~東經39度;相對位置:南臨黑海,或東北與俄羅斯相鄰。(2)夏季氣溫較高,地勢平坦,河湖眾多,土壤肥沃。要因地制宜發展生產。【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 觀察圖 1 ,描述烏克蘭的經緯度位置:北緯46度~北緯52度,或東經22度~東經39度;相對位置:南臨黑海,或東北與俄羅斯相鄰。(2)、 根據圖 1 和圖 2可知, 烏克蘭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夏季氣溫較高,地勢平坦,河湖眾多,土壤肥沃。 從中告訴我們一個區域發展要因地制宜發展生產。【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2.【答案】(1)宋朝時政權并立,有軍事上的需要;民族交融擴大,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重文輕武政策,注重發展文教事業。(2)需要自信,要有堅定的信心,敢于實踐嘗試,激發潛能與活力;需要自強,要養成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解的堅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到了宋代,外交關系就不一樣了, 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有宋、遼、夏、金;宋朝時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經濟中心變成了首都, 宋的人口是唐的兩倍,貨幣數量是唐的二十倍; 宋朝人的社會地位則是看教育文化,科舉制度被擴大,其重要性在社會中也越來越大; 宋朝還有了印刷、火藥、指南針”可知,宋朝的科技成就是由宋朝時政權并立,有軍事上的需要;民族交融擴大,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重文輕武政策,注重發展文教事業等因素促成的。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自強,讓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強的重要內容。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堅持。自強的青春態度會給我們飛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長。(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有了自信,才能有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故答案為:(1)宋朝時政權并立,有軍事上的需要;民族交融擴大,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重文輕武政策,注重發展文教事業。(2)需要自信,要有堅定的信心,敢于實踐嘗試,激發潛能與活力;需要自強,要養成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解的堅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促成宋朝的科技成就的因素,怎樣讓青春飛揚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認真閱讀材料,找到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13.【答案】(1)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也使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交融進一步發展。(2)①文物1:宋遼訂立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宋遼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②文物2:明朝多次修筑長城,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③文物3: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3)示例:忽必烈繼位后,接受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等建議,旅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還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建立年號。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北宋與遼、西夏并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聯獨愛之如一” 體現了唐太宗民族平等的思想,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各族首領尊奉唐太宗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長。由于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領接受唐王朝的冊封,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雜居、通婚,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展(2)1005年宋遼之間訂立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澶淵之盟的訂立促進了遼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明代多次修筑長城,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戰勝困難,返回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3)忽必烈繼承汗位后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建立年號,促進了蒙古族的漢化。從中我們感悟到: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故答案為:(1)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也使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交融進一步發展。(2)①文物1:宋遼訂立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宋遼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②文物2:明朝多次修筑長城,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③文物3: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3)示例:忽必烈繼位后,接受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等建議,旅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還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建立年號。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澶淵之盟,明長城,土爾扈特部回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分析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諸暨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 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2七下·諸暨期末) 2021 年 10 月 21 日,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暨首屆城市可持續發展全球大會在上海舉行。 下列關于不同類型的城市描述正確的是( )A.巴黎——位于塞納河畔,世界文化藝術之都B.莫斯科——地處歐洲大陸西部,俄羅斯的經濟中心C.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全球著名信息技術中心D.韓國蔚山——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韓國最大工業城市【答案】A【知識點】法國巴黎;韓國蔚山;巴西巴西利亞;莫斯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巴黎——位于塞納河畔,世界文化藝術之都 ,說法正確。 莫斯科——地處歐洲大陸西部,俄羅斯的經濟中心 ,錯誤,位于東歐平原上。 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典范,全球著名信息技術中心 ,錯誤,不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 韓國蔚山——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韓國最大工業城市 ,錯誤,亞洲的硅谷是印度的班加羅爾。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巴黎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例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就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杰作。巴黎城市藝術包容了不同時代的風格,體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相處。2.(2022七下·諸暨期末)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人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國家 區域特色A 以色列 “羊比人多”的國家B 澳大利亞 世界著名石油寶庫C 瑞士 稻作文化的印記D 美國 用機械種莊稼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人們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 以色列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寶庫,澳大利亞是“羊比人多”的國家,瑞士是山地旅游王國,東南亞是稻作文化的印記,美國用機械種莊稼。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羊比人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該國家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世界著名的石油寶庫是指西亞地區,該地區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稻作文化的印記是指湄公河平原地區,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了水稻種植業;用機械種莊稼的國家是美國,在中央大平原上,地廣人稀,大面積的土壤,只能依靠機械來完成。3.(2022七下·諸暨期末)“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豐厚)哉!”這反映出隋朝開鑿的大運河( )A.結束了分裂局面 B.促成了貞觀之治C.鞏固了封建統治 D.促進了經濟交流【答案】D【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的統治,隋煬帝時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運河通航后,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豐厚)哉。”正是反映的這一現象。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促進了經濟交流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朝大運河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4.(2022七下·諸暨期末)某攝制組正在拍攝一部以唐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下列場景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①坊間市民互相饋贈胡餅②黃河流域普遍使用秧馬勞動③城郊外舉辦打馬球比賽④文人士子吟誦詩歌抒發情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開元盛世【解析】【分析】宋朝時期,我國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漸超過了北方,當時發明的新式農具有秧馬是插秧的農具,流行于長江中下游水稻產區,從北宋時期開始大量使用,故②黃河流域普遍使用秧馬勞動在唐朝不可能出現,排除含②的選項。C項①③④符合歷史事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盛唐社會氣象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與識記盛唐的社會氣象的相關史實。5.(2022七下·諸暨期末)某校七年級歷史研究小組把“大運河的開通”“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玄奘西行和鑒真 東渡”整合為一個學習單元,下列主題與該單元內容相符合的是( )A.國家的產生和統一 B.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近代前夜與盛世危機【答案】B【知識點】隋的興亡;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時開通的隋朝大運河,唐朝國力強盛,社會安寧,對外交往頻繁,先后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和“遣唐使和鑒真東渡”等景象,這些都體現了國家的繁榮和開放。A項國家的產生和統一是秦漢時期的時代特征,不符合題意;B項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與該單元內容相符合,符合題意;C項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不符合題意;D項近代前夜與盛世危機是清朝時期的時代特征,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隋唐時期的特征及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并識記隋唐時期的社會特征。6.(2022七下·諸暨期末)《東京夢華錄》記載:“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 50 余座瓦 中多有貨藥、賣卦、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這一現象主要 說明宋代( )A.城市商業的繁榮 B.農業生產的發展C.海外貿易的興盛 D.民族關系的和諧【答案】A【知識點】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據材料“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 50 余座瓦 中多有貨藥、賣卦、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可知,這一現象說明了宋代城市商業的繁榮。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還有說書的、唱曲的、演雜劇的等。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氣。A項城市商業的繁榮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宋代社會生活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7.(2022七下·諸暨期末) 2021 年是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始于( )A.西漢 西域都護府 B.元朝 宣政院C.清朝 駐藏大臣 D.元朝 行省制度【答案】B【知識點】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元政府在西藏設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從此,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A項西漢 西域都護府和題干信息不符,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管轄新疆地區,不符合題意;B項元朝 宣政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項清朝 駐藏大臣和題干信息不符,清朝設立駐藏大臣管轄西藏地區,不符合題意;D項元朝 行省制度和題干信息不符,由于元朝疆域空前遼闊,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開創行省制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我國對西藏的管轄及學生的準確識記能力。知道從元朝開始,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8.(2022七下·諸暨期末)有位學者記錄了右圖中的這段話,文中的“夫子”應“集中國藥學之大成1892 種藥物說明,光羅博采,曾費近三十年之殫精 … …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 ”( )A.張仲景 B.宋應星 C.徐光啟 D.李時珍【答案】D【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著有《本草綱目》.全書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ABC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李時珍是題干中的 “夫子所指的對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理解能力,注意總結掌握我國古代的醫學成就,重點識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9.(2022七下·諸暨期末)據史書記載,明初朱元璋為解決君相之爭,對丞相胡——摘自某學者的記錄惟庸抄家滅族,并對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組。“重大改組”體現在( )①實行三省六部制 ②廢除丞相制度③設立錦衣衛 ④設立軍機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在中央廢除丞相,全國的軍政大權,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明太祖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除了改革行政機構外,還授權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的約束,成為特務機構。②③是朱元璋對行政制度“重大改組”的體現。①實行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時期,④設立軍機處是在清朝雍正帝時。C項②③是朱元璋對行政制度“重大改組”的體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加強君權的有關知識及學生的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明清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10.(2022七下·諸暨期末)明至清朝前期,經濟興盛,商業發達。下列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①當時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②形成了資本雄厚的地區性商人群體——商幫③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④下令關閉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對外通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清朝前期,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措施,促進了經濟發展,商業發達,一些原來的農村地區發展成為工商業市鎮;清朝手工業品種繁多,產品精良,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明朝時期從外國引進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農作物,這些農作物在我國廣泛種植;明清時期出現了一些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①②能佐證題干觀點。③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是在北宋時期,④下令關閉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對外通商反映的是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和題干中的“明至清朝前期,經濟興盛,商業發達”不符。A項①②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期社會經濟發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前期經濟的發展的相關史實。二、綜合題11.(2022七下·諸暨期末)烏克蘭是糧食出口國,素有“歐洲糧倉”之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 1 :烏克蘭地圖圖 2 :基鋪氣溫和降水量(1) 觀察圖 1 ,分別描述烏克蘭的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2) 根據圖 1 和圖 2 ,分析烏克蘭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從中告訴我們一個區域發展的什么道理?【答案】(1)經緯度位置:北緯46度~北緯52度,或東經22度~東經39度;相對位置:南臨黑海,或東北與俄羅斯相鄰。(2)夏季氣溫較高,地勢平坦,河湖眾多,土壤肥沃。要因地制宜發展生產。【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 觀察圖 1 ,描述烏克蘭的經緯度位置:北緯46度~北緯52度,或東經22度~東經39度;相對位置:南臨黑海,或東北與俄羅斯相鄰。(2)、 根據圖 1 和圖 2可知, 烏克蘭糧食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夏季氣溫較高,地勢平坦,河湖眾多,土壤肥沃。 從中告訴我們一個區域發展要因地制宜發展生產。【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2.(2022七下·諸暨期末)科技創新傳薪火,航天逐夢耀星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科技創新溯歷史】現在拿唐的750 年與宋的 1050 年比較,我們會發現……到了宋代,外交關系就不一樣了, 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有宋、遼、夏、金;宋朝時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經濟中心變成了首都, 宋的人口是唐的兩倍,貨幣數量是唐的二十倍; 宋朝人的社會地位則是看教育文化,科舉制度 被擴大,其重要性在社會中也越來越大; 宋朝還有了印刷、火藥、指南針。——摘編自《唐宋巨大歷史變遷的現代意義》【漫步太空建新功】2022 年 4 月 16 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王亞平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 行走的第一步。在訓練時,王亞平說 “男航天員可以做得到我就能夠做到” ,面對新任務她總 是樂于嘗試;水下訓練中,她不斷增加訓練強度,堅持身穿二百公斤的訓練服,一下水就是五 六個小時,結束后手顫抖得連筷子都握不住。(1)根據材料,分析宋朝的科技成就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2) 王亞平的上述事跡啟示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讓青春飛揚?【答案】(1)宋朝時政權并立,有軍事上的需要;民族交融擴大,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重文輕武政策,注重發展文教事業。(2)需要自信,要有堅定的信心,敢于實踐嘗試,激發潛能與活力;需要自強,要養成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解的堅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到了宋代,外交關系就不一樣了, 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有宋、遼、夏、金;宋朝時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經濟中心變成了首都, 宋的人口是唐的兩倍,貨幣數量是唐的二十倍; 宋朝人的社會地位則是看教育文化,科舉制度被擴大,其重要性在社會中也越來越大; 宋朝還有了印刷、火藥、指南針”可知,宋朝的科技成就是由宋朝時政權并立,有軍事上的需要;民族交融擴大,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重文輕武政策,注重發展文教事業等因素促成的。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自強,讓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強的重要內容。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堅持。自強的青春態度會給我們飛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長。(2)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有了自信,才能有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故答案為:(1)宋朝時政權并立,有軍事上的需要;民族交融擴大,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商業貿易繁榮;采取重文輕武政策,注重發展文教事業。(2)需要自信,要有堅定的信心,敢于實踐嘗試,激發潛能與活力;需要自強,要養成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解的堅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促成宋朝的科技成就的因素,怎樣讓青春飛揚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認真閱讀材料,找到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13.(2022七下·諸暨期末)某班開展“民族交融”項目化學習。閱讀他們研學的內容和資料,回答問題。 第一組:古籍記載歷史( 貞觀年間)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萬,(太宗) 詔群臣議區處之宜,……彥博曰: “孔 子曰:‘有教無類’,若赦其死亡,授之生業 (謀生之業) ,教之禮儀,數年之后,悉為吾民。” 上卒用彥博策。太宗曰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聯獨愛之如一。 ”第二組:文物見證歷史第三組:故事傳承歷史(1) 該文反映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并聯系上文簡述這一民族政策的作用(2)上述文物反映的主要歷史事件是如何促進民族交融的?請任選其中兩個文物加以說明。(3)運用所學知識,再講述一位古代隋唐以來的歷史人物促進民族交融的主要事跡。并綜合以上研學信息,用一句話寫出你從中得到的感悟。【答案】(1)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也使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交融進一步發展。(2)①文物1:宋遼訂立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宋遼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②文物2:明朝多次修筑長城,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③文物3: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3)示例:忽必烈繼位后,接受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等建議,旅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還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建立年號。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北宋與遼、西夏并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1)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聯獨愛之如一” 體現了唐太宗民族平等的思想,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當時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各族首領尊奉唐太宗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長。由于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領接受唐王朝的冊封,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雜居、通婚,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展(2)1005年宋遼之間訂立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澶淵之盟的訂立促進了遼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明代多次修筑長城,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戰勝困難,返回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3)忽必烈繼承汗位后接受了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建立年號,促進了蒙古族的漢化。從中我們感悟到: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故答案為:(1)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得到周邊各族的擁戴,被尊奉為“天可汗”即各族共同的君主;也使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交融進一步發展。(2)①文物1:宋遼訂立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宋遼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②文物2:明朝多次修筑長城,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③文物3:1771年,西遷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3)示例:忽必烈繼位后,接受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行仁政”等建議,旅行“治國安民”的方略,廣開言路,整頓吏治,注重農桑,還依照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建立年號。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澶淵之盟,明長城,土爾扈特部回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分析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諸暨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諸暨市2021-2022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